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产狂人任志强-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活环境从独立和私密的居家状态转化为繁杂和公开的办公状态。
  将体量庞大、首层出入口有限、以竖向交通为主的办公楼改为住宅楼,再赋予住宅一部分办公楼的功能,导致人和物的流量加大和复杂化。根据住宅功能所设的4部电梯已无法满足垂直交通的要求,潘总已计划将垂直电梯增加为7部,即便如此,办公与居家的交叉人流也已使家庭居住的环境质量大大降低。而目前SOHO现代城的客户有许多是以银行的住房信贷按揭购买小型办公用房开办公司,这势必将对以居家为主要目的的或者追求自由、安静的创作空间的客户造成干扰。
  二、 对采光通风等居住条件的理解
  理论上,SOHO现代城每4层的一个空中庭院希望通过朝南开的8米宽、12米高的空洞,使南向的日照能射入内侧空中庭院开窗的房间之中,但实际上,即使正午最直接照射的阳光最多也只能照进平台而难以照进房间。
  专业的发展商必须从专业的角度积极地为不知情的客户去创造最好,不管是任何房间的日照条件,间接的采光连通风换气都无法有效地提供,更无法享受景观。
  另外,大多数厨房的窗户开在空中庭院之中。虽然每个厨房之中都有通风道,但中式餐馆的炊事工作所产生的油烟很大,在启动抽油烟机的同时需要开启窗户换气,厨房的气味会随着风压、风向的变化而四处飘溢,还有个别厨房的窗户开在人家门口,采光通风条件与环境条件都很差。

SOHO现代城风格之辩(2)
三、 公共交通空间和休憩空间的采暖问题
  现设计中SOHO现代城的主要客梯都是朝着空中庭院开门的,为了保证采光和换气,空中庭院不能封闭,所以空中庭院中的温度和室外温度是相同的。没有采暖设施、缺乏充足日照的空中庭院也无法在冬季为住户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憩、交往空间。
  四、 空中庭院的视线干扰问题
  空中庭院有着其在广告宣传中的优势,但同时也有着一些劣势——面向庭院的所有窗户都要永久地挂着满铺的窗帘,包括厨房,否则走廊和其他空间的人流是可以从高处俯视到你的整个房间的;某一家夫妻之间的生活细节很容易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中;某家小型聚会的音响会传入庭院并久久回震。
  五、 供暖与制冷设施的选择问题
  SOHO现代城样板间中的户式空调机安装在主卧室的密封隔柜内,外墙上留了从上到下的百叶窗。当我想就此提出询问时,潘总告诉我这个户式空调的方案已被他否定了,原则上将改为中央空调向户内分关的户式计量的供暖和供冷方式。最后的方案尚在研究、讨论和招标采购之中。
  目前看来户式可调节的全中央空调供暖和供冷的方式对用户来说,其好处是可以减少室内的管理、维修等一系列麻烦,但造价和运行费用较高。除支付城市(或集中)热源的供暖费用之外,还要支付主机运转和户内运转的费用。最大的不便则是在中央供暖和制冷系统统一开放运转的时间之外,无法提前和拖后供暖及制冷。同时在一个楼内只有少数住户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少数住户可能多承担费用的问题。
  单户式空调供暖制冷是次于全中央空调的供暖、制冷方式。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可由单个用户独立运行供暖和制冷的调节,费用、成本都会低于中央空调系统。缺点是要在每户安装一部主机,会有噪音。通常发展商都将主机安放在生活或主阳台的一侧,以解决主机的维修、噪音等问题。目前SOHO现代城将单户式空调改为中央空调也许正是因为其没有设计外阳台,没有主机摆放的位置。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技术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不用散热片供暖的方式将是发展的方向。
  SOHO现代城的空调系统由原设计的户式空调改为中央空调之后,也许在结构设计中也有要同时修改的地方。
