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都没有想到,胜利会来的这么容易。俄方约有1万人阵亡、500人失踪、1万人受伤及6万6千人被俘,而波军就有约4500人阵亡、1万人失踪及2万2千人受伤。

    俄国最优秀的指挥官图哈切夫斯基在这场战斗之中,尝到了苦果,华沙城下耳朵惨败,加上在远东的失败,俄国人一共损失了将近二十万军队,这已经超过了俄国全部军队的一半以上。

    如此惨重的损失,俄国人不只没有能力向远东调动更多的军队,甚至由于欧洲区域严重空虚,俄国面临着一次生死考验。如果波兰军队在英法的支持之下,趁势向俄国腹地发动进攻,俄国就有崩溃的危险。

    在这个时候,斯大林适时的提出了他的主张,在远东尽快和中国签署合约,将布琼尼等人赎回来,这样靠着他们,还能快速组织一支部队,保卫俄国的安全。

    这个提议被俄国高层接受,莫洛托夫嚣张的气焰也只能收敛起来,老老实实坐到了谈判桌的前面,他已经放弃了让奉军完全退出远东的不切实际幻想。

    中俄在谈判,英美法三国一看挑起战端不成,他们也变换了策略,三国转而支持远东帝国。

    三国公使联袂找到了张廷兰,要求保留远东帝国,作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双方都不允许吞并这个国家。

    俄国人很清楚,他们已经不能把中国的势力赶出远东,因此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快速膨胀,因此也表示赞同这个提议,要给中俄之间保留一个缓冲区。

    条件谈到了这里,也差不多到了摊牌的时候,张廷兰虽然有心直接吞并远东,但是也考虑到列强的反对,尤其是奉军实力还有欠缺,只能退而求其次。

    不过张廷兰也提出了要求,远东帝国必须接受奉军的保护,在远东的土地上,中国方面享有特殊的权力。包括移民,游览,开垦矿山,投资建厂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把远东变成奉军的殖民地。

    为了降低列强反对的调门,张廷兰又提议对美英等国开放远东的投资,这个结果列强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奉军得到的太多了。可是这场战斗毕竟是奉军打胜的,理应享受胜利的果实,因此他们也没有办法反对。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交锋,就在八月末中俄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远东共和国被远东帝国吞并,这个帝国的下辖领土范围从贝加尔湖,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总面积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远东帝国接受中国军队保护,并且作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两国都要保证远东帝国的主权,不寻求吞并这个国家。

    条件达成之后,奉军将布琼尼等俘虏交还了俄国,不过在交还的过程中,奉军又耍了一个手段,并没有一次全都归还,而是采取了分批遣返的方式,是俄国履行合约的情况,再归还这些俘虏。

    不管怎么说,远东的战局终于告一段落,奉军也成了当之无愧的胜利者。只不过这个胜利者却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张廷兰肩头的担子一点都没有轻松下来。

    首先远东经过了战乱,人口损失极为严重,目前总人口刚刚超过六十万,想要用这么点人,开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因此需要大量向远东移民,填补空缺,按照张廷兰的计划,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华人要在远东地区取得人口优势,为以后真正完全吞并,做好准备。虽说合约规定不许吞并远东帝国,但是谁要是相信合约,谁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傻瓜。

    除了远东之外,东三省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人才和资金全都涌了过来,奉军也消化了从德国弄来的一些关键技术,工业品的产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几个主要负责军官企业的负责人,也将一套全新的军备发展纲要放在了张廷兰的面前,等待他的签署。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五百九十八章 整顿发展() 
中俄达成了合约之后,俄国人带着失败的苦涩,退出了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成为了他们前沿据点,俄国人在这里囤积重兵,整修工事,和奉军形成了对峙局面。

    奉军则是以乌兰乌德为前沿阵地,把贝加尔湖作为屏障,也部署了强大的防御力量。张廷兰正式下达成立远东驻屯军的命令,万福麟被任命为驻屯军总司令,下辖原边防军第三师,装甲第一旅,第三第五航空中队,蒙古第五骑兵旅,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三千多人。

