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产狂人任志强-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任志强只是专注地盖着房,分析着数据,研究着他的理论。
幸好,华远公司看到了任志强的专注,也从平地而起的华威大厦中看到了他的才干。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粮票换鸡蛋”(2)
于是,1990年5月7日,任志强被任命为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仅积累了两年的资历后,任志强就成了这个后来全国第一大房地产公司的带头大哥,总经理、总裁一肩挑。
不过对任志强总经理的任命曾在公司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1989年底,当时任华远集团总经理的戴晓明另有任用时,总经理一职便出现了空缺。论资排辈,任志强并不能出任新的总经理,因此就任志强能否担任华远集团的总经理一职在西城区政府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争论未果的情况下,两派达成共识,由任志强主持总经理的日常工作事务,但不涉及他的级别待遇。
不过,由于任志强具备极强的工作能力,1990年5月7日,任志强被正式任命为华远集团总经理。
任志强有些兴奋,也有些激动,他手拿着圆规,一个完美的圆即将画出!
1992年,潘石屹从海南逃回北京,身上除了钱,他一无所有。但那点钱要买个地盖个房还是不够的。国有银行刚在海南泡沫中被炸得遍体鳞伤,没有钱往外借了。国家也怕再在哪个地方整出一个泡沫来,便开始了宏观调控与土地增值税的征收。
于是,善于空手套白狼的潘石屹只能抬头看看北京的蓝天,有力地踩踩脚下流淌着黄金的大地。
于是,潘石屹第一次觉得有钱没处花是如此的痛苦。
于是,潘石屹的带头大哥冯仑召集万通兄弟写了一本书《披荆斩棘共赴未来》,以此书励志,并安抚他的五个小兄弟躁动不安的心。
于是,六兄弟开始了不懈的努力,因为他们相信金矿是见者有份的。
有一天,潘石屹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时,无意中听旁边吃饭的人讲,北京市给了怀柔4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是没人愿意做。在特区见过世面的潘石屹深知“指标”两字意味着机会、意味着金钱,于是他主动跟怀柔县体改办接触:“我们来做一个行不行?”
就这样,凭借着从餐厅听来的消息,潘石屹注册了一个名为“万通北京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而这个公司也成了后来名震地产江湖的“北京万通”的根基。
但是,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潘石屹的面前: 他的公司没有地!怎么办?没有地,当然要找地了!
为了找地,潘石屹多次碰壁。在看清了自身条件和北京的形势后,经朋友介绍,潘石屹将目光瞄准了国企华远地产的老总任志强,他决定到北京城“房地产大鳄”任志强那里虚心请教。
而此时的任志强手上有地,兜里有钱,背后有人!
不过,当潘石屹“求见”任志强时,任志强并没有立即“接见”他。任志强觉得潘石屹没有什么名气,便派了手下一个部门经理与潘石屹谈。
毕竟部门经理与潘石屹不是一个级别的,故而交谈未果,任志强只好出马。
“任总,北京的房地产目前是个什么状况?我要进入这个行业,应该怎么搞?”潘石屹犹如一个小学生一般,毕恭毕敬。
“知道七通一平是什么吗?”任志强反问了一句。
“不知道!”潘石屹的回答也干净利落。
“……”注重数据和理论的任志强愣住了,他无语了。任志强的心里在骂,“小子,你连七通一平也不知道,做个屁地产!”连建筑的基本常识都一窍不通的人在房地产市场赚了钱不说,还居然敢跑来和他探讨行业问题。
“七通是指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讯、通暖气、通天然气或煤气。一平是指平整土地。”任志强第一次以老大的身份向潘石屹传授“七通一平”的来龙去脉。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粮票换鸡蛋”(3)
任志强抬起头来,重新、仔细地审视了站在他面前的潘石屹,永远笑嘻嘻的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框后面是一双眯眯小眼,一副温顺的模样。不过那脑门倒是很光亮,头发油光,而且身着一套笔挺的,很上档次的西装。
当时的任志强41岁,年过不惑,为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北京西城区的旧城改造几乎由他一手完成,他自然与政府的关系也不一般,手上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当时的潘石屹随着带头大哥冯仑来北京闯荡,年仅28岁,除了一身胆量,没有任何从业经验。只是冯仑门下的一名虎将,奉冯仑的指令,负责在京圈地事宜。
在任志强那里学会了什么是七通一平后,潘石屹并没有就此离去。因为在他眼里,房地产就是先将房子买进,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至于房子怎么修,那是无关紧要的。况且,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学习房地产基本知识,而是向面前这位大地主“换地”。
于是,潘石屹又厚着脸皮,提出了此番而来的真正用意。
“买我的项目?!”任志强相当吃惊,“你什么都不懂,还买我什么项目?”
