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古那些事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方白说:“你的田野发掘经验比我丰富,咱们还是相互学习吧。”

  许恒高兴地说:“好啊,好啊,这就叫教学相长嘛。”

  1960年,二里头遗址。东方白有气无力地挖着土方,突然头一晕,摔倒在地。黄一萍赶紧走过去,扶他坐下,焦急地问:“怎么样,没事吧?”

  东方白睁开眼,说:“没事,就是饿的。”

  黄一萍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个萝卜递给东方白,说:“快吃点吧。”

  东方白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说:“谢谢。”

  看着东方白把萝卜吃下去,黄一萍才松了口气。

  东方白挣扎着站起来,又去拿铁锹,黄一萍阻止他,说:“你别干这么重的活了,在边上指导指导就行了。”

  东方白说:“那怎么行,现在挖到关键地层了,我必须亲自干,否则把重要的遗迹挖掉了,就是对历史、对国家和人民犯罪啊。”

  黄一萍说:“那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东方白安慰她:“放心吧,我死不了,还有那么多遗址等着我去发现呢。”

  黄一萍叹了一口气。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劫难
1966年,“*”开始。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贴满了华夏大学的校园。有一张大字报的标题是《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动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许恒!》马林在大字报前认真地看着。

  华夏大学大操场的高台上,许恒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纸牌,上面写着“汉奸、卖国贼许恒”,在“许恒”两字上还打了个大红叉。

  马林在念发言稿:“许恒把‘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头盖骨等一批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托付给一个美国人,致使这些化石至今下落不明,这个罪行是不可饶恕的!”

  台下迸发出此起彼伏的口号声:“打倒许恒!”“彻底清算许恒的滔天罪行!”“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这时,在台上压着许恒胳膊的一个红卫兵突然把许恒推到台边,又在他身后踹了一脚,许恒一头栽倒在台下,鲜血从口中缓缓地流了出来。

  马林惊愕地大叫起来。

  马林在家闷头抽烟,房间里一片乌烟瘴气。

  在东方白家;东方白愤怒地斥责马林:“对许先生的死你是要负责任的!”

  马林愧疚地说:“我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看来,现在运动已经失控,你是许先生的研究生,又不肯站出来和他划清界限,下一步就会轮到你了。”

  东方白说:“我不怕!大不了和许先生一道走。”

  马林提高了嗓门:“那也不能作无谓的牺牲。”

  东方白低头不语。

  马林说:“我看,你还是出去躲躲吧。现在,中科院考古所在殷墟设了个工作站,正缺人手,你就去那儿吧。”

  东方白说:“好吧。你也要当心啊。”

  马林低着头挥了下手。

  河南安阳火车站。黄一萍在站台上向东方白挥着手。东方白也隔着车窗向黄一萍挥手。

  东方白走出车厢。黄一萍抢着帮东方白拿行李,东方白躲闪着说:“不用,我拿得了。”最后,黄一萍还是把装有脸盆和一些洗漱用具的一个网兜抢到了自己手里。

  黄一萍说:“听说你要来,我高兴地一夜没合眼。”

  东方白说:“谢谢!我这一来还不知道给你添多大麻烦呢。”

  黄一萍说:“只要你不怕我麻烦你就行,我还要向你学古文字呢。”

  东方白说:“咱们一起把许先生未尽的事业继续下去。”

  黄一萍点了点头。

  殷墟工作站内。东方白脱下满是尘土的外衣,在脸盆里洗着脸。黄一萍拿过东方白脱下的外衣按到自己的脸盆里,走到压水池边。东方白满脸水珠,对黄一萍说:“你放那儿,我会洗。”

  黄一萍说:“得了吧,在学问上你比我强,在这些方面你就差远了。”

  东方白无奈地笑了笑,说:“那就谢谢了。”

  黄一萍撇了下嘴角。

  煤油灯下,黄一萍专心地给东方白缝补着衣服。东方白专心地整理着发掘资料。黄一萍在衣服的缝补处缀上了一颗五角星。东方白在硫酸纸上临摹着龟甲上的卜辞。黄一萍把衣服叠好,交给东方白。东方白给黄一萍倒了杯茶水,递给黄一萍。东方白指着龟甲上的卜辞,一个一个教给黄一萍认识。黄一萍认真地在笔记本上临摹。

  黄一萍拿着一封信,在东方白的宿舍门前徘徊。东方白正好推门走出来,惊讶地说:“你怎么不进去啊?”