    同时白俄的谢苗诺夫也被任命为远东帝国西部军区司令,率领一万多名白俄军队,协助奉军共同防备红色俄国,基本上就相当于仆从军。

    奉军除了在西线囤积重兵之外,又和远东帝国达成了西伯利亚铁路租借协议,将铁路管理权拿到了手中。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也成立了专门的铁道警备大队,配属装甲列车。奉军曾在俄国人手中缴获了两辆装甲列车,很显然这点数量是不够巡逻三千公里的铁路线。

    哈尔滨轨道车辆厂根据从俄国缴获的装甲列车,又临时改装出十列装甲列车,用来巡逻远东的铁路。

    可以说在奉军诸多的战利品当中,最令人动心的就是西伯利亚铁路,这条铁路大量的地段都穿过了冻土区。由于动土地带在某些季节,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之下会融化,到了晚上则会结冻。在结冻的时候,体积会发生膨胀,对于铁路的损害非常大,就算到了后世,如何在冻土上面施工,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当初俄国人为了建设西伯利亚铁路,倾尽了全国的财力,同时又聘请了大量的法国技术人员,历时二十五年。直到1916年才全线通车,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以奉军目前的水平,根本没有建设这种铁路的能力。

    如今西伯利亚铁路东段都在奉军的掌控之中,一下子东三省的铁路里程就增加了一倍多,有了这条铁路,远东丰富的资源都成了奉军的囊中之物。为奉军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另外还有一点更加重要,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是海参崴。这里也是远东少有的一个良港。本来东三省最好的港口是大连,可是旅大目前还掌握在日本的手中,奉军拿到了海参崴之后,就多了一条海上生命线。

    通过这里,能够直接和北美进行贸易,路程极大的缩短了,而且海参崴正对着日本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如果中日之间发生了战争,奉军可以从海参崴直接出兵。向南可以攻击朝鲜,向东直接攻击日本本土。原本东三省处在日俄两国的包围之中,北线没有出海口,南线还要被日本人层层封锁。

    可是到了如今,这个局面彻底被打破了,奉军化被动为主动,只要实力足够。就可以反过来从南北两面威胁日本,让联合舰队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

    被两大帝国包围的魔咒被彻底摧毁,奉军上下都欢欣鼓舞,张廷兰也开始系统的规划奉军的发展战略。其实从一开始,张廷兰很多的发展策略都是应急的。两大帝国压境,奉军唯一打破宿命的机会就是俄国内战。必须用最快捷有效的办法,让自己强大起来。

    因此在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的时候,奉军完全秉承了拿来主义,直接仿制俄制武器,同样也仿制了一些德制武器,整个军工显得有些杂乱。虽然说俄国由于工业水平比较低。在所有列强之中,武器体系是最适合中国的,但是俄国人身体条件和中国人还是不一样,俄制武器并兵完全适合中国。

    刚刚和俄国人达成协议之后,杨宇霆和蒋百里就对这次战斗进行了分析,把奉军在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寻找出来,既包括战术层面的,也包括武器层面的,其中在武器领域最突出的就是适应性的问题。

    就在两位参谋长进行梳理的时候,宪兵司令冯永双也找到了张廷兰,最近在军队之中连续出现了几次酗酒赌钱的问题,个别军官纵容手下,军纪要求开始放松。

    张廷兰得到了报告之后,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他正在找问题,弥补差距,结果竟然有人开始得意忘形了,简直是可恶至极。不过张廷兰也知道,这可能不是个别的现象,很有可能在全军都有膨胀的问题。

    这股风气必须打掉,让手下人的脑子清醒起来。除了要更新军事装备之外,还要给士兵们来个当头棒喝。

    张廷兰也感到了事情急迫,因此将手下的军方大员全都召集起来,同时陶吉平,熊梦远,巴玉藻,吴毓麟等军工领域的负责人,也全都召集过来,黑压压的人群,足有上百位中高级将领参加,会场上显得十分热闹。

