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路大时代-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到时候我召集局领导班子开个会在商议,毕竟两座连续梁,这事不小,到时候听听大家的意见。”李逸风道。
对于这两件事,李逸风还是比较重视,更何况这种业绩也不可能自己一个独吞。
“对了,二项目部要换项目经理了你知道吗?”李逸风突然道。
“换项目经理,换谁?”舒城一愣道,李逸风不说,他还真没听到,看来还是自己的消息太闭塞了。
不过这两周周汇报里面,二部的产值和工期,严重邂逅,几乎没怎么干活。
想来这事被李逸风上报了,准备撤换原二部项目经理。
毕竟这种大干时候,你一个项目部干不出活,李逸风不得不怀疑你的能力!
作为局指指挥长,他可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出不了产值,只要你能就干,不行就换!
“赵智权!”李逸风道。
“赵智权是谁?”舒城皱眉道,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
“他不是第一分公司的,是从江南分公司调过来的,之前在江南分公司干常务副经理,这次由于原二部项目经理出不来产值,分公司想换人,经过一番角逐,最终将赵智权提了上来。”李逸风道。
舒城没想到对方居然是江南分公司的一个副经理,其实江南分公司属于子公司,是铁路三十一局为数不多的子公司之一。
这个子公司,说白了,就是一个项目部,老总就是这个项目部经理。
这样一个项目部的常务副经理,到了分公司干项目经理,相对于一次性提升了两级!
“李总,这人有什么问题吗?”舒城道。
他很清楚李逸风,没有关系的事情,他一般不会和舒城提。
“天路后半段明年很可能要开工,这事你知道吗?”李逸风问道。
“天路后半段要开工了?冻土问题解决了?”舒城一愣,露出惊讶的神色道。
天路计划,一直是国家的一种战略规划,近年来,因为高原冻土原因没有彻底,一直被搁浅。
舒城甚至还听说,在高原上,有一座五六十年代建设的高原冻土观测站。
这个观测站的目的,就是收集冻土随时间变化,他会发生如何的变化。
毕竟铁路的百年大计,在冻土上修建天路,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更复杂。
前段时间,刘老前来调研路基边坡防护一事,舒城还和刘老及欧阳先生探讨了一番冻土事情。
后来刘老急急忙忙的回去了,听李逸风的意思,明年天路后半段就要动工,看来冻土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不然的话,不可能这么快就放出消息,说明年就要开启天路后半段的施工。
“我听设计院的朋友说,冻土问题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关时刻,刘老和欧阳先生,已经在高原上待了数月,进行现场试验,收集数据,一旦成功,无需半年,天路计划便能延续!”李逸风道。
有生之年,能修建天路,是一辈子的荣耀!
其实天路线路的规划,早在两年前便完成了,只是因为冻土原因被搁浅而已。
一旦冻土问题得到解决,立马启动,完全没问题。
“李总,后半段开标了?”舒城问道。
就算天路后半段动工,能不能拿下,还是一回事呢!
“放心吧,李海福总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开标将在十二月底进行,现在李海福总正在紧盯这事,有八成的把握,能拿下一个标段!”李逸风道。
对于这些事情,像舒城这种项目经理,根本无法接触到,不要说舒城,即便是一般的施工指挥部指挥长,也未必知道这些内幕。
除非像李逸风这种关系足够硬,或者一些派系的中坚力量,才有资格知道!(未完待续。)
第三六三章 赵智权的目的!
其实舒城一直羡慕有幸建设天路的铁路人,那种为国效力的豪情,在其他铁路建设中,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要说最能比的,无非就是京九线,这条线路也是国内的一个创举!
“难不成天路开启,和赵智权有什么关系?”舒城疑惑道
“舒城,其实一直以来,你都跟我干工程,转三年了。如今更是走到了常务副经理的这个位置,公司的很多东西,其实应该早跟你说的。”李逸风道
听李逸风这语气,舒城顿时严肃起来,他很清楚,接下来李逸风讲的内容,很有可能就是重点。
“在你看来,一个人在局里面关系不行,最多能走到哪一步?”李逸风没有解释什么东西,反而问舒城道。
听到这个问题,舒城沉思片刻,原本想说项目经理,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
就像自己,实力方面是有,可绝大多少,还是依仗李逸风身后的力量,将他提拔成了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如果没有这层关系,舒城相信,自己会像前世一样,依靠精湛的技术能力,干到总工这个位置,或者最终转成副经理,但项目经理这个职位,自己却未必能干的上!
除非有上级领导看重,因为项目部副经理和总工,项目经理还可以提建议,而到了项目经理这个职位,就需要公司里面的高层提议。
如果没人帮忙说话,项目经理这个职位,基本是不可能!
