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科技狂人-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方案在脑中逐渐成型后,唐焕不禁哑然失笑,自己主要是想做成就啊,可如此一来,也催生出了一块可口的教育蛋糕,中国就算欠发达,可体积摆在这里呢,独享的话,说不定要吃撑了,自己的商人属性值什么时候升得这么高了。

    正好央视方面殷勤地要求会面,倒是主动把可供炒作的平台送上门来了。

    江志强居中介绍了一下,为首者是主管全面业务的戴临风,以及王枫等人。

    目前央视的组织架构还不是很清晰,没有正式的台长这一职务,而年过花甲的戴临风算是实际意义上的台长了。

    握手的时候,唐焕特意打量了一下王枫,按照历史轨迹发展,明年其将会接任台长职务,他的女儿王雪纯是央视未来的著名主持人。

    事实上,目前央视的领导并不好当,既要让领导满意,又要让观众认可,同时还想一展个人暴富,再加上经费有限,估计只能用一连串的“难”来形容了。

    央视当下的一大短板就是节目资源匮乏,以前是靠着电影和各大文工团支援,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了。

    早在1979年,戴临风亲自带队赶赴香港采购影片,在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引进了美国电视剧,这就是一度引起轰动的17集科幻电视连续剧《man from atlantis》——《大西洋底来的人》。

    剧中主人公麦克戴太阳镜的造型,影响了众多的中国青年,使得太阳镜开始风靡大陆,甚至被一些人直接称之为“麦克镜”。

    由此可见,在文化娱乐方面,现在的中国是如何地毫无任何还手之力。

    央视引进的另一部电视剧《garrisons gorillas》——《加里森敢死队》,使得这个弱势地位越发地明显。

    《大西洋底来的人》是全国广播公司于1977年到1978年之间播出的电视剧,而《加里森敢死队》则是美国广播公司于1967年播出的广播剧,并且于1968年在宝岛的台视以原音播出。

    其讲述的故事为,美国陆军中尉加里森,与他从监狱中选拔出的一批由流_氓、小偷、强盗、杀人犯等囚犯所组成的敢死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欧洲执行任务。

    由于1967年在美国首播时收视率不佳的缘故,所以《加里森敢死队》仅制作了一季。

    结果就是这样一部可以说很老的电视剧,由上_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1980年在央视的译制片时段播放后,受到了追捧。

    不过在播完第15集后。央视便中断了后11集的播出。理由是:“这部26集的连续剧播放一半时。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停播。”

    归根结底就是,央视没有自己原创的电视连续剧,进而少见多怪的人们,对于外来文化中,不管好的还是不合时宜的元素,都没有任何抵抗力,全盘接受下来。

    正是有感于这一点。戴临风尝试着制作出了中国大陆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其总共耗资10万元人民币,在北_京、庐_山、九_江、汉_口、福_建等地拍摄了97天。

    自然而然地,当这部9集电视连续剧于1981年春节期间在央视播出后,同样大受关注。

    但由于拍摄紧急,服装道具不全,东拼西凑之下,拍摄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且剧中主人公使用美男计获取情报,以及国_军女谍报人员从被子里钻出,露出裸_露双肩的一幕。惹来了争议。

    尽管央视第一部作品的登场亮相并不完美,但毕竟迈出了突破性的第一步。意义可谓深远。

    导演王扶林从英国考察回国后,提起英国改编的莎士比亚剧集,十分畅销,深受全世界的观众欢迎。

    结果这话触动了戴临风,他把目光落到了中国自己的文学经典上,打算拍摄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电视剧,但却困难重重。

    比如红学界历来论战不休,首先在剧本改编上就很难办,不管怎么写,都会被骂。

    而原本时空里,大陆第一版电视剧《红楼梦》,从1981年11月,央视召开关于《红楼梦》拍摄成电视剧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改编问题,到剧本于1983年3月起稿,中间便耗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见其如何困难了。

