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刘琮愈发成熟,对历史的经验总结的越多,在这个时代思考的越多,他就越发能够理解之前自己所不理解的许多事务了。
    这种争夺天下的战争和正义与否无关,刘琮很清楚,他所追求的目标已经从最初的自保,变成了逐鹿天下,江山一统。或许这种野心滋生之时,他自己也不曾察觉,但当他走到现在,却不得不正视这一点:自己到底是遵从了历史的规律还是在无谓的挣扎?虽然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并不影响他的决断,不过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不能不为之深思了。
    按照既定的战略,刘琮将在彻底拿下汉中之后便返回襄阳,不过他并不打算原路返回,益州这边刘琮准备交给兄长刘琦担任益州牧,以继续推行荆州新政,将益州打造成稳固而富庶的后方基地。
    总体而言,形势对刘琮是非常有利的。在北方,刘备正在积蓄实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可能就会将袁绍所遗留下的遗产搜刮一空,除了那个他注定无法得到的大将军号之外,军队、地盘以及众多的人口,都将成为刘备在北方立足的助力。而占据了中原的曹操在自己和刘备的挤压下,很难想象还能够获得多少发展的空间。除了这两位,刘琮想象不出还会有别的对手。
    不过对刘琮来说,他现在也亟需时间来消化目前所取得的胜利果实。尤其是益州这么大一块地盘,人口众多,派系林立,易守难攻。放在这样的大局考量,汉中问题就几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让刘琦出任益州牧的问题上,贾诩很聪明的用沉默来表现他的反对,而法正却直截了当的多,在他看来益州牧是个非常重要的官职,非刘琮亲自兼任不可。然而刘琮并不担心兄长在这个位置上会有什么隐患,他看重的是如何尽快消化这个胜利果实,以迅速增强己方的实力。毕竟这几年来,先是平江东,再是攻交州,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又出兵益州,已经将荆州的家底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那么关中怎么办呢?对于战意正浓,一心要建功立业的将军们来说,似乎顺势北上,才是最为合理的。
    吕蒙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人物,他对刘琮说道:“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今大将军已得汉中,正可谓无后顾之忧,为何要裹足不前,止步于此呢?”
    他的第一句话是引用了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观点,对此刘琮倒是觉得很有意思,这说明吕蒙是认真看了书的,不过关中的重要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刘琮必须考虑己方的实力。
    这并不是说,以目前的兵力无法攻入关中,而是即便占领关中之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早在刘琮攻略江东之后,就暴露出刘琮人才贮备不足的问题,否则即便拼着让江东再乱一段时间,他也不会对江东的世家大族妥协让步。说到底,刘琮只能用妥协和让步换取江东世家大族对自己的支持,而不是由完全忠于自己,被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官僚队伍去治理江东。这个过程将会因此而更加漫长,期间或许也会出现反复,但历史的经验告诉刘琮,这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的。
    只是现在的刘琮还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被动等待。他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先达成战略上的终极目标,至于其他问题,即便通过妥协和让步的手段去解决,又能怎么样呢?无非是个人的声望稍有损伤罢了,对刘琮这个实用主义者,是完全可以舍弃的。
    “今益州已得,汉中将定,然我军师老兵疲,战线太长使得后方压力大增,以吾之意,当先稳固益扬,然后徐徐图之,实不宜再动刀兵。”刘琮略有些严肃的说道。他之前也没有估计到会这么快解决汉中问题,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进展太快,过程太顺利也不是件好事。
    很显然吕蒙早已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他信心十足的说道:“关中诸将宁为曹贼之奴乎?大将军振臂一呼当应者如云,即便诸将中无人响应,百姓也必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更何况大将军威名正盛,将士们虽然疲惫,但士气如虹,攻城掠地,必然争先恐后!”
