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由他长子。监察长叶海亚率领的马士巴拉舰队,根据告密者的指引,击沉了可疑的船队,却在海岸线上失去了使者一行的踪迹。

还有王朝的商人,近期频繁的遭遇海盗事件,一个月内已经损失了十九条满载货物前往东方的大船。没有多少目击者,也从不索要富有者和尊贵者的赎金,用那些口齿不清的幸存者的话说,这些海盗来去无踪,在海上速度飞快,像是从地狱里钻出来的一般,从黑夜将近晨曦钱的那一刻突然出现,将商船烧掠一空,几乎不留活口,其中甚至有一位尊贵的埃米尔的家人。

因此,对下一任的首席大臣继承者无能的质疑声,已经出现在巴格达的某些角落中。

祸不单行,另一个坏消息,塞里斯国的使团里,有确切的消息传回来,他的另一个儿子海迪尔,因为一些意外,失陷在东方的国度里,那个国家,连哈里发的权威和影响,也无法到达的地方。

光头的黑皮肤阉人内侍通传,来自大马士革的大商人,底米里特的诺基亚公已经到了。

“我需要你的友谊。。。”

他望着那团蠕动在花园里,需要人搀扶才能屈身行礼的大肉团,从阉人内侍手中一卷烫金的卷轴,上面有首席大臣的签名和授权通行的火印。

“你在东方的塞里斯国度,有什么熟悉的人么。。。”

“您的友谊,让小人受宠若惊,我的大人。。。”

大肉团回答道。

“我的商团,有一个长期往来的伙伴,与东方的权贵,有那么点关系。。。。不过他是个马扎儿人”

。。。。。。。。。。。。。。。。。。。。。。。。。

马扎儿人的首都伊迪尔,希伯来人的圣殿中,在不是特定节日的日子里,重新被打开,只是为了一个远方的来客,代表整个国家最有威望和号召力的长老和拉比们,坐满了殿堂里的席位,他们身后的回廊中,也站满了来自各希伯来大家族的代表,人头挤挤的听着一个抑扬顿挫的声音大声陈述着。

“我的主人,权威和睿智的化身,在东方海洋和大地上拥有无比的权威,从安南到摩非里亚,都拥有他的追随和敬仰者,”

“我怎么觉得他主人是个唯京人”

某些窃窃私语。

“也只有那群喜欢用斧头的疯子,才敢自称大洋沿岸的收割者”

虽然非议纷纷。

来人,还在用吟游诗人一样的咏叹调,和最古老的拉丁言,象唱歌一样叙述着,

“我的主人,拥有两个西里西亚王国,更广大领土和数十万的直属臣民”

“我的主人,在海上和陆地,拥有无数的商队和最庞大的船队”

“我的主人,拥有无比的武勋,在众多草原人中,用他的名字来给小儿止啼“

“我的主人,是塞里斯皇帝的禁卫总长,最崇信的大臣和女婿,丝之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我的主人曾经周游三个大陆,数十个国家,对拜占廷还是大马士革都是无比的熟悉”

顿时笑不出来,换做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一个周游世界并来过君士坦丁的塞里斯人,还是最有权势的人,上帝啊,您这是垂青还是考验我们。

“那他还需要什么”

“我国的友谊和贸易么”

“或者是跳过那些贪婪的安息人和艾穆哈人的直接贸易”

。。。。。。。。。。。。。。。。。。。。。。。。。

泰兴元年七月亥朔。

长安武学的新生入学礼上,鼓号震天,旗帜招展,作为大唐第一所专门位培养武官乃至将领的学府,今天这些年的发展已经膨胀到一个相当可观的规模,六所地方武备分校,十数所预备学堂,还有数目不等的随军营校和讲习班。

理论上从高、中、小的少年育成、预备学堂、到高级将领们重新进修军略、史书、文艺特别班,多级的升学进修体系,门类繁多的分科和课目,又分为基础类,军目类,专业类,选修类,特种类等,可以说是一应俱全,这些只是正途。还不算那些名目繁多,规模不等的中短期速成、特选、委培、代训等班级。