  黄一萍把信递给东方白,说:“你们学校来电报了,说你爱人生孩子,让你回去照料。”

  东方白接过信看着,当他抬起头时,黄一萍已不见了踪影。

  黄一萍抱膝坐在洹河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流淌的河水。水面上幻化出东方白的身影。半晌;黄一萍擦去眼角的泪水,站了起来。

  安阳火车站站台。黄一萍手提装有脸盆和洗漱用具的网兜,默默地跟在东方白身后。

  东方白踏上车厢脚踏板后,回过头,接过黄一萍手里的网兜,说:“不用送了,你回吧。”

  黄一萍把网兜递给东方白,轻轻地说了声:“再见。”

  东方白上了车,又一次回过头,向黄一萍挥了挥手。黄一萍也向东方白挥了挥手,然后就低头走开了。黄一萍的背影在站台上显得越来越小,逐渐消失。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复苏
1977年11月。会场横幅上写着“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

  黄一萍与东方白握手,说:“祝贺你荣升副教授。”

  东方白说:“也祝贺你发现告成遗址。”

  周旭生与东方白热烈拥抱,说:“老伙计,你没死啊?”

  东方白说:“你都没死,我怎么能先死呢?”

  黄一萍责怪周旭生:“你看你,连句好话也不会说,十几年没见面,见面就死啊活的。”

  周旭生对东方白说:“瞧瞧,有人不想让你死呢。”

  黄一萍擂了周旭生一拳,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这时,扩音器里响起会议主持人的声音:“请各位来宾就座,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东方白、黄一萍、周旭生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会议主持人宣布:“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现在开始。我提议,全体起立,为在‘*’中惨遭*不幸去世的许恒先生默哀。”

  东方白、黄一萍、周旭生一个个站起身,低下了头。黄一萍的眼角里闪烁着泪花。

  主持人说:“默哀毕。现在,我们请华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东方白发言,他递交的论文题目是《关于夏文化探讨的几个问题》。河南省博物馆黄一萍同志作准备。”

  东方白走上台,向大家深鞠一躬,然后开始宣读论文:“考古学上夏文化问题的提出,是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早在本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当殷墟文化在考古学上初步确定以后,学术界就提出了夏文化问题。那时候,中国考古学刚刚兴起,可供研究的考古材料还不多,一般都只有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去寻找夏文化。例如,主张仰韶文化是夏文化者,以徐中舒先生和翦伯赞同志为代表;主张龙山文化是夏文化者,以范文澜同志为代表。现在看来,尽管这些说法都把已知的殷墟文化作为探索未知的夏文化的起点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殷墟文化毕竟属于商代后期,其与夏文化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当时提出夏文化问题,科学根据还是不够充分的。到了五十年代,早商文化发现了。随着早商文化的初步确定,特别是郑州商城的确定,考古学上的夏文化问题就进一步地提了出来。郑州商城是在盘庚迁殷以前的王都之一,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不同意见了。值得注意的是,在郑州商城之下,压有三种不同的文化层:河南龙山文化层、二里头文化层(即“洛达庙期”)和南关外类型文化层(即“南关外期”)。毫无疑问,这三种文化层都是早于郑州商城的,即早于以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或称“二里岗型早商文化”)。这三种文化层中,从其年代和文化性质而言,应该包括了早商文化的直接前身——先商文化,或是早商文化的早期阶段,也有可能包括早于早商文化的夏文化,或是夏商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总之,考古学上的夏文化问题就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提出来了。既然夏文化有可能包含在以上三种文化层之中,那就只有在这些文化层中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分辨出夏文化来。”

