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张辽好好聊聊,增进了解加深感情,然而张辽此刻心情郁结,代吕布告罪之后,也告辞退下,让刘琮好一阵感慨。
    怪不得历史上张辽在下邳失守后会选择投降,与曹操相比,吕布简直就是个渣啊。
    却不知如此良将,能否为我所用?
    这么想着,刘琮便又想起吕布麾下另一个大将高顺。历史上高顺若不是在下邳不肯投降而早死,想必日后成就未必会低于张辽等人。可惜他太过忠心,最终选择与吕布同死。他也不想想,吕布是真要投降,却被刘备一句话给断送了性命,这么想来,高顺死的还真的太冤枉了。然而高顺能否如同陈宫一样,投入自己麾下呢?想来不会那么容易,可若是太轻易的话,自己也未必能信而用之。
    “都督可是在想如何收其部众?”向来惯于揣摩人心的贾诩,见刘琮微眯双眼,怔忡出神,不由出言问道。
    对于贾诩和张绣等人,刘琮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当下点头道:“我观张文远忠厚稳重,有大将之风,若能招用麾下,必能成为一代名将!”
    如此高的评价,让贾诩也为之动容,可这不过是两人初次相见而已,刘琮为何会如此看重张辽?若论骁勇,吕布尚在其上啊。不过贾诩很快便意识到,刘琮目光长远,他要的不止是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还要能镇守一方的大将。这才是真正的王霸之业啊!
    一念及此,贾诩心头便隐隐激动起来,他抚着稀疏的胡须平复心情,思忖片刻后对刘琮说道:“吕布想必还会向都督请求兵甲战马,以图再起,只要他还活着,部众便不会分散……”
    这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然而刘琮却不想自己动手除掉吕布。倒不是可惜他那身弓马武艺,而是和刘备之前的想法差不多,若是将其杀害,以后谁还敢来投靠自己呢?只怕现在投向自己的人才,都会心生恐惧吧。
    “刘皇叔就快来了,且作壁上观。”刘琮摩挲着铜卮上精美的云纹,转头对贾诩笑道。
    贾诩听了,展颜微笑,以吕布和刘备二人的恩怨,放在相邻的两地,若是不闹出点什么事情,那才奇怪呢。只是如此一来,很多事情便无法直接掌控,这让贾诩隐隐感到有些不安。
    将自己的顾虑说给刘琮之后,刘琮蹙眉沉思半晌,缓缓说道:“此事我们还是不插手为好。不过先生所言,也很有道理,我这就让特卫营密切关注,有什么风吹草动咱们都提前知道,自然不会让此事失去控制。”
    见刘琮思虑周密,贾诩颇感欣慰的同时,也有种淡淡的失落。不过他很巧妙的掩饰住自己的情绪,对刘琮说道:“刘备此人有枭雄之名,都督切不可大意啊。”
    刘琮郑重点头道:“这是自然,先生也要时常提醒我才是。”
    一句话又让贾诩心中颇为舒坦,矜持地含笑抚须,眼角皱纹愈见深刻。
    
   

第112章 宴非鸿门意何指
    转眼又到年底,就在刘琮即将返回襄阳的前两天,刘备、陈宫以及高顺等人也赶到了宛城,前来拜见刘琮。
    陈宫将两千部曲及其家眷都直接带到了宛城,而刘备则号称有两万人马,现在已屯扎在新野城外,只等刘琮调走原本郡兵,就好入城。然而根据特卫营的密报和刘虎的说法,这两万人里有一半都是老弱残兵,或是普通百姓。
    这大耳贼是把自己当凯子了吗?刘琮得知后,哭笑不得。不过这也符合刘备一贯的做为,谁让人家到处宣传仁义,以人为本呢?只是这两万张嘴,吃的喝的算谁的?
    有客自远方来,自然少不了大开宴席,吕布这些天赖在宛城索求战马甲胄,刘琮只是拖延,本就心气不顺,今日见了刘备,愈发憋气。见陈宫向自己摇手示意,吕布只得强自忍耐,闷头喝酒。
    “备今狼狈而来,幸得牧守与都督相容,不胜感激涕零。备敢不尽微薄之力,肝脑涂地,竭诚以报?”刘备说到动情处,鼻翼扇动,眼角含泪,双手捧着铜卮对刘琮遥遥示意,神态很是诚恳。若不是刘琮对他太过熟悉和了解,只怕这会儿也被这煽情的表演给感动的一塌糊涂。
    刘琮见状,心中涌起的不是厌恶,而是佩服。这才是枭雄啊,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和他相比,吕布不幸又成渣了……
    “皇叔海内知名,天下所重,如今不过是暂时遭受困厄罢了。”刘琮酝酿着措词,神态更为真诚:“愚侄以后能常聆听皇叔教诲,幸之如何!”