更别说还是太子的当今天子曾经多次视察、赐字。因此随着每年投入的逐步增加,每年的春秋两季入学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春季入学的主要是各地附学升学上来的,或是余荫、保举、直接考取的科班生,秋季则主要是现役身份的军人。

不过,其中某些人,其实已经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新生。

按照这些年武学内部沿袭下来的传统,武官的仕途,除了惯常的荫授、保举、外放、特任、权领之外。

朝廷中军所属的军士,以战功累迁至队正,需入随军营校或者地方武备学堂,修习基本的读文、军略、号令、操条等,再作为团下的副手,见习上一段时间,待上官考验合格后,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归德执戟长上”“陪戎副校”的武散军衔,成为最末品的武官。。。

而作为武官阶层以战功累迁至都尉之后,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升迁,就必须进入武学的预科班,进一步深造结业,作为军属佐官见习考察合格后,才能获得正六品下的“怀化司阶”或是“昭武副尉”,踏上实现将军之梦的进阶。

当然,随着这些年龙武军的行情水涨船高,和枢密院的逐渐建立,这些规定,现在甚至已经部分变成了明旨刊发的兵部式,

白宦泉,正是其中的一员,他也是前鄜坊邠宁节度使,现任安东行营都招讨、权河东留后白孝德的家将,白孝德本为西域故龟兹国王姓之后,少年从军追随枢密左使,权河北、河东诸道副元帅李光弼为裨将,以勇冠三军,添为帐下头号大将。

他也是白孝德的亲身军中一员,从他的祖父开始,就是白家的家生子和部曲,成年后追随主人征战南北,是他家族的传统,但因为他从军的早,相比那些年长的同袍,足够年轻,从小就比别人识文读字的多些,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一些。

之前在各路军镇推举的一年期、两年期的速成班中,已经进修过,这次作为屈指可数的保守名额,却是来学习新式军器中的火器和新式战法,直接选报选新开的特种类神机科火器目,

神机科可以说是众多学科、课目中最晚出现的,但是却是现下最热门,也最是紧要的课目,无他,火器带来的可观杀伤力,很快就让它成为攻城拔寨,或是坚守的利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军事变革。

虽然对供给要求很高,还容易出些毛病,但是只要有一个简陋的阵地工事和足够的储备,这就东西就可以变成敌人难以逾越的噩梦。即使在野战的遭遇战中,众多槊兵和刀排手掩护下的掷弹兵,也是破开敌人防线的好东西。

更别说那些骑兵用的飞火雷,只要有了这个东西,寥寥几骑就可以与一整火的步军周旋,密集的枪阵也不再是骑兵冲锋的畏途,只要被丢中几个,那些敌军的结阵,就只能想炸了窝的蜂子一般,四散开来。

再加上石炮车弩投射的大型火器,自古以来那些城寨堡赛,被修缮坚固无比的高城厚墙,也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了。

唯一让人安慰的是,这些暴烈儿精巧的东西,也只有本朝才能生产,配方和原料更是国家的机要,那些外族就算获得一些,也无法产生太大的变数,因为虽然装满油料的火罐,很早就出现在历史上的战争

中,就算许多人也知道火油会暴烈燃烧的原理,但是除了龙武军把持的军器监外,至今没有人可以仿制出相对合格的产品来。

“请总府训示。。。”

“你们到底为何而战。。。”

一个熟悉的声音通过扩音的铁皮筒子,在礼堂的高台之上响起。

。。。。。。。。。。。。。。。。。。。。。。。。。。。。。。。

拿过去看的那些名人煽动帖子,发表一通国家、民族、军队之类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大道理演讲后,我口干舌燥的走下来,将连喝了几杯加了果汁的甜茶。

以我的身份,很早就无须对这些事情躬事必亲,但是每次武学公众活动,我都坚持亲自参加,无他,只是强调和突出教育重要性的一种姿态,所谓上行下效,或者说上有好下有逢的道理。

以后打战的机会越来越少,要想在众多竞争势力中脱颖而出,最大屏障就是龙武军长期积累的教育体系和文化程度,为了保持这种始终领先一等的优势,继续扩大体系内教育的层次和深度,就很有必要了。

目前龙武军所属的基层组织,已经基本实现义务的粗略识字教育和相对低廉的书写教育,像童子军什么的部分核心、要害部门,可以实现有限的技术培训,和粗浅的历史和军事教育。

“陛下有召。。。。”

