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军阀-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集了无数的川民,纷纷指指点点,仿佛看着什么稀罕物一般,在空中一个巨大的雪茄状的东西飞过,还发出呜呜的声音。
要不是乔宇事先就通知了,只怕这些老百姓还把这个当成真龙降世呢,即便是得到了通知,大家的心中也是震撼无比,都说西洋人先进,现在一见果真如此,能够上天入地,这不就是神仙手段吗,还有他们做不到的么!
老百姓如此看,但是有些见识的川军将官反倒不这么看了。
参谋长吴桐先说话了,“都督,以我看来这飞艇看起来很唬人,但是其中装填的乃是氢气,是易燃气体,安全性只怕不够,而且速度也不是很快,相对而言我更看好飞机的前景!”
“参谋长所言甚是,我弄这两艘飞艇过来,也就是让大家开开眼而已,另外川边现在很不太平,叛军随时都可能发难,川边的道路又很难通行,这两艘飞艇也是为了给大军运送补给之用!”
吴桐一听乔宇提到了川边的叛乱,眼前一亮:“都督深谋远虑,要是能够在川边扬威,为国戍边,才是我们军人应该干的,说实话打内战我是真不愿意,不论输赢死的都是咱们自己人,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我也不愿意打内战啊,可是有些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参谋长,你想过没有,有时候不得不用内战的手段结束内战!”
吴桐自然明白乔宇指的是武力统一,自古改朝换代都避免不了战乱,不过由大清过渡到民国还算平稳,不过听乔宇话中的意思似乎日后还有大的战端发生,吴桐的心中也越发沉重起来。
飞艇升空之后,众人的惊讶还没有结束,冯如就坐在了驾驶座位之上,将飞机启动,沿着跑道行驶一段距离,飞机晃晃悠悠的从地面升起,很快就升到了五十米以上的空中,众人的眼球都被这架简陋的飞机牢牢吸引住了,虽然洋人先进,可是我们也不差,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飞机。
民众之中渐渐的响起一阵高过一阵的呐喊之声,声震天地,冯如在飞机上也显得十分兴奋,继续加大高度,很快飞机就爬升到了一百米以上,飞行一段时间之后,冯如将飞机转了一个大湾,绕回到了校场之上,又在校场跑到之上降落下来,看到冯如顺利降落,周围的民众随即发出雷鸣般的吼声,甚至有几个人还点起了鞭炮,以示庆祝。
热热闹闹的飞行表演结束,带给四川民众的震撼远没有结束,普通民众见识了科技的强大力量,无形之中也给理工科学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广告,理工科不是天生就低于文史的下等学科,是能够改变世界的东西,这点认识牢牢的印在了成都民众的心中。
飞行技术对于军官们的震动更加巨大,中国人早就知道居高临下的道理,不过人站的再高,也比不过飞到空中的眼界开阔,日后要是军队能够装备这些飞行器材,就是单纯用来侦察也是价值无量,甚至有人还在思索如何将武器安放在这些器材上面,在四川的军中也掀起一场飞行热。
就在四川热热闹闹的发展之时,川边传来了不幸的消息,xīzàng叛军在达桑占东的带领之下围攻拉萨,日喀则等地,同时英国人开始大肆提供藏军军火装备,鼓动他们借助辛亥革命的机会从中国分裂出去,xīzàng的形势越发的危机。
本来乔宇按照二哥乔贞的建议命令罗长裿主管xīzàng的事务,这个罗长裿也的确手段不凡,积极拉拢xīzàng上层亲近中央的力量,尽力平衡xīzàng的形势,在原本的历史之上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驻藏的军队发生分裂,给了独立分子以可乘之机,不过现在由于乔宇慧眼识人,罗长裿长袖善舞,驻藏军队并没有收到太多的影响。
而且随着朱庆澜带领山地旅进入川边之后,有了强大的川军震慑,藏地的叛乱并没有发动起来,可是自从川滇爆发战争之后,xīzàng的上层贵族认为时机已经到了,同时英国人也看透了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要是能够在新旧交替的时候将xīzàng一口咬下来,那就彻底吃到肚子里了,因此也加大的支援力度,甚至亲自派出一个教导队,协助训练叛军。