    所以,了解到唐焕在好莱坞、香江都有娱乐产业的戴临风等人,并非像唐焕所猜想得那样,仅仅寻求更丰富的节目来源,而是所求甚多。

    但就算知道戴临风图谋不小,唐焕也会不以为忤,他欣赏脚踏实地做实事的人,最起码,央视这批人,比那些不作为、胡作为的家伙,强得太多了。

    双方寒暄过后,自然首先提起了即将播映的电视剧《霍元甲》,戴临风等人不住口地称赞,盖因央视花钱买东西还从来没有如此顺心过,作品精彩不说,关键是创作理念太符合当下的大形势了。

    众人完全可以预料到,《霍元甲》播出后,肯定是领导满意、观众买账,他们的工作得到肯定。

    “只有中国人才能最理解自己的文化精髓,而拿出可以产生共鸣的好作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唐焕微微一笑。

    当前的大陆可以说是文化娱乐的荒漠,属于给啥都好吃的阶段,《霍元甲》在这里所引发的轰动,注定要比宝岛那边大。

    “确实如此,所以央视一直在努力发展原创电视剧。”戴临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说出了此次会面的第一个目标,“我们不仅希望从唐先生这里得到更好的节目源,还希望加深彼此合作,毕竟央视在原创电视剧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固所愿而,不敢请耳。”唐焕低姿态地拽文后,打了个哈哈,“如果央视可以给我的方圆电脑打广告的话,合作的力度肯定会进一步加强,比如电视剧拍摄资金方面。”

    戴临风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幽默风趣很和气的样子,但骨子里极有担当,央视运营上的很多第一次的突破,都是他拍板决定下的成果,这也是从革命年代中走过来的人物才具备的气魄。

    因此,对于唐焕非常明显的激将法,戴临风也直来直往地做出了表态,“你还别说,我真敢破例接这个广告业务,首长们去参观的新闻,央视就播报过,有偿地帮着介绍一下,还是可以讲得通的。”

    一听这话,唐焕喜上眉梢,挑起大拇指称赞道:“有担当,够爽快,太投脾气了,中午这顿饭我请了。”

    “原来唐先生没打算管饭的。”戴临风的打趣,惹来了在场众人会心地大笑。

    既然广告戴临风都敢顶着风险接下来,那唐焕计划打造一个益智类的综艺节目,来长期炒作方圆电脑,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果不其然,戴临风在和旁边的王枫等人交换意见后,欣然应允。

    央视现在的播出内容不但缺乏电视剧,而且节目类别也不丰富,能意外地得到一个近乎免费的稀缺综艺节目,他们自然有胆量担当下来,更何况这个益智类节目就算想要引发争议也不容易。

    发现自己想要的长期节目供应商、业务合作,甚至赞助资金,超乎意料地齐刷刷送到怀里,心情舒畅的戴临风等人,在饭桌上的时候,非常地豪爽。

    “我听说唐先生正在燕京寻找建立影视基地的地方?”戴临风瞅了个空子开口问道。

    “这个计划基本搁浅了,天子脚下有诸多不便之处。”唐焕微微皱着眉头回答,“我正在沪城建立一个影视基地,但一些北方景观的需求,还是要在北方解决,已经开始考虑在别的省份选址了。”

    “唐先生的手笔真是非同凡响。”戴临风不无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他已经百分之百地确定了,这位唐老板并非有钱那么简单,其在大陆的办事能力更加非同一般,而这也正是自己需要寻找的助力。

    虽然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八字还没有一个撇,但戴临风已经预料到了,这个项目不是一般地烧钱,比如大观园这个场景就是必不可少的场景。

    如果自己能把一些工作做到前面,拍摄《红楼梦》的计划无疑会大大提速,而金光闪闪的唐焕,便是一个最佳的化缘者。

    “其实在燕京做一个类似影视基地的项目,还是可以办到的,我就有一个建议。”戴临风娓娓道来。

    不说唐焕的精明,仅是其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优势,便能让他迅速明白戴临风实质上在推销什么东西。