而李逸风口中说的,一个人关系不行,那么公司那边就未必会有人出面帮忙,就算出面了,也不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反对。
如此一来,舒城心中便有数了。
“最多到项目部副经理或总工,如果技术工作经验十分精湛的话,退休前也许能混到一个局指总工!”舒城回答道。
对于局指副指挥长,舒城也想过,后来发现不太可能。可局指总工的话,在天时地利情况下,也许还能成。
“但大部分都是下面项目部的总工或副经理!”舒城又加了一句道。
李逸风点点头,道:“其实大部分人,都徘徊在各部门部长这个职位,干技术的还能混个总工或副经理。”
“每一个项目经理,都不是随随便便便就能出来的,一个项目部,就像一个派系的小团队,整个铁路三十一局,就像一个大家庭,家庭里面,有主系,旁系,支系之分。”李逸风继续说道:“而绝大多数利益,都被主系一派抓着,这部分也是最肥的地方,比如新建线,如今开始兴起的高铁等!”
对于李逸风的话,舒城觉得这个比喻比较恰当。
像铁路三十一局里面,李家、赵家、和新生派李海福三大派系,占据了铁路三十一局近八成的地盘。
大部分好活,赚钱活,都被这三个派系垄断,所以几个派系,根本没法插手,就算插手,也只是一些中等偏下的工程。
这种情况的结果是,强大的派系越发的强大,弱的派系更弱!
最终要么别灭,就是被吞并、收编!
“而旁系和支系,只能接一些既有线改造和一些小活,这些活要么亏钱,要么难干,对干这些活的项目经理,有限制作用,加上他们能利用的资源和关系有限,最终只能耗在那些项目部,错过了最佳提拔的时间。”李逸风继续道。
大部分既有线改造工程,都不赚钱,甚至说不怎么赚钱,不亏你就万幸了。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你,就是一个特殊,你现在一来还年轻,直接提拔成大项目部项目经理,肯定不行。一来经验受限,二来公司那边也有人出面阻止。所以我只能利用调你到荒芜线的办法,先干个小活,熬熬资历,干出一番业绩来,到时候提拔,便水到渠成了。”李逸风道。
对于自己的安排,其实舒城也猜测到一些,可即便是这样提拔,对舒城来说,考验也不小!
荒芜项目部没钱还要赶工期,这活可不是这么好干的。显然,公司对李逸风的调任,也有一些成分在里面。
“近期,随着三大高铁建设的中标,局里面优秀的项目经理,几乎都跑到那边去了,一旦天路中标,那些项目经理肯定脱不开身。李系一派很有可能得到两个项目部的名额,到时候派谁去,显得很关键。”李逸风继续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舒城听到这的时候,原本平静的心,突然变得有些紧张,他似乎明白了李逸风的意思!
每一个项目的开工,就是局领导分蛋糕的时候,尤其是赚钱的工程,那个派系的人,都想调自己手下的项目经理过去。
于是各个派系之间寻找平衡,最终确定每个派系派去的名单。
每个派系名单出来之后,这个派系内部,还得经过商讨,最终确定项目部经理的人员!
如此经过一步步的筛选,一个项目经理最终便诞生了。
而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谁想干哪个项目部项目经理,就可以去的!
这中间牵扯到的事情,千丝万缕,每一步都涉及到利益划分。
哪怕到了派系内部,也存在小团体,这个时候,还会进行一番角逐!
所以说,提拔一名项目经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深入去探究其根本,无非就是权利、金钱的斗争!
甚至存在不少下面项目部成员花钱买职位的事情,这和一些私企毫无区别。
舒城曾听闻,一个项目部的作业队长,为了干上项目部副经理,卖了车房,砸了一百万下去,最终干上了项目部副经理。
当时他老婆还差点和他翻脸离婚,都没能阻止他这种疯狂的行为。
三年后,原本八十平的房,变成了一百二十平,车换了一辆更好的。
当然,这种情况是极个别,走的也比较极端。
“原本我哥要去天路那边的,不过前段时间下放到高铁干指挥长,短时间是出不来。我哥建议,把你放到天路去锻炼锻炼,但是李系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李逸风说到这,专门停下来看了舒城一眼。
舒城一愣,他没想到李逸风的哥哥李正国居然推荐自己去天路干项目经理!
要知道,李系在天路线,最多也就获得两个项目部而已!
如今给一个自己,对李正国来说,肯定经受了很大的压力!
首先,自己还不到三十,过年后虚岁才三十,其次,自己现在还只是项目部常务副经理,连项目经理都不是!
从一个小项目部的常务副经理,一跃提拔到天路项目部的项目经理,这种提拔速度,不能说绝无仅有,却是比较罕见,也难怪派系内部有人阻止,这完全说的过去。
“天路线你也清楚,不止技术上存在考验,对施工和生存各方面,去了之后,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派系内,很多项目经理都想去,如今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霸占一个项目经理名额,也怪别人不同意。”李逸风解释道:“但我哥推荐你去,也是有原因的。之前你提出的冻土问题,还有关于后期你让刘老发表的文章,都说明你对这方面有所涉猎,我哥认为,你是去那边的最佳人选!”
“恩,这个我完全可以理解的。”舒城点头道。
对于李逸风说的,冻土相关的论文,其实是后期舒城和刘老联系之后,发给刘老自己的一些见解,后来刘老给杂志社发表了,还添加了刘老的想法,署名却是舒城的。
所以舒城一直不认为,这篇杂志是自己写的,这完全是刘老的心血。
如今李正国把这事算在自己头上,也勉强说的过去,更是为自己争取一个天路线项目经理,最好的理由!
