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古那些事儿-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几天安稳日子,又被发配蛮荒之地。 

  在《涉江》这篇楚辞中,屈原详细记载了他的南迁路线,即:清晨沿湘江而行,到鄂渚上岸,坐马车到达方林。第二天一早登船沿沅水而行,从枉渚出发,晚上到达辰阳住宿。最终到达溆浦后,只见林木森森,猿猴攀缘。山高蔽日,雨雪霏霏。屈原不由感慨道,既然我不能变节随俗,就只能在这里度过愁苦贫穷的一生。

九歌
屈原来到溆浦后,心情十分沮丧。他经常回想起当初他被任命为左徒时,与怀王商讨国家大事,起草新法令,出使齐国完成联齐抗秦使命的那段辉煌岁月。但因为他的新法令触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还没待推出,就胎死腹中,而且因此遭到上官大夫(革斤)尚的谗毁,被怀王革去左徒一职,仍任三闾大夫,不过已不是让他教育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子弟,而是把他派到汉北地区去纂修族谱,一去就是三年。本以为顷襄王即位,能够重回联齐路线,怎料想亲秦派(或曰恐秦派)势力太大,加上令尹子兰唆使上官大夫再次借《离骚》之作发难,使屈原有口难辩,被放逐到远离郢都的蛮荒之地,看来再无机会东山再起,屈原的心情能不万分沮丧吗?

  溆浦这里虽然山清水秀,但毕竟僻处边远,百姓生活贫困,一年四季只有到了初春插秧之前,才举行一次民间的迎神祭祀活动,男男女女涂脂抹粉,分别扮演神与巫,鼓吹歌舞。装神者多选中年男性,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形同土偶木梗。扮巫者则多选年轻貌美的女性,对神极尽*之能事,表情妖冶,语言粗俗,动作下流。如果是在郢都,屈原是不屑一顾的,但在这里,平时毫无娱乐活动,加上乡野村民盛情相邀,屈原才屈尊来到现场观看。

  祭祀过后,便是迎神活动,也是最热闹的时候。迎神曲后,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等各路神仙纷纷登场,屈原也只是在一边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只是轮到山鬼登场时,屈原才发现扮演山鬼的年轻女子在表演的时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虽然口中念念有辞,却频频用眼角向屈原这里瞥视。

  山鬼下场后,一些身穿犀牛皮甲,手持吴戈秦弓的战士登场,开始演绎残酷激烈的战争场面。只见旌旗招展,鼓声喧天,你来我往,殊死拼杀,刀光剑影,尸横遍野,最终成为一个个无头战神,从地上爬起来,继续拼杀。看得屈原热血沸腾,禁不住摩拳擦掌,扬声大叫,喊起“好”来。

  在礼魂的乐曲声中,各路天神、地祗与人鬼又一同登场,向观众拱手作揖,接受观众的欢呼,良久方随着观众的逐渐散去,脱去行头,擦去脂粉,回复平民百姓的身份。

  屈原正待离去,那些演员却一下子涌过来,把屈原围在当中,七嘴八舌地问道,屈大夫,我们演得怎么样,像不像?面对这一张张质朴的脸,屈原不忍扫他们的兴,就敷衍道,像,像,你们演得都不错。这时,那个扮演山鬼的少女挤到屈原身边说,屈大夫,您帮我们改改词吧,我们的词都是现编的,太直白了。屈原闻听此言,不由对这个少女刮目相看,说,好吧,我试试,但不一定能让你们满意。众演员齐声说,您一定能写好的。此时,在屈原的胸中也已涌起一股创作的冲动,不由冲出人群,回头对他们拱了拱手,说,我这就去写。众人这才自动让出一条路来。扮演山鬼的少女说,我去帮您研墨,就跟着屈原来到他的住所。

  三天后,《九歌》就这样诞生了!

招魂
楚怀王被秦国扣留的第二年,侥幸逃脱,但跑到秦楚边境的武关时,秦国早已派重兵把守,连只鸟儿也难飞过。无奈,怀王只得转赴赵国,可赵国国君生怕引火烧身,不敢收留,怀王只得转投魏国,却被秦兵快马追到,押解回秦都咸阳。怀王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客死他乡。秦王觉得留一具尸体已毫无用处,便派人把怀王的尸体运回楚国。从武关到郢都的途中,楚国百姓夹道相迎,如丧考妣。

  消息传到溆浦,屈原涕泪交流,写下了《招魂》一篇楚辞,与当地百姓一起,为怀王举行了隆重的招魂仪式。屈原亲自主祭,高声念诵他创作的招魂之辞: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去呀。