    不得不说,吕蒙对于关中诸将的心理还是经过一番揣摩的。在这一点上,刘琮和他的看法大致相同,至于说到百姓,这却不一定了,然而这并不是刘琮所考虑的主要因素,甚至己方将士疲惫与否,都和他要实施的战略没有太大关系。如果真的下定决心现在就攻略关中,刘琮大可以调用益州军和留在荆州的其他各部。
    刘琮很清楚,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冲杀敌阵,于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斗将了,甚至不仅仅是荆州军的统帅,他必须要考虑的更加全面,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别的方面。
    这倒不是说吕蒙被建功立业的心思冲昏了头脑,毕竟站在他的位置上,是看不到那些隐患的,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刘琮又不能将这些方面的顾虑和担忧告诉吕蒙。在这方面贾诩就要清醒的多,甚至有些问题,还是贾诩向刘琮提出来的。
    好不容易说服了吕蒙之后,刘琮感觉到有必要统一将领们的认识,至少要在他返回荆州之前。
    
   

第419章 着眼关中布暗棋
    连续数日的狼狈逃亡,使得养尊处优的张鲁迅速消瘦了。保养的很好的皮肤因为寒风的侵袭而变得干裂粗糙,黯淡无光的前途,又增加了他额头上的皱纹,原本细密的鱼尾纹,也愈发深刻而明显。
    直到此时,张鲁仍然没有向荆州军投降的打算,因为他看的很清楚,刘琮是绝不会放过自己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他在越来越艰苦的逃亡路程中,显得格外坚定。
    如今他身边只有不到一千余人马的残兵败将,连续不断的逃亡和阴魂不散的追兵,让张鲁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好在敌军看起来也很疲惫,毕竟他们并不是真的铁人,然而在这种持续不断的追击中,汉中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毫无还手之力。
    午后刚过不久,一直紧咬不放的荆州军骑兵又追了上来。此时天气晴朗,残雪消融,急促的马蹄声因为山谷的回音而显得连绵不绝。汉中军将士们露出绝望的神色,他们吃够了被追击的苦头,现在已是衣衫褴褛,神情委顿,不知道自己能否熬过这一次战斗。
    如果陷入重围的话,汉中军将士也许还能鼓起最后的勇气,做困兽之斗,然而现在还有路可逃,无形中就让他们斗志全无,只一心想着逃跑,逃的越远越好。
    袁约已经在前一次的战斗中阵亡,他的部下,那些骁勇善战的夷族部落勇士们,也凋零殆尽。张鲁翘首以盼的另一个夷族部落首领杜濩却始终不见踪影,甚至隐隐有传言说,杜濩已经向刘琮输诚投降,不会再来救援张鲁了。
    与狼狈不堪的汉中军相比,荆州追兵也只不过稍好一些罢了,不过也一样的灰土满面,眼中布满了血丝。
    没有怒吼声,荆州骑兵沉默地冲杀而来,汉中将士们也同样沉默的迎击,其余人则护着张鲁继续逃亡。除了兵器相撞,锋锐入体声,就连战马都很少嘶鸣了。
    仓促组成的防线很快便被荆州军击溃,绝望的汉中士卒拼力抵挡,却只能徒增伤亡而已。
    事实上汉中军已经跨了,缺乏组织,没有强硬的将领发号施令,粮草损失之后从未得到过补充,如果这一切还能凭借他们对张鲁的忠诚坚持下来的话,黯淡无光的前途,也足以使最忠诚的将士动摇了。那些能趁乱独自逃走,或者干脆投降求生的人早已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做了,剩下的这些人因各种原因别无选择,就只能挣扎着逃跑,将希望寄托于荆州追兵的疲倦和不知何时到来的援兵身上。
    高顺深谙敌军的心理,如果他麾下还有一支体力充沛的生力军,那一切就简单了,只需在合适的时机猛地追上敌军残余,毕其功于一役。然而麾下的兄弟们,无论是轻骑兵还是明光骑,都已经连续好几天未曾好生歇息了。加之本来骑兵人数就不多,在汉中军最初逃亡时,尚有五六千人马,高顺想尽了一切办法,不断地削弱汉中军,使他们一路流淌着鲜血,越来越虚弱。
    逃跑一方精疲力竭,追击方也同样如此。好在荆州军在很多细节非常注重。精锐的明光骑将士,有填充鸭绒的睡袋,有辅兵携带的豆饼精料,以保持将士和战马的体力,不至于因为这场艰苦的追歼战而彻底跨掉。即便是轻骑营,也能够保障将士们吃到足量的甲类军粮。虽然晚上休息时没有那种令人眼红的睡袋,但围着篝火、裹着厚厚的羊皮也一样能酣然入眠。
    至于紧随其后的步卒,虽然赶路非常辛苦,但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汤,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再度消灭了断后的两百余汉中军之后,高顺下令轻骑营将士继续追击,其余各部也不得停留,这场短促的战斗,并没有让高顺满足。
    他这种不疾不徐的,死咬不放的战术气的张傀破口大骂了无数次,然而张傀又能如何呢?现在汉中军只有不到八百人,虽然是最为忠诚、最为核心的汉中军老底子,但这样下去,又能逃几天呢?
