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城管大队-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二章将入泉州

昨日的暴风雨,凭借着新式舰船的坚固与航速,顺利的度了过去。

船队中那些岭南水师的军士都啧啧称奇,像这种大型的暴风雨,以前的水师要是经历了一场之后绝对要大修一番,可是远洋舰队经历了之后似乎跟没事一般。

桅杆没断,船舱没漏,甚至连船墙上挂的装饰品都没掉下来,新式舰船第一次在大唐现实出了它强大的实力,这也让整个远征舰队自信心爆棚,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包裹住了每个人。

众多将士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只想快些出海,不要像现在这般整日靠着陆地航行,一旦出海找到了高产作物,回来就是封妻萌子的天大功劳。

所以众多将士都已经迫不及待,每日都要看个两三遍徐阳发给他们的海图,看看现在到哪了。

徐阳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将军,昨日那种惊慌的暴风雨来袭的条件下,有条不紊的下达了一条又一条的军令,气势豪迈,杀伐果断,每一条军令都是果断准确,特别是罢免了蒸汽机动力部陈熹校尉之事,更是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这个叫陈熹的家伙也是倒霉,舰队抵达苏州的时候,众军士皆可下船休沐一日,他正巧遇到一多年未见的老友,于是在岸边一酒楼大醉一场,口子窖喝了三缸,喝完人就醉的不省人事,最后被抬上了船,没想到第二天就遇到了暴风雨这样的大灾祸,全舰差点因为自己而陷入危境,自己当时还在睡梦中就稀里糊涂的把官位给丢了。

徐阳在听完他的辩解之后。跟人性化的没有把他的校尉一职全部拿掉。只是降两级。改为火长,这也让陈熹感恩戴德,要是在主舰上犯下如此大错,很有可能就是杀头的罪名。现在用四十个板子和一个职位换一条小命还是自己赚了。

徐阳这样的判罚为他赢得了一个仁帅的美誉,特别是他封赏那名叫张全蛋的锅炉房杂役为校尉,更是让众军士对这位新进将军好好大增,在他们眼中,徐阳想表达的就是只要你有能力。我就给你更好的职位,简直就是将领众少有的好领导。

其实徐阳根本没有想这么多,徐阳一个现代底层人士,深知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论是大唐还是后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一点错误就抓住不放,严格惩戒的领导是能管理的更好,但这就丧失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体谅和理解。

但像牛进达这种杀伐之气果决的古代大将。就不用谈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体谅与理解了,听说在主舰上已经打死了三个军官和七个仆役。两名军官是因为偷偷携带女眷淫乐;另一名听说是在苏州抢夺民女,导致此女自尽身亡。最后这三名军官都是被斩首示众,现在头颅还挂在主舰的旗帆上。

对于这些精虫上脑的家伙徐阳报以深深的鄙视与同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说军中呆三年,母猪赛貂蝉,关键这才刚刚出海两个月,甚至舰队一直都有停靠休整,实在不行去烟花之地解决一下就是了,这逾越之举一旦被牛进达发现,就是杀头的下场,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不冤。

舰队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显的更加的成熟,军士之间的配合也更加的默契,这让所有的官兵们更加自信,对远航由开始的畏惧到现在的隐约憧憬起来。

天空渐渐变得墨蓝,太阳西沉,最终消失在了海的那头,整片天空都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只有一轮月圆照亮了一小片天空,船队渐渐变得一片静谧,倒夜班的将士们纷纷出来掌船,不时两艘船之间还用防水灯交流一下经纬度。

此夜星空浩瀚,徐阳傲立船头,咧咧的海风吹动他的衣衫,显得有些飘逸出尘,刘七恭敬的站在一旁,徐阳说自己想出来走走,刘七赶快给徐阳备好了羽绒坎肩和披风,不知侯爷又想干什么。

此时的徐阳站在甲板上举目望去,天水一色,今夜的天空中一颗明亮的圆月高悬天空,圆月映衬在大海上,如同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圆球沉在水底,徐阳已经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前世的他根本没有机会享受人生,没想到回到物质更为匮乏的大唐,倒是可以随意的享受这天地间鬼斧神工的造化美景。