    老实说,唐焕对于大观园的项目兴趣不大。

    不过,以戴临风为代表的领导层,十分配合炒作方圆电脑的计划,他也不好不给面子,随便支援一下也在情理当中。

    双方合作诚意十足,这次会面自然尽欢而散。

    不过在接到周密从香江打来的一个电话后,唐焕的愉快心情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他冷笑一声,对着话筒说道:“失败就失败吧,正好给了一个未来开战的借口。”(未完待续。。)

第0345章 不得不发疯的怡和

    周密所汇报的失败,是指收购香江电话的行动泡汤了。

    对于那百分之三十多的股份,置地疯狂地砸出了将近14亿,大大出乎了周密的意料,结果措不及防之下,错失了先机,迅速败下阵来。

    在大陆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香江恒生指数打破1976年至1977年的牛皮闷局,由1978年低点383。4点起计,到1981年7月17日点,短短三年之间上升了3。7倍。

    由此可见,投资者是如何地看好香江这个进军大陆的商业跳板,自然而然地这也推动了发展房地产的热情,甚至市面上还出现了炒楼狂潮。

    有一个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投机所达到的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即楼价的供楼负担比率——供楼支出占大学毕业生收入的比重,其最高的时候一度高达180%,也就是说,底层民众要用近乎收入的一倍才能够供得起楼。

    佳宁集团就是利用这个股市大好的机会,大肆投机,吹出了一个好大的肥皂泡。

    不过在1981年,也就是今年7月17日,香江银行公会宣布,7月21日起,储蓄存款利率由11厘加至12厘,于是乎,恒生指数当日便从最高点开始下跌。

    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这就是揭开了1980年代香江第一次股灾的序幕。

    加之已经开始的关于香江前途的中英谈判,屡屡陷入僵局,恒生指数将会在今年与明年下跌幅度总共达到63%。

    而且这个颓势。一直要持续到1984年中英谈判达成一致。局面明朗后。才会反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唐焕认为,只要自己诚心收购香江电话这百分之三十多部分的股份,就算怡和也有兴趣,但其在九龙仓收购战中,由于自己的介入,并没有像原本时空里的那样,从包船王那里狠狠地敲了一笔现金。反而是这笔差价落到了自己的口袋里,导致它的竞争实力有限得很。

    而汉鼎投资公司的团队,在研究之后,结果也和唐焕的推断类似。

    所以,负责具体执行的周密,把收购的方针定为稳健和友好,不花无谓的冤枉钱。

    毕竟,靠着唐焕的投机情报积累下来的家底,本来就不好肆意张扬。

    可以说,唐焕这一方计算得很周详。按理来说,收购应该是十拿九稳了。但他们却漏掉了一个人为影响的主观因素——来自于怡和内部的公司政_治斗争。

    现任的怡和主席,也就是香江人常说的大班,是david newbigging——大卫?纽璧坚。

    他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因军功于1918年获授十字勋章,并前往远东及香江发展,从1938年至1947年任职怡和洋行董事,于1941年香江被日本攻陷前夕,被委任为粮食管制官,之后则被关押于赤柱拘留营内,期间设法维持营内秩序,等日本战败后,又被赐封大英帝国最优秀勋章。

    出生于中国的纽璧坚,在加拿大和英国完成求学后,1954年决定来香江发展,以20岁之龄加入父亲曾任职的怡和洋行,由低做起,在1967年晋身怡和董事局,1970年再升任怡和董事总经理,同时兼任怡和旗下九龙仓的主席。

    实际上,在1970年,纽璧坚一度有机会出任怡和主席,但在凯瑟克家族的坚持下,时任高级董事总经理的henry keswick——亨利?凯瑟克,获得英国伦敦方面的股东支持而成功上位。

    等到三年后,亨利?凯瑟克卸任,纽璧坚这才接任怡和主席兼高级董事总经理,执掌怡和的决策权。

    可问题是,凯瑟克家族人丁兴旺,靠时间熬走了亨利?凯瑟克,他的胞弟simon keswick——西门?凯瑟克接踵而至,眼巴巴地盯着大班这个位置呢。

    来自于苏格兰的凯瑟克家族,是怡和创办人之一威廉?渣甸表亲的后人,为怡和的主要股东。

    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凯瑟克家族的股份早就摊薄到无法一言决之的地步了,而纽璧坚有父子两代为怡和打拼、甚至沦为战俘的资历,被股东认可的程度也可想而知。

