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途-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陛下可命大将盛庸为都督,户部尚书铁铉为观军容使,率二十万大军进军山东,先削齐王藩,再进驻济南府德州;中路军臣推荐大将耿柄文为都督,刑部尚书暴昭为观军容使,同样率二十万大军,进入河北大名府驻扎,与山东军呼应;而西路军臣推荐张翼、高巍两将,张翼率二十万大军进军汉中,防止燕王入蜀,而高巍则率十万军南下重庆,监视蓝玉,至于他们的观军容使,臣推荐御史大夫景清进汉中,这样,大将统兵,重臣稳军,文武相济,必万无一失,臣的诸多具体方案都在奏折里,请陛下一观,早做决定。”

叶天明的建议听的朱允炆血脉贲张,他毕竟是年轻人,这种极具进攻方案他也深为赞同,这一次,他真的果断起来,当机立断道:“不打怎么知道不行,朕也豁出去了。”

……

就在燕王朱棣起兵后的第二天,朱允炆终于果断下令,宣布燕王造反,天下军民皆可讨之,他下令将原山东军卫交付盛庸和铁铉,原河南军卫交付耿柄文和暴昭,原浙江、福建和四川军卫交给张翼、景清,分兵三路向北进军,同时,他又下密旨给铁铉,命他在山东削齐王之藩。

大战将起,天下震动,但这些天京师内却控布极严,到处都有挨家挨户搜查的军队,各个关口都张贴着画像,赏银三万两捉拿逃匿的燕王次子朱高熙,有窝藏者视同造反共罪。

这是一件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直被严密监视的朱高熙却突然在监视者眼皮下失踪了,当然,没有什么妖术,而是早就花重金买通了监视者,买通的理由很简单,朱高熙迷上了青楼,总是喜欢夜间出去,白天回来,这个秘密的不良行为从六月份时便开始了,几乎每隔两天就会这样一次,而且很守信用,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守信后,监视者也渐渐丧失了警惕。

而就在燕王大举进攻辽东不利之时,朱高熙在一次夜出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负责监视他的千户军官惊恐万分,他不敢向上报告,而是悄悄隐瞒了这件事,可没几天,朝廷宣布燕王造反的消息便传遍了京城,千户也畏罪潜逃了,直到这时,朝廷才知道朱高熙已经逃了,朱允炆震怒,下令沿途拦截朱高熙,并在京城内挨家挨户搜查。

不过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朱高熙既不在京城内,但也不在逃亡的路上。

在京城南郊有一座不大的寺庙,叫做白云寺,寺庙中原来养着二十几名僧人,这座寺庙是秦王朱樉私人修建,专门替他消灾祈福,寺庙的方丈叫做智光,和天下所有的方丈一样,每天都在绞尽脑汁为寺庙收入想办法,秦王现在只养兵而不养和尚,早在一年前便断了寺庙的供奉,没有了生计来源地白云寺也渐渐变得窘迫起来,僧人们纷纷离去,只剩下几个老迈僧人靠种十几亩薄田度日,智光大师更是每天都早出晚归进京化缘,想法设法找些粮米。

不过这几天智光大师却没有出寺化缘,借口是自己生病了,也不再让其他老僧进城,这几天他又收了一名徒弟,法名悟尘,这名徒弟长得身材魁梧,脸庞方正,却没有眉毛,不过他的家境似乎很富裕,捐了一大笔钱给寺院,使寺院至少一年衣食无忧,再加上他身子壮,可以去耕田种地,老和尚们也就安心地在寺院里念佛诵经了。

这个和尚自然就是天下通缉的燕王次子朱高熙了,出家为僧正是他的先生吕思远的计划,吕思远从做他师父的第一天起便开始策划他逃离的计划了,这座寺院是他所看中,地方偏僻,只有几个容易控制的老和尚,而且是秦王的寺院,不管是谁也想不到,燕王的儿子会出家,而且是躲在秦王的寺院中去。

这次和朱高熙一起逃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当然就是先生吕思远了,另一个则是他的心腹侍卫,武艺高强的蓝脸人吴思,人多反而会暴露,吕思远并不着急逃回北平,他知道顶多一个月后朝廷找不到人,便会以为他已经逃回北平而放弃搜查,那时再从从容容地离去。

尽管他藏得隐蔽,吕思远还是想得更深一层,把他眉毛剃了,朱高熙的最大相貌特点就是眉毛极浓,像两把大刷子一样,缉捕他的画像也是着重表现了这个特点,没有了眉毛,就算他进京估计也没有人认得出了。

朱高熙对他的师傅十分推崇,他自己武力有余,智谋不足,而师傅却是个谋略高手,尤其是他最喜欢的阴谋者,从这逃跑便可看出师傅的手段了,居然让他夜入青楼,这让他很喜欢,最后他竟也能从容离去了。

这天一早,朱高熙便来找吕思远商议,他当和尚有点烦了,想问几时能回北平,他想为军中大将,替父亲打下天下。

“师傅,我做和尚已经十天了,究竟几时才可以回北平?”

