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知财政部长乔治。菲尔德立即转款两千万予德国大使馆。”

“给梁忠诚发报,让他立即做好准备接收加罗林群岛和瑙鲁的行动。”

“给双马市长古明泽发报,加罗林群岛和瑙鲁归入阿拉斯加后,暂时由双马市方面管理一切行政经济事务。请他立即准备部分行政人员,以便接管加罗林群岛和瑙鲁的一切政务。”

“命令朱诺号超级战列舰率领一支舰队护送海军陆战队第二师官兵即刻南下加罗林群岛和瑙鲁。”

一口气念完五条命令,林宣成则在一边认真的记录下来,看到叶枫停下来了。林宣成合起记录本就要出去发报了,叶枫又补充了一句道:“通知情报局副局长马天,密切注意太平洋周边国家的一举一动,一有异常立即回报。”马天原是狙击营营长,前年退役,便加入了情报局发挥特长,如今已经是负责太平洋区域的副局长,史密斯远在纽芬兰,这封电报自然应该发给马天。

“给海军司令阿隆索上将发报,为阿尼亚克号,卡尔加里号超级战列舰准备一只配属舰队,作好应急准备,密切关注朱诺号超级战列舰的南下过程,如有阻碍,阿尼亚克和卡尔加里号超级战列舰即无需再做隐瞒,立即南下支援朱诺号舰队。”

阿尼亚克号和卡尔加里号超级战列舰同为朱诺级,是瓦尔迪兹船厂紧接着朱诺号和埃德顿号之后建造的,去年底刚刚服役,当然并未像朱诺号和埃德蒙顿号一样公开。

“到达加罗林和瑙鲁之后,朱诺号舰队无需返航,即刻加入太平洋舰队。保证我军在南太平洋的军事威慑力。但绝对不允许主动挑衅其他国家,引起政治外交纠纷。若有其他国家挑衅我方也应保持冷静,立即回报费城以备决策。”

叶枫脑子里飞带运转,基本上考虑了各个方面,说完这个,叶枫又仔细考虑了一下,感觉没有什么遗漏了,才让林宣成复述一遍,保证没有错漏之后,才对林宣成挥了挥手道:“立刻去办。”

林宣成出去之后,叶枫坐在办公椅上,拿起电话拨通了雅克。勒布雷的电话,将与德国人达成的交易转述了一遍,电话那头立即传来勒布雷的怪叫声:“哦,上帝啊,这可是一个值得兴奋的成果,需要我做什么,去跟德国人协议吗。”

勒布雷这话哪有个外交部长的正形,叶枫倒也熟知他脾气,做了这么多年外交部长,勒布雷实际上跟以前还是有很大不同了,现在也只有在叶枫等几个熟人,地位又相差不多的人面前才会如此轻松随意。

“这倒不用劳动勒布雷部长了,我已经通知杰克去办这件事,交易达成,不过是付款接收,这过程没什么困难了,关键是消息传到其他国家后,各国反应很难预料。这就要你发挥功力了。”叶枫笑道。

“嗯,这是我的工作,交给我吧,不过我倒是认为这一次可能并不会有太大的轰动效果了,这个时间选的太好了,欧洲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再轰动的消息也比不上欧洲大战的消息来的轰动。”勒布雷似乎很是轻松。

“但愿吧,与德国人的交易已经完成,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我看外交部也要立即派一支精干力量过去协助史密斯,毕竟史密斯的身份不一样,不好明着出面的,那个格雷爵士现在可是在那里上窜下跳呢,要避免节外枝啊。”叶枫郑重的说道。

雅克。勒布雷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显然是在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过了一会,他说道:“还是我亲自去吧,全民公权即将进行,我过去作观察员也是好的,而且以我的身份到了纽芬兰,自然可以缠住那个格雷。总之不能让他倾尽全力去影响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民众的本来意愿。”

叶枫考虑了一下道:“这样也好,不过,这样一来。你就无法集中精力应付太平洋这边可能出现的问题了。”