    因此,西门?凯瑟克想要坐上怡和大班的宝座,只能通过一步步地公司政_治斗争,来夺取权力,而最有力的手段,就是质疑纽璧坚的经营能力,打击对手的威信。

    恰恰悲催的是,纽璧坚至少有两个把柄——怡和传统业务滑坡和九龙仓争夺失败,成了无法辩解的短板。

    可实际上,纽璧坚因此受到责难,还真有点委屈。

    首先,怡和原本以转口贸易和代理商为主的生意,其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早在1962年,著名学者马素?麦克鲁汉的著作中就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之越来越多的生产商,直接与本地买家接洽。

    作为代理商,怡和的重要性跟着降低,自然而然地收益倒退。

    这个大势不管换成谁当家,都只能捏着鼻子承认现实。

    其次,九龙仓争夺战的过程里,纽璧坚已经殚精竭虑、竭尽所能了,甚至为了筹集资金,还把金门大厦以接近十亿的价格卖给了佳宁集团,让其借机炒作了一把所谓的实力。

    面对华资的来势汹汹,怡和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不惜血本保住九龙仓,维持百年大洋行的面子,或者最大限度地在出手九龙仓的时候赚取现金,得到里子。

    而去年六月下旬。纽璧坚趁着包船王远赴欧洲的空档。发起决战。其方案在面子和里子的取舍上堪称两全其美。

    原本时空里,纽璧坚虽然丢了九龙仓的控制权,但却从包船王那里狠狠地赚了一笔,满载而归,算是值回票价了。

    但这个时空里,由于唐焕跳出来插了一脚,怡和面子里子都没捞到,大亏特亏。

    这显然属于非战之罪。纽璧坚被坑得冤枉到家了。

    面对西门?凯瑟克的逼宫,纽璧坚自然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他看来,怡和要想摆脱眼前的困境,必须和包船王弃船登岸,由航运业转而进军房地产业一样,进行业务转型。

    纽璧坚同样选择了房地产业,另外还有香江电话、香江电灯这样的公用服务行业,并可以借此恢复怡和往日里老大的形象。

    但这么做的前提是,投资者要对香江前途抱有信心,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恰恰有“恐_共症”,而且病入骨髓。成了顽疾,盖因其挑起鸦_片战争后,百余年以来在中国大陆各地经营的分公司,全被秋风扫落叶一般充公了。

    于是乎,西门?凯瑟克和纽璧坚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越来越明显了。

    在巨大的压力下,急于证明自己的纽璧坚,一反往日里保守的作风,在投资上表现得极为大胆和激进,暴起发难,将周密掀于马下,把香江电话捏到了手里。

    当然了,这里面未尝没有抱负的意味。

    唐焕在去年九龙仓争夺的决战阶段,既赚到了差价,又得到了包船王的人情,使得怡和的算计落了空,纽璧坚心里不恨才叫怪呢。

    而像包船王这样的华商,资金周转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汇丰,其给唐焕转账的时候,身为汇丰董事的纽璧坚,想要弄清楚资金流向并不困难。

    顺藤摸瓜之下,他自然知道是谁坑了怡和,使得自己多了一个可供西门?凯瑟克肆意攻击的靶子。

    如今在香江电话股权的争夺上,置地击败了势在必得的唐焕,不但报了一箭之仇,还为怡和恢复了荣誉,实在是一举数得了。

    为了借此巩固自己的威信,纽璧坚通过媒体炒作了本次资本运作的大获成功,像《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信报》、《焦点》等等财经报纸,都参与了讨论,甚至连寰亚电视也避无可避地详细报道了自己老板的本次失利。

    见纽璧坚如此不依不饶,周密郁闷之余,也是毫无办法,谁让商场上只以成功论英雄呢。

    而且还不能有输不起的姿态,有媒体采访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