吕思远一个人住在寺庙旁边的一间茅屋里,每天读读书,倒也过得悠闲,而吴思则住在庙里保护小王爷。

他见朱高熙着急,便放下书微微一笑道:“如果你的梦想仅仅只是做一个军中大将,那我们现在就走,可如何你是想继承父王的大业,那么你就再耐心地住一个月。”

朱高熙有了兴趣,连忙坐下来问道:“我当然是想继承大业,可这和多住一个月有什么关系?”

“因为再多住一个月,你父王就会知道,你是一个帅才,而不仅仅是将才,你明白吗?”

朱高熙摇了摇头道:“师傅,我还是不明白。”

吕思远眯着笑了起来,“你知道帅才和将才的区别在哪里吗?就是一个字‘忍!’”

‘忍?’

“对!忍,你可别小看这个忍字,它就意味着你能捕捉到得最好的时机,能打一场战役,而不是一次厮杀,只要你晚一个月回去,你父王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朱高熙恍然大悟,“师傅,我明白了,我就再忍一个月。”

吕思远瞥了他一眼,又淡淡笑道:“那你又知道,当主帅和继承大业又有什么关系吗?”

朱高熙点了点头,冷笑一声道:“手中有军,也就有了争夺大位的资本。”

“不错!”吕思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孺子可教也!”

……

卷六 潜龙出海 第二百三十九章 齐王之争

青州府,齐王宫。齐王朱榑烦躁地背着手走来走去,他半个月前接到长安暗探发来的消息,朱允炆命大将盛庸和户部尚书铁铉率二十万大军向山东这边开来,而他刚刚又接到最新情报,盛庸和铁铉的大军已经抵达了兖州府,进军异常迅速。

虽然朱榑也知道,朝廷军队的最终目标是北上攻燕,但他们不会暂时停留在山东,如果停留,他们又会停留多久?这就是他心中异常烦躁地原因。

从京城祭奠父皇回来后,朱榑也加快了招兵买马的步伐,昼夜不停地打造兵器,他已经看出来了,秦晋结盟,必然是要对付燕王,为了在将来能争到更多的利益,他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实力。

以前他招兵买马都是偷偷摸摸,而现在,所有的藩王都已经公开化,他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朱榑有一件最遗憾的事情。他下手晚了一步,蓬莱水师的数百艘战船被李维正抢先夺走了,甚至还有整个山东半岛,现在也是在他的控制之下,这就让他深恨不已,为什么李维正占领山东半岛,朝廷就默许,为什么他动一动,朝廷就派人来警告,大明江山到底姓什么?

现在东面的山东半岛被李维正抢占了,而朝廷大军即将进入济南府,这就等于他的东面和西面都被人占领了,他被挤夹在青州这条长长的地界里,而且前些年,青州这边发生了连续的严重旱灾,很多百姓都逃到山东半岛那边去了,使他的藩国内人口锐减,他费尽心机地招兵买马,也才招募到五千人,加上他本身的四万护兵,他手中有军队不过才四万余人,而秦晋燕他们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军队,他将来还能有称帝的希望吗?

“殿下也不必太发愁了,事情不到最后一步,谁也不知道结局如何?说不定又会有契机出现。”劝慰他的是幕僚孔源,举人出身,也算是朱榑的军师。

听孔源这样说。朱榑不由叹了口气道:“无论是燕王攻打朝廷,还是朝廷进攻燕王,都要从山东走,这来来往往,我怎么能静下心来练兵发展呢?我现在很后悔,早知道别理会朝廷说什么,直接占领山东半岛,这样,我也有块安稳之地,你说李维正会不会再向东走,吃掉我?”

