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流伐清-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啊!”于七听到武器装备,立刻来了精神,说道:“好,这样好。买,咱就买官儿了。对了,殿下说末将的花费可由朝廷报销,这可实在是小瞧末将了。顾大人和丁大人所需多少,尽管支取,可莫要记账,末将可丢不起那人。”
“哦,于总兵不敢作殿下的债主?”顾应慧调侃道:“殿下可是交代过的,能心向大明,矢志抗清,便是功劳一件,岂能再让功臣自掏腰包?”
“巡抚大人说笑了。”于七有些不好意思地直搓手,说道:“钱财乃身外之物,没什么打紧。为了兴复大明,末将连这条命都舍得。”
“于总兵真乃豪爽直率之人。”丁勉赞了一句,算是解除了于七的尴尬,又说上了正题,“于总兵手下多是习武之人,且遍布胶东,殿下有一设想,便要着落在他们身上……”
于七凝神听着,越听越是心惊,他没想到他的那些五湖四海的徒弟,以及遍布胶布的武馆,竟然会有如此大的用处。同时,他的心中也油然而起钦佩之情,岷殿下能有这样的思路,岂是寻常人能够想到的?
……………
崇明岛。
随着翼国公马自德所统领的破朔军招募满员、装备齐全。又有得到郑家船舰兵丁补充而实力大涨的水师防护,崇明岛的安全得到了比较确实的保障,从袭扰江浙所迁移的百姓又为崇明岛的开发建设加快了速度。
与崇明岛相距不远的舟山群岛,重建的速度也是惊人的。明军不断袭扰江浙沿海地带,使清廷的沿海迁界非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倒使大量饱受其苦的百姓不用如何号召。便自觉自愿地跟着明军前往舟山,重新过上祖祖辈辈已经过惯了的沿海生活。
而大量的百姓迁移,初期确实加重了明政府的负担,但挺过半年之后,效果便显现出来。兵源、劳力,以及生产出来的多余物资,为这场国战增添着胜利的力量。
“看来决战的时候要到了。”崇明县县令陆文扬在码头上指挥着民众将物资从船上卸下,分门别类地运进仓库,心中算计着军队下一步的行动。
再入长江。攻取南京,在陆文扬看来,这似乎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决战计划。从最近物资运送的数量,以及多数为弹药的依据,他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
岷殿下正督师沿长江由西向东推进,要把江浙清军全部彻底歼灭的话,便非要动用水师的力量。东西对进,会师于南京。隔绝长江,这应该是最有力的决胜一招。因为明军海上水师的强大。为防清军渡江北逃,必然会倚仗海上水师的速度和力量。而西线的明军集团沿江推进的速度是无法保证达成这个战略目的的。
“重头戏要轮到咱们唱了。”与陆文扬有差不多判断的还有第二分舰队的总指挥镇海将军杨彦迪。
现在的明军海上水师分为三大舰队,锚地分别是福州马尾、舟山和崇明,由靖海侯邓耀、建平伯郑缵绪、镇海伯杨彦迪率领。经过一番打散安插,郑家前来投靠的舰船兵丁已经为明军水师所消化,即便是郑缵绪这个分舰队的总指挥。手下也没有了多少旧部。
从袭扰次数的降低,以及在崇明的弹药的囤积情况,杨彦迪认为水师很快便要展开空前的大行动。以遮天蔽日的气势直入长江,隔绝南北,从而一举光复大江以南。
这将是比郑成功长江之役的规模更大的一次联合行动。三支舰队很可能全部参与,除了水师外,总数已经扩充至两万的陆战队,以及以崇明岛为基地的破朔军,总兵力已过十万。如果再加上西线集团和闽省的灭朔军的话——