海水中倒影的圆月如同一整个玉盘,徐阳竟突然想到了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一篇童话叫猴子捞月,那时候年幼的自己即为猴子们的团结感到钦佩,又为他们的行为感到好笑和同情。

他突然变得有些迷茫,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只捞月的猴子?梦回大唐,一切的一切都如同镜花水月般如烟似幻,手机中的现代新闻与大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就像是在时刻提醒着将要融入唐朝的徐阳:‘记住,你是个现代人。’一般。

星空下,徐阳望着在海上静静航行的舰队感到一阵安心,这些都是自己亲手带来的,这一切的改变都是由自己缔造的,虽然李二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不过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灵魂,科技的提升使得大唐转变的太快,传统的农耕文明已经褪去了弱小的外壳,迅速的提升到游牧名族仰望的高度。

然后迎接那些游牧名族的,就只剩下了同化与征服,徐阳相信历史的必然性,当冷兵器露出寒芒,准备抵抗的时候,这一切在坚船利炮前都将不复存在。

想到这,徐阳的心情又好了很多,裹了裹身上的羽绒衣,海上的风吹久了还是很凉的,命刘七打着灯笼前面带路就回船舱去了,只留下坐在桅杆上,静静擦剑的韩彦轩,傲立在这清冷的月光下。

。。。。。。。

远洋舰队从苏州出发,沿海岸一直航行,途径越州,台州两大州,历时半个多月,按照当下的航速,大约还有三日便能到达泉州,这个舰队最后的休整之地了。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大唐东南沿海,与琉球隔海相望,泉州港在大唐也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舰队在这里做最后的休整。

其实到台州的时候气温就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回升,将士们穿着由一开始的鹅绒坎肩,到粗麻厚衣,再到薄布衣经历的变化让人感觉很是惊奇,如同两个月里经历了一年四季一般。

现如今到了泉州,温度更是温暖如春,又是风和日丽,天气晴好,穿一件薄衫都会觉得热。

徐阳的小藏獒明显更喜欢温暖的气候,自从前几天能吃肉了以后,徐阳就喂了它很多切碎的肉,锻炼锻炼它的肠道。

十分让徐阳郁闷的是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二人养的藏獒,他们两个不知道是喂化肥还是什么,养的那两只藏獒长得飞快,三个月前还是和徐阳的小藏獒一般大小的同胞兄弟,现在都有徐阳的藏獒两个一般大小了,这两个家伙整日斗犬,一块肉骨头就能让两只藏獒着争抢不已,毕竟是犬类中的王者,护食性极强,拼死也要保护这一块肉骨头不被其他同类给吃掉。

徐阳很是看不惯这种斗犬场面,这两只小藏獒虽然年纪小,但是牙齿已经长出来了,互相撕咬的时候虽然不能咬下来一块肉,但撕破点皮是可以的,再加上幼犬本来就细皮嫩肉,所以这两只小狗也是经常伤痕累累。

徐阳多次出言制止过这一行为,但毫无效果,天性好斗的程处默和尉迟宝林在这个没什么娱乐活动的船上,除了斗犬就没别的什么兴趣爱好了,整天就是给自己藏獒喂精美的食物,期待着下次比试能够击败对面。

徐阳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找到一个军中能说会道的军师先生,把那本打印好的《三国演义》交给他,让他每日在船舱上开讲,只要没有军务,这就算是他的工作。

这军师也是个极认真的主,第二天就摆着个板凳准备上班了,架好椅子,摆好茶壶,还很是嘚瑟的手持一柄摇扇,典型的说书先生的形象,徐阳都不知道这个家伙以前是不是就说过书。

喊上尉迟宝林,和程处默二人,周围还围观了几名军士,这军师就开讲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

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一首临江仙一道出就使得全场的气氛一震,这军师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更是字正腔圆的继续看着《三国演义》念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听的是目瞪口呆,一张宏大的三国画卷徐徐在他们面前展开,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本《三国演义》对他们二人日后代表大唐远征天下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唐字金龙旗

《三国演义》一开讲,顿时吸引了整船的将士,这种从未听过的章回体小说一下子风靡舰队。

那名说书的军师身份也是水涨船高。大有后世易中天品三国的风范。

船舰上的将士见了他都会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礼,喊上一声“叶先生。”这样让那名姓叶小胡子的军师有些飘飘欲仙。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这两位三国爱好者更是给了小胡子很大的特权,侍卫从两名增加到了四名,官职由整七品的二转云骑尉军师升到正六品的四转骁骑尉军师。