“所以,经过派系内的商量,决定对你进行一番考核,如果你通过了这次考核,派系内就让你去干天路线。”李逸风道。
“考核,怎么考核?”听到李逸风的话,舒城疑惑道。
还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而且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过年了,这么短时间,如何考核?
“赵智权不是来了吗?”李逸风微笑道。
“赵智权?”舒城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惊讶道:“赵智权他不是赵系一派的人,而是我们李系一派的?”
一直以来,舒城都以为,赵智权是赵武昌的人!
“难不成你以为是武昌总派来的?”李逸风瞪眼道。
李逸风这样一说,舒城心里,对考核的项目,心里已经大体有数了!
“让赵智权担任二部的项目经理,就是为了对你进行考核对比,二部的工程量和一部差不多,难度却稍微比一部大一些,如果大干结束后,一部产值连二部都不如,那就算考核失败!”李逸风淡然道。
其实李逸风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前期施工,二部的施工产值,比一部少,所以赵智权要超过一部,必须下苦力!
万一被赵智权后来居上,舒城还真没脸见人,到时候李正国也不好继续要求舒城前往天路线!(未完待续。)
第三六四章 形势严峻
想到这,舒城不由的有些压力,因为至今为止,他对赵智权的生平,一点也不了解!
要不是李逸风刚才和自己说,对方是江南分公司调来的一个常务副经理,自己对赵智权几乎是一无所知。
而且,赵智权既然被派来用做和舒城对比考核的人物,实力肯定不会太差。
更何况赵智权原本就是常务副经理,各种关系的经营,肯定要比舒城好不少。
这些也是赵智权的优势,至于舒城如何施工,才能远超赵智权,才是他要办的事情。
转眼间,时间进入了十一月底,迈入了十二月份。
十二月份,h市的温度明显降了许多,而一部的承台和墩身队伍,早上个月二十五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场了。
各个施工项目,都有序的进行着。
同时,钱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短短二十天的时间,一部的资金只剩下一百五十万左右了,就连黄克在的时候,拖欠的两个月工资,舒城都一道发了。
至于上个月的工资,舒城当然是按时发放,让项目部员工心安不少。。
加上舒城的奖罚制度,虽然后来将第二周开始,将每周奖金额度降为四万,依然让项目部员工很满意。
毕竟黄克在的时候,项目部工资都发不起,更不要说发奖金了!
项目部热火朝天的干着,今天是十二月的第一天,局指召开上月施工进度总结会,和本月的计划。
会议安排在上午九点,当舒城来到局指会议室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二部的项目部经理赵智权!
赵智权来荒芜线,已经一个星期了,自从赵智权来了之后,对项目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整顿!
首先是项目部成员,连总工和技术部长都换掉了,同时换掉的还有财务部长!
换掉项目部成员之后,有增加了三家施工队,强制性的将原先签订好的合同,分解开来,让这三个施工队施工。
和舒城安稳进场相比,赵智权表现的极度强势,杀筏果断!
三天时间,从整顿项目部到让三家施工队进场,如此迅速,让人望而兴叹!
这种手腕,绝对非常人可以比拟的,连舒城听到,都感到惊讶!
显然,赵智权来者不善,他的到来,背后还跟随着强大力量的支持,不然的话,不可能如此强势!
不过相对于舒城进场,公司领导给赵智权的时间,显然不多,他必须在两个月内,超越舒城,不实行雷厉风行的手段,是完全不行的。
赵智权先舒城一步,来到了会议室,个头不高,一米六五左右,带着一副近视眼镜,散发幽光。
当舒城进入会议室的时候,正好和赵智权四目相对。
舒城一愣,脚步有些停顿,而赵智权却对舒城笑了笑,像是和他打招呼,舒城随即和对方点点头。
九点不到,在李逸风的带领下,局指书记葆星,副指挥长万安、胡安园,总工龚记,和财务总会计师常凯,走进了会议室!
众人纷纷与走来的局指领导打招呼。
最终,李逸风坐首位,其他人纷纷落座。
会议由副指挥长万安主持。
“在开完成和计划会议之前,请常凯常总会,给我们宣布一个刚刚得到的消息。”万安道。
众人一愣,都有些意外,让总会计师宣布的事情,肯定和钱有关,要么是给钱,要么是没钱。
常凯咳嗽一声,开口道:“刚刚接到建指的消息,十二月到一月份,建设指挥部资金短缺,将不再下拨资金,考虑到我们铁路三十一局在大干施工,建指这两个月总共会拨付三千万资金下来,也就相对于,分配到下面各个项目部的资金,不到七百万,而且还是分两个月拨付,相对于每个月300万左右!”
常凯说完,现场一片寂静,即便是舒城,也愣住了,才拨付三千万资金,还要支撑四十天!
分到自己项目部的资金,最多就七百万!
常凯虽然这样说,但舒城却很清楚,建设指挥部拨付三千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