  黄一萍在认真地作着笔记。周旭生却不屑地撇了撇嘴。

  东方白继续说:“我是汤都郑亳说者,主张郑州商城本身属最早的商年,而商城之下的诸文化层的下限乃属于夏年。换句话说,二里头文化决不可能是商文化,而应该就是夏文化了。”

  东方白宣读完毕,走下讲台。会场上议论纷纷。

  主持人说:“请大家安静,会议继续进行。下面,我们请河南省博物馆黄一萍同志发言,她递交的论文题目是《“郑亳说”商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新生
1979年,华夏大学。一个英俊少年提着行李走进华夏大学校门,他就是刚刚考取华夏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苏辉。与其他新生不同的是他的胸前挂着一架“傻瓜相机”。在路边摆放的一排桌椅中,他找到了历史系迎新处。

  一个戴着红底白字校徽的年轻女教师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他说:“苏辉。”然后放下行李,从肩上的书包里翻出《录取通知书》,交给女教师。

  女教师查了下表格后自语:“嗷,是考古专业的。”说着,递给他一枚白底红字写着“华夏大学”四个字的校徽,对他说:“你可以戴上校徽了。”

  苏辉戴上了校徽。

  女教师对身边一个女孩说:“侯小南,你领苏辉去38楼514房间吧。”

  女孩答应着,大方地向苏辉伸出一只手,说:“欢迎你!”

  苏辉有些不好意思地伸出右手,碰了下女孩的指尖。

  侯小南从桌子后面绕过来,要帮苏辉拿行李,苏辉抢先把行李拿到自己手里。

  侯小南笑了笑,说:“你跟我走吧。”就快步走到苏辉前面。

  苏辉紧走几步,和侯小南并肩走着。

  苏辉问:“师姐,你是哪个年级的?”

  侯小南听苏辉叫她“师姐”,不禁“咯咯”笑了起来。

  苏辉问:“你笑什么?”

  侯小南说:“你看我像师姐吗?”

  苏辉说:“这么说,你也是新生了?”

  侯小南说:“是啊,咱们是同学啊。”

  苏辉感到有点意外,说:“你也是考古专业的?”

  侯小南说:“对啊。”

  苏辉摇摇头,说:“难以想象。”

  侯小南说:“难道我们女生就不能学考古吗?”

  苏辉说:“我是说,考古发掘大部分时间都要去农村,一个女孩子多不方便啊。”

  侯小南说:“那有什么不方便的,我可是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啊。”

  苏辉说:“看不出来,你真是从农村出来的吗?”

  侯小南说:“当然了,不信咱们比试比试干农活,说不定你还不如我呢。”

  苏辉说:“我肯定不如你,我做过的唯一农活就是捡麦穗。”

  侯小南笑了,说:“太小儿科了!”

  苏辉不好意思地笑了。

  侯小南指着前面,说:“38楼到了,你们房间已经有人来了。”

  苏辉说:“那你不用上去了,我放下行李就下来,咱们去校园里转转吧。”

  侯小南说:“好,我就在这儿等你。”

  苏辉说:“我一会儿就下来。”说着,就跑进楼门。

  来到514房间,苏辉看到门是开的,就走了进去。一个戴着黑边眼镜的二十多岁的青年站起身,和苏辉打着招呼:“你是这个房间的?”

  苏辉说:“是啊。”

  男青年说:“我叫赵哲,咱们是室友了。”

  苏辉说:“我叫苏辉。”

  两人握了下手。

  赵哲说:“你喜欢睡上铺还是睡下铺?”

  苏辉说:“我睡上铺吧。”

  赵哲说:“那好,你睡我上边吧。”

  苏辉说:“好。”说着,就把行李放到床板上。

  赵哲说:“你不擦擦床板吗?”

  苏辉说:“一会儿再收拾吧,下面有人等我。”

  赵哲说:“谁啊?”

