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伐清-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亦有忠勇营抵挡。此上驷对下驷,焉有不理之理?”
    王辅臣,山西人,先参加明末农民起义军,后流入明将姜瓖营,以骁勇善战、勇冠三军而闻名,且有大将之风。因其善骑射,马上如飞,所以得了个诨号,称“马鹞子”。降清后得顺治赏识,授御前一等侍卫,又随洪承畴下西南征战。洪承畴回京后,他便隶属于吴三桂。
    吴三桂久闻辅臣之名,很喜爱他的为人和才干,对他有如自己的子侄,凡有美食美衣、最好的器用之物,别人得不到,亦必先赐给辅臣。王辅臣深受感动,对吴三桂竭诚竭忠。
    夏国相,吴三桂的女婿,文武双全,极得信重。历史上到了三藩之乱时,他俨然已经是吴三桂阵营中实际上的二号人物,其影响力之大,竟然可以擅自废立。有他在江南负责指挥,吴三桂很放心。
    而忠勇营虽然在元江城下的激烈攻防中损失过半,但把义勇营的两营人马补充过去之后,依然有四千多人马,对付几千土酋之兵,取胜似乎也没有悬念。
    对于目前掌握的三路援兵,吴三桂都作出了最为正确、合理的安排,并没有轻敌。所以,刘玄初才自信满满,觉得各路迎战的人马实力都超过对手,即所谓的上驷对下驷,取胜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吴三桂心中得意,却故作矜持,待听到江南面传来隆隆的炮声时,知道以炮轰城已经开始,心中一定,便与刘玄初回转大营。
    ……………
    吴三桂确实不简单,除了迎战援兵外,他还加强了对浮桥的守护。只要南北两岸联接通畅。便可调动兵力,应付突发的变动。
    但缺乏舟船保护的浮桥。到底还是有弱点的。吴三桂当然不会想到,敌人竟然会有一支水师参战。尽管是仓促组建,船只也是型号不一,但顺江顺风而下的冲力,并且携带了轰天炮,以及新改进的炮弹后,这支简陋的水师依然给战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清军的阵地上闪动着红色的炮焰,一团团的白烟升起。遮蔽了红夷大炮的身形。白烟散去,红夷大炮又显现出来,还有围着大炮忙忙碌碌的清兵。
    城墙上碎砖和泥土不断落下,噼噼啪啪地掉在地上。被集中轰击的这段城墙上已经看不到守军的影子,但在城墙后,木料砖石正在不断运来,准备在炮停之后。修补损毁的城墙。
    围着这段城墙,另一些战兵和辅兵则在掘壕筑墙,准备再建立起一道防线,在城墙坍塌后,能够阻击敌人从缺口的涌入。
    在被攻击的区域的一侧城墙上,炮兵教官和几个手下重新测距后。指挥着士兵把天威炮抬了上来,架好并开始调整角度。
    “那边再摆十门。”炮兵教官指点着说道:“等敌人的火炮降温休息时,再发炮轰击,那样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在敌人把火炮移走前,咱们能多发射几轮。”
    运至元江城的一共有二十六门天威炮。每门炮附带十颗炮弹。炮兵教官要一举摧毁敌人的火炮,便需麻痹敌人。并等到最好的机会。为此,他宁肯让城墙承受摧毁,也要忍耐一下。
    “狼烟——”有人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转头观瞧,发出越来越大的喧哗和议论。
    元江城西十几里外的山峦之间,一道烟柱正升腾而起,加入了狼粪、嵩草,使得烟很大,看得清楚。
    炮兵教官并不知道整个元江战役的布署,在他想来,估计是外围来了援军,点狼烟加以联络。
    但事情显然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陈国公吴子圣已经快步登城,脸色严峻地下达了命令,“一个时辰之内,所有的天威炮必须全部运到城西。”
    炮兵教官张了张嘴,还想争取一下,吴子圣却以不可置疑的口气再次强调道:“违令者,斩!”