有了英国人的支持叛军的胆子就更加大了,直接向罗长裿发难,开始围攻拉萨,此时罗长裿手中只有两千士兵,不过这些士兵都是久经战阵,训练有素,面对乌合之众的叛军并非没有胜算,不过问题就出在了后勤补给之上,xīzàng的道路实在是太过于艰难。
同时川边也出现了不稳的局面,由于前番赵尔丰大刀阔斧的进行改土归流,彻底动了一些贵族的命脉,他们此时也都闹腾了起来,巴塘,昌都都出现了大股的叛军,其他地区也陆续出现了sāo动的迹象,而此时川边只有一个山地旅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而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解决掉川边的叛军,快速进军xīzàng,解除拉萨之围,一旦拖延日久,只怕就有失陷的危险。
第一百四十七章大动作
xīzàng出现了大规模的叛乱,如果不加以镇压新生的民国就会面临分裂的危险,而且不只是xīzàng,就连蒙古也开始动荡起来,此时身在北京的老袁也是焦头烂额,他正在四处借钱,想要遣散南方的军队,哪里还有足够的精力去顾及边疆的叛乱,因此平定川边的叛乱就落到了与川边接壤的两个省份身上。
两个年轻人再次进入老袁的视野,究竟是让乔宇为主,还是让蔡锷为主呢?老袁心中一时拿不准,因此将自己手下的几位谋士请了过来。
“大家想必都知道了我找诸公的意思,川边究竟该如何处理,你们拿出一个章程来吧!”
杨士琦作为首席谋士,思量一下就率先发言了“大总统以我看来这虽然是是个危局,但是也是大总统解决西南的好机会,不妨就调动川滇两军共同入藏,平定叛乱,胜了就将他们调到北京,来个明升暗降,败了就派遣北洋军进入西南,将这块一举控制在手中!”
“此举不妥!”杨度急忙出来反对:“大总统,川边的叛乱不同寻常,我们只许胜不许败,不然民国的威信就会毁于一旦,就在几年前赵尔丰赵先生可是在川边大展威风,我们要是出了差错,民众会怎么看待我?”
杨士琦一直看不惯杨度趾高气扬的样子,这次杨度这么公然反对自己,自己还怎么混下去了,因此面上带着一丝冷笑,说道:“皙子你过虑了,川滇两军都是强军,而且藏地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军队开进xīzàng,就能够平定叛乱!”
杨度又连连摇头:“杏城过于乐观了,xīzàng的叛乱都是英国人在背后煽动的,所以藏地平乱必须要顾忌英国人的态度,所以想要平乱更不容易,更要前线能够军权统一,补给充足,要是同时派遣滇川两军入藏,只怕他们就会因为宿怨先打起来,就算不打,只要互相扯皮,藏乱就无法平定,到那时英国人再来施压,只怕大总统就要尴尬了,因此保证前线大胜才是保住总统威信的关键所在!”
袁世凯听着两位谋士的言语,心中也在不断的判断,杨士琦打得主意老袁很清楚,无非就是把川边变成另外一个贵州,让川滇之间的矛盾更大,乔宇和蔡锷只要不能快速平乱,就将两个人拿下。
但是杨度的话也正中老袁的要害,川边可不同于贵州,这里面还有英国人插手,要是在自己手上丢了国土,那自己还有什么脸继续当总统啊,还有谁能够听自己的啊,老袁思索再三,还是决定派遣乔宇前去平乱,毕竟四川的实力要比滇军好不少,而且四川现在也有钱,中央不用出太多的钱,老袁现在正被银子困扰着呢!
就在此时一个人主动站了起来,冲着老袁一拱手:“大总统,我有一个主意,不知道可不可行?”
老袁一看,正是新进投到自己门下的陈宦,此人字二庵,是湖北人,曾经在锡良手下任职,因此对于四川云南的情况都十分熟悉,自从老袁正式当上了临时大总统时候,就主动到北京给老袁当幕僚,此人对于西南的情况十分熟悉,老袁一看他主动献计,心中也很是喜悦。
“二庵,有何妙策,我洗耳恭听!”
“大总统抬爱了,只有一点不太成熟的建议,我是这样看的此次川边平乱,关乎国家尊严,绝对不能出问题,而平叛不只要军队,还要钱粮,还要政治手段,滇军虽强,但是财力不足,要是让滇军平乱,势必要中央支付军饷,如此一来中央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因此窃以为还是应该让川军平叛,我已经算过了,按照税制改革的计划,四川应该缴纳中央一千万两银子,不过现在可是一点钱都没有解送到中央来,我看可以用这笔钱平叛!”
