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男孩开始猛打自己巴掌,眼镜也飞了,菜也洒了。女孩尖叫:“你还让不让我吃饭,干吗这样呀……”

我头也不抬,以眼角余光观察着。

然后女孩拿起外套与包包站起来走人,男孩尾随在后,快到门口时,忽然回头对着诧异的众人叫道:“操你大爷的,看屁呀……”

等我吃完,走上手扶梯时,我无意间看到这对男女在角落,女的哭,男的则很激动,双手搭在女孩肩膀上不断摇动她!

当时我在想,虽然他们两个年纪尚轻,但二十多岁,应该已经开始工作了,怎么会用这么幼稚的方式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这男孩的激动让我感觉,他是很有可能使用暴力手段的,女孩在讲电话时的狠劲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呢?如果是普遍现象,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6 为什么台湾人比较幸福?

我一直在关注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可悲的是,我发现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情感方面都很无知,这一点也具有很典型的“农村特色”。因为,情感是见不得光的私事,在农村的传统氛围下,情感议题就是登不上台面的话题了。

有个有趣的脑筋急转弯:半夜小孩子哭闹的话,怎么样冲牛奶最为方便?答案是“脚”,因为用脚把枕边人踹醒,让她/他去泡牛奶就行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爱的白开水》,当时的灵感来自许多大陆朋友问我,为什么台湾人感觉上比较幸福?当然他们所引用的都是台湾偶像剧中的剧情概念。我的文章里指出,当一个男人愿意在大冷天钻出被窝为老婆倒杯水,这难道不值得被宠爱的女人们撒个娇?我常跟很多人说,如果对方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人,那还需要在他/她面前讲什么面子、搞什么自尊心呢?

其实,根据我的观察,在不懂浪漫、不懂体贴这件事情上,男女要各打五十大板。不应该把男人为自己劳动视作理所当然,也不要把女人视为理所当然的附属品,生活家庭的美满,其实是需要彼此双方的共同努力与付出的。

这种策略同样也适用于办公室,如果你需要你的男同事帮你更换桶装水,那请你不要忘了跟他道谢:“帅哥,太感谢了,你真有绅士风度。”我想对方下一次也会很愿意再帮助你。那如果你认为作为女性你没有力气去换桶装水,所以对方帮助你是理所当然,我想对方即使是帮了你也是心存腹诽的。

在大陆,我发现很多男人都怕被别人说怕老婆。有人对我说,你看马英九真面,那么怕老婆,陈水扁也因为怕老婆而贪腐。

台湾受闽南文化影响,并不认为畏妻有什么不好。在台湾有一句俗语叫作“惊某大丈夫”,意思就是说怕老婆的人才是好男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说,丈夫要听妻子的话,因为妻子会帮丈夫算计,帮丈夫省钱。台湾男人也就乐得不去操心如何算计,省心省力,所以他们都成了“怕老婆”的人。

大陆人由于过于注重集体,因而大众言论多集中于国家、民族和党,而很少涉及到个人的家庭问题、感情问题。如果一个人当众谈论感情问题,会被人认为是胸无大志。因此,在情感方面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大陆人最为缺失的,台湾也是如此。

在国外,家长和学校会对子女进行情感教育和性教育。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个情形,在美国,女儿上了高中,出门的时候爸爸都会把一个安全套交给她,教她学会保护自己。

而在海峡两岸,关于性、爱和感情都是羞于启齿的,在更早的年代甚至是讳莫如深的,更别提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了。

但是在台湾,感情问题至少是能够上得了台面的。很多的台湾作家,比如吴淡如,将感情问题写成书,她在书中告诉女孩子,只有懂得爱自己,才会有人去爱你。

这些作家的书对于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有启蒙意义,他们从书中学会了应该如何对待感情,如何对待爱人,如何独立自主,如何自尊自爱。

到了北京之后,我发现不光是二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对于感情无能为力不懂得处理,连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有的也对感情极为无知,导致家庭生活不美满。