就看见宫中的朱衣内使和枢密院的留置典史,同时迎上前来。

大内武德殿,我见到简冠便装的皇帝小白,还有另外两位长期不理事的左右枢密,李光弼和郭子仪,

河北道出了件大事。

河东道天平军的李正己,云中道成德军的李宝臣,河北道魏博军的田承嗣,平卢道相卫军的梁崇义,泾原军的高晖等,先后上书请求枢密院军略指导,这个指导,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指导,而是接受枢密院标准要求,进行彻底的整编和改制,让后等级评定的考核结果,获得相应的级别待遇。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多少与叛军有那么点渊源,或者干脆就是降将出身的,甚至是历史上藩镇之乱的发起者,不过这也不太意外也不难理解,在这个时空,他们本来就是那些藩镇中比较尴尬的存在,在河东朔方军中,多少也低人一等,不可能得到真正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而作为朝廷就算要用他们,也是有所限制和提放的使用,油水最多的防要,也轮不到他们,日常的钱粮器械兵员补给,都排在最后垫底。

毕竟朝廷的财力也是有限的,按照亲疏远近的三六九等的待遇,以基本的军饷为例,如果是拱卫帝畿的北军,肯定拿得是分量十足的足额官钱;驻京的卫军则大部分给钱,偶尔用米布等实物做价折给,外地的卫军实物比例高一点,但至少也是足额供给;但是地方军队,就没这么好运了,府库没钱用实物抵充,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是牙军、亲军以外的部队,被拖欠和延迟、折减,也不足为奇。那些离藩镇高层远一些的外围部队,以外所在地的残蔽,甚至连正常的协粮,都不能及时保证,而让士兵到外州自筹。

李泌代表朝廷在河北朝廷整顿亢军,他们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了,现在朝廷分道、财赋归中,加检点外军,他们就更加被主流团体边缘化了,为了争取有限高待遇的编制,更是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各种名目的军,是朝廷最常见的独立编属,分为常设和权设,常设军一般属于朝廷中军体制,定员九千至一万一千,不过除了拱卫帝畿的北军、卫军以外,从来就没有满编过,至于权设军,则属于外军体制,规模更是大小不等,弹性很大,从数百人到上万人都有可能。

像青海湖的龙城军,最多时不过三千人,而某些位于北庭的军,甚至只有一座堡寨里数百人。但是既然能被称为XX军,理论上这些均和那些州的刺史,都是由朝廷直领,只有在组织大战役时,才临时归入某道行军总管(方面军)的辖制,开元改新之后,行军总管逐渐变成常设的节度使后,他们就就近直接向本道的节度使负责。

后来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又在各道藩镇的名下,通过直接授予和事后追认了大量的军号,其中既有正统的官军,也有自发组织的地方义勇、团练,经过连年拉锯大战,生灭起伏,不计其数,到最后剩下来的,自然就成为朝廷最先裁汰的对象。

象他们这种以驻地命名的杂号军,因为环境所限,自然无法供养太多的手下,既然实力不足以对抗朝廷,又无力和别人竞争,与其被迫裁汰,还不如作出一副踊跃响应朝廷的姿态,拿现有的老底子,换取一个更好的待遇。起码作为头一批示范性质的典型,朝廷往往会不吝扶持的力度。

却是一个好的开始,他们一领头,那些军帅们就坐不住了,所谓堡垒式从内部开始突破的。

我又看了眼那两位,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想法。

恩恩,下次更新,礼拜四,这几天很累。。

作品相关 第四百五十六章 白戏与望乡

第四百五十六章   白戏与望乡

第四百五十六章 白戏与望乡

既然有外军请求检点,虽然我头上那两位左右枢密使,似乎被皇帝小白背后做过什么工作,本身没有表态就是最好的表态,整编的也不过是几只残编不全的镇军外围,不过在朝野上下无数人都在打酱油和表示情绪稳定的围观,等着看笑话或者试图偷偷做点什么的情况下,所以枢密院相关的上上下下还是打起十万分的精神,不敢掉以轻心的。

