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绝对很邪乎-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都杀了之后,坐下来一寻思,人生好无聊啊,干点啥呢?要不弄点丹药,长生不老吧。

于是宣宗就蹲在原来武宗炼丹的小屋子里,满地寻找铅汞朱砂,往嘴里塞。谁劝也劝不住,没过多久,吃得宣宗后背上起了一个巨大的疙瘩。这疙瘩太大了,躺下硌得慌,趴着压得慌,连硌带压,宣宗就这样辞别人世了,时年五十岁。

4。懿宗李漼的个人简历

宣宗之所以成为宣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死得比较早。在他死后,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浙东人裘甫不和谐,大闹群体事件;二是南诏国邦交出了麻烦,导致了庞勋事件的发生。前一件倒还罢了,关键是后一件。史学家欧阳修就坚定不移地认为,第二件事等于是直接宣告了大唐帝国的完蛋命运。

这两桩事,无巧不巧,全都被懿宗李漼这个倒霉蛋碰上了。

然则懿宗李漼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何以别人都碰不到的怪事,偏偏都让他撞上?

要想弄清楚这件事,我们就必须先从他的个人简历说起:

大唐第十八任皇帝懿宗李漼个人档案:

姓名:李漼

曾用名:李温

出生: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公元833年

籍贯:长安藩邸

属相:牛

卒年: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享年四十一岁

死因:

特长:酒宴游乐

社会关系:

父亲:宣宗李忱

母亲:晁氏

妻子:王氏

儿子:八子

女儿:八女

心路历程:

0岁:出生

3岁:甘露事件发生,以宦官仇士良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成功粉碎了文宗李昂的政治阴谋

8岁:文宗李昂郁闷而死,武宗李炎继位

13岁:会昌法难,武宗灭法

14岁:武宗李炎卒,父亲李忱以皇太叔名义继位,是为宣宗

14岁:被封为郓王

27岁:父亲宣宗死,遗命立三弟李滋为帝。并将李滋委托给没有军权的太监王归长、马公儒。此二人就商议如何解决掉掌握了军权的王宗实,于是假传圣旨,命王宗实去淮南镇做监军。王宗实正要起行,身边的人提醒他:为什么不借辞行之机,去瞧瞧皇上呢?于是王宗实入宫一看,发现宣宗已死。大骂王归长、马公儒假传圣旨,王归长与马公儒有口难辩,眼睁睁地看着愤怒的王宗实立了宣宗的长子李温。改名李漼,是为懿宗

28岁:浙东裘甫大闹群体事件,率领三十二万人,分三十二队,攻陷象山,儒家子王式不举烽火,将其殄灭

29岁:南诏大搞分裂主义,悍然南独,建大理国

30岁:武宁兵不听调遣,杀逐官长,观察使王式率兵围之,屠千人

31岁:南诏独立分子攻入安南

36岁:远征军讨伐大理国,要求轮休,朝廷说:不要问你休息了没有,要问你为什么还没有为国家牺牲?于是将士皆反,推判官庞勋为主,转战千里,祸乱天下

36岁:在懿宗皇帝的亲切关怀和过问下,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问世

37岁:歼灭了庞勋匪帮。时河南大旱,民诉于观察使崔荛。崔荛指庭树曰:树上这不是有叶子吗?说什么旱?纯粹是胡说八道……于是群众大搞群体事件,崔荛潜逃,路上遇到百姓,要求饮水,百姓以尿灌之

38岁:大理国侵略军攻打成都,未克,成都保卫战胜利闭幕

38岁:最宠爱的同昌公主出嫁刚刚两年,死了。懿宗痛于心,杀御医二十余人,尽捕其家属三百余人。宰相刘瞻劝架,贬宰相刘瞻为司户。

41岁:水银为池,金玉为树,驱师万众,京师皆动,大唐帝国喜迎佛骨舍利入京。懿宗皇帝发表讲话说:佛骨是个好东西,可以保佑我多活几年……言未讫,卒。于是史家评曰:佛骨才入于应门,龙遁已泣于苍野。意思是说:佛骨来了,你死翘翘了……

从这份简历上,我们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从这时候开始,大唐帝国开始进入了一个理性阶段,特点就是藩镇在长期的消磨之中销声匿迹了。但与此同时,大唐帝国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他们仍然停留在旧有的习惯思维之中,没有能够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结果捅出了大娄子。

这种形势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何以大唐帝国没有能够跟上形势的变化呢?