“胡说,此次平叛有个三百万两足矣,岂能将那么多的银子都留给四川,要是别的省份也有样学样,本来就收不上来的国税岂不是更收不上来了么,没有钱还能做什么!”杨士琦一听这个新来的陈宦竟敢反对自己的意见,实在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也不给他留脸面了,直接出言反驳。
“杏城先生误会了,我绝对没有将这些钱都交给乔宇的意思,我是准备毛遂自荐,我去四川出任平叛总后勤官,大总统只要给我监督四川财政的权力,我一面筹措川边平叛经费,一面将四川该缴纳给总统的钱一分不少的交上来!”
老袁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这个陈宦果真有些见识,知道自己现在最缺少的就是钱,要是能够把四川应该缴纳的一千万两弄到手,就算刨除平叛经费也能拿到七百万两,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能做很多事情了,老袁此时再看陈宦的目光就有些欣赏了,此人不只有谋略,而且还勇于任事,主动请令到四川,单是这份胆量就值得褒奖。
“二庵能保证将银子弄到手中么?”
“大总统,虽然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也有六七成,我对于四川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绝对没有问题!”
“好,我就任命你为总后勤官,还望二庵不要让我失望!”
“卑职多谢大总统的栽培,卑职还有一个想法,大总统不妨将川边叛乱的事情夸大,然后将蔡锷调到中央,让他辅佐总统统筹全局,协助平乱!”
老袁一听陈宦的建议,顿时眼前就是一亮,他可是早就想要将蔡锷调离云南,只是现在xīzàng出现叛乱,老袁还有心用蔡锷,因此才没有下定决心临阵换帅,不过既然已经决定用乔宇平定藏乱,将蔡锷调到中央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要如何安排蔡锷的官职才好呢,老袁的眼中不断的闪过精光,他虽然忌惮蔡锷,但是更加爱惜他的才华,要是能够调到中央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亏待了他。
“二庵此言甚有道理,我决定任命蔡锷为陆军次长,边事总顾问,裁军委员会委员,升为上将军衔,调贵州都督唐继尧为云南都督,同时贵州废除都督称号,任命刘显世为护军使。”
老袁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任命乔宇为川边巡阅使,平叛军总指挥,负责平定川边叛乱,陈宦为四川民政长,兼任平叛军后勤督办,统管四川民政事务!”
老袁连续重大的人事变革,对于在场的谋士都是一个巨大的震动,老袁这是要一举将西南拿到自己的手中啊,真是好大的手笔,好大的胃口!
第一百四十八章督军入藏
老袁心中早就酝酿对于西南的解决办法,蔡锷是猛虎,必须调到中央才能让老袁安心,同时滇军也绝对不能同时控制两个省份,哪管那个省份再弱小那也不行,因为这已经突破了国家的底限,成为变相的独立王国,因此唐继尧也必须滚回云南,这一步棋老袁早就确定好了。
而如何对付乔宇老袁心中还是拿不定主意的,乔宇不同于蔡锷,他的根基更深,同时乔宇和孙黄之间矛盾重重,又和滇军不和,将他留在西南能够牵制这两股势力,而且西南边疆情况复杂,必须有一个可用之人守卫,因此不能单纯将乔宇调走而已,思前想后老袁在陈宦的提醒之下借助这次机会将乔宇先架空起来。
老袁为此拿出了巡阅使的名号,这可是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巡阅使,得到了这个名头之后乔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控制四川以及川边特区两个省级行政区,但是想要获得这个名号,就必须交出四川的民政大权,将民政长交给陈宦,老袁就此将行政势力深入西南。
这一番大动作也是老袁深思熟虑的,在这个关头抛出来,其实老袁心中还是有足够把握让西南两大强力人物妥协的,如今民国初创,人心思定,他们绝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老袁拿出交换的条件也算是丰厚,另外还有川边叛乱作为契机,巨大的民意压着,也不怕他们不同意。
