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科技狂人-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中不难看出,捷豹在美国市场的增长势头有多么强劲。而捷豹自己也预估,大约75%的潜在消费者住在美国。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美国市场的地位越重要,捷豹在国际支付当中面临损失的压力就越大。

    众所周知,英国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对维持英镑的强势地位可谓情有独钟,矢志不渝。但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美元就进入了对其它货币明显贬值的快速通道。

    英国哪里比得上牛气冲天的日本,其国内企业对这种“越来越不值钱”的趋势非常敏感。

    就这样,捷豹采用了一种名为远期套期保值的策略,将未来12个月内50%到70%的美元收益进行套期保值。

    英国商人的精明,是毋庸置疑的,差就差在比不上日本“耐操”。更加人算不如天算的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将全球金融市场搅了一个天翻地覆,捷豹的老成持重之举,反而成了当头一棒。

    在财政渐入窘境之际,捷豹却对现金还有迫不及待的庞大需求。

    盖因,捷豹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产品单一。其所有销售都依赖于两种车型1968年开发并投放市场的三代xj…6和1975年开发并投放市场的xj…s。

    与此相比,日本汽车制造商生产和开发周期较短,德国的豪华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产品的多样性,捷豹必须改变产品单一的局面。

    于是乎,从日子最好过的1980年代中期开始,捷豹大笔撒钱。

    首先,花了7年时间、2亿英镑后,捷豹终于在1986年10月成功地推出了新的车型,这是自1968年xj…6车型以来的完全创新车型,

    另外,1985年7月,捷豹决定将旗下的生产工厂进行自动化革新,而这个花费5亿英镑的改造,将会从1985年持续到1990年。

    光是1985年和1986年,捷豹就为引擎开发中心花费了3千7百万英镑,等到1988年完成的时候,共计花费了5千5百万英镑。

    也就是在这一年,为了保证必需的现金流,捷豹不得不削减支出,同时宣布未来两年内,支出将少于1亿英镑,并推行成本控制计划,以削减运营成本5千万英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捷豹的收益大幅度滑坡,1987年利润下滑18%,1988年利润下滑53%。

    更为糟糕的是,美国市场的未来前景仍然不被看好,而本田、日产、丰田又纷纷加入了美国高端汽车的竞争,捷豹直接在价格这一关上败下阵来。

    内外交困的捷豹,现在就是这么惨。

    尽管大家都知道,只要钱到位,这个老牌汽车公司应该不难恢复活力。但谁愿意冒着难以预测的风险,拿出那么大数目的资金呢?

    通用和福特倒是抛出了橄榄枝,但条件可不是好相与的,而在汽车领域毫无底蕴可言的首富先生,在英国人看来,就分外地可亲可爱了。(未完待续。。)

第0828章 从HTML和浏览器开始

    ……

    三方求购,自然对应着三套方案。

    通用最为温和,打算投资不超过4亿美元,收购捷豹不超过30%的股份,同时帮助捷豹继续打造现代化工厂、开发全新车型。

    现阶段正春风得意的福特则非常激进,要求完全占有捷豹100%的股权,并且为此专门发信给捷豹,以表达自己的势在必得之心。

    要不是唐焕掺合进来,捷豹收购之事,基本上不会拖到今年来,通用和福特去年就应该分出胜负了。

    已经运作过好几个规模上百亿美元的项目的首富先生,财力一点都不比来势汹汹的福特差,为了等其到场,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的捷豹,硬生生地多熬了几个月。

    唐焕果然没有让望眼欲穿的英国失望,他所提出的方案同样相当地大气,即准备拿下捷豹100%的股权。

    但和觊觎高端汽车市场的福特,想通过得到捷豹的全部股权,从而将其消化成为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子品牌不同,汽车方面堪称完全属于新人的首富先生,通过一个离岸公司来控股捷豹。

    换而言之,三位求购者当中,实力最差的通用,基本成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福特和首富之间的胜出者,才有资格得到捷豹,而前者具有汽车行业底蕴深厚的明显优势,后者则似乎能够给捷豹更多的独_立自主性,以最大程度维持这个品牌的英国血统。