    “是!”炮兵教官犹豫了一下,知道事情并不象他想的那么简单,便立正回礼,朗声应道。
    陈国公吴子圣脸色稍霁,轻轻点了点头,竟不顾危险,在几个亲卫的保护下快速通过了那段被红夷大炮轰击的城墙。大战在即,虽然有些突然,但紧急布置下去,应该还来得及。
    城上也燃起了狼烟,与西面呼应着。
    吴三桂等清军将领也看到了升起的狼烟,却并未觉得情况有多严重。西面的数千土酋联兵已在预料之中,点狼烟与城内联络也是应有之意,起码能增加兵士固守城池的决心和意志。
    但他们没有想到,升起的狼烟并不只是与元江城的联络,还是通知东峨江面上的水师,可以开始破击阻隔行动了。
    ……………
    朱永兴率领着大军,正从一道峡谷穿行而过。有数千土兵作诱饵掩护,又有当地的土人作向导,这支被忽略的军队将突然出现在元江南岸。
    在千钧一发之际,援兵从天而降,旗幡招展,威势逼人;面临灭顶之灾的友军纵声欢呼,泪流满面,士气大振。那是电影电视剧中的渲染,虽然跌宕起伏,激动人心,但却难以在真正的战场上出现。就算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谁又能把时间拿捏得那么准。而朱永兴则更不想玩这种心跳装逼的游戏,只求将清军击败,不敢冒元江有失的危险。
    当然,对于此次作战,朱永兴也是想了又想,算了又算,尽量能使各支部队更好地协同作战。但时间上的误差肯定不可避免,不必追求完美,只要基本达到目的便可。
    还是大脚姑娘好啊!朱永兴已经弃马步行,梦珠和龙儿身着皮甲,虽额头冒汗,却也能紧紧跟上。几名猛山克族和摆夷族女侍卫也都健壮,奔跑行走却是少有汉家女儿能赶上。
    前面的山顶又出现了十几个杂色衣服的土兵,作为前哨和向导,他们在山林中的奔跑和攀爬能力,令朱永兴这个老驴客也感到自愧不如。清军往往篾称山民为“山猴子”,却也难在山林中与他们匹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清军擅长的是野战和正规战,而山民、土兵则在山林间纵跳如飞,如履平地。关键是如何发挥长处,不做以短敌长的傻事。
    而与朱永兴有一样想法的还有清军“忠勇营”、“义勇营”的合军部队。这四千多人马正在元江城西十里外立营以待,准备在野战中击败土酋联兵。
    两大营加起来有七营士卒,八千多人,经过城下的拉锯厮杀,这些“后娘的孩子”死伤惨重,充分发挥了炮灰的作用。主要将领又有史文、邓望功阵亡,刘之复、赵武重伤,可谓是筋骨全损。

第四十八章 急转直下
    当然,这些由南明降兵降将组成的部队,依然不是数千土兵能够撼动的,特别是在平地野战之中,更不是对手。
    初时当炮灰,现在依旧不放心啊!“忠勇”营右都督王会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下侧前方的护军参领巴克勇,心中不免生出怨气。都拼命卖力到这份上了,吴三桂还是派了亲信来监督。难道数千人的死伤,主要将领的身先士卒、勇猛冲杀,还不能显示出忠诚吗?
    “王都督。”巴克勇突然回身笑道:“若是那些土兵不敢前来,只是虚张声势,我军难道便一直在这里等下去?”
    王会愣怔了一下,陪着笑脸说道:“巴大人说笑了。王爷定是成竹在胸,先破东路敌之援军,再施迂回偷渡之计,可令这数千土兵尽成瓮中之鳖。”
    “呵呵,王都督一语中的,颇有谋略呀!”巴克勇显然是得到了吴三桂的授意,虽然是监视督促,却要温言笼络,不管王会说得对否,他却是加以赞扬,“待元江城破,论功行赏之时,忠勇营是功不可没,王都督也可再高升一步了。”
    “卑职多谢王爷栽培。”王会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向着江北大营的方向拱了拱手。
    巴克勇故作亲热地拍了拍王会的肩膀,笑道:“王爷岂不知王都督的忠心竭诚?走,那些土兵山猴,岂劳咱们枯等,还是回营酌茶稍歇吧!”