任志强这话里的意思一半是不屑,一半是出于好心。任志强是不太乐意把一个很好的房地产项目交给一个连“七通一平”都不知为何物的“暴发户”的。因为任志强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地产商,当然,这不是说他不追求利润,而是他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保持着很多个人的原则。房地产项目一定要交给懂行的人去做,让人胡闹是绝对不行的,这就是任志强诸多原则中的一条。
潘石屹听到这句话时,心不禁往下一沉,想: 可能没戏!
“万通六君子”从海南撤到北京,想要从房地产市场分一杯羹。腰缠万贯,身无亩地的他们目前最缺的就是土地了。可想而知,潘石屹此行的责任有多大。如果他从任志强手上换不回地,那冯仑等人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潘石屹迅速地转动他的小脑瓜,琢磨如何说服对面这个“倔壮汉”把土地卖一点给他。
“那您手上有没有什么适合我的项目呢?修房子给人住我不专业,弄个广场、大厦什么的应该没有问题吧。”潘石屹转换方向,试探性地又问了任志强一句。
任志强不说话,只是盯着他,显然还不十分信任。
“我本人虽然对房地产涉入不深,但我们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团队,我们可以分工合作,一定能把房子盖得比较专业。”潘石屹急忙补充道。
“你们为什么不找别人去买地呢?北京的房地产商有这么多。”任志强避开主题,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我们提前做过调研,华远是北京最大的一家房地产公司,而且信誉口碑极佳。我们初来北京,安全是首要的。”潘石屹如实说道。
任志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开口道:“商业广场你们也做?”
“当然,无论什么类型的项目,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和挑战!”潘石屹见来了转机,当然不肯放过。
“我手上的确有一个项目可以转给你们做。不过,事先申明,这个项目目前情况不容乐观。”任志强很是实在。
“没有问题!”潘石屹没有丝毫犹豫。
最后,两人在一番讨价还价后,潘石屹将任志强亿元的土地转让价砍到27亿元,以优惠了1000万元的价格成交。
以上只是笔者根据已有事实而推断出的一段对话场景,真假有所掺杂,但大致与事实一致。
用新闻手法陈述就是这样的: 在中国大饭店召开的一个会议上,万通公司董事长冯仑与任志强相见,初步表露了愿意用资金交换后者土地的意向。后续的工作就落到了潘石屹头上。经过潘石屹的交涉,任志强答应将卖得并不好的万通新世界广场项目转让。但一向说话大胆,做事谨慎的任志强还是不放心,仍旧保留了万通新世界广场5%的股权,并派专业人员入驻项目。
潘石屹从任志强的华远公司接手了卖得不好的万通新世界广场后,请人将香港比较成熟的市场营销手法带到新世界广场。结果几轮广告下去,新世界的坑还没有挖好,楼花已经卖出了天价。潘石屹后来高调地反讽说,万通新世界广场是他从任志强的废纸篓里捡出的一个黄金项目。
这是他们第一次用“粮票换鸡蛋”。在这个过程中,潘石屹主动请缨,任志强也乐得出手,应该是三次“粮票换鸡蛋”中换得最愉快的一次。
当然那个时候,被任志强称为小潘的潘石屹,也没有策划出后来的所谓“鸡蛋换粮票”的创意,他那时也没有心思去琢磨这些词语,他的心里只有土地。
不过,万通新世界这个项目,让潘石屹知道了什么是“七通一平”,也领教了任志强谈判中的高度原则性和强硬的风格。任志强也见识了当时不到30岁、被他称为“小潘”的潘石屹出色的“忽悠”本事。
事实上,也就是任志强和潘石屹两人首次的“鸡蛋换粮票”交易,让潘石屹在京城地产市场一鸣惊人,从此潘石屹开始逐步进入京城地产市场的主流阵营。也是靠着潘石屹在北京的这个项目打下的基础,才有了后来的冯仑、潘石屹、易小迪等人组成的“万通系”的威名。
也正是从万通新世界这个项目开始,任志强和潘石屹两人后来才有了陆续的合作。
漂亮的擦边球(1)
任志强这一路走来还算顺利: 闹饥荒时,他在军队大院里填饱了肚子;“文化大革命”时,军队成了他最好的避难所;改革开放了,他下海经商;城市改革时,任志强正好擅长修修建建;邓小平说“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时,华远的总经理任志强心安理得成为了富人……
但上帝不会总眷顾着一个人,1993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了,政府一纸诏令: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允许上市!为更安全可靠,政府又发批文: 银行紧缩调控和征收土地增值税并施。
这无疑给正在憧憬美好前景的任志强一盆冷水,外加一个巴掌!