“将军的判断确实无误。”原郑军援剿右镇都督林顺对杨彦迪的话深以为然,连连点头,“殿下算得仔细,既不让江浙清军提前渡江北逃,又不使水师过早行动,独力支撑太长的时间。”
“是啊,这要掐好时间。”杨彦迪沉吟了一下,说道:“水师全部出动,再加上陆战队和破朔军,也足以隔绝长江,并且兵指南京城下。”
“水师全部出动是不行的。”林顺摇头否定,“有些海船形体巨大,逆水而上,又不顺风,由镇江至南京这一段的江水较浅,需靠纤挽而行,速度太慢。当初延平王措置失当,收复镇江后本应由陆长驱,昼夜倍道,兼程而进,逼取南都。不过百里路程,最多三五日便可抵达。可偏偏要走水路,十天方到。鞑虏援军已至,南都不可攻也。”
“殿下欲全歼江浙清军,南都却是不急攻取。”杨彦迪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过,你所说的巨船不适入江太远作战,确有一定道理。或者说,巨船入江后,速度将受影响,需要安排好舰队的船只顺序。”
“正是如此。”林顺点头道:“中小船只可在前疾驰,巨船在后缓行,我军水师实力已胜延平王长江之役时,只要战术得当,必能成功。”
“殿下提师复神京,以为社稷,复兴大业即移到龙盘虎踞的石头城,鞑虏亡无日矣!”杨彦迪声调激昂,表示着心中的乐观,然后扬手一指,“起帆出航,支援破朔军去。”
翼国公马自德率领破朔军正在长江以北的苏中静海(南通)一带与清军对峙,作出继续西进。威胁江防重镇靖江的态势,牵制了大量清军,削弱了江南清军的力量。
而总参谋部已经下达命令,要破朔军作好随时调动的准备。这一命令,也是杨彦迪等人认为入江作战很快会进行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朱永兴作出暂时不攻武昌。留下征朔军镇守岳州,然后挥师攻取赣省后,整个大江以南的明军各部都开始行动起来。一个战略包围圈已经形成,直接指向了江浙的清军集团。
荡朔军、殄朔军、灭朔军一部,明军兵分三路,从东、西、南三面压向赣省首府南昌。
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十六,三路明军聚于南昌城下。稍事整顿后。立刻便掘壕困敌,并作攻城的准备。
此时大江以南的清军分成三大集团,江浙,武昌,南昌。而南昌清军之前又被抽调一部增援武昌,以扼止明军继续顺江而下。武昌清军面对征朔军和长江水师的牵制,闻听明军攻入赣省,只好急调了五千兵马增援。使武昌城中的清军达到了三万多。
都统赫叶及瑚里布督促清军拼力死守,并率精骑出城逆袭。经过一番激烈厮杀,清军被击败回城,再无力出战。
果然是惊心动魄啊!朱永兴虽然知道即便清军逆袭获胜,也无法阻明军攻取南昌。但刚才那一番步骑对抗,还有骑兵的对砍冲杀,依然让他感到震撼。
“刚刚那名率骑兵反冲的将领何人也?”朱永兴稳了稳心神。偏头对平北侯夏国相问道。
“回殿下,此乃总兵高得捷。”夏国相见荡朔军也露了一脸,微有得意之情,拱手说道:“高得捷骁勇敢战,通晓军事。临战向以少击多,实是一员猛将。”
“甚好,孤记下了。”朱永兴记下这个名字,颌首微笑。
夏国相心中一惊,先前要走了骁将王辅臣,这回是不是又惦记上高得捷了?想到这里,他有些后悔,不该得意之下吹嘘。
骑兵人才啊,朱永兴对此是求之若渴,凭记忆,凭观察,他是广为搜罗。西北一支骑兵,征战辽东还需要一支。与朝鲜洽谈暂借济州岛一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在那里将养马买马,并成立骑兵部队加以训练。时间很紧啊!