孔源想了一想便道:“我认为李维正不会,有殿下在中间隔着,他就不会和朝廷军队接触,这样朝廷也感觉不到他的威胁,这应该是他所希望的,相反,我倒有点担心朝廷。”

“为什么?”

“因为我感觉到盛庸和铁铉的大军走得太快了一点,按道理燕王并非是南下山东,他们应该没有这么紧迫,相反他们应该一边行军,一边整顿军队才对。可他们这么急冲冲赶来,我怀疑是不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朱榑大吃一惊,“难道是对付我来的吗?”

“现在我也不能肯定,但我们要有所准备才对!”

“那依先生的意思,我该如何应对?”

孔源沉思良久便道:“殿下,我建议可以采用金蝉脱壳之计,暂时外出避难,若朝廷不动殿下,那一切无事,若朝廷要趁机削藩,那殿下可立刻率军入河北投靠燕王。”

……

这天晚上,齐王宫的侧门忽然大开,灯火通明,数百精骑护卫着一辆马车冲出宫门,向北疾驶而去,宫门随即关闭,门前又陷入到一片黑暗中,而就在这时,一里外的一棵大树上,一个黑影正举着千里眼注视着大队骑兵的奔行,他紧紧地盯着那辆黑漆漆的马车,马车和骑兵在千里眼中仿佛近在咫尺,车帘忽然掀开了,露出一张惨白的脸,他正向后面的宫殿方向眺望。

大树上的黑影放下了千里眼,他飞快地写了一张纸条,塞进鸽信专用的信筒里,从树上的一只笼子里抓住一只鸽子。小心地将细细的信筒插进鸽子腿上的扣环里,他将鸽子向天空一扔,鸽子立刻展翅向西北而去。

……

蓬莱港的一艘宝船上,李维正正坐在船舱里仔细地研究着一副巨大的沙盘,沙盘是大明江山图,长宽各三丈,中间可以分合,便于查看中间的部位,沙盘上关隘、城池、驻军、山势、河流等等皆一目了然,整个沙盘做得栩栩如生,极为精致,这是李维正派出近千名士兵扮着商贾、旅客赴全国各地,耗时整整三年,直到两个月前才完成,将成为他做出战略决策的有力依据。

此时,他也是在察看盛庸和铁铉的大军走势,和齐王的猜测不同,他已经从齐泰的口中得到了朱允炆将削齐王藩的决定,是以他知道盛庸和铁铉此来的第一目标并不是河北,而应该是青州府齐王宫。

事实上,齐王早就是他的目标了,当然他并不是看中青州,他看中的是齐王的四万护兵。这可是朱元璋从山东军卫中挑选出来的精兵,清一色的青州子弟,如果他能得到这支精兵,这将对他控制山东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早在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两年前,他便通过山东军中的人脉秘密和齐王护军中的几名指挥使联系上了,并许与重利,但齐王尚在,这些大将军并不敢轻易背叛他,一个个的态度都模棱两可,李维正也理解这些大将们的难处。也不勉强,只是逢年过节进行打点,尤其关照他们的家庭,经过两年多的渗透,他已经和这些大将们达成了一种默契,齐王在,他们不叛,但齐王不在,他们愿意效忠李维正。

所以朝廷决定削藩齐王的这一天,李维正已经等了整整两年,现在便是最关键的时候了,他在半个月前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大量探子前往青州、济南、东昌、兖州一带,随时注意朝廷军队和齐王的动向。

现在他已经得到确切消息,朝廷大军的前锋已经到了兖州的曲阜以东,那主力也并不远,已到了邹县,那么他们下来的路线该怎么走?

李维正仔细地观察着沙盘上的线路,朝廷大军为了不打草惊蛇,肯定不会直接进入青州,而是进济南府后分道,那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莱芜分道,这里位于济南府和青州府之间,而且穿过原山峡谷的青石关,只须两天半便可以抵达青州府。

而现在朝廷主力在邹县,就算已经到了曲阜,那从曲阜到莱芜还需要三天,这样算起来,朝廷大军最快五天后便可抵达青州府,二十万大军,不是齐王的四万护军能够抵挡得住的,也就是说,他李维正还有三天的时间。

既判断出这一点,李维正立刻下令道:“急传我的命令给赖永国,调两百艘遮洋大船到莱州湾清河入海口附近等候,两天内必须抵达。”

书令官立刻写下命令交与李维正加印,随即亲兵匆匆去蓬莱港传令了。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报告声:“禀报大人,青州府和乐安县有紧急飞鸽传信。”