    旁边吕布拉长了脸冷哼一声,心中暗道,什么皇叔?也不知天子怎么就受了大耳贼的蒙蔽,倒让他借此四处炫耀,看他那嘴脸,着实可恨!可惜刘琮小儿竟也相信,还对大耳贼如此客气。莫非是因为刘备人马众多的缘故?
    仿佛没听到吕布这声冷哼,刘备脸色如常,继续对刘琮说道:“都督太谦虚了。想都督自领南阳以来,首战宛城,再平张羡,继而兵临许都,虽有叶城之失,却迅疾奋起,再克坚城,及至大军泊于彭泽,亲冒锋矢,大破孙策。韬略英武,世所仅见,比之去病、青等,亦不遑多让啊。”
    饶是刘琮自认脸皮已足够厚,听了这话也顿感脸红,霍去病和卫青是和异族打好吧?咱们内斗这种事还是不要相提并论了。更何况您这帽子也给我戴的太高了……
    不过刘备能把自己这几年的事说的如此清楚,显然是对自己研究过一番的。只是不知道自己派人到处宣扬他的坏话,他对此是如何想的?
    吕布见他二人言谈甚欢,心下越发恼怒,联想到自己这些天屡次向刘琮讨要物资军械,却被其一再拖延,或许是看不起自己如今兵微将寡,将好东西都留给了刘备?
    这么一想,吕布便忍不住直愣愣地对刘琮说道:“都督,前几日某所求战马兵器,何时能拨付下来?”
    刘琮转头望着吕布,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本已凑足,奈何如今皇叔人马超出预料,只怕还要重新调剂才好。”
    “哼,他那些人马也不知从何处拐骗而来,尽是些老弱不堪使用的拿来充数,都督万万不可受其蒙蔽啊!”吕布一听,顿时急了,之前他在颍上是见过刘备手下那些人马的,老的老少的少,很多人明显是农夫嘛。哪儿像自己的部众,都是百战精兵,不先给自己装备起来,反倒要将那些上好的战马和甲胄兵器浪费在那些人身上,简直令人气愤!
    刘琮听吕布说完,面露疑惑,扭头看看刘备,迟疑道:“皇叔,温候所言可有其事?”
    “都督切不可听信温候所言。”刘备叹了口气,很是伤怀地说道:“温候定然是怪我在下邳城不肯入城,若是备真的入城,岂有今日之会?恐怕早已为曹贼所执,命不保矣!”
    吕布勃然大怒,猛地一拍几案,正要破口大骂,却被身旁张辽和高顺苦苦劝住。
    对面陈宫长叹一声,摇头不语。
    还是张绣出面,打个哈哈,将此事揭过不提,只是场间气氛,愈发沉闷。
    刘备有心想探探刘琮的口风,看其对自己是如何打算的,但现在这种气氛下,还真不太合适提起。正彷徨无计间,却见关羽给张飞使了个眼色,张飞猛地灌了口酒,重重地将铜卮置于几案之上,起身离席来到场间,对刘琮说道:“都督,俺张飞是个粗人,不会说话!若是都督不嫌弃,俺请为都督舞矛助兴!”
    他声若洪钟,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满面虬髯如钢针也似,似乎根根都充满怒气。
    不等刘琮反对,张飞便扭头大步走到门口,自陈列兵器的木架上随手取了根长矛,再走回场间,也不废话,大喝一声,如霹雳直落九天,抬手便舞动长矛,只见场间的火塘中,火焰都随之而动。
    刘琮颇为无语,但想来张飞应该不是冲着自己来的,刘备等人加上随从亲卫也不过数十人,而宛城内重兵云集,除非刘备疯了才会暗中指使张飞刺杀自己。
    而且看这样子,分明是针对吕布去的。
    吕布本就是暴烈性子,如何会乖乖坐在那里被张飞数次虚刺撩拨?当下起身道:“一人独舞有什么意思,且让某来助你!”说罢,也去兵器架子上取了杆大戟,与张飞对面而立,咬牙道:“汝可敢接我大戟?”