任志强希望能尽快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额,获取充足的土地储备以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可刚成立的华远实力、资金都有限。任志强明白,要上市,得先找个实力强硬的大靠山,然后再寻求境外上市。
终究天无绝人之路,华润,这样一个强大的靠山,适时地出现在任志强的面前。
华润在寻找
“华润”,蕴涵“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它的历史,始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联和行”( Liow & Co。)。1948年,“联和行”改名为“华润公司”,第一任董事长为钱之光先生。
从1952年起,华润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在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总代理;1957年,华润发起并参与了广交会;从1962年开始,华润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商品供港“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20世纪70年代初,华润将内地石油打入香港市场,缓解了香港的石油危机;1983年,随着香港华润大厦的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这就是华润的发家史,下面的一系列数字将告诉你华润有多么强大:
华润的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凡叫得出名的城市里,都有华润的招牌;
华润什么都卖,而且什么都卖得很多;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是两广一带的双子星座之一;
华润置地全国人民都知道,房子一造一大片;
华润电力让全国有名的电子设备产家为它提供设备;
华润啤酒旗下的啤酒你可能天天都在喝;
华润还卖药……
总之,华润做到了: 只要你有需要,它都能造出来,然后卖给你。我无意吹捧;只是告诉你一个事实: 华润确实很强大。
1993年,华润创业已经在香港上市,它的惊世表现不但使它在香港股市身价不凡,而且日益成为华润集团开展融资与投资业务的主要支柱。
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永不止步地追求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们需要不断地挑选潜质优秀的资产注入华润创业,在为香港华润奠定坚实资产储备的同时,也为华润创业分散资产风险,进一步实现多元化经营。”这是1994年华润定下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哪个区域可以成为另一个“爱情诺曼底”?谁是我们可以与之携手的优秀对象?
华润的智囊团经过充分的论证和研究,发现了大陆这个最佳投资区域,更发现了北京房地产资金浮动的未来。于是,他们立马把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传递给了华润的头脑们。
有钱赚的事情是永远不会被资本家错过的!
于是,在“要快!要快!要快!”的叮嘱声中,奉命行事的侦探们开始火急火燎地在北京城搜索开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久,侦探们呈交给头脑们一份关于“华远的成长”的报告,详细地介绍了华远是如何以20万元借款起家发展到在房地产业站稳了脚跟。 。 想看书来
漂亮的擦边球(2)
1983年,以20万元借款起家,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华远集团公司的前身)开始了创业的历程;
1986年,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进入北京房地产业,第一个项目是西单华威大厦;
…………
1994年初,北京华远股东大会充分酝酿后认为,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扩股融资势在必行。北京华远的最大控股股东华远集团也忍痛割爱,同意出让控股权。
在报告的结尾处,有这样几段用醒目字体标记的话:
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华远决定在大陆境外寻找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为公司外资股东,以达到公司进一步融资的目的。
重要的是: 北京华远的土地资源储备充裕,产品多样化,经营方式灵活,利润来源多样化,公司营运充满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华远的老板任志强,是一个牛人!
这样一个相当有实力的公司,这样一个相当有合作意向的公司,再加上这样一个有野心的强势老板,华润意识到,当今之世,舍华远其谁,舍任志强其谁!
华远在盼望
在华润苦苦寻找的同时,北京华远面临着由于公司业务急剧扩张和规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融资问题。
当时,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国大陆的房地产业因此而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房地产业被看成了一个投资回报率高、发展前景大好的产业。
由于各省、市、自治区的驻京机构多,各大企业、厂矿、外商、外企驻华分支单位多,中直机关、各大部委、各部委直属企业及其家属多,外地进京流动人员多等等原因,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容量增大。
而对于房地产的供给来讲,由于土地管理严格,批租手续冗长,再加上地产业投资建设周期长,因而房地产的供给很难在短期内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北京市的房价、地价是一涨再涨。
北京房地产供求的极端不平衡使北京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罕见的火暴场面,各主要房地产公司都发展得很快。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北京华远也获利颇丰,但华远的老板任志强却在公司快速发展时产生了对公司前景的忧虑。
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华远曾受市政府委托以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土地开发权。面对可开发土地的有限性、潜在竞争者的不断介入,以及房地产业竞争的加剧等等因素,任志强意识到只有企业规模的急速扩张和有计划的土地储备才是华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如何在这个百年一遇的黄金时期尽快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额,获取充足的土地储备?任志强认为仅靠华远的自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华远虽然已经采取了负债经营战略(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40%—50%)以增加自己可支配的资产,但仍满足不了企业急剧扩张的资金需求。
于是,任志强带领着北京华远开始了艰难的融资尝试。1992年,北京华远经有关部门批准,申请到了发行公司3000万元人民币的债券额度(%的利息,3年半到期),可后来,由于政府的调控和管制,北京华远再也没得到发行公司债券的额度。
1993年,北京华远借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之后在全国掀起的改革大潮,经充分调查和论证,确定以定向募集的方式将公司改组为股份公司以解决公司迅速发展过程中对巨额资金的需求。。 最好的txt下载网
漂亮的擦边球(3)
1993年4月17日,北京市华远集团公司(以原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建设开发公司作为主要资产)、中国银行北京信托咨询公司、北京市正阳实业发展总公司、北京市华远自动化系统公司作为共同发起人,借北京市华远集团公司股份制改组之机,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使北京华远的注册资本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