“快拿进来。”

李维正知道,必然是齐王那边也有动静了,一名军士进来,递上了两份报告书,李维正先后打开来看了看,他顿时惊喜万分,齐王竟然藏匿到清水湖中去了,而且身边只有五百军士护卫,真是天助他也,李维正立刻在沙盘上找到了清水湖,这里离清河入海口只有八十里,李维正不由得意地笑了起来。

……

清水湖位于青州府乐安县以北,距离小清河约四十里,北阳水、女水、淄水从南面注入湖中,大湖北面又流出一条河流注入小清河,这一带地势偏僻、沼泽密布,人烟十分稀少。

而在清水湖的湖心则有一个岛屿,叫做东清岛,岛屿方圆一里,岛上林木茂盛,土地平坦,住着十几户渔民,此刻,岛上却非常热闹,齐王朱榑在五百侍卫的保护下躲上了岛,他已经做了一切准备,他的护军都集中在东北方向的博兴县,如果朝廷大军真的进入青州府,他就将立刻率军投奔河北。

此时,他上岛已经三天了,侍卫们给他搭建了一座木屋,三天内,他几乎每天都在木屋里查看地图,考虑着如果自己投靠燕王后,将来燕王会给他什么待遇?肯定会比周王好得多,周王削藩后居然被抓进京囚禁起来了,朱榑真的不明白朱允炆是怎么考虑的,囚禁周王,那天下藩王们谁还会乖乖地被抓进京,只要有可能都会投靠燕王。

现在朱榑也看清楚了,秦晋二王绝不是燕王的对手,将来的天下要么是朝廷灭了燕王,要么就是燕王灭了朝廷,不会有第三种可能,自己也不会有希望。

就在朱榑想着怎么样在燕王那里捞取最大的利益时,忽然外面传来了一片惊慌的喧哗声,不等他反应过来,一名侍卫几乎是扑进来大喊:“殿下,船!无数的战船!”

朱榑大吃一惊,他立刻站起身向窗口走去,走到窗边,他顿时惊呆了,只见北方的湖面上,有数不清的战船正向岛疾速驶来,足有三四百艘之多,朱榑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

三天后,青州府齐王宫外,大将盛庸正脸色阴沉地听着士兵的汇报,齐王早在六天前便潜逃不见了,而他的军队也是一片空营,数万军队在五天前被调动二百里外的博兴县,也就是说,他这次率十五万大军疾袭齐王宫,竟然扑了一个空,齐王已经看透了他们这次假道灭齐的策略。

不用说他也猜到齐王大军此时也不会在博兴县了,齐王在他们进青州之后,便率军北上了,盛庸心中不由一阵懊恼,这下他怎么给皇上交代。

就在这时,一骑报信兵飞驰而来,在马上大声禀报道:“禀报大将军,辽东总兵李维正派三百人押送齐王而来,正在城外等候交接。”

盛庸一愣,李维正怎么冒出来了,虽然齐王送来使他能够交差,可是他心中十分疑惑,他不知道李维正在中间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那齐王的军队呢?”

报信兵取出一封信,递给盛庸道:“这是李维正交给大人的亲笔信。”

盛庸慌忙拆开,只见信中写道:“齐王已事先探知朝廷有意削齐王藩,他率军北上欲投靠叛王燕,李维正报效朝廷,特来拦截齐王,献齐王于朝廷,其手下部众,皆已被李维正全歼,朝廷可安心矣!”

……

(更正一下:以前章节,老高写齐王就藩济南,这是不对的,齐王的藩国应该在青州府,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益都一带。)

卷六 潜龙出海 第二百四十章 孟德故计

近一个多月来,燕王朱棣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他没有想到朱允炆这么果断地出兵了,这不符合他的做事风格,他和那些书生大臣们连新军制的品阶和官衔都要讨论一个月,而且还没有结果,却没想到他竟会在两三天内便做出了出兵的决断,这大大出乎燕王朱棣的意料。

他也知道这不可能是黄子澄、齐泰之流的意见,朱棣立刻命令安插在皇宫中的太监内应们打听消息,很快他便知道这居然是叶天明的方案,这使朱棣开始意识到,要想赢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除去叶天明。

此时,由于朝廷大军已动,而且张翼二十万大军入汉中,迫使朱棣不得不放弃原定进攻秦晋的计划,而集中精力对付中路军和东路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