    “有何不敢?看矛!”张飞怒喝一声,长矛直刺吕布,这回可不是虚刺,长矛迅疾如电,眨眼间便已刺到吕布面前。吕布微微侧身,手中大戟向张飞横扫而去,张飞见长矛落空,抽回手格挡住袭向脖颈间的大戟,再一错步,反手抢攻。两人矛戟相交,转瞬之间便已斗了数合。
    好在今日宴席所在大堂颇为宽敞,饶是如此,席间诸人也举得面上寒风掠过,糜竺、孙乾等文官脸色苍白。
    分坐在刘琮两旁的贾诩、王粲等人倒是保持着风度,含笑自若。而赵云、张绣等人则目不转睛的盯着场间,生怕刀剑无眼,伤了刘琮。
    宴非鸿门,却闹得兵戈相见,刘琮心中冷笑,好整以暇的看着吕布与张飞相斗。不得不说,两人力道拿捏的非常之准,看着还是颇为精彩的。
    刘琮端坐在主席之上看戏,赵云却按捺不住了,起身取了杆长枪,跃入场间,笑道:“二人相戏,何如三人同舞?”说罢挺枪架住吕布劈向张飞的大戟,紧跟着抽枪挡开张飞刺向吕布的长矛。
    这哪儿是同舞,分明是来搅局的啊。吕布脸上怒气一闪,却硬生生的忍了下来。他知道赵云乃是刘琮师兄,受命领明光骑的,得罪不得。张飞虽然粗豪,却也知道轻重,当下避开赵云,向吕布攻去。
    一时间吕布和张飞在堂上恶斗,赵云左挡右接,夹在二人之间,只见大戟虎虎生风,长矛刚猛暴烈,而身在其中的赵云身若游龙,辗转腾挪间一杆长枪将两人的攻势尽数化解。
    吕布心头越发急躁,觑个空子大戟猛地横扫,赵云见来势凶猛不得不仰面让过,张飞却持长矛硬挡,只听“喀嚓”一声,大戟和长矛同时折断,然而大戟去势不减,带着风声和半截戟杆直扑向刘琮!
    场景诸人齐声惊呼,就见刘琮微侧过脸,那大戟锋利的尖刺掠着他的脸颊而过,紧接着刘琮一抬手,将戟杆牢牢握住。
    众人手心里都捏了把汗,见刘琮无事,这才放下心,糜竺等人脸上几无血色,望着吕布咬牙切齿。
    刘琮若是因此受伤,只怕大伙儿都跑不了,万一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要为他陪葬了?
    场间吕布也呆若木鸡,愣怔当场,冷汗涔涔。他手中扔紧紧抓着半截戟杆,谁会知道这大戟的木杆如此不结实呢?好在刘琮身手了得……
    “哈哈,真是精彩!”刘琮随手将半截大戟掷出,只听“咚”地一声,那大戟插在门口的兵器架上。
    刘备见状,呵斥道:“翼德还不退下!”说完,对刘琮拱手道:“他是个不知礼数的粗人,请都督勿怪!”张飞恨恨瞪了眼吕布,转身回到席上,抓起个油汪汪的肘子张嘴便啃,还不忘大口饮酒,任酒水洒出,打湿了衣襟却毫不在意,一副粗豪模样。
    赵云也退入席间,偷偷揉了揉手腕,这两位的力道实在太大了,饶是他不曾硬抗,只是借势化解,此刻也觉得手腕酸胀刺痛。吕布立在场间颇为尴尬,冷哼一声,转身出了大门。
    张辽和高顺对视一眼,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对面陈宫蹙眉不语。
    “今日能目睹张将军和温候风采,实在是意外之喜。”刘琮笑着举起铜卮向张飞遥遥祝酒,张飞本在埋头大吃,听刘琮提及自己,这才抬起头,见状忙抓过酒爵,咧嘴道:“俺也不会别的,都督喜欢就好!”
    刘备抚须,状似无奈,眼神却在赵云身上打了个转。心中想起当初与赵云相处的日子,颇感惋惜。再看看刘琮左右贾诩、王粲谋士文臣,赵云张绣猛将骁勇,想着未曾谋面却已渐有名声的徐庶、魏延、黄忠、甘宁等人,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看看人家这主公当的,再想想自己,岂不可悲可叹?