这跟懿宗李漼的个人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5。学者贼寇是兄弟

我们应该还记得,在前面提到敬宗皇帝时,曾经遭遇到过两次群众闹事。最搞笑的是第二次,染工张韶率了手下兄弟强闯银台门,硬是冲到龙椅上吃了顿工作餐。这件事情之所以充满了滑稽的色彩,是因为张韶的思维与现实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件事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的人们,对问鼎皇权考虑得少,行事冲动之余,难免会闹出笑话。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的威势越来越弱,到了懿宗李漼的时代,敢于问鼎皇权的,已经大有人在,人数多了,难免就会有几个人碰对了路子。

而人民群众之所以敢于思考这个问题,同懿宗李漼登基的法统性不足有莫大的关系。实际上,对周围人充满了仇恨的宣宗皇帝,最喜欢的是三儿子李滋,并委托宦官并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并宣徽南院使王居方等人,让他们扶立老三李滋登基。

如此说来,王归长这几个人就是历史上最常见的托孤之臣了。大凡托孤,总是要找最有实力最有势力的,否则这孤也托不住啊。

然而在宣宗这里恰恰相反,王归长他们非但没有实力,没有势力,甚至连影响力也没有。

那么宣宗为啥要找这几个人呢?

这是因为,宣宗是个仇恨型人格的人,对事对人都充满了怨恨,因为他是在极端不公平的环境中长大,屈辱与怨怼已经腐蚀了他的全部身心。举凡仇恨型人格的人,做事的时候都喜欢跟正常的规律扭着劲来。表现在宣宗这里,就是越没有势力的大臣他越是要托孤,越有势力的人,他越是不理你。

这个有势力却被宣宗排斥在托孤之外的,就是左神策军中尉王宗实了。王归长他们获得了托孤任命,发现头一桩麻烦就是得支开王宗实,于是就忽悠王宗实去淮南监军。王宗实心眼也实在,接到命令就准备出发,却被他的副使拦住了。

副使说:皇上病了这么久,你只隔着门问候皇帝,面也不曾见过一次,现在突然让你出外监军,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啊。

要弄清楚真假,那就得去宫里看看了。

王宗实回宫一看,啊,宣宗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这下子王宗实火大了,拔刀就要杀王归长等人,吓得王归长急忙跪地求饶,为了保命,还被迫承认是自己假传圣旨——结果好端端的事情被宣宗的仇恨型人格给弄砸了。

既然现在王宗实发现了错误,那就要纠正过来。于是王宗实废除了宣宗家老三接班的权力,改由宣宗最讨厌的大儿子出任。这个大儿子,就是懿宗李漼了。

那么懿宗李漼,又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呢?

宣宗登基的时候,已经三十七岁了,原本是毫无指望的事情,却最终成为了皇帝。所以宣宗最讨厌别人说他没有能力,力图要证明自己本事超强。而暗示他缺乏能力的借口,莫过于劝他立太子。所以大臣们劝说一次,宣宗就对大儿子生出几分厌恶,再劝说,宣宗已经是一看到大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了。

于是李漼被打发到自己的封地去了,这对于懿宗李漼来说,无异于一次沉重的打击。

换到懿宗李漼这个角度上来说,他奶奶是掳入宫的犯人家属,父亲是天生不会说话的半哑巴,这必然会影响到他在宫中的地位。好不容易父亲混成了皇帝,偏偏自己又成为了父亲的眼中钉,那么这残酷的现实会对懿宗李漼的心理造成一种什么影响呢?

这强大的生存压力,将最大限度地挤压他的精神空间,让他的思维陷入到一个无法自由伸展的漩涡。而这意味着他的智商大幅缩水,性格变得懦弱而内心充满了惊惧——这时候的懿宗李漼,其性格近似于武则天时代的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其人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过渡。

这是因为这一类人已经不再具有挑战自我的勇气,所以他们的生命,也就丧失了价值。

但与武则天时代不同的是,懿宗李漼偏偏赶上了最糟糕最可怕的时代——群氓的时代。

这个时代以人口的超常规增长为基础,过多的社会闲散劳动力找不到个正经事干,啸聚山野沦为流民,演绎出一幕幕黑社会相互砍杀的狂野序曲。

这个黑社会老大就是浙东人裘甫。话说此黑老大走上历史舞台时,他的身后就跟着一百多名拎着西瓜刀的小马仔。他的人生成长是一个谜,没人闹得清楚他爹妈是谁,又是如何走上的犯罪道路。当史官注意到他的时候,他已经率马仔攻陷了象山县,并开始了大吃大喝。