  长人千仞,专索君魂呀。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呀。

  君魂未惯,去则必散呀。

  归来归来!不可以去呀。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呀。

  食人之族,刺额黑齿呀。

  草深蟒巨,大狐千里呀。

  毒蛇九头,往来迅疾,吞人以利其心呀。

  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住呀。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呀。

  一入深渊,散乱不可止呀。

  侥幸逃脱,外面是旷野呀。

  红蚁若象,黑蜂若壶呀。

  五谷不生,只能吃野草呀。

  污土烂人,没水喝呀。

  徘徊无依靠,广大无边界呀。

  归来归来!怕遇强盗呀。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呀。

  层冰百丈,飞雪千里呀。

  归来归来!不可以久呀。

  魂兮归来!君不要上天呀。

  虎豹拦路,残害凡人呀。

  九头怪人,拔木九千呀。

  豺狼竖目,往来不停呀。

  吊人于崖,投之深渊呀。

  送人归天,然后瞑目呀。

  归来归来!去则身危呀。

  魂兮归来!君不要下此地狱呀。

  鬼王九约,其角如刀呀。

  厚背血指,追人不停呀。

  三目虎头,身大若牛呀。

  这些都是吃人的妖魔,归来归来!不要招灾呀。

  魂兮归来!入大门呀。

  宗祝招君,倒退行呀。

  秦笼齐线,郑丝软呀。

  招具齐备,长呼唤呀。

  魂兮归来!返故居呀。

  天地四方,多奸贼呀。

  。。。。。。

  念到最后,屈原已声嘶力竭,泪如雨下,只能拼尽全力,大叫一声:魂兮归来,哀江南。

渔父
顷襄王十七年,屈原已是个六十岁的老人了。返国无望,他的身心已极度疲惫,却在这时又听到顷襄王与秦昭王和亲,在宛欢会的消息。他预感到怀王与秦的武关之会的历史即将重演,楚国离灭亡之日已越来越近了。他不愿意亲眼目睹楚国的灭亡,决定以死相谏。

  至于采取哪种死法,他似乎早就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效法古代的彭咸、申徒狄、伍子胥等人,投水而死,因为只有这样的死法最干净。

  决心已下,屈原又考虑到哪儿投水这个问题。思虑再三,他决定选择一处能连通长江的河流,因为那样可以让流水将自己的尸身冲到大海中去,葬于鱼腹之中,不给大地留下半点污秽。

  他查看了楚国的地图,选定了汨罗江作为最后的死所,然后便开始了赴死的准备。

  因为他水性很好,所以要想沉江,必须在身体上坠上重物。究竟坠上什么东西最好呢?他环顾四周,家徒四壁,除一案一榻外,别无长物。正踌躇间,猛然瞥见堆在地上的一捆捆竹简,那是他一生所写的全部楚辞的集合。他的眼前一亮,就是它了。

  为让竹简上的墨迹不被江水冲刷掉,他又用一把修理竹简的铁刀,将每个字重新刻写了一遍。然后,将全部作品装进一条麻袋中。

  为不惊扰乡邻,他选择了夜深人静的子时,背着那袋楚辞,走出自己的茅屋。经过几日奔波,屈原终于在第七天清晨来到了汨罗江畔,遇上了他此生遇到的最后一个人——渔父。

  屈原在江边徘徊,口中仍然低声吟哦着他不久前写就的绝命词《惜往日》、《悲回风》中的辞句:“临沅、湘之深渊兮,遂自忍而沉流。终灭身而绝名兮,惜庸君之不明。”“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望大河之孤岛兮,悲申徒之事迹。急谏君而不听兮,重缚石有何用!心纠结而不解兮,思连绵而不快。”

  见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问道:“先生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屈原回答:“世道混浊一片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醉了只有我自己清醒,所以被流放到这里!”

  渔父说:“圣人不拘泥于小事,而能和光同尘。世人皆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食其渣而饮其浆?干吗心怀高洁,自招流放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把帽子掸干净,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把衣服抖平展,怎么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呢!我宁愿跳进湘江之中,葬身鱼腹。怎么能让一世清白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撇嘴一笑,划着桨,边走边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洗我帽带。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洗我泥脚。”终于越走越远,不再理睬屈原。

  望着渔父远去的背影,屈原摇摇头,仰天长叹一声,随后将满满一麻袋诗简用一根绳索绑在腰上,抱在胸前,义无返顾,一步步走向江边,走进水中,将一棵枯竹一样高大消瘦的的身躯渐渐没入滚滚的江流,不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

  几天后,渔父在江面捕鱼时陆续发现了一片片散乱的竹简,用网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一行行镌刻在竹简上的辞句。此后,又有渔民陆续发现了这些诗简,以致越捞越多,仿佛整条汨罗江都变成了诗的江、辞的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