这天大的喜讯更是激发了小胡子讲说《三国演义》的热情,每天晚上都要挑灯夜战,把明日要讲的剧情全都预习一遍,掌握好自己说话的语调高低,力求引人入胜。

其实不用小胡子这么认真,《三国演义》既然能在后世列为四大名著,其故事性、趣味性和流传价值都自然是经历了无数人和时间的检验的,其跌宕起伏的剧情,恰到好处的描写,还原历史的设定无不能让人拍案称奇,更别说这一船五大三粗的军汉了。

每次小胡子说书,都能吸引着一大帮子的官兵来听书,除去那些值班的和倒夜班的,几乎场场爆满,众人对于武圣关羽的义觉、奸臣曹操的奸绝、智圣诸葛孔明的智绝钦佩不已,每次听书时,要是小胡子说到曹操得势,众人都会大骂不已,刘备一旦有利,众人又都会眉开眼笑。

徐阳只好对千古大背锅的曹操同志报以最深切的同情。

牛进达对于徐阳舰船上的说书行为颇有微词。不过徐阳看着手机卫星定位。报了几次船队的准确位置之后。牛进达就再也懒的问徐阳船上的军政了,一心想着到泉州的安排。

三天时间很快,小胡子才把《三国演义》讲到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尉迟宝林和程处默还在意犹未尽之中,船队就已经快到了泉州,从舰队上遥望陆地,很明显的能看到各种民居逐渐多了起来。人烟越来越明显,到了后来,海面上都能看到三三两两渔夫们的捕鱼船。

这些捕鱼船普遍很小,最大的渔船也只有一个船舱,甲板上能站下二十个人都属于很的大船了,那种只能乘坐三四人更是比比皆是。

舰队行驶到这些小船周围,仿佛一艘艘庞大的巨人在俯视一个孩童一般,程处默兴趣盎然的拉着徐阳到船头看这些捕鱼小船。

徐阳现在甲板上,都能看的清那些小船上渔夫们惊恐的表情,这种大型的舰队他们可是平生未见。看到一次都惊恐不已。

看着那些被太阳晒的黝黑的渔夫,他们的皮肤经历了风吹雨打。显得又干又瘪,徐阳有些于心不忍,下令道:“传我命令,升唐龙旗!”

。。

孟小七是泉州柳简乡人士,今年十六岁,三月风和日丽,是个捕鱼的好时节,爷爷很早就把自己叫醒,爷俩在屋子里吃了一顿叶麦饼就准备出海打渔。

柳简乡是泉州比较大的一个乡,治下百姓数量比一般的县还多,乡民大多都是捕鱼为业,很多人家都是捕鱼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打渔的。

孟家就是这样一个家族,捕鱼一业,说到底就是个靠海吃海的行当,运气好了,一天几十斤,运气不好往往一天都没什么收获。

三年前,孟小七十三岁的时候,那天父亲出海打渔,就是因为运气不好,一天都没什么收获,所以下午便行船到更远的海域去碰碰运气,结果传来噩耗,海上突然起了暴风雨,父亲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母亲在两年前感染了肺痨,花光了家中积蓄也不见好转,最后于前年也是和奶奶一同撒手人寰。偌大的一个家族凋蔽的就剩下苦命的一老一少。

从那以后,孟小七就和爷爷相依为命,少年便经历人间苦难的他成长的很快,也很懂事,爷爷身体也不好,多年捕鱼落下了一身的病,这个时候,孟小七就会扛起家里的担子,他瘦小的身躯每天都要扛着比自己体重还要重一倍的捕鱼工具随爷爷去出海捕鱼。

今天早上,孟小七刚刚出门就遇到了熟人,是很久不见的王大叔,他家有一艘中等大小的海船,每次全乡征招海鱼队的时候他们家都会去,海鱼队就回去更远的海域结伴捕鱼,更重要的是每一次都会去琉球岛上面待一段时间,和那里的人交易商品,每次归来都能收获颇丰。