    持续乏味的追击已经将汉中军拖的摇摇欲坠,缺乏补给的将士们又冷又饿,形容枯槁,行尸走肉一般僵硬而麻木地移动着双腿。如果说他们之前还有希望的话,现在就只剩下求生的本能了。
    就在高顺率领部下沿着金牛道紧追不舍时,刘琮在南郑城汉宁太守府内,正对着关中地图蹙眉凝思。
    所谓“关中”在这个时代,本就是个极富战略色彩的说法,意为四塞之中。而四塞也是个很笼统的说法。关中周围大小关塞众多,自秦至汉亦时有增减。不过就地位的重要性而言,或者说从刘琮眼前的地图上来看,这四关则为函谷关、武关、散关和萧关四座关口。这四座关口控制着关中地区几个主要方向的通道。
    正所谓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进取。形势有利,就出关进取,形势不利,则闭关自守。
    如果不是何进在袁绍的建议下引来如狼似虎的西凉铁骑,关中三辅之地又怎会在接连不断的战火中,日渐凋敝?
    刘琮现在要顾及的不仅是如何在战场上调兵遣将,还必须要从国力强弱、粮食与经济生产、军队的数量、训练以及政局是否平稳,从诸多方面去考虑自己的对策。
    从长远来看,欲定中原,则必取关中,但这个先后顺序并非是一成不变,不可更改的。尤其是要考虑到关中地区当下的人口,经过这些年的折腾,已经大为锐减,许多原本富庶的地方现在却成了荒无人烟之地。
    这就使得关中的重要性大为降低,至少在目前而言,刘琮必须先稳固到手的地盘,从地图上来看的话,武关、散关皆不在掌握之中,对于荆、益就从东西两个方向形成了威胁。好在目前武关虽控制在曹操手里,但南阳却可成为襄阳的屏障,且纵深足够,威胁还不算太大。至于散关,也就是大散关与汉中之间,还有陈仓道、连云栈道以及褒斜道一部分的距离。在没有数十万大军的进攻下,这种地形上的威胁并不直接。
    大散关扼守的是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的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这是秦岭西部南北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而大散关在此通道的北端当道依险而立。可以说,大散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必争之地。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则无疑图关中。
    放之当下,如果曹操引大军自关中南下,刘琮说什么也得将大散关抢在手中,不过如今关中诸将虽还奉天子之令,但与曹操貌合神离,如果贸然攻取大散关,很可能造成关中诸将人人自危,反而更加倒向曹操。再加上从汉中往大散关运输困难,补给不便,即使拿下之后,也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虽然汉中与关中的通道还有子午谷、褒斜道、傥骆谷,但三条通道都极尽深险,不利于人力物力的大规模通行。
    若是从地势来看,关中四塞可谓险固,但是刘琮纵观历代兴起于关中的政治势力,凡是政治上发奋有为者,皆不以四塞为限,而是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势。相反来说,政治上无所作为,胸无大志,闭关自守之辈,则虽有四塞之固,也只能是作茧自缚,早晚灭于敌手。
    当初刘备被自己赶出荆州,北上关中却止步于函谷关,也就是现在的潼关之后,他便失去了据有关中以争衡天下的机会。如果刘备能够入主关中,得韩遂、马腾等关中诸将相助,未尝不能在关中休养生息,待实力稳固后则从武关方向进取南阳,自蒲坂方向当进取并州,散关方向当进取汉中,萧关方向当控遏陇西,潼关方向当进取三川河谷,尽控山川之险。
    这是以关中而争夺天下的最有利的态势。这种态势犹如关中面向中原地区拉开的一张巨弓,其势能之大,无以言喻。此种态势下,以守而言,是四方皆有缓冲地带,也就是刘琮极为重视的战略纵深;以攻而言,则是在后方稳固的前提下,可以放心的积极进取。
    不过刘琮现已在据有荆、扬、益三州之地,关中地区对他来说,其重要性就下降了很多。他现在要做的是将已有的地盘稳固下来,对内部的各方势力进行整合,对外保持强大的压力。
    只是这个道理贾诩和法正都明白,然而立功心切的将领们却都热切地渴望进兵关中,在他们看来,只要出兵北上就能一举拿下关中,实际上以刘琮的兵力准备和粮草储备来说,即便能攻下残破的关中,又能如何呢?