  我相信在我向潘总谈了我的看法之后,潘总会努力地修改设计中的不足以给购房者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和潘总都认为SOHO现代城现有的设计不足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完善,使之成为一个好的产品。希望这些修改会让建成后的SOHO现代城不仅是一个好的概念,更是一个好的设计。
  ——摘自《任人评说》
  潘石屹接到任志强的来信后非常重视,他让公司主要领导、设计部及专家小组认真研究了信中所提出的问题,并作出了答复。潘石屹笑着对记者说,不太熟练电脑打字的他,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给任志强敲了一封长达5000字的回信,以《创新是需要勇气的》为题对任志强给予回敬。
  潘石屹坦言:“我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实质上都是观念上的差异。”2000年2月26日,现代城《客户通讯》刊登了这两封信。潘石屹称,画家的画摆出来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提出批评意见,房子也应该这样。
  还有另外一个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就是任志强到潘石屹的SOHO现代城样板间观看之后,写了一封《三分也算及格——朋友之间的交流》的信,刀刀见血地把SOHO现代城批了个一无是处。

SOHO现代城风格之辩(3)
在信中,任志强说SOHO这种物业类型“办公不像办公、居住不像居住,属于非牛非马的怪胎,设计上也就是草稿想法,北京的长安街旁边不应该有这种东西,如果不做修改,最后只能炸掉”。
  任志强还在信中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华远乃至任志强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菜农”,只知道辛苦地耕耘,缺少了与媒体的交流,以至于无法有效地将营养丰富又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奉献给每一个家庭;而潘石屹就像个精明的“二道贩子”,总能把本来是蔬菜的西红柿卖个水果的价钱。
  潘石屹是两天后在参加一次会议时,在会场上从一位老总那里拿到这封信的。潘石屹看完信后非常紧张,立即召集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开会,对任志强提出的问题逐一咨询研究,接着他给任志强写了回信《创新是需要勇气的——“二道贩子”给“菜农”的回信》。
  信中除了就任志强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技术方面的答复外,主题却稍有偏离,大谈创新问题。这使得事态由此转变,交锋的焦点不再是任志强信中提出的技术缺陷,而成了建筑是不是应该创新的问题,争论也逐渐显示出一边倒的态势。
  几天后,潘石屹经过认真权衡,还抓紧时间印发了一期客户通讯,将这两封信率先捅向公众。
  2000年3月8日,两家报纸同时以大版面刊登了这两封信,任志强和潘石屹之争被正式推向社会。现代城的业主也很关注这次争论,有的业主甚至还直接给任志强写信,加入到争论中来。一时间,SOHO又一次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
  3月8日正好是任志强的生日,现代城0706室的业主李璐给任志强写了一封信,以业主身份加入论战,他支持潘石屹,批评任志强的华远服务、组织观念、企业管理水平没有多大改变,并指出:“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落后。”
  这封信是由潘石屹转交给任志强的。在收到信的当天,任志强便立即复信承认:“现代城与华远的距离不只在设计的细节上,确实存在着创新观念上的差别。”
  任志强给李璐的回信原文如下:
  李璐: 您好!