    其实奉军的将领和张廷兰差不多,很多师旅长,工厂的主要负责人,都在二三十岁上下,由于发展的太快,很多人几年之间,就升到了高位,他们难免还带着一丝年轻人的轻狂。尤其是在大胜之后,所有人都显得十分兴奋,还没有开会,所有人都交头接耳,高谈阔论起来。

    就在他们兴奋的聊着的时候,张廷兰、杨宇霆、蒋方震,还有负责后勤军需的朱庆澜四个人鱼贯而入,有些军官偷眼看了一下张廷兰,发现这位大帅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反倒是严肃异常,他们也有有些不知所措。

    张廷兰坐在了主位之后,威严的扫视了一下全城,底下的将官都变得鸦雀无声。

    “毫无疑问,奉军是一个胜利者,但是一时的胜利,不代表永远的胜利,而且远东也只是整个中国大棋局当中的一隅,距离真正的大胜还非常遥远。我希望大家全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听什么歌功颂德,更不要固步自封。卧薪尝胆的故事谁都知道,我们不能做吴国的夫差。”

    奉军在获胜之后,的确有些军官出现了膨胀的苗头,认为奉军已经彻底强大起来,根本不用在乎任何人。他们本以为这次召开大会,是要对有功将领进行奖励,哪知道张廷兰一开口,竟然是警告大家,不要做夫差,敲打的意味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很多人都默默的低下了头。

    张廷兰继续说道:“对于失败者来说,痛定思痛,然后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相反胜利者就容易沉沦在过去的经验之中,鼓足不前。最近德国人派遣了一批观察团,他们在观察和学习奉军的经验,这点你们都清楚吧。如果在以往,他们会向一个落后的国家学习么?显然不会,正因为失败了,才让德国人真正的沉淀下来,我可以断言,德国早晚还会一鸣惊人,而眼下的胜利者,法国和英国,都会为他们的迟钝付出代价!”

    随着张廷兰的话,在场的军官渐渐的将头都低了下来,收起了骄傲,开始认真听着。

    “就拿法德之间来说,在普法战争之中,德国人大获全胜,结果这场战争他们就失败了。对于我们来说,要追求的是长盛不衰,永远都是胜利者,因此我们要从胜利之中,挖掘出自己的不足,比失败者更加用心的反思自己,不然下一场的较量之中,我们就会尝到失败的苦果。”

    张廷兰讲完之后,全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杨宇霆笑着说道:“诸位,大帅已经让我制定了一份有功将士的名单,你们在远东战役当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理应受到嘉奖。不过我提议暂缓公布嘉奖的日期,在这段时间之内,要对所有军队进行考察,看看你们能不能一如既往,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因为胜利,就虚骄自大,就变得趾高气扬,这样的胜利者根本不会长久,我会要求大帅降低你们的奖励等级。”

    杨宇霆这番话说完之后,在场的所有军官全都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竟然还有这么一手,大家全都赶快反省,看看这段时间,究竟有没有得意忘形,要是因为这个,被降低的嘉奖的等级,那可就太冤枉了!

    有人欣喜,有人发愁,还有人悔恨,张廷兰微微一笑:“反思的问题你们回去做,我会安排人考察你们。下面就让蒋参谋长介绍一下我们在武器装备领域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改进方针,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奉军要进行大规模的装备调整,有俄制为主,转变成完全自我研制。”

    这个消息可比前面的敲打更让人兴奋了,就没有将军不喜欢新式装备的,尤其是能够自行研制,量身定做,肯定会更加舒服,大家全都满怀期待的看着蒋百里。

    “诸位,首先我要提到的就是我们现在装备的水连珠步枪,也就是俄制的莫辛纳干步枪,毫无疑问这是一款不错的枪支。但是由于是为了俄国人量身定做的,枪支过于沉重长大,不合适中国人的体质,在拼刺的时候,消耗体力非常大,我想这一点大家应该有所体会。另外由于这款步枪后坐力巨大,我们普通士兵没法承受,因此使用的是减少装药的子弹,在威力上又打了折扣,因此需要更换一款新式的步枪,要更加适合我们的需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五百九十九章 皮卡() 
“大帅,参谋长,更换步枪这个提议太好了!”