    战线拉的过长,势必导致兵力分散,给对方以各个击破的机会,反过来己方却不能互相支援,甚至会彼此拖累。
    刘琮走到案几后的木榻上坐下,暗自思忖,若是能怂恿韩遂、马腾造反,割据关中的话,势必给曹操造成极大的打击。只是之前派遣的密使虽然见到了马腾,却没有带回来马腾的决心,不知这手暗棋,何时才能发挥出作用?
    
   

第420章 指点江山绘宏
    建安八年的春天对刘备来说,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虽然正月里的邺城依旧寒风肆虐,残雪未消,但在刘备看来,却是另一番景象。得知刘琮攻取益州、引兵往汉中之后,刘备除了羡慕刘琮取得的硕硕成果之外,心中也忍不住有了种急迫感。
    这些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涯,使得刘备格外珍惜现在的立足之地。在曹操率兵撤出黎阳退回许都后,压力顿失的刘备立即开始延揽人才,虽然田丰以老病之故未能前来,但冀州的世家大族终于认识到,刘备也不失为一个可以选择的主公。他们原本敏锐的嗅觉恢复了,投机的心理再度复活,于是源源不断的支持,无论是粮草军械还是人才兵员,都通过他们的效忠表态,流入到邺城里。
    对此袁谭本来颇有些微词,但他正忙着和袁尚争夺地盘,打的不可开交,对于刘备在后方的所作所为,他便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且在袁谭看来,邺城离豫州和兖州实在太近,不是什么理想的地方。
    不过刘备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甚至对刘备来说,邺城更能促使他和部下积极进取,而不是缩在敌人远远的地方固步自封,坐等灭亡。
    他的这种心态,无疑影响了很多人,沮授对此也颇为激赏,只是从未特意表现出来而已。
    此刻沮授正和刘备在将军府中,两人正襟危坐,说到刘琮攻取益州,出兵汉中之事,沮授说道:“汉中虽有阳安关之险,但刘征南已得益州,兵粮俱足,挟大胜之威,举精锐之师,以汉中之兵何以挡之?固汉中张鲁之败,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刘备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量一番,对沮授问道:“以军师之见,刘琮若得汉中,之后又将如何?”
    对刘备来说,若是刘琮攻取汉中之后出兵关中,则他可坐山观虎斗,不断积蓄实力的同时,还可以与韩遂、马腾暗中联络,又或者继续挑唆他们反曹。不管怎么样都无损于己方的实力,加之袁谭、袁尚兄弟相争,自己只需抓住时机,逐步扩张,总会将北方攫取于掌握之中。
    所以刘琮下一步的动向,刘备就非常关注了。
    沮授何尝不知刘备心中所想?只是他沉吟片刻之后,还是对刘备说道:“以授之见,恐刘征南得汉中之后,便会止步于此,不会出兵进攻关中,更不会与曹操决战于豫、兖。”
    “哦?这是为何?”刘备听沮授如此说,虽然心里觉得有些不信,但还是出言问道。
    在他看来,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非当初自己被阻于潼关之外,能够入主关中的话,未尝不可效仿高祖。以刘琮的性格,岂能放过关中?
    沮授捋着胡须说道:“刘征南得益州,乃是奇兵突进,不过数月直取成都,之后软硬兼施,才得益州全境。于兵法而言,可谓出其不意攻其不防。即便如此,其入蜀之军宁无伤亡乎?征战数月再攻汉中,虽有益州新附之兵,亦不免师老兵疲。正可谓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