“杰克还在费城,交给他处理没有一点问题。”勒布雷并没有考虑就说道。

当天下午,勒布雷即高调前往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进行访问,公开理由是观察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人民全民投票过程,并表示纽芬兰的拉布拉多全民公权是一个重大事项,对于整个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未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样的全民投票,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政府应该全程公开,欢迎来自大西洋沿岸的各国人员进行监督观察,这样透明式的投票方式得出的结果也应该得到各国的认同,不管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人民选择何种答案。任何国家都应接受并尊重投票结果,不应再行干涉。

勒布雷如此高调的行动,自然引起了各国重视,格雷此时自然不能表示反对,既然接受了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举行投票,他就无法反驳勒布雷的建议,否则要求秘密投票岂非证明英国有鬼,他带了数十个人过来,经过这些天的宣传说法,看上去已取得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处于观望态度的数万白人现在几乎绝大部分都认为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脱离英联邦并非一个合适的正确的选择,格雷有理由相信最后的结果将会是一个令英国满意的结果,事实证明,英国在这里的统治基础并非阿拉斯加这样的暴发户可以轻易憾动的。勒布雷要来丢脸,格雷乐得欢迎。紧接着格雷就发表通电,欢迎法国、比利时、美国、西班牙,加拿大自治领等大西洋各国组织投票观察监督团全程监督此次全民投票。

阿拉斯加和英国两个最主要的当事国双双发表这个意见,其他各国自然表示了欢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当即指派国务卿布莱恩前往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而随后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包括荷兰,加拿大也都纷纷表示将派出观察员前往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观看这次对有着重大意义的公开投票。

不过响应归响应,第二天,这个行动立即被一个更强烈的消息淹没了,一个吸引了全球目光的地方终于响起了隆隆炮声。消息迅速传遍各国,该来的还是来了,接下来,不管是法国也好,英国也罢,他们的主要目光都必须集中到这个有可能引发更大战争的地方,即使暂时中立的美国和阿拉斯加也不例外。而格雷则当即丢下他的那个访问团,匆匆赶回伦敦。

1914年7月25日,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提出了答复,虽然措词恭顺,奥匈帝国却以内容不完全为由予以拒绝。随即奥匈帝国下达了总动员令。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

奥匈帝国宣战之后,两个兵团立即向塞尔维亚边境发起了强大的攻势,拉开了战争的序幕,沙俄也立即下了总动员令。1914年7月29日,德国首相霍尔韦格会见英国驻柏林的大使戈森爵士,表示如果英国保持中立,一旦战胜法国之后,德国允许尊重法国的领土完整,并不会进行分割,已经接到英国方面指示的戈登明确拒绝了霍尔韦格的建议。

7月31日,德国驻圣彼德堡大使奉命把最后通牒送给俄国政府,要求它在十二小时之内停止动员,否则德国即将总动员。因为俄国拒不作答,8月1日德俄两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而与此同时,法国也下令进行总动员。

8月2日,刚刚返回伦敦不久的英国外相格雷通知法国政府:如果德国舰队在英吉利海峡攻击法国,英国舰队将出面干涉。此时,同在八月二日,德军的骑兵巡逻队已经越过卢森堡国界。下午七点二十分,德国驻比利时大使把一个通牒交给比利时政府,要求准许德国部队在比利时境内享有自由通行的权利。如果比利时表示同意,战后德国将维持比利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答复期限为十二小时。

从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距今不过短短四天时天,德俄已经开战,法国正在动员,正式开战是毫无疑问的,一场本应是奥塞局部冲突的战争,因为数个欧洲国家之间的条约束缚,将整个被拉进这场战争当中,世界大战已露雏形。

而与此同时,因为欧洲混战来临,一个本应引起各国重视的交易悄无声息的得以完成,1914年8月1日,在德国向俄国宣战的同一天,驻扎在双马市阿拉斯加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在加罗林和瑙鲁全面登陆,与德国殖民官员及驻军进行交接,上午九点,加罗林群岛和瑙鲁的三色旗被降下,阿拉斯加三色星旗正式飘扬在了这片新领地上。