    “大人说得是。”王会稍微落后一步,伸手相请。
    ………………
    炮声隆隆,清军的红夷大炮不断轰击着东北处的城墙。但在城墙西北角屹立的一众将领却恍若未闻,陈国公吴子圣不时举起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江面。几个将领手中传递着两架望远镜,也不时眼巴巴地张望,低声议论着。
    那嵩是最为不安的一个。几次张嘴,却又把话咽了回去,在城墙上不时踱来踱去,脸色也变幻不定。
    吴子圣放下望远镜,揉着被江水反光刺痛的眼睛。隔了一会儿,眯着眼睛看了看太阳,估算了下时辰。又再次举起了望远镜。
    蓦地。在望远镜的视野中多出了一个黑点,然后迅速扩大、变长,在远方的水天交界处,冒出了一根桅杆的尖头。接着又是第二根,第三根……
    “来了!”吴子圣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变调,身旁立时哄的一声,众将都瞪大了眼睛,不约而同地向上涌。
    四艘大帆船两艘一排成三角形当头行驶,借着风势,划开江水,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后面是大大小小的二十多艘船只,张着大大小小小的船帆。沿江而来。因为船与船之间拉开的距离较大。船队显得很长。
    “各自的部队都准备好了吗?”陈国公吴子圣回身向着众将大声问道。
    “末将赵得胜,所部三千人马已经准备就绪。”
    “末将许名臣,所部三千人马随时可出城杀敌。”
    “末将高应凤,所部三千人马枕戈待命,只待令下。”
    “本督率五千人马。可确保城池不失。”
    吴子圣向着那嵩点了点头,以示礼貌,然后转身继续紧盯着江面。反攻合击啊,便要看这拼凑水师的本事了,他的手心微微出汗。
    “降帆减速,放下小船。”随着一声令下,当先行驶的大帆船的速度减慢了下来,远远的浮桥已经在望。
    数条小舢板从大船的两侧被放入水中,每条舢板里有两名水手,舢板前有粗大的铁钉伸出,前舱用油布覆盖严实,小船上还有临时竖起的一张小帆。
    绳子一解开,水手奋力划桨,并调整着小帆。几条舢板速度越来越快,离开了减速的大帆船,顺流直冲下去。
    火船?江上突然出现的船队,不仅元江城上的人们看到了,也惊动了江北大营的吴三桂,此时他正在大营的寨楼上眺望观察。当看到几条小舢板突然顺流而下,向浮桥冲来的时候,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两个字。虽然他不习水战,但看过的书不少,约略猜到了一些。
    “命令守桥部队拦截,命令江岸火炮轰击。”吴三桂虽然不太确定,但依然向寨楼下高声喊着命令。
    但似乎有些晚了,四条小舢板速度极快,在距离浮桥五六十米的时候。水手已经点燃了油布下的导火索,纷纷翻身滚入江中。
    几颗实心炮弹从江岸上零乱飞起,却在仓促间无法击中风驰电掣撞击浮桥的小船。借着小帆的风力,四艘小舢板在十几秒后先后撞在了浮桥上,船头的铁钉深深地扎在浮桥的木头上。
    “撑开,撑开小船。”浮桥上的清兵奔跑过来,隔着拉起的护绳,在军官的嘶吼和命令下用长枪猛劲撞击推动,想将小船推离浮桥。
    一艘小舢板船头的铁钉有些松动,似乎马上就要被推离浮桥。但小舢板的猛然爆炸,将清兵的企图化为了木屑和黑烟。
    在爆炸声中,浮桥上木屑横飞,断成数截。桥上惨叫连连,就近的清兵被炸得东倒西歪,纷纷落入江水之中。
    两艘大帆船本来是在第二排,在第一排大船降速之后,却从两侧加速驶出,冲到了前头。接近浮桥后,轰隆声响起,船头腾起了白烟。几颗大炮弹在空中分散,变成几十颗小炮弹,砸向岸上的清军火炮。
    这两艘大帆船样子比较古怪,其实是用四条船拼起来的,上面铺着木板,行驶的速度受到了影响,但稳定性不错,便成为了轰天炮的发射平台。而船队中,如此改装的还有数艘,一是轰击浮桥,和爆破船构成破击双保险;二是压制岸上敌人,阻止敌人再搭浮桥。
    吴三桂布置在岸上的火炮不多,都是射程较近的小炮,但发射的时间却与大炮差不多,依然缓慢。刚刚轰击舢板没有什么效果,此时尚未来得及转移炮口,三百米外的轰天炮便给了他们迎头痛击。
    这批飞来的炮弹与往常也有不同。落地弹跳的有,一下子钉在地上的也有,这便是专为轰炸浮桥所进行改进后的箭弹。