三大集团清军,多消灭一个是一个。本着这个原则,十余万明军是作全歼敌人的布置。虽然要费些时间,但却是从全局着想。而随着壕沟围城,截断护城河水源,放水填沟,也在一并进行。
兵力不敌,不可再出城作战。出战若再败,不仅使守城兵力减员,也将影响士气。清军逆袭失败后,心有余悸的穆占立刻从英勇变成了畏缩。趁城未被全部围困时急派使者四方求援,然后便是加固城池,准备倚城坚守。因为南昌城在穆占等人看来,城高壕深,足以抵挡数倍之敌的围攻。
明初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命朱文正都督南昌。朱文正开始将城墙全部改筑成高二丈九尺、厚二丈一尺、深一丈一尺的规格,并对东、西、北城壕进行浚修。新筑的西城墙下一并挖出3000余丈的护城壕。自此,城壕由德胜门至广润门,宽十一丈,深一丈五尺,万余米的护城壕贯通全城。
重新修筑过的南昌城墙内缩了三十步,废去五门,一共留下七座固定城门,七门司有各自的详细分工。南昌民谚“七门九洲十八坡”即由此而来。七座城门全部朝南,这项技术有赖于巧妙地工程设计与施工。筑城之始,工程便采用城门与城堡工事相结合的方案,在先代的城门之基础上,再加筑瓮城。瓮城由桐油、石灰、糯米汁砌巨砖而成,比城墙低三分之一,瓮城装配有千斤重的闸门。若战时,可将闸门放下以困制敌军。
这样一座坚城,即便比不上南京,也差之不远。都统穆占不想弃城而逃,也觉得足以抵挡明军,以待援军赶来。
事实上,南昌这座坚城也确实给明军带来了些困难,但绝不是不能够克服的。在岳州与长江水师分开行动时,明军从舰船上卸下了三十余门重炮,便是用作攻打城池。只是重炮在路上行进缓慢,落在了军队后面。另外便是坑道爆破,工兵们几经勘测试验,在失败了数次后,终于用边挖边支撑的技术手段解决了地下水位高的困难,从西面掘出了直通城墙的两条坑道。
历史上,太平军“掀翻巨城,如揭片纸”,从湘南到苏南,长江流域无数重兵把守的坚城都在一声声巨响中轰然陷落。太平军还使用双向叠加的连环爆破法,即在不同方位埋雷击发或同一地点实施上下层连环爆破,上层先行爆破轰开缺口,待守军抢堵时再引燃下层地雷杀伤人员。运用这一战法,太平军所向披靡,令清军闻之胆寒,大骂“地道之计殊恶”。
如今明军的工兵正在提前展现这一辉煌,无论是挖掘技术,还是爆破技术,都已经不比太平军差。(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 兵至南京
在围困南昌的同时,明军派出魏君重所部,由南昌北上,攻取九江,截断武昌至南昌的增援之路。魏君重名义上是率领的灭朔军的一个师,其实他这个师屡经战斗,已经扩充至近三万余人。朱永兴的意思很明显,魏君重所部是早晚要独成一军的。他的这个想法也早通报了魏王马宝,让马宝再从闽省和赣省百姓中招募一师,补足灭朔军的差额。
若论明清两国的地域,明朝还是处于劣势;但要论动员能力,以及民众参与支坚的热情,清朝则是远远不及。湖广士绅捐输的粮食,光复区百姓的踊跃支前,使明军的后勤压力大为减轻,且士气高涨。
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二十一,在沿途民众的倾力相助下,三十余门重炮运抵南昌城下;十二月二十二,坑道施工业已完成,开始填装火药。
十二月二十三日凌晨,南昌西城墙在两声轰然巨响中垮塌,严阵以待的明军立刻呐喊冲锋,从两个缺口处蜂拥入城。激战至下午三时许,南昌城内的清军被全部肃清,都统穆占被击毙,所带满蒙兵将被尽数斩杀。十二月二十四日,朱永兴在南昌城内接到了魏君重的急报,九江已下。至此,武昌的上游、下游皆被明军所控,基本上失去了重地的意义。
而明军绕过武昌的战略行动获得了巨大成功,沿江东进便是南直隶的上游咽喉——安庆,只需拿下安庆,便可控制长江及准河。是以取南京必先得安庆。
当年郑成功由长江入攻南京,主力攻下镇江后屯于南京城下,以张煌言率偏师往攻安庆。张煌言船不足百,兵只两千,除了收复安庆之外。周围四府十余县亦尽落入他手,一时间局面大好,只可惜郑军主力一败,安庆等地亦不可守,也只得急忙后撤,将这些府县归还于清兵之手。
一道道谕令从南昌飞出。快马加鞭送往各处。各部明军纷纷而动,大决战终于拉开了帷幕。
十二月二十六,经过两日休整的荡朔、殄朔两军由南昌出发,走九江,东进下游的重镇安庆。
十二月二十七。魏君重率部由九江西进,兵逼武昌;同时,岳州的征朔军,荆州新成的讨朔军,以及长江水师,一并向武昌压去,合击已被孤立的这一清军集团。十二月二十九,闽省灭朔军兵出分水关。由苍南、平阳、瑞安直取温州;靖海侯邓耀率分舰队开至温州外海,并于温州以北的乐清佯攻登陆,予以配合。