很快中国的各大报纸都开始大篇幅的报道川边叛乱的事情,同时老袁也发表讲话要誓死维护国家主权,绝对不允许分裂情况发生,就在举国一片喊打的时候,老袁将先抛出了对乔宇的任命。
任命四川都督乔宇为川边巡阅使,四川平叛军总指挥,提升为上将,这个时候上将数量可是不多,只有段祺瑞,冯国璋,黎元洪,黄兴,荫昌等寥寥几人而已,乔宇本来身为四川都督,军衔是中将加上将衔,如今成为了货真价实的上将,同时还成为了天下第一个巡阅使,震动不算小。
很多北洋的老人都有些受不了了,乔宇一个年纪轻轻的晚生后辈凭什么就得到了那儿高的荣誉,因此很多心中都很不平,不少人还找老袁闹了起来。
不过当事人可一点都不好受,巡阅使的名头好听,上将更是凤毛麟角,但是老袁可不是没有条件的,将陈宦塞给了自己,本来乔宇一手执掌四川军政大权,现在却要将行政权力让出去,怎能够不心痛啊。
不过自己也是极力主张平乱,这个时候要是拒绝,会让天下人怎么看自己,思索再三,乔宇还是决定请教老爹,只有老爹有足够的经验能看透老袁的布局,因此乔宇又找老爹求教。
乔光远静静的听着乔宇在自己面前诉苦,老人家微微一笑:“舜卿,我反倒替你高兴啊,老袁让你当了川边巡阅使,同时负责剿灭叛乱,就说明老袁还没有彻底将你当成威胁,如此安排你还能够在四川继续呆下去,只怕蔡锷就坐不住滇督的位置了!”
乔宇一听还有比自己更加倒霉的,顿时也来了精神:“爹,老袁会借助这个时机对蔡锷下手么?临阵换帅老袁就不怕云南不稳么?”
乔光远摇了摇头:“既然让你统管平乱之事,拿掉蔡锷就不算什么换帅,再说川边叛乱看起来很严重,但是赵尔丰当年都能够平叛,如今也差不了多少,只要不互相制肘就可以了,蔡锷坐镇云南,先是图谋四川,紧接着又进军贵州,现在又极力请战,想要进入川边,嘴上说的很好听,不过也是为了扩大势力而已,老袁绝对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就等着挨板子吧!”
乔宇点了点头,蔡锷所为的确有些过分,不过又摇摇头,苦笑道:“爹,你还没给孩儿指条明路,陈宦可是要入川了,我该怎么办啊?”
“舜卿,你还是太急躁了,我说过你的最大优势就是年轻,你怎么就不懂把握呢,我现在送你两个字,一个是等,一个是忍,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爹,您老的话我懂,可是眼看着四川落到陈宦的手中,孩儿不是不甘心么?”
“这叫什么话,你手底下不是有一大班子文官武将的,还怕一个小小的陈宦能翻了天不成,给他点好处,也算是给了老袁的面子,要是他不识好歹,还收拾不了他么,你这巡阅使是怎么当的?”
乔宇顿时之间也反应了过来,陈宦是来架空自己,可是如今四川的主要权利可是掌控在四川的大大小小的工业集团之中,尤其是随着四川投资银行的设立,四川的实业团体渐渐的拥有了财团的雏形,这股力量除了自己之外谁也无法驾驭,就算是袁世凯都不行,陈宦就更不行了。
他能给自己添麻烦不假,但是还动不了自己的根基,想到这里乔宇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多谢爹爹提点,我这就准备出兵川边,孩儿不再您老身边,还望您老保重身体啊!”
“该保重的是你,川边乃是高寒之地,你自己千万不能出现闪失啊!”
“您老放心吧,又不用我去冲锋陷阵,安全的很!”
乔宇想通了之后,急忙将手下的文武都召集了过来,“诸位,此次我决定亲自带领四川第一师全师,第二师第一旅,外加一个骑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工兵营,两个医疗大队,总计两万人征讨川边,势必一战成功,将川边的叛乱彻底平定,同时还要展开改土归流,施行政教分离,彻底将藏地平定下来!”
众人以为乔宇只会派出一支偏师进入川边足矣,没想到乔宇竟然要亲自出征,还要带领这么多的军队,大家都有些吃惊。
朱庆澜首先提出疑问了:“都督,藏地高寒,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还是由卑职带兵进入川边吧,而且五千军队就够了,不必带兵太多!”
汪东城此时也说话了:“参谋长的话有道理,老袁此次没安好心,把陈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