黑老大裘甫的人马很快扩充到三万之众,他也毫不客气地自任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天平。瞧这架势,要是人民群众没多大意见的话,他这就准备登基了。

黑帮老大出场了,儒家学者也如影随形。儒家和贼寇,在历史上是一对不离不弃的绝妙组合,但凡有贼寇祸乱天下,总少不了有儒家学者出来将其摆平。这已经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这次出场的儒家学者是浙东观察使王式,他只用了三招,就将裘甫打得形神俱散,灰飞烟灭。

第一招:召集吐蕃、回鹘骑士,用铁骑重力冲撞裘甫的马仔,裘甫立即被撞得溃不成军。

第二招:军民联防,村设堡垒,让裘甫的手下马仔找不到个落脚的地方。

第三招:将裘甫挤压在一个小地方,然后吹响集结号,发动最后的总攻。

三招交手过后,裘甫已经被王式活捉,押送长安城献俘。

然而,裘甫这件事只是一根导火线,而且目前大唐帝国像这种嗤嗤燃烧中的导火线太多,王式这边扑灭了一个,万没想到在大理南诏国那边还有一根,饶是王式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办法去南诏国灭火。

6。南诏国王起事端

所谓蠢人,就是泥陷于他那幼稚思维总是与社会发生冲突的人。

所以明智的人,对于蠢货向来是敬而远之。因为蠢货就意味着冲突,聪明人则是回避冲突,所以二者很难会有交集。

然而两蠢相遇,必有一争。中国有句话叫龙争虎斗,这说的就是蠢货遭遇蠢货。两个聪明人遭遇,就会会心一笑,而两个蠢货相遭遇,冲突型人格对冲突型人格,势必就会闹将起来。

而但凡蠢货,必然会遇到蠢货。已经说过了,聪明人会避开蠢货,所以蠢货能够找到的,仍然是蠢货。现在懿宗已经可以确定为蠢货了,那么另一个蠢货,则必然会闪亮登场。

话说懿宗登基,首先是给父亲宣宗办理丧事,将此消息通告友邦——南诏国。

南诏国定都桂林,乃大唐帝国的藩属之国,国内只有国王,是没有皇帝的。其国王必须由大唐皇帝盖章签字,才能生效。所以大唐帝国死了皇帝,按情按理,南诏国有必要表示沉痛的哀悼。

可是当要求哀悼的国书送抵南诏国的时候,恰好南诏国的老国王也刚刚死掉。老国王的儿子叫酋龙,是一个只比懿宗更蠢的愣头青,是一个典型的主观型人格的人。他也不说想一想,你家国王刚死,远在长安的大唐新皇帝哪里晓得?你必须也要发出一封国书,大唐那边才会知道的。

可是主观的人会把别人硬往自己的想象的筐子里装。酋龙自己知道父亲死了,就以为天下人都知道了。所以一看这封国书,登时就火了,说:有没有搞错?我爹死翘翘了,你们非但不派人磕头痛哭,反而让我哀悼你们的皇帝,这像话吗?还有,这国书应该发给我,我现在是国王嘛。怎么上面写的是我父亲的名字——人家哪里知道你父亲死了?所以酋龙这番闹事,明摆着是不懂事。

递交国书的使者被酋龙骂了一顿,回去之后添油加醋一忽悠,懿宗如果是个明白人,就知道遇到蠢货了,届时就会再派个明白人过去忽悠忽悠酋龙,也就没事了。可是懿宗也蠢,一听酋龙如此无理,认为这是酋龙不给他面子——超级爱面子,而且强迫别人给自己面子,这是蠢货的第二个特点了——于是懿宗就宣布要对南诏国采取反制措施。

啥反制措施呢?

就是不承认酋龙出任国王,不予册封。

酋龙一看,哎哟嗬,小样的,你瞧不起我是不是?立即宣布自己登基做皇帝,国王老子还嫌官职太小呢,要做就做皇帝。当上皇帝之后,酋龙发布告南诏人民书,愤怒谴责了大唐帝国屡犯边境的罪恶,南诏国已是忍无可忍了。于是南诏国正式对大唐发动了战争。