    要轰击浮桥,最大的困难便是炮弹的弹跳,没有灵敏的触炸引信,延迟引信的时间又难以掌握,要使炮弹正好在狭窄的浮桥上爆炸。可是一件几乎完不成的任务。
    朱永兴也曾为此冥思苦想。头痛不已。后来他在洱海卫城中偶然发现了几架老式的床弩,并好奇地让士兵进行了床弩的演示。当那粗壮的箭矢扎进城墙的时候,他不禁豁然开朗,又想到了历史上远征军在腾冲作战时的一些秘闻。
    他记得攻打腾冲时。因为腾冲城墙是用火山石所筑,非常用弹性,使得盟军飞机投掷的炸弹往往被弹开一段距离才爆炸,对城墙的破坏力很小。后来,老美的飞行员想到了一个办法,好象是在炸弹上绑钢筋,或是装上一根金属刺,然后超低空飞行轰炸。这样,炸弹便能借助钢筋或尖刺扎进城墙爆炸。从而炸毁了腾冲的西北拐角楼。攻破了腾冲城。
    有了思路,技术改进也不复杂,就是在轰天炮的炮弹头部装上铁簇,使其能够扎在浮桥上,不再弹跳滚动。经过试验后。证明可行,并且有效果。于是,除了用火药船爆破浮桥外,朱永兴又多了一个有力的武器,对破击元江浮桥更加地有信心。
    当然,朱永兴并不知道这种类似的箭弹早已有之,只不过不能爆炸,而是实实在在的大铁箭。好象是朝鲜在十六世纪中期铸造的天字筒、地字筒,便是发射重达二十多公斤的将军箭炮弹。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火药船的爆炸已经将浮桥炸成数段,大帆船重新扬帆加速,在轰炸平台的掩护和压制下,带着后面的船只疾驰猛冲,碾压着驶过,将已经零落的第一道浮桥摧毁殆尽。
    无数的木板、碎屑、绳索,被船队带向了下游,两座轰击平台把帆全部落下,沿岸缓行,依旧在发炮轰击,也接应着几名落水游来的水手。
    “破了一道。”陈国公吴子圣猛地一跺脚,望远镜随着船队移动,紧盯着下一道浮桥。
    吴三桂吃惊不小,急忙爬下寨楼,带着亲卫随从,奔出大营,沿江向下游赶去。尽管对敌人破击浮桥的速度感到惊讶,但吴三桂并没有意识到情况已经极度危急。毕竟按照情报,以及他已经作出的周密布置,即便浮桥全毁,两岸失去沟通联系,江南的军队也不是敌人可以打败的。
    不过是暂时的隔绝,江南的兵力,不是敌人可以撼动的;粮草物资,也足以支持七八天。到那个时候,浮桥又能再搭建起来。只不过,敌人有了水师,该要如何对付呢?吴三桂骑在马上,心里想的不是对岸军队的安危,而是如何使搭起的浮桥不再受到类似的攻击。
    “轰,轰,轰……”船队中又有两艘轰击平台开了出来,向着第二道浮桥发射出专门的箭弹。
    几十颗小炸弹在空中分散零乱,大多数都掉在了江水之中,可也有十几颗落在了浮桥上,更有七八颗成功钉住。
    嗞嗞冒烟的炮弹令浮桥上的清军惊慌失措,挤撞躲避,没有舍生忘死、以身扑弹的勇士出现。与杀伤步兵的炮弹不同,这种箭弹作得稍大,一颗大炮弹只能分出五颗或四颗,就是为了增大破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浮桥。
    为了保险起见,船队里依旧放出了两条火药船,向着浮桥猛冲过去。
    爆炸,此起彼伏,白烟在水面升腾,木屑在江上横飞,清兵在桥上落水。紧接着又是两艘火药船的冲撞,稍后是两声更猛烈的巨响。
    一艘船被岸上的火炮击中,桅折帆落,但还未失去控制,木桨划动,落在了船队的最后面。
    “点狼烟!”吴子圣望着船队碾压着冲过了第二道浮桥,心中大定,终于放下了望远镜,回身命令道:“诸将下城领军,准备出城夹击城西之敌。”
    两道狼烟在元江城中升起,预示着破击行动已经成功大半,也标志着合击行动的正式展开。
    “国公快看。又是一支船队。”那嵩突然一指西北。
    没错,又是二十多艘船出现在江面之上,这是破击浮桥的第二波攻击。显然,行动的顺利,使他们没有了用武之地,更不用提后面的第三波了。
    “岷殿下还真是谨慎。”陈国公吴子圣不禁微笑,露出了由衷的赞赏。对那嵩说道:“请那总督守好城池。吾亦要至城西指挥,迎候岷殿下大军来到了。”
    “国公放心前去,元江城已无忧矣。”那嵩脸上的神情尽显轻松,尽管元江城的防御很有成效。也暂无被破之危,但直到此时,他的心才算基本放下。
    ……………
    元江下游。
    马宝率军在离清军大营三十多里处扎营立寨,掘壕固守,与前来迎战的王辅臣所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