主要最近朝廷很和谐,随着政争清算和旧利益瓜分的收尾,最近有很多人在京兆府和大理狱里被自杀,从喝凉水呛死,到用纸条桶开镣铐吊死自己,在牢狱里玩躲猫猫撞墙撞死。。。什么花样都有。

作为后续跟进的手段,就该是那些请求指导的军使、兵马使、兵马都知、牙将、锋将以下的将校,轮批进入武学特开的奕武速成班修行半年,主要是学习操条、号令,战例等,以适应龙武军为原型的朝廷中军体制下的新战法、编制、军事技能等。

靠着朝廷平乱,乘势崛起了一大批的武将,不过这些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介于文盲与半文盲之间,朝廷以提拔晋升为名,把他们弄回武学来再培训,这些举笔如举鼎的莽汉子就头大如斗了。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削除地方势力,要么让你畏难而退,要么就考试不合格,然后名正言顺的改授他职,或是拿了补偿的待遇,打发回去做一个富有的田舍翁,这样矛盾就小的多了,而且就算有所怨恨也是针对武学。武学害怕被人怨恨么,显然不是。

如果他们的表现足够好的话,成为枢密院补贴的朝廷中军外围,乃至直接被吸收进中军体系,也不是不可能。就如剑南的八州六镇,或是河西北路的三受降城一样,这些年与龙武军的合作关系被延续了下来,并随着枢密院开始行使部分职能,变成了名为“枢密式”的正式官方文件,这些边军接受枢密院补贴的同时,同样也接受枢密院的考绩,平时考核出色或者卓有功勋的将士,将被选补入龙武军的体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晋身之阶。

“真的给他们找到了。。。”

退朝之后,归心似箭的想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却接到这份加急快递来的东西。

这封从安南加急送来的密件,说。是前年我让成都官学等多部门抽调人手,秘密组织的探险活动,寻找从南平府顺流而下直达安南都护府出海口,已经有初步的结果,他们走完了大半的路程,

探险队也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代价,数百人的队伍,只有十几个人,活着从安南北部上岸,两个中毒昏迷,七个染病不起,剩下意识清醒的人,全身各种丛林带回来的毛病,连远行都无法承受,只能留在当地修养,通过边境商队到达首府交州,又通过交州往还海南的海驿所飞鱼快船,先把相关的消息送回来。

不要小看这些记录的作用,当年大唐征服西域的。几次战事,几乎就是沿着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描述的路线和指引,一直打到了与故安息国接壤的边境线上,至于当年大唐西域记里描述的那些西域列国,也大多在大唐铁蹄下变成乖乖臣服的领地和藩属。

后来的大唐常驻天竺的王玄策使团,也是沿用大。唐西域记的描述,追着新崛起的一代天竺霸主阿罗那顺,从东天竺一直打到中天竺,完成了著名的复仇之战,把他变成太庙前的献俘和太宗昭陵前的陪站。

如果玄奘法师泉下有知,他费尽千辛万苦,偷渡。出关远赴异域求法,希望用弘扬佛法来消弭人类争端的心愿,最后却变成国家征战扩张的一大助力,不知道会做何想。

更别说还有比。描述更直观的沿途图绘,这个时代的别人或许无法理解,我却深切明白,地理上大发现和探索,也可以说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只要还垄断在我手里,别人就无法与之竞争。

就如鬼子当年为了吞并东北所作的一切,用商业行为为掩护,一遍掠取资源获得回报,一遍获取足够的信息,最后还可以为军事行动铺路。日军绘制的地图,甚至要比国民政府更加精确,连街头随处可见的广告张贴,都能成为外来军队的路标和指引。

“她们去哪里了。。”

我看着空空荡荡的院子,傻眼道。

“殿下她们都去西城看斗牛戏了,今年是社祭的最后一天啊。。。”

初晴回答道。

我这才想起来,按照古时的传统,在每年的第一次收成后,民间照例都会举行一些祭典活动,以告谢皇天后土,如果是丰年,更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祈祷来年继续丰饶。

龙武军属的军屯庄现在遍布关中平原,也带来了剑南所特有的一些风俗,让社祭的项目更加丰富多样,比如这个斗牛戏,在开春的时候,每个庄子都会供养一头大公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