很多人都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变化,夫妻情感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富有激情,而是在缓慢地恶化。随之而来的是,夫妻之间的敌视,家庭成员的生疏,沟通的困难,婚姻的危机。

他们以为感情是一成不变的,年轻的时候怎么样,老了一定会是怎么样。他们不知道,感情是需要像事业那样去用心经营投入的。

我身边的一些人告诉我,他们回到家之后跟老公老婆之间是没有任何交流的。饭桌上没有几句话,饭后一个看电视一个打游戏,就像生活在不同高度的植被,各有各的地盘,互不干涉,也从不来往。

根据我的观察,上述现象在北京绝对不是极个别的存在,而是很多人生活状态的写照。因为我发现,在周六日,经常能够在餐厅里看见爸爸带着一个小孩去吃饭,或者妈妈带着一个小孩去吃饭,而很少能够看见一家三口一起去餐厅吃饭的。在台湾这种情况却不多见,大多是全家一起还加上老人。我大胆地假设,大陆的婚姻问题实际上可能远远超过台湾,虽然大陆的离婚率没有台湾高,那是因为台湾人活得较为自我,并不是那么在意社会舆论的压力。

可能有人会说,咱们周六日得加班工作啊!那我要提醒你,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一个平衡,是你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家庭的幸福,强烈建议您在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就马上去思考这个问题。周六日这样的“Family day”都不能与家人见面,久而久之,感情就淡了。

我曾经在网络上做过一个小调查,有一位温婉贤淑千依百顺的女性和一位具有独立精神性格鲜明的女性,你会选择哪一个?让我大跌眼镜的是,那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温婉贤淑的那位。在台湾,可能不会百分百选择有个性的那位,但我估计至少也是五五开,没想到在大陆的年轻人中,还留存着那么封建落后的思维,这完全是用19世纪的心态去过21世纪的生活。

很多年轻人也经常跟我抱怨,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房子没有车,找不到好老婆,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会回答因为女人太虚荣。

我是非常不能够接受这个解释的。我认为,一个社会群体的集体性的虚荣、堕落、糜烂是社会的责任,一个女孩子比较虚荣,可能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使她养成了虚荣的习惯,也可能是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但绝对不会因为她的性别是女而造成的。

我们的女人虚荣,那我们的男人够不够绅士呢?

我曾经在上海机场的肯德基看到二男一女一起吃饭,看样子三个人是同事。我亲眼看到,那两个男人坐在桌子上等着,那个女人自己走到前台点了三人的食物付了账,再辛苦地端回桌子。

再就是在各个大厦,走过推拉门的时候,我很少看见有男孩子主动开门后等在旁边让女孩子先过去的。在建外SOHO的时候,甚至好多次,我打开了门想进去,突然发现里面也有人想出来,就让了让,结果里边的人就心安理得地先出去了。在建外SOHO的同一座大厦,有一次碰到一个老外,我隔他有好几十米,他就打开门在一边等着我通过。

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常帮老婆画眉,被皇帝知道后,也没有为难他,还说了句“画眉之乐”。我们的先人尚且如此,很难想象21世纪的年轻人身上的封建思想居然比古人还重。

我们在情感上的许多问题,是很不现代的、很不都市的,这也是我说北京是个大农村的原因。

很多人在感情上很压抑很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本身很渴望幸福,认为物质的满足能够产生幸福感,因此就拼命地工作,工作与家庭不能够很好地平衡,因此感情越发压抑扭曲,就更加渴望幸福。

幸福的感觉是不是一定需要物质来满足呢?答案很简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富豪在闹离婚?