“七伢子啊,这是要出海摸鱼去?”王大叔看到扛着渔具的孟小七,在远处就关切地问道。

“是啊,王大叔,今天我要跟爷爷一起出海打渔。”王大叔人很好,经常关照自己,所以孟小七也很热情的回答。

“那真是巧哩,今天大叔也出海捕鱼,大叔带你家的船一起吧”

捕鱼的时候如果有一艘大一些的船协助,捕到的鱼就能增加很多,但是一般大船都不愿意带一个小船拖累自己。

孟小七知道这是王大叔关照自己,有些不好意思道:“王叔,算了吧,带上小船拖累你捕鱼的。”

“这伢子,什么拖累不拖累的,跟叔还见外,走,一起去开船。”王大叔已经走了过来,一把接过孟小七身上的渔具,扛起来就往海边走。

。。。。。。。

今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蓝天倒影在如同镜子一般的海面上,阳光在东天之上,估摸着再过两个时辰才能到午时,现在正是捕鱼的好时间。

孟小七今天很开心,因为跟着王大叔家的渔船一起,今天遇到了罕见的丰收,一路向北,似乎南边的鱼群受到了什么惊吓,没头脑的朝渔网上撞,现在不仅自家的渔船发现了这件事,很多捕鱼船都知道了,渔船全都调转船头朝北边捕鱼。

“哗啦”又是熟练的拉网,卡绳,熟练的撒网,甲板上又是多了一大堆蹦蹦跳跳的海鱼,孟小七满脸都是笑容,这种丰收的事情多久没遇到了,熟练的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孟小七自己心里开始盘算这么多鱼卖到鱼市能赚几百文钱了。

正当孟小七心中欢喜,盘算着还有多少钱就能攒起来娶个媳妇,为孟家延续香火的时候,就听到王大叔家的船上一个布衣大汉指着北方大喊“快看那!”

孟小七顺着那大汉手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这辈子都难以想象的情景,只见北面的海平线上,一队队遮天蔽日的大船迎面驶了过来,那些船舰高过数米,远远的如同一座座移动的城堡。

“伢子,咋不捕鱼了?”一旁的爷爷耳朵有些问题,没听到大汉的喊声,看到孟小七发呆还问了一句。

孟小七颤颤巍巍的指了指北方,爷爷看到那么庞大的一艘舰队也是目瞪口呆。

一瞬间,渔船们仿佛和受惊的鱼儿一样,立马调转船头,想驶回港口,但是渔船的速度怎么能和张满风帆还备有蒸汽机的海船相比。

很快,舰队就驶到了这些小渔船附近,孟小七隐约听到王大叔家的穿上有人哭喊着海盗。。。。完了之类的一类话,心在狂跳,以前总是听闻海上的海盗很是凶残与恐怖,特别是从遥远的倭国来的海盗,那些都是生啖人肉的野蛮人,没想到今天竟然被自己撞到,握紧手中的鱼叉,孟小七决定一旦海盗登船杀人,自己就要反抗到底。

舰队缓缓的从这些小渔船身旁驶过,那些渔船上的渔民都瑟瑟发抖的看着这些高约五六丈,城墙一般高大的海上巨兽。

孟小七握着钢叉的手也在发抖,在这种从未见过的大型海川面前,人力总是有一种无力的渺小感,他抬起头,映着阳光,隐约看到一艘独特的布满钢钉的大船上,一个青年身穿锦衣玉袍,满脸和煦的远远看着自己,仿佛如同天国来的使者。

孟小七这时候竟然有一种下跪的冲动,这时他突然看到一面巨大的金黄色旗帜在众多战舰上升起,一条奔腾的金龙印着一个血红的唐字。

“唐龙旗!”远处海船上一位大汉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仿佛在庆祝节后余生一般。

随后,这股股风潮更是在所有的渔船间蔓延,人群都在欢呼,为那一面旗帜欢呼。

‘原来是我们大唐的船。“孟小七此时也瞪大了双眼,心中默默的想到,一副神往的模样‘什么时候,我也能登上这样的大船啊!’

金黄的旗帜依旧在海面上飘扬,血红的唐字如同泼血般鲜艳,绣金的真龙在风中飘卷,如同要奔腾而出,巡航四海。

ps:(感谢linzcc的打赏,您们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感谢!)

第二十四章泉州夜宴

舰队浩浩荡荡的驶向泉州的港口,一下子惊动了泉州的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