边疆战火突起,懿宗沉着应对,立即吩咐官兵出动,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临出发前许诺将士:打上三年的仗,就可以轮休,换别的部队再上。于是将士们兴冲冲地出发了。砰砰砰哐哐哐,这仗一打就是六年,打到大家筋疲力尽,连做梦都想回家的程度,忽然想起了三年轮休的誓约,就要求懿宗履行诺言。却不知越是在人口暴增之时,社会资源越是短缺,表现在国家的治理上,就是人口越多盗匪越多,养兵的费用也越是高昂。这时候的大唐帝国压根就养不起兵,好歹这里还有几个能干活的人,你要轮休,谁来接替你?所以压根没有可能。

发现懿宗皇帝说了不算,轮休竟成泡影,三军将士大怒,遂以粮料官庞勋为首,掀起了叛乱。于是庞勋率叛军不理睬南诏国侵略军,而是扭头杀入内地,一路行来,江湖绿林纷纷赶来加盟,队伍越来越庞大,很快就攻占了宿州和彭城。

发现自己手下兵强马壮,马仔众多,庞勋极是开心,就给懿宗写信,建议双方和谈。不想懿宗却铁了心,尽调天下兵马,一面和庞勋谈判,一边调兵遣将,加紧进攻,与庞勋大军展开了徐州会战。结果庞勋不支,向亳州、宋州方向逃窜。官兵穷追不舍,一直追到蕲州,庞勋战死在战场上,这次闹事就这样被镇压了。

镇压了也没关系,事实上,庞勋事件并非是毫无意义的,他是行将到来的黄巢起义的预演。此时的大唐帝国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那无以计数的游民和社会闲散劳动力,必然会从根本上彻底毁灭这个帝国。

但是懿宗却懒得考虑这些事,太累。他倾注于推进佛学事业的发展,并派了使者去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大臣拼命阻拦。懿宗说: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

咸通十四年四月,佛骨抵达京城,懿宗走出宫来,对佛骨下跪膜拜,因为心情过于激动,以至于泪水湿了胸襟。

拜了佛骨,懿宗感觉心事已了,就闭上眼睛,告别了这个世界。

第十二章 僖宗、昭宗和哀帝:毁灭季节的恐怖余响

1。僖宗李儇的个人简历

话说懿宗临死之前,宫中太监召开会议,与会人员包括了左神策军中尉刘行深、右神策军中尉韩文约。会议的议题主要是:懿宗将死,大唐帝国向何处去?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甭管大唐向何处去,总之不能让自己吃亏。所以既然要在懿宗的诸儿子中挑选出来一个皇帝,那么理所当然的,要挑一个最缺心眼,脑子最不够用,年龄最小的。

十二岁的皇五子李俨,就成了无可争议的人选。

于是李俨这个缺心眼的孩子,就改名李儇,成功登上大宝,成为了帝国的第十九任皇帝。那么,这个孩子到底有多缺心眼呢?

看看这倒霉孩子的个人简历,我们心里就会有数了。

大唐第十九任皇帝僖宗李儇个人档案:

姓名:李儇

曾用名:李俨

出生:咸通三年五月初八,公元862年

籍贯:陕西长安宫中

属相:马

卒年: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享年二十七岁

死因:暴疾

特长:打马球

社会关系:

父亲:懿宗李漼

母亲:王氏

妻子:不详

儿子:二子

女儿:二女

心路历程:

0岁:出生

12岁:父亲懿宗卒,在太监们的一致拥护下,登基为帝。改李俨之名为李儇,是为僖宗

13岁:濮阳王仙芝率领数千人起义

14岁:僖宗年幼,不知自己来历,误以为太监田令孜是自己的爹,呼之曰阿父。由是田令孜掌握神策军兵权

15岁:王仙芝起义军内部发生激烈的路线斗争,黄巢与王仙芝决裂,分兵而行

16岁:王仙芝受朝廷招抚,于是派遣部将尚君长前往招讨副都监杨复光处商量起义事宜。平卢节度使宋威得知,嫉妒杨复光立功,就暗中绑架尚君长,杀之。王芝仙未能经受得住残酷政治斗争的考验,再次反抗朝廷

17岁:沙陀军事将领李克用父子擒杀王仙芝,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17岁:黄巢攻亳州,称冲天大将军

18岁:黄巢攻陷潭州

19岁:黄巢攻陷洛阳潼关,僖宗天子赴陕西汉中视察工作。黄巢攻陷长安,登基为帝,改国号齐

20岁:僖宗天子赴成都视察工作

21岁:唐军与齐军对峙于灵感寺,双方均无粮草。由是唐军捉百姓卖给齐军,齐军也捉百姓卖给唐军,双方阵地上一片欢呼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