    
    
   

第113章 九州鼎沸欲奋起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与两年前那个冬天相比,此时的卧龙岗上显得颇为宁静安详。屋子外数日前的残雪未消,为这草庐山居图添了几分类似留白的神韵。
    草堂之内,温暖如春。昔日少年更见高大俊朗,言辞谈吐,愈发神采飞扬,整个人看上去充满了自信。
    稍作寒暄之后,刘琮便留意起诸葛亮案头堆着的书籍,并不怎么意外的看到诸如《南阳策》、《南阳补遗》等书,甚至还有几篇自己口述,由祢衡记录的军令、政令等。
    更让刘琮感到欣慰的,是诸葛亮身后挂着的天下形势图,显然是徐庶抄自太守府的复制品。不过不同的是,这幅地图上标注的内容更多,密密麻麻的反倒一时看不真切。
    见刘琮好奇的看着地图,诸葛亮脸色微红,那上面写的很多文字,都是自己一时兴起所注的,其中不少谬误之处,后来虽然发现,却想着以此提醒自己,却不料刘琮看的如此认真。
    不过他很快便坦然了,目光清澈的望着刘琮。在他眼中,刘琮与两年前相比,气度更为沉稳,锋芒内敛却自有令人心折的风采。想到刘琮这两年来的所作所为,诸葛亮内心隐隐有些激动。
    “孔明贤弟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啊。”刘琮在散发着清香的席子上坐下后,对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微笑道:“是元直兄每个月都使人送来各地要闻,我不过是誊录而已。”
    “贤弟在南阳也有两三年了吧?却不知对南阳新政,有何看法?”刘琮瞟了眼几案上的《南阳策》,诚恳问道。此次在回襄阳之前来见诸葛,他本是早就计划好的,然而诸事缠身,一直拖延到今天才得以成行。除了来看看诸葛亮的近况,再就是加深下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别不小心被刘备那厮钻了空子,到时候自己可没地方哭去。
    诸葛亮沉吟片刻,望着刘琮说道:“南阳诸策,在前两年流民大举内迁,局势尚不稳定之时是好的。但如今百姓乐耕、士卒用命,有些条令,便显得过于苛刻了。”
    这个问题杜袭和裴潜等人也向刘琮提到过,特别是主管刑法的司马芝,屡次向刘琮提议,根据实际情况对那些法规法令加以调整。只是这些事还在摸索之中,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很多政策都将做一些调整,以适应当前的形势。
    对于诸葛亮能如此迅速抓住要害,刘琮心中很是欣慰,看样子他平时也没少关心时事,并非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得知太守府属官已经开始准备调整各项法令,诸葛亮颇为好奇,询问之后提出了不少建议,刘琮听了细细琢磨,心中暗记。这次来卧龙岗,他只带了刘虎和另一个亲卫,祢衡因有别的事未能同行。
    如果说上一次与诸葛亮谈论的内容还非常宽泛,现在两人的话题,则更多的集中在政务和军事之上。南阳新政中关于青壮编练为兵,农时种田,闲时练兵的政策,让诸葛亮赞不绝口。而高桥马鞍和马镫、马蹄铁的大量使用,则让诸葛亮看到了骑兵迅速成型、快速补充的可能。
    和聪明人谈话,的确是件令人非常舒畅的事情,很多东西刘琮一说,诸葛亮便能马上明白,少费不少口舌。
    不觉天色向晚,诸葛亮让仆人端上饭食,对刘琮笑道:“乡间粗鄙,但为果腹。仲怀兄请用。”
    刘琮也不与他虚套,端起碗就吃,席间两人都不言语,待用罢晚饭之后,刘琮一边小口啜着滚烫的热汤,一边对诸葛亮问道:“刘豫州前日已到南阳,孔明可曾知晓?”
    “哦?已经到了?”诸葛亮抬眼看看刘琮,笑道:“他却来的倒快。”
    “不知孔明贤弟,如何看待这位刘皇叔?”刘琮放下陶碗,目视诸葛直言问道。
    诸葛亮略一思忖,沉吟道:“此人知名天下,有英雄之称,据说乃是仁厚君子,不过也有人说他虚伪狡诈,善于伪饰。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至于到底如何,或者要当面见了,才能有所判断。”
    刘虎在一旁听着心中暗道,说刘备虚伪狡诈,善于伪饰的人,正是坐在你对面的我家主公啊。
    而刘琮听了,只是淡然一笑。其实现在他并不是真的担心刘备会来三顾草庐,即便在历史上,那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如今诸葛亮的名字,还只是在小范围内为人所知,而且他今年在多大?实际上才十八岁而已。
    想到诸葛亮的年龄,刘琮便有些好奇,看着他问道:“孔明贤弟可曾定下婚事?”
    诸葛亮诧异地摇了摇头,不明白刘琮为何会突然想起来问这个问题。
    看来他未来的老丈人还没有向诸葛提出嫁女之事,刘琮不想多说什么以免节外生枝,便笑道:“如今你也到及冠之年,所以才会有此一问。”见诸葛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刘琮便说起另一件事:“贤弟对机关之法颇有心得,有没有想过造一种能够连续击发的弩?”
    刘琮知道“诸葛连弩”应该是诸葛亮到益州后才发明的,但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