    大致的条件,就是这样,摆明了车马之后,双方便往外砸真金白银吧刚张嘴就把价格提升到了40亿美元,让英国窃喜地不住暗唿“没有白等”。

    不得不说,即使有个连年夺冠的切尔西俱乐部帮着刷声望,唐焕也是每逢大事不受英国媒体待见,盖因他得罪的人当中,很多都在英国本土扎堆了,掌控舆论机器的默多克就不用说了,蜷缩回老家的传统远东商业利益集团,更是不会放过任何搅局、甚至反扑的机会。

    原本被视为乡下土财主的英国远东商业利益集团,其所盘踞的重要地盘香江,最近一年的动向,颇受英国主流媒体关注。

    那里除了汹涌的移民大潮之外,公司迁册也是蔚然成风。其中最举足轻重的一家,非汇丰莫属了。被唐焕狠狠地扒了一层皮后,其相比于原本时空,掩人耳目的手段少了很多,已经将伦敦这边的一家公司,升格为控股公司,并把香江的所有权益,转到该名下,完成了事实上迁册的最主要步骤。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勤和一系则纹丝不动,从而引来了议论纷纷。

    其实,这就属于树大招风了。拿另外一个巨无霸太古集团来讲,其也把商业利益的重头继续压在香江,但却只有首富先生被人拿着放大镜观察。

    揪住这一点不放后,捷豹落入唐焕之手,似乎比不上躲在福特羽翼下来得稳妥。

    在陷入僵持阶段之际,唐焕只是很简单地说了一句,“我确实对进军汽车行业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对了,我已经把阿斯顿马丁买下了。”

    那些为捷豹前途担忧的鼓噪,顿时被一巴掌抽回到了肚子里;正卯着劲地要和首富先生分出个高下的福特,更是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要知道,福特对阿斯顿马丁也有意思,在其1987年重新成为《007》电影屏幕上的御用座驾后,便展开了私下接触,甚至动用了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堂弟迈克尔王子的关系,可惜的是,没搞定大股东彼得利瓦诺斯。

    此人也是一位希腊船王,并且和女船王克里斯蒂娜有点渊源。

    老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在世时,和三名女性存在婚姻关系豪门千金蒂娜利瓦诺斯、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

    其中,只有蒂娜利瓦诺斯为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留下了儿女,即坠机丧生的亚山大奥纳西斯和超级败家女克里斯蒂娜奥纳西斯。

    虽然蒂娜利瓦诺斯这个更早一代希腊船王斯塔夫罗斯利瓦诺斯的二小姐,和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早就离婚了,甚至最后改嫁给了自己的姐夫,并且已经在1970年代后半期去世了,但奥纳西斯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女船王克里斯蒂娜,和利瓦诺斯家族的亲戚关系,是不容置疑的。

    按照辈分算起来,彼得利瓦诺斯这个利瓦诺斯家族的另外一个分支的佼佼者,正好和女船王克里斯蒂娜属于同一代。

    豪门家族的相互关系,有时候就是那么一回事比如法国葡萄酒两大酒庄拉菲和木桐,同属于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只是分支不同而已,但后者从二级升到一级的过程里,却遭到了前者激烈的反对。

    不过,彼得利瓦诺斯和女船王克里斯蒂娜之间,应该还没到唯利是图的淡漠地步。否则的话,其不会拒绝了福特之后,转而答应了唐焕。

    正因为如此,福特才被打击得不轻自己竟然在公关上输了一城。

    接下来,唐焕又放出了一招,即一旦收购捷豹成功,对方的成本控制计划便可以暂缓了,同时至少在三年到五年内,不会裁员。

    到了这个时候,福特就明显不敢接招了。其毕竟比不了唐焕这种初代创始人掌控公司,说一不二地无人敢挑战其权威,它的管理者哪敢打这个包票。

    长期以来,被指控打压本土制造业,造成大批人长期失业的撒切尔夫人政_府,则一下跪了妥了,捷豹就卖给首富先生了。

    在签署这份价格超过43亿美元的合同的时候,唐焕面对镜头笑得很洒脱你们以为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我成了凯子,可就凭你们这些自大狂和欧共体的关系走势来看,很可能两年后还得给我吐回来。