我要说的是,如果能够放下面子,为对方着想,打破上述的恶性循环,我们的感情生活是有出路的。

谈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认为我是在批判,其实我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在生活上,台湾人其实比较自我,很在意自我个性的突显、隐私权乃至个人空间的私密性。别被新闻报道所误导,其实更多的台湾人说话很斯文,甚至有些“娘”,对细节很在意,常保持笑容!而大陆群体意识较强,在群体面前个人是可被忽略的,许多观点与看法必须上升到哲学层面。其实群体也好、个体也罢,都是生活态度的一种选择,不过我更在意在大陆这个社会的个体,是否获得了情感、健康乃至自我的实践与满足!有人问过我,幸福的关键是什么?我反问:多少钱你觉得幸福?多大的房子、多好的车子你才满足?其实这个答案会随着在你身边周遭竞争的对象不同,标准也就不同,其实,心满足了,一切也就满足了。

当我点出两岸在群体生活中抱持的不同态度,或许我们,无论台湾人还是大陆人,我们都可以理解对方何以会有这些反应。许多事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明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彼此习惯,在交流之初,体谅、宽容,抛却质疑与批判,我想,我们可以通过接触乃至磨合的过程,找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共同准则,也在这中间共同改进缺点,共同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Chapter5 无所不在的统一情怀

引言

从2004年夏天起,我在大陆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台北。这样的状态造成的结果是:在台湾我被认做是「阿陆仔、大陆妹」;在大陆则是「呆胞、台巴子」。其实,我同时理解着两边人民的情感,也同时被两边的情感触动并悲伤。我曾经在博客里对着大陆朋友深沉地说过:「你们所在乎的,也是台湾人所在乎的,为什么不能给予更大的包容与理解呢?」也曾无数次对着台湾朋友说:「其实那种情怀很单纯,就只是情怀而已,为什么要敌视?」也许,就如同蝙蝠,同时不见容于哺乳类动物与鸟类。除了三五好友,对大陆、对台湾,我这种深刻的情怀,就只能在黑夜里沉睡,并期待着,如果有一天,这种蝙蝠越来越多,双方能够彼此理解与宽容,或许就已经是统一时刻的到来!

// 与宋楚瑜先生合影

1 用男女关系看两岸

初来北京,可能因为在京的台湾人不多,我的台湾腔很明显,所以常被问到是不是台湾人,当时我都会很老实地说自己是台湾人。然而,在无数次的交谈激辩后,2005年夏天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宣称自己是香港人或是新加坡人,刻意地回避我的身份,因为那样浓郁且激烈的情感,我无力面对。直到近一两年,终于,我释怀了,已经能够更坦然地面对身为台湾人在此所要面对的那种统一情怀。

2004年,有一次在出租车上,司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上车他就告诉我:“姐,我不认识路。”我心里小小地骄傲了一下,想说我可以展现一下我在北京一个月的认路成绩了,于是左转右转地开始指点。循往例沿路开聊(北京出租车师傅爱聊天),他告诉我他开车才一个月,家是密云的,并反问我是哪里人。

“我台湾人。”

他愣了一下,“台湾在哪?”

我当然是非常尽责且亲切地告诉他,台湾在东南沿海福建省的对面,中间隔着一个台湾海峡。

那个时候,碰到有人聊起台湾,我是非常愿意与之交流的。他又问我台湾出产什么,大概什么温度。我耐心地告诉他,台湾盛产水果,台北一般冷的时候十度以下,山上会在零度以下,南部在十度以上。谁知道他又问我:“台湾都是山地人吧?”我说不是呀,以汉人为主,不能说山地人喔,得要说原住民……

在一堆问题之后,他静默了约十多秒,忽然回过头用很坚定的口吻说:“台湾是我们的!”

而在这件事发生前的一个多星期,我跟着国台办去坝上骑马。以前在台湾读书时,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所以对草原始终心向往之。再加上,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前世是一个格格,既然是格格就一定要学习骑术,要能够在草原上驰骋。因为这两个原因,那天我是很兴奋的。

因为是首次骑马,所以马主人得牵着马以策安全。帮我牵着马的是一位年纪三四十的大姐,一路上,艳阳高照,和风煦煦,满眼的绿,这份情怀好不惬意。大姐开始说话了,果然,问的又是我是哪里人(大陆朋友特别喜欢问这句)!