  我不知道应该称呼您先生还是女士,但很感谢您能来信表达您的看法,并交换意见。
  我与潘总的交流已经在不同的刊物和媒体中刊登了,必然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除您之外我同样收到了各种不同的意见,但我这里重点想回复您的并非具体的技术问题。尽管我和潘总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技术问题上我认为是帮了潘总和消费者的大忙。如果不是我提出这些问题,也许潘总会按原来给客户的图纸去建设,等事后再修改,麻烦就大了。如空间增加强制通风问题,如电梯与空中庭院之间增加玻璃隔断的问题,等等。我想也许正因为我提出了这些缺陷的存在,才可能完善设计,创造精品。这也正是潘总请我去的原因,在提出不同看法时,才能达到朋友之间交流的目的。
  SOHO和现代城的公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就公寓本身来讲并没有脱离传统的设计概念,也许是因为地点和精装修成为您选择的第一要素,但行业内人士则首先要看设计的动静分区及合理性,包括尽可能减少客厅的开门和交通对客厅整体性的影响。我重点想与潘总讨论的是SOHO的特殊设计所带出的问题。我和您一样相信购买SOHO的用户也都有经济实力,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和不会盲目地做出选择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SOHO现代城风格之辩(4)
虽然一个产品不可能是完善无缺的,但如果能发现它的问题,并有可能将其缺陷改善到最少和最小不是更好吗?是不是我指出了设计中的问题,潘总能将其问题改善反而成了坏事呢?作为发展商,特别是管理者,最首要的观念不是创新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负责态度,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更完美。不管如何创新也要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尤其是发展商与客户在专业知识方面并不是处于同一个水平上,当客户选择产品时,也许并不知道产品的全部性能和优缺点,发展商不能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发展商更不能不充分地保护用户的知情权。
  在现在的中国法规管理条件下,不管是潘总还是我都不可能完全按自己和用户的真实需求去创造一个理想的东西,但我会力求一个政府要求和市场需求的最佳平衡点,力争使自己的产品在以用户为本的基础上,首先将自己作为用户去衡量产品之后做到尽可能的完美。我们的设计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首先对客户负责的态度要求我不能在发现问题同时有改正的可能时不去改善。
  很欣慰您能中肯地对我和我的公司提出批评,确实我们的服务、组织观念和企业的管理水平缺少创新意识,这也正是我希望有个新的总经理来改变企业现状的原因之一。您也许已经知道我们采取的收购万科的行动,这也与重组和改善企业的现状相关联。世界上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有靠努力和付出才能成功。也许不久的将来您就会看到我们在一个较长时间厚积薄发的成果了。
  很遗憾我没法像您所说的潘总一样,每次销售会上都能笑嘻嘻地站在客户面前与大家交流。也许这正是您尚不太了解华远的原因。华远是个集团,华远房地产公司只是集团50多家企业中的一家。华远房地产也不像现代城,现代城仅仅是一个项目,潘总可以将全部或大部分的精力全投入到现代城上去,包括使自己融入销售之中。而华远房地产同时有20个以上的项目在开发和经营,包括华威大厦、华南大厦、西单文化广场等等用于出租的项目,也包括几十个已建成小区的管理、出租、经营,还包括旧城拆迁改造和每年多个项目的扩展,这必然会分散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再加上集团的其他发展和经营问题就更使我不得不提请董事会另选总经理了。华远每年近200万平方米的开复工面积大约是现代城的8—10倍,我也许仅仅能在产品的性能、质量等重大问题上过问和关注,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与客户交谈,这项工作应由销售和其他部门来负责,也许对客户来说总经理要比销售部经理的级别高,总经理出面体现了对客户的尊重,但如果按所管理的资产和项目规模对应,我们一个部门经理的权限远远大于一个或几个现代城的项目,主要在于项目公司和综合开发公司的不同。
  确实我不像潘总是个投资人,我只是被聘用的管理者,而我们与国企、集体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我不但知道自己的价值,更知道如果我不能为股东创造效益时就必须主动提出辞职,全中国大约只有我一个持有高薪的管理者会主动地提出辞职。
  现代城与华远的距离确实不只是在设计中的细节上,确实存在着创新观念上的差别,尤其是管理层。管理者作为一个自然人是可以更换的,但如果管理层的更换就相对难了一些,但华远不管这个过程会多痛苦,都会自愿和自觉地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早就充分认识到如果一个企业不能不断地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我作为总经理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管理层也同样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我很感谢您的批评!