若不是朱诺号超级战舰队护送着上十艘运兵船浩浩荡荡的通过太平洋南下的话,不说欧洲国家,就是美国日本也不一定会知道加罗林群岛和瑙鲁群岛的易主。

美国,日本随即对这项交易提出质疑,但是相比上一次,因为欧洲大战的发生,暂时已经多少欧洲国家有精力来为这件事打嘴仗了,阿拉斯加外交部副部长杰克。伦敦对此发表了一篇不痒不痛的声明,简单的表示是这阿德双方一次正常土地交易之后,阿拉斯加方面就再无声息。面对美日的质疑,并非阿拉斯加方面不想理会,而是没空。

此时的阿拉斯加自由宫内,叶文德,刘楚雄,李成玉等军政方面的几乎所有大员都聚在一起,正在为一个意料之外的建议头痛。

“英国大使科尔提议如果我们向德国宣战,他们可以考虑转让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自治领的控制权,同时表示,一旦我们宣战,即可以向太平洋的德属殖民地发起攻击,至于我们能够取得多少德属殖民地,以我们与英属军队的攻占地交界为止。”叶文德缓缓的把召集众人议事的原由说了出来。

“德属殖民地最大的一块就是德属新几内亚,而德属新几内亚正好与澳属新几内亚接壤,根本不用渡海攻击,不管我们再快,也不可能赶在澳军和英殖民地驻军前占领多少德属殖民地了,而除了这一块,就只有新不列颠岛等有限的几个岛屿,这一方面我们不会有多少收益了,伦敦向科尔发电时估计他们那时还不知道加罗林和瑙鲁岛易主的消息,可能在他们的计划当中,我们最多就是取得这两个地方。”叶枫摇了摇头道。

“不过好处还是有的,可以和平的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不至于和英国交恶了,美国和加拿大也会无话可说,如果是这样取得纽芬兰和拉布拉多,对我们而言,是最好的方式。”李成玉考虑了一下道,但是紧接着他又道:“不过坏处也很明显,向德国宣战,与我们不过早介入战争的战略有冲突,而且对我们将来的经济,军事计划都有很大影响。”

叶枫笑道:“其实说起来我们也没有太多好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从8月1日已经正式开始投票,我们布局了这么久,结果如何,相信大家都有信心,即使英国不相让,我们也能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最多就是与美国和加拿大打一打嘴仗罢了。”

叶文德却皱眉想了一下,然后道:“只是打嘴仗?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加拿大人是英联邦成员,按说一旦英国加入欧洲大战,英属联邦国都会动员兵力参战,加拿大也不例外,所以他们可能没有实力与我们硬拼,但是美国不同,他们可不必要马上出兵支持英国,这样他们可就有足够实力来和我们硬拼了,那个美国国务卿可是数次发出威胁言论了,我认为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风险还是有的,如果有办法和平接收是最好的方式,可惜与我们的既定战略有些冲突。”

叶枫摇了摇头道:“布莱恩是布莱恩,威尔逊是威尔逊,根据情报局的情报来看,布莱恩虽是国务卿,但与威尔逊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布莱恩是一个强硬派,竞选时反水支持威尔逊,才被任命为国务卿,他们确切的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其观点却有很大不同,现在矛盾似乎越来越大了。而威尔逊在竞选当中就是依靠温和改革派的形象上台的,他目前还不希望国家卷入战争,从他数次拒绝扩军,而且数次派人前往欧洲调停各国纷争避免战争就能看出他的心思来。说的好听点,他是和平主义者,说的难听点,就可能是所谋甚大,美国如果采取强硬手段阻止我们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话,一来纽芬兰不是他们的领土,出兵的话名不正言不顺,二来仅靠他们一国之力,他们自己也明白,速战速决没有可能,打成持久战对谁都没有好处,就算美国现在的实力远强于独立战争时期,就算他们现在可以专注精力,不像独立战时期一样,刚刚结束与西班牙的大战,又面临新收殖民地的叛乱,牵扯了大部分兵力和精力,他们也没有可能速战速决了,现在的阿拉斯加也同样远不是以前的阿拉斯加了,双方实力对比,威尔逊不是傻子,我相信他们最多就是采取政治手段,与我们打一番激烈的嘴仗,施加政治压力罢了,绝不可能真来硬得,这也是威尔逊上台后的一贯做法。”