“我是台湾人呀。”

“喔,台湾人呀,嗨,香港澳门都回归了,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了。”

“……”

当时我的心情一点都不觉得异样,反而觉得这很有意思,远在草原上的一个大姐,看起来应该与世无争的,都知道“统一”,当下心里的第一念是“这老共的思想教育可真不是盖的”。

其实,在台湾,前几年本土化运动正烈之际,这种场景也并不陌生。出租车上、公共场合,几乎很多人碰到我这个外省人,或多或少都会来一句:“你爱不爱台湾?”这几年由于政治的渐趋稳定、台湾人对民主的认知渐渐成熟,这种情况已经很少,只是常常从机场坐出租车回家时,会碰到有司机问我,“大陆好不好呀?”“他们很有钱吧?”“大陆人是不是都很爱骗人?”“那边生活习惯吗?”

我总是需要不厌其烦地针对相类似的问题,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回答,“不错呀,那里进步很快唷”,“唉哟,哪里都有坏人跟好人,我运气不错,遇到的好人居多呀”,“生活不大习惯耶,北京人比较早睡,气候干燥,台湾人在那里可能会不大习惯喔”,“钱也没那么好赚啦,还是要很努力,北京的竞争比台北激烈,毕竟北京比台北大很多呀”。

许多台湾人不知道大陆很有钱,直到媒体的大肆报道后,许多台湾人才会认为“大陆很富有”、“发展很快”、“交通很拥堵”。根据本人非正式的观察,台湾人对于大陆的进步与发展有相当的认知,这一点跟许多大陆朋友仍对台湾保有着“陈水扁”、“贪渎”、“民主乱象”等概念,两相比较,台湾对大陆的认知与看法还是比较能“与时俱进”的。

然而,大陆朋友的统一情怀,不仅仅只体现在愿望上,甚至有人进行过周密的策划。

有一次采访一位大陆富商,他就在席间大谈从战略高度如何打台湾,包括如何封锁台湾海峡,如何制约“小鹰号”,如何炸断台湾南电北送的电缆,等等。由于我已经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所以整个过程我只是点头称是,什么也不多说。小女子的“顺民”态度让这位富商畅快淋漓,讲到最后他来了这么一句:“你知道打完台湾我们要打哪里吗?”

我心想,该收回来的都收回来了,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打呀?

“接下来我们要打外蒙,把外蒙收回来。”

我身边刚好一外蒙好友,我低声跟他说:“你别在旁边看着乐,接下来轮到你们了。”

这时,只听那位富商继续道:“其实,这些都是小地方,我们最想打的就是美国,等到中国全部都统一了,我们就去轰炸华盛顿。”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一个台资和中资合资的培训公司里担任市场总监职务,许多广告公司上门来拉广告。有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自报家门说是北京人,我心想,北京男人最爱谈政治,于是先提醒他说我们不谈政治喔!他爽快答应,自称不喜欢政治。

未料,半小时后,他突然很不好意思地说:“姐,我还是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到底是支持统一还是独立,你是蓝还是绿?”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2005年我曾经在济南待了三个多月,临别前,济南的朋友前来为我送行。我发现济南人在夏天非常喜欢喝扎啤,吃烧烤。记得那天是四十度高温,由于先前有拜会行程,所以那天我的装束是:套装、浓妆。

我被当地的朋友们带着来到一个大院里,没有空调、户外、扎啤、烧烤,热得人都要融化了。而我身着套装坐在小马扎上。

因为我是不吃羊肉和孜然的,所以一桌子菜我能吃的只有煮花生和煮毛豆,然后就只能使劲喝啤酒了。我发现,各地喝酒的习惯都不一样,在济南则是有一位领酒的人,事先讲好喝酒的规矩,领酒人说一扎啤酒三口要喝光。我一看扎啤那杯,心想三口怎么能喝完,我才不那么傻呢,就抿了一小口,第二口又抿了一小口。到第三杯的时候,领酒人站起来了:“这是第三口了,所有的人都要喝光。小宫,你还有那么多呢,一口喝光!”

我心想,完蛋了,他们来真的。我就提出要站起来,因为窝在马扎上,酒很难下肚。谁知道对面说了:“行,你要是站起来,再多一杯!”没办法,只好坐着一口气喝完了那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