    另外,刚进入2月份,苏联便宣布放弃一~党_制,也就意味着大厦将倾的无法避免,以及随之而来的瓜分资产的饕餮盛宴,自己需要另外打造一个班底,来参与这场不吃白不吃的游戏。

    ……

    首富先生如此大张旗鼓地跨领域投资,无疑是汽车行业内的轰动**件,引来了观察家持续的关注。大家都在好奇,你一个卖计算机的家伙,怎么玩汽车?

    唐焕一开始的举措,堪称老成持重,即派遣财务团队进入捷豹和阿斯顿马丁的同时,便着手进行输血了。效果自然立竿见影,捷豹像被地主家买去的通房丫头,营养不良的面黄肌瘦,变成了锦衣玉食的面色红润。

    另外,女船王克里斯蒂娜的奥林匹斯集团,之前以2750万美元从意大利政_府手里买来的因破产而被接手管理的兰博基尼,也被唐焕要了过来。

    外界对此颇为无语看看这对公母,配合起来还真够默契的。眼瞅着英国足球俱乐部终于被解禁,可以征战欧洲赛场了,也不知道切尔西和ac米兰这一新一老两大豪门相遇后,还能如此一家亲不。当然了,这需要欧足联在抽签环节上的技巧。

    在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而又理所当然的操作之后,首富先生接下来的动作,终于让那些拭目以待的观察家们,如愿以偿地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科技梦幻地追求革新和充满气魄地大把烧钱。

    从北极回来后的唐焕,越发地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了。据称,投资汽车行业便有这个方面的考虑称赞完了自家的锂电池技术在北极地区的低温环境里表现不出预料,开始强调新能源在汽车这一传统交通工具上的应用。

    做为技术大家,唐焕在推动应用方面从来都是脚踏实地,而非不负责任地卖弄噱头。

    比如,这次关于汽车的新能源应用技术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时下大热的regenerative_brake再生制动。

    相比于把车的动能以摩擦形式直接转化成热能的最普通制动方法,“再生制动”算是另一种原理接近,但较为简单的dynamic_braking电阻制动的升级版本,即把电动机转成发电机、车辆的动能转成电能,并储存起来以供使用,而电阻制动通常只会把产生的电,经过电阻转成无用的热释放走。

    当然了,使用再生制动的车辆,仍然会留有传统的摩擦制动,以提供快速、强力的制动。再生制动一般只会把大约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动能再生使用,其余的动能则还是转换成为热。具体的效率,会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而有所不同。

    显而易见,汽车有了这个再生制动提供的电力后,也就进一步巩固了唐焕所说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新平台的基础。

    事实上,汽车上的新能源应用,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相当多的其它厂商都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比如去年,奥迪便在大获成功的audi100上,衍生出了一个audiduo的试验车版本,只不过唐焕顶着高科技代言人的光环进军汽车领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罢了。

    唐焕第二个充满新意的动作,是在去年的卖座大片《回到未来续集》里,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惊鸿一瞥的无人驾驶汽车。或者更准确地从目前实用角度来讲,类似车道偏离警示系统、防撞警示系统这样的汽车辅助驾驶技术。

    在这一领域,唐焕当然也谈不上首创,第一部真正自动化的汽车已经在1980年代进行展示了,更有甚者,卡内基美隆大学在1984年推动navlab计划与alv计划;梅赛德斯…奔驰与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在1987年共同推行尤里卡普罗米修斯计划,都显示出其得到了如何的重视。

    不过,在计算机行业竞争上把传统豪强ibm杀得奄奄一息的唐焕,主动把计算机应用向汽车领域推广、甚至不惜收购相关公司、撸起袖子直接上的勃勃野心,还是让各个巨头纷纷表示,“自己真的感觉压力很大”;当然了,他们也不忘记风度翩翩地补充上一句,“唐焕所带来的新风气,对整个汽车工业发展来讲,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