第四卷 烽火之世界烟云 第298章 战争和阴谋

第298章 战争和阴谋

叶枫一席话让大家都陷入沉思。良久,代替雅克。勒布雷参加这个最高层会议的杰克。伦敦点头道:“威尔逊因为出身弗吉尼亚州,属于南部省份,而美国南部虽然经过内战之后,奴隶政策已经消亡,但是其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仍然极其严重,所以威尔逊政府上台后,美国不但没有实现种族融合平等的承诺,反而使得种族隔离政策大行其道,甚至很多针对黑人及印第安土著的不成文规定成为了一个合法的规定,甚至同意了一些减少黑人和土著工人的政策。以这种情况,只要我们稍加宣传,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土著根本就不会愿意美国插手进来,可能还会极其抗拒,这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个地方。”

杰克的补充基本上消除了大家的顾虑,名不正言不顺,国内种族隔离政策又抬头,美国阻止阿拉斯加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相当困难,如果只是政治施压,这一点阿拉斯加大可以当做耳边风。

刘楚雄这时点头道:“既然接收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没有太大风险,我们也就不存在接受英国人的建议去向德国人宣战了。”

叶文德最后也拍板道:“既然如此。我们立即回复科尔,拒绝这个建议,一切仍照我们的原计划进行,不过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方面的问题应该尽快解决,避免夜长梦多。”

此时的欧洲,比利时方面已经拒绝了德国人的最后通谍,不同意德军自由通行比利时境内,八月三日,比利时国王向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提出私人呼吁,要求英国保护他的国家。下午六点四十五分,德国向法国宣战,九个小时之后,又向比利时宣战。最后,到八月四日下午三时,英国外交部才命令戈森爵士向德国政府要求保障比利时中立,这是有条约保证的,应该加以尊重。

没想到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回答说:“仅仅为了一束废纸,大不列颠竟愿意与同一种族的国家交战。”八月四日午夜,英国遂向德国宣战。

此后数十年中,德国首相霍尔韦格所说的话常被人批评,进攻中立国家是破坏国际条约惯例的恶劣行为,因为早在一八九三年当时的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了伦敦条约,但霍尔韦格的话大致上却是正确的,这个条约即使不是一束“废纸”,也只不过是一张“灵符”;其中并未规定英国应负的责任。也未规定一旦任何国家侵入比利时领土时,英国就有派遣部队参战的义务。正是英国的支持与参战使得一场本来应该只是奥塞局部冲突的战争演变成了一场世界浩劫。各国所属殖民地在宗主国参战之后,也相继向对手宣战,或直接派兵参与到大战当中,一些想要趁机扩大势力的国家也纷纷选定阵营宣战,比如日本。最后局部冲突演变成欧洲大战,欧洲大战又演变成世界大战。

如果英国外相格雷爵士一开始就向俄法两国表示英国对冲突不感兴趣,并保持以后的完全自由行动权,缺少英国支持的法俄也许不会那么坚决的投入到这场大战,那么这场欧洲战争也许根本不会发生,但是这些当然是有一个假设,那就是英国并未受到严重束缚以至于完全无法退出。”

很不幸的,不仅英国而且是整个世界都已作茧自缚。在秘密外交掩护之下,一九〇四年的“协约”已经变成了无法解脱的秘密军事同盟了。

在后来的评论当中正如后来(一九一五年三月八日)英国《泰晤士报》指出的:即使德国不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英国的“荣誉和利益”也还是会逼迫它与法俄两国联合一致对德作战。如果该报编者再在“荣誉和利益”后面加上一个补充说:“以及国会所完全不知道的秘密外交和秘密义务”,那么其说法也许会更加正确。

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

8月1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宣布:在此次大战中,美国保持中立。

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

8月23日,日本向德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