  也许华远的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我相信所有人都会看到这个发展前景变为现实。
  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来信说“青春不是年龄,是心态”,人是如此,企业也同样。虽然我们今天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准备将这些问题带入明天。社会是会给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一个人一个公正的评价的。
  谢谢您的来信。
  2000年3月8日
  ——摘自《任人评说》
  我们无从得知,这位叫李璐的男士或女士给任志强写了一封什么样的信,但从任志强的回信中,我们大体可以推测信的内容。首先他或她是肯定了潘石屹的SOHO现代城的,其次是批评了华远的不求创新。我们暂不讨论他或她的批评是否有道理,其落入了潘石屹的圈套是不需争议的。
  我们不知道潘石屹请任志强去看SOHO现代城的样板间是何用意。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肯定不会是让任志强去学习的,也不会是想让任志强替他的现代城说好话的。任志强个性直,说话口无遮拦。这点相信与任志强交往了八年之久的潘石屹比谁都清楚。
  诚如任志强所说,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同样,潘石屹的现代城也肯定会存在诸多问题,任志强修房子很专业,但说到底也只是对修房子很专业的“职业经理人”。任志强最擅长的应该是管理,而不是房子该如何修。所以,就算潘石屹对修房子一无所知,他也应该找“建筑设计师”级别的人员去请教。
  潘石屹向来奉行“把房子卖出去,然后卖个好价钱”,他是决计不会请任志强砸自己的场子的。至于其中深意,笔者就不在此一一点透了。
  反正,当热闹的讨论结束的时候,SOHO也基本售罄。潘石屹却没闲着,他把这次批判SOHO现代城的重点文章言论都收集起来,集结成书,取名《SOHO现代城批判》。先是作为楼书免费发放,后来被书商看中,成为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出版的书销量不错,可惜潘石屹没收一分的版税,白白损失了十几万RMB。但他并不惋惜,因为花十几万做个广告太稀松平常了。
  这一事件并未让潘石屹与任志强“反目”,一年后,潘石屹还在公开场合表示,幸亏任总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技术上得到了极大改进,提升了产品的价值,因为此事,任志强成了他最感谢的人之一。
  这一战,任志强收获了潘石屹在公共场合的一句感谢;潘石屹的SOHO现代城则连续两年蝉联北京房地产销售榜的冠军,成了纳税状元。
  

PK王石败别华润(1)
在正式辞去总经理一职时,任志强并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与华润劳燕分飞。1998年、1999年华远公司业绩的下滑不符合华润集团的地产帝国之梦。在梦想与现实背离的情况下,王石旗下的万科出现在任志强与华润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之间。最终,在三个男人的梦想博弈之中,在任志强与王石的PK之中,以任志强败别华润收场。
  小股东状告董事长
  1998年、1999年由于北京华远表现不佳,导致了华润北京置地的利润大幅下降。在这个背景下,有一名损失惨重的股民写信给时任华润集团董事长的宁高宁,抱怨股价大跌。信中,这位股民还表示出对北京置地管理层的无动于衷与无所作为的失望之情。
  我们无从知晓这位股民的真实身份,不过至多也就是一名股市的大户而已。既然不是北京置地的董事会成员,那买入股票获取利润的方式就是取得股价的差值。股价大跌,血汗钱付诸流水,他当然有资格抱怨,也有可能因此愤而提笔写信给宁高宁。
  然而,买卖股票只是一种投资方式而已,但凡投资就有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就是股市的广告牌,这点小股民不可能不知道,宁高宁更不可能不知道。因此,宁高宁完全可以不理会这名小股民的牢骚。
  但事实是,他不仅理会了,还把这封信转给了任志强,并作了指示性的批复。“这些小股民终于忍不住了,如何改善公司,的确是迫在眉睫了。”
  其实,这个批复的真实含义是,北京华远的赚钱能力大幅下降,令华润的董事会很不满意,如今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这一状况必须得到改变,而且必须尽快!
  任志强在收到这封信及批复时,内心一定很难过。北京华远这几年为华润赚了几十亿元的利润,如今国家政策改变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大幅缩水,华润就开始对华远不满意了,这一点,多少让任志强有点心寒。
  可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