    在公开场合里不见踪迹几乎一年的唐首富,就是以如此华丽的姿态,重新回到世界主流视野内,用无数对其财力的惊叹,硬生生地压住了那些居心叵测的鼓噪。

    在欧洲布局远远不止收购捷豹、阿斯顿马丁这些动作的唐焕,直到1990年3月,才从英国伦敦,经停美国纽约,飞回了西海岸的旧金山。

    所有美国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对此发出一则短讯:“离开一年后,唐焕重回硅谷。”

    当硅谷一号在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后,无比壮观的欢迎人群,让整个旧金山湾区联合出动警力维持秩序。

    有些记者已经默契地为此想好了一个博取眼球的劲爆标题:“在大旧金山,唐的重要性无人可比,即使州长和总统也不行。”

    接过那束感谢其对旧金山大地震无私援助的鲜花后,唐焕在机场做了短暂的即兴演讲,最后提到,“加州高铁即将正式通车,这必将有助于遭受天灾打击的旧金山湾区快速恢复。今年的春季哲儒开发者大会,还会略有提前,预计会至少吸引来6500名与会者,希望可以借此振奋饱受重创的旅游业。”

    虽然时间有所调整,但本届春季哲儒开发者大会还是创下了参与人数的史新高。唐焕所说的6500人,那是从与会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而做出的最保守估计,实际上超过万人没有任何疑问。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和唐焕这位计算机行业的泰山北斗终于归来不无关系,而且邀请函上印着的那句“从html和浏览器开始”,让关注it发展的人们意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契机。(未完待续。。)

第0829章 你们放心WWW标准免费

    ……

    事实上,html和浏览器这两个概念,已经不算完全陌生了,至少对于那些以哲儒和方圆产品为主要工作平台的开发者们是如此。

    在哲儒的面向桌面的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studios1988和面向服务器的高端操作系统artascope即万象里,都以功能扩展包的形式,提供了哲儒网络浏览器polestar北极星的测试版本;后者更是新增了名为zerone_inter_services哲儒互联网服务即zis的服务器软件,提供html服务。

    显而易见,随着唐焕返回硅谷,这些原本只供专业技术社区有限研讨的东西,将会被推到更广范围的公众面前,而稍微品味出其中三味的人们,自然而然地被勾搭过来了,并且还是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着唿朋唤友。

    虽然本届哲儒春季开发者大会主题明确,但具体组织过程依然透着一种神秘,可容纳7000人的举办地点旧金山市政礼堂,提前一个星期就被包了下来。好奇的记者只能远远地望着飘扬的旗帜,一旦靠近,试图探个究竟,就会被工作人员礼貌地劝走。

    好在唐焕回到旧金山后,很快便召开了一个媒体通气会,和几乎阔别了一年的美国媒体们互诉“衷肠”。

    当然了,得到邀请的记者,无不属于态度友好之辈,不会满怀恶意地借此机会向首富先生发难。

    一开始,大家只是打个招唿,随便说了一句,“唐,从北极回来后,你因为腿伤又休养了好几个月,现在应该重新回到岗位上,恢复以前的工作状态吧?”

    没想到,如此简单的一句寒暄,居然引出来一个颇耐人寻味的重量级新闻。

    唐焕十分认真地回答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委员会运作得非常完美。我想,我没有必要打断这个大好的态势,至少方圆电脑公司是这样。”

    机警的记者立刻顺着这个话题刨根问底下去,“唐,你这种远离权力中心的自我放逐,是因为迫于投资者的压力么?因为据我们所知,随着中国遭到制裁,你在那里的所有项目,比如发射人造卫星,都被搁置了下来,相信损失不小,而做为公众公司的方圆电脑,其董事会完全有理由采取必要的举措,来排除掉你产生的负面影响。”

    唐焕当即打了一个哈哈,“方圆电脑公司是我的心血结晶,我所做的一切,自认为是为了它好,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想,这种美好的情怀,应该不会有人质疑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