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一月二日,镇海伯杨彦迪、建平伯郑缵绪率两千余艘战船由崇明出动,直入长江。在南通江面,破朔军借船南渡长江,水陆大军直指清军第一道江防——江阴。
一月五日。明军进至江阴,清朝文武官员凭城扼守。明军水师先破江上工事。然后驶近城池予以炮轰,破朔军趁势猛攻。江阴小县,一日而下;八日,明军进抵瓜州,阵斩清游击一名,败敌满汉兵马数千,炸断拦江铁索,摧毁锁江防线“滚江龙”,焚毁清军江上浮营(又称木城)三座,使清方苦心经营的江防工事全部瓦解。同一天,明军攻克瓜州,清操江巡抚投降。
一月六日,西路明军一改几日来不急不缓的推进速度,昼夜倍道,兼程而进,直逼安庆。而作为奇兵突出的一部明军骑兵,事先化装成清兵模样,由高得捷率领,先于大军诈开城门,安庆清军惊慌失措,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数千之众竟出东门仓惶而逃,安庆乃下。
一月十日,西路明军正继续东进,已有芜湖等地官绅派人送来密信,通报纳降归附的消息;明军以不足一千的骑兵先行,于一月九日收复芜湖;一月十日,长江水师一部冲破武昌江面,前来会合,并通报武昌正被三路明军围攻,城内清军有弃城北窜的迹象。
一月十一日,明水陆大军在镇江银山大破清江宁派来的援兵,清镇江守将与知府献城投降。十三日,先锋舟舰已进抵南京城下。
一月十五日,明军西线军团于当涂与东线哨船会合,从而基本上形成了东西会师,截断长江,合击南京的战略意图。
从攻克南昌到东西会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明军长驱直进,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大战。
按后来的历史记载:“帝御驾亲征,王师所至,江之南北相率来归。郡则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县则当涂、芜湖、繁昌、宣城、宁国、南陵、南宁、太平、旌德、贵池、铜陵、东流、建德、青阳、石埭、泾县、巢县、含山、舒城、庐江、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州则广德、无为以及和阳,或招降,或克复,凡得府四、州三,县则二十四焉。”。
取得这样巨大的成果,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清军在长江下游的兵力单薄,三个重兵集团一在南昌被歼灭,一在武昌被围攻,一在江浙被灭朔军牵制;二是当时反清复明势力的社会基础还相当大,各地绅衿百姓不忘明室,明军于西南崛起并屡战屡胜,使他们重燃希望,盼之久矣;三是明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使士绅百姓箪食壶浆,倾力相助。
而明军的战斗力,以及动用的大军,更是远超当年郑成功所发动的长江之役。不算其他战场予以配合的明军,东西会师之后,陆军便有殄朔、荡朔、破朔三个军,以及一直担任朱永兴近卫师的靖朔军第一师,再加上水师陆战队,已经超过了十三万之众;水师更是有两千余艘大小船只,官兵两万余人。在装备上,明军拥有的火枪火炮的数量和威力更不是当年的郑军可比。
此时明军兵抵南京,形势与郑成功长江之役时又大不相同。上游州县、水路多为明军所控。不必象当年郑军,担心清军由这个方向赶来增援;明军水师更为强大,炮火更猛,清廷想从北方增援,如何渡江。便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江浙清军固然能够回援,却要面临被灭朔军衔尾追击的危险,且要尽弃江浙要地。
这个时候便看出之前稳步进取的好处了,周边无强敌,进抵南京城下的明军可以说是后顾无忧。当然,清廷在江浙不断投入兵力。此时南京的清军数量也要多于长江之役时,有一万有余。而在明军势如破竹般向南京逼进的时候,为了保卫南京,南京的江南总督郎廷佐不惜以放弃部分州县为代价,从附近地区调集一切可用的军队。同时向清廷发出十万火急的求援奏疏。
“自海逆于京口得志后,贼势大盛,于十三日,已溯江逼近江宁。时因城大兵分,力薄难支,恳请速从京师调遣大兵前来,方可恢复,大江两岸城池亦不致失守。”
“贼兵水陆二十余万、战船两千余艘。猖獗之势更胜郑逆。现攻下镇江、太平、宁国等府,浦口、*、丹涂(当作丹徒)等州,欲攻围南都。危如垒卵,乞发大兵南下救援扑灭,免致燎原焰天”。
郎廷佐的奏疏或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