  苏辉说:“也是咱们班的,叫侯小南。”

  赵哲说:“嗷,那你快去吧。”

  苏辉把书包也放到床板上,只带了相机,就跑下了楼。

  侯小南还在楼门口等着,见苏辉下来,说:“走吧,咱们先去湖边。”

  苏辉说:“咱们学校里面还有湖吗?”

  侯小南说:“你没听说咱们学校的风景是‘一塔湖图’吗?”

  苏辉不解:“你说什么?一塌糊涂?”

  侯小南说:“不是,一塔是指湖边有一座宝塔,湖就是没有名字的一个湖,图指的是咱们学校的图书馆。”

  苏辉说:“你快带我去吧,咱们把这‘一塔湖图’都照下来,然后给我们家寄去。”

  侯小南说:“走吧。”

  两人来到湖边,看到湖东面的宝塔和湖西面的图书馆,苏辉选着角度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湖边飘荡着侯小南爽朗的笑声。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反调
文史楼考古专业教室内。东方白站在讲台上,说:“今天,我们讲第一课: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它是由‘古代’和‘科学’两个字组成的,泛指古代史的研究。到了19世纪以后,它的含义才有所改变,泛指对一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在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金石学。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1928年,中国人独立发掘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遗址,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1929年,我的老师许恒先生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发现了‘中国猿人北京种’,又叫‘北京猿人’,俗称‘北京人’。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所有化石标本都失踪了,它们究竟落在了什么人手里,至今仍是个谜,这也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一件令我们十分痛心的事,我们每一个从事考古学的人都要记住这件事!只要它还存在,我相信,总有一天,它会回到祖国的怀抱。那时候,如果在座的还有人活着的话,一定不要忘记把这件好消息告诉已经死去的中国考古学家们。他们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苏辉和赵哲的神情十分严肃。侯小南的眼里已经涌出了泪花。

  东方白接着说:“考古学有两大支柱:一个是地层学,一个是类型学。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确定了每一处古迹和每一件古物的相对位置。在地层上,越在下面的年代越早。在类型上,任何古物都有着它们发生、演变和衰亡的历史。当然,这是指它们的相对年代,而要确定它们的绝对年代就要依靠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比如说放射性碳素法、树木年轮法等等断代方法。”

  赵哲头也不抬地记着笔记。侯小南时而低头记笔记,时而抬起头听东方白讲课。苏辉则根本不记笔记,只是认真地听着,不时显示出思考的神情。

  东方白继续讲着:“下面,我就结合对夏文化问题的探讨,讲一讲考古学方法在夏文化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图书馆里;苏辉在查阅资料。

  学生食堂里;苏辉一边吃饭,一边思考着。

  宿舍里;苏辉在奋笔疾书。

  邮筒旁;苏辉犹豫着,最后还是把一封贴了四分邮票的信投了进去。

  图书馆阅览室门口;赵哲早早就在等候,一开门就冲了进去,用书包占了个座位,自己还坐了一个座位。

  侯小南走了进来,正在东张西望地找着什么,赵哲赶忙站起身,朝侯小南挥手,让她过去。

  侯小南却摇了摇头,她手里拿着一封信,信封右下角印有“考古学报编辑部”字样。

  侯小南来到湖边,远远就喊:“苏辉!”

  苏辉转过脸,答应一声:“干吗?”

  侯小南挥着手里的信,说:“考古学报给你来信了。”

  苏辉仍然神情默然,问:“怎么说?”

  侯小南说:“给你的信,我怎么能随便拆呢?”

  苏辉有些紧张但又尽力克制地伸出手,说:“给我吧。”

  侯小南把信递给苏辉。苏辉随手把信装进口袋。

  侯小南问:“你不想看看吗?”

  苏辉只好把信拆开,看了两行,便高兴地跳了起来:“太好了!”

  侯小南问:“怎么说?”

  苏辉兴奋地说:“考古学报要发我的论文了!”

  侯小南惊喜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