    张贺年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我们第一师和俄国人拼刺刀最多,其实有很多士兵可以不死的,主要就是因为手中枪支不合适。

    切身的经历更有说服力,在场的这些军官都频频点头,张廷兰也笑着说道:“以前用莫辛纳干是被逼无奈,现在我们也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肯定要为所有士兵打造出最合适的武器。”

    张廷兰说着看了看陶吉平他们,陶吉平急忙说道:“大帅,我们军工领域完全有信心完成新式步枪的设计。其实早在两年多之前,我们就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去年的时候,一位大才加入了兵工厂,他现在正负责领导枪支设计团队,现在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果,只要大帅需要,半年之内就能拿出最终的方案。”

    “陶部长,你说的这位大才究竟是谁啊,介绍一下,让我们也知道一二啊?”张廷兰笑着问道。

    “大帅,这个人是我推荐给陶部长的!”一旁的朱庆澜开口了:“他叫韩麟春,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的学员,回国之后,在清政府时代,就专门负责军械,担任过驻美武官,又去过欧洲考察军事,对武器射击很有研究。就在去年韩麟春投靠了我们,了解了他的才能之后,我推荐他去的兵工厂。”

    朱庆澜简单的将韩麟春的情况介绍给了众人。张廷兰微微闭目思考一下,这个韩麟春也不是无名之辈。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奉军的一员大将,他主管奉天兵工厂的时候,仿照毛瑟步枪,设计出了辽十三式步枪,现在让他领衔研制新式步枪,应该没有问题。

    在以往一个士官生。绝对是宝贝疙瘩,可是现在奉军也家大业大了。一般的人才也很难引起张廷兰的注意,因此韩麟春投靠奉军的事情,张廷兰并不知道。不过既然工厂早就有了准备,可见他们很有主动性,张廷兰也十分的欣慰。

    “陶部长,关于步枪的问题,我倾向于使用七毫米的子弹,后坐力中国人能够承受,而且子弹的精确度和威力都不差。另外在设计枪支的时候。不能只靠着设计师闭门造车,让他们记住,他们是在给士兵射击武器,而不是给自己设计武器,这一点尤其关键!”

    其实张廷兰提出的这一点,正是苏联人设计武器的一条原则,不管后世对苏制武器有多少诟病。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苏制武器是真正从士兵角度设计的,是最适合战场的武器。

    奉军没有那么高的工业能力,也没有太多的财力可以挥霍,因此武器必须适合士兵的需要,让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大帅。既然您说了,我看不如让士兵,工人,维护人员都加入进来,大家群策群力,保证武器的威力和适应性,同时还要尽可能的简化工艺。压低成本,同时维护也要简单容易。”陶吉平这番表态等于是给新式步枪确定了方向。

    在场的众人也都跃跃欲试,这毕竟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模式,他们也希望更符合自己的要求。场上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张廷兰一看情况有些失控,也猛地一拍桌子:“都不要争了,让士兵参与设计,是让武器更加合适,而不是让你们添乱,就从第一师,还有骑兵,以及特战队抽出二十名优秀射击能手,其他人就不要掺合了。”

    张廷兰一锤定音,大家也都不敢再争了,蒋百里接着说道:“重新设计了步枪,也就意味着整个轻武器的体系都要变化,轻重机枪,冲锋枪,马枪全都要做好更换的准备。另外在主战装备上面,装甲力量已经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我们必须重点发展,要开发威力更大的坦克和装甲车,同时我们也要有反坦克的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