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刘琮有些失神,众人都不禁有些茫然,好在刘琮很快回过神,对杜袭抱歉一笑:“有子绪执掌农事,琮大可放心了!若是有何困难,子绪尽管直言,无须为难!”
    杜袭愣了一下,困难自然是有的,但是他认为还没有到需要向刘琮求援的地步。不过刘琮既然这么说,他便拱手道:“属下自当尽心竭力,不负将军所托!”
    农业乃是立国根本,所以受到刘琮的重视大伙儿也都认为理所应当,但紧接着,刘琮说起的话题,却令在座的大部分人觉得有些意外。
    
   

第278章 非止农桑缺人手
    “自先父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以来,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而今已千者有余!荆州所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官学之设功不可没!”刘琮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望向綦毋辏А⑺沃业热耍辽档溃骸敖裉煜麓舐遥窭直阑担灾列妆┖嵝兴姆剑嬖粝庞诔S懈杏诖耍嵊诮枇⒐傺В岳糠缢捉袒G罢呶崆胂壬裱〔┭е浚窝Ч伲恢耸陆械娜绾瘟耍俊�
    綦毋辏А⑺沃业妊д呙幌氲搅蹒绱酥厥哟耸拢匀艘捕嘁晕蹒酉吕椿崽讣罢窬竦仁隆5背跻蛄蹒诱凭V葜拢胛汴'认为刘琮非嫡长而有违道统,为此还曾辞官表示抗议,后来刘琮领兵讨伐江东,他才在刘琦的劝说之下又回到官学。再加上新政推行以来,传授儒学的官学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反倒是那些杂学技艺之学,无论是在钱粮还是屋舍上,都得到了大力支持,所以刘琮这番话才会让大伙都有些意外。
    宋忠是负责主持此事的,而且他对于此事很是支持,闻言挺直腰背,对刘琮说道:“忠已遴选博士五人,可任教授者二十八人,至于可为教师者,目前大约有百余人,具体人数还需再行统计。”
    他与綦毋辏Ф际怯跋炝艽蟮拇笕澹饺嗽献段寰戮洹罚莆逗蠖ā罚沃冶救嘶乖谖兑住纷髯ⅲ壳耙丫小吨芤鬃ⅰ妨骄怼:捍У拇呈撬朗卣戮渲В鞣乘龅目贾ぁR蚨恢痹獾胶笕说内覆。淙灰苍腥嗽诔⑹约蚧皇歉霰鹧д叨阅骋痪鳎亮醣聿趴技现诙嘌д咧Γ浴兑住贰ⅰ渡惺椤贰ⅰ妒贰ⅰ独瘛贰ⅰ洞呵铩肺寰黄鸾猩痉本图虻墓ぷ鳎L峁┮惶准蛎魇涤玫慕瘫荆股侥芄辉诙淌奔淠谕ㄏ濉�
    这便是《五经章句》的实际作用了,实事求是的说,綦毋辏А⑺沃业妊д叨杂诰V莸奈幕⒔逃矫娴墓毕资呛艽蟮摹R郧傲蹒悦挥刑乇鹣蚬傺Ы姓叻矫娴挠糯椭С郑且蛭背趿醣硪丫谡庖坏闵献龅暮芎茫簿兔挥斜匾咛碜恪<由暇滦问埔恢逼奈粽牛ň家照咭环矫嫒耸伲硪环矫嫔缁岬匚坏拖拢岩晕瞬牛圆呕嵯缘昧蹒乇鹬厥右交ぁ⒕抵圃斓确矫娴淖ㄒ导际跹!�
    如今既然要在江东开设官学,自然要借鉴荆州已有的成熟经验,用荆州培养出的人才做为江东官学中的主干力量,所起的教化之功,其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荆州学风之盛,早已经吸引了很多外地学者,比如杜夔精通音律,丝竹八音,当初曾在朝廷中担任过雅乐郎,避难来到荆州,刘表命他和孟曜整理雅乐。还有邯郸淳,其人博学有文才,尤其精通文字学;梁鹄,著名书法家,曾担任过选部尚书。这些人到了荆州之后都受到刘表的礼遇,被聘请到荆州官学讲学。
    这些人的到来,也使得荆州官学的学科并不仅仅局限于传授六经,同时还有天文历法、刑法、兵法等等。
    学者除了自己治学之外,恐怕最大的心愿,便是将自己的学说尽数传授给更多的弟子,一方面使得学说有继承发扬,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扩大学说的影响力。所以无论綦毋辏Щ故撬沃遥杂诹蹒诮韫傺Ф际潜ё呕С值奶取6杂谒抢此担庖彩歉隼┐笥跋斓暮没帷�
    当然热心此事的还不止他们二人,司马徽、颍容等人,也对在江东设立官学教育弟子很是上心。只是荆州官学这边也需要人,暂时还未能离开荆州前往江东,不过他们的弟子已经有不少人可以担任教习、教师等职,所以宋忠所言的人数之中,还有不少他们的弟子。
    刘琮听了颔首道:“江东与荆州不同,设郡、县二级官学,所需教授教习众多,先生能在这么短时间遴选出众多学士,可见荆州人才之充足。此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还望诸位先生同心协力,共襄盛举!”
    对于刘琮所说的影响深远在哪儿,意义重大在何处,堂上诸位因身份能力不同,都有各自的理解。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刘琮这话已经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或许现在还没有人会想到,刘琮这样做是为了制造一批新的世家大族,即便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见效之慢,时间跨度之长,也足以令人为之瞠目结舌了。然而在刘琮看来,荆州集团或者说荆扬集团的基本利益,是左右本集团政策、战略的关键所在。当然目前来看自己还能够集中权利,但随着荆扬集团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可以想象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从内部产生相当的阻力。
    如果不能在荆扬集团内竖立自己的绝对威望,有一大批忠心的世家大族支持辅佐,那么离败亡之日也就不远了。刘琮深知,压制也好,扶持也罢,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联合和斗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高屋建瓴的分析和把握形势,善于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联合与斗争的正确策略,才能争取主动,防患于未然,立于不败之地。
    “将军为何不在扬州设州学?”宋忠有些疑惑的对刘琮问道。这几年来荆州州学很是兴盛,学者云集,弟子逾千,对于荆州学派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毕竟集中力量好办事,若非一大批学者都集中在荆州官学之中,也不会形成现在这样的局面。所以宋忠才会有此疑问,在他看来,扬州也当设立州学为好。
    不得不说,宋忠精于学问但政治敏感性还是有些欠缺。设立州学的话,是放在吴县呢,还是放在余杭、山阴?然而无论是设立在何处,必将成为江东世家大族子弟的聚集之所,以这些世家的底蕴和能力,州学设立之后还能起到刘琮所希望的作用吗?
    当然这些话刘琮是不会宣之于口的,他沉吟片刻,以扬州地广人稀的理由,说明自己为何不在扬州设立州学。这个理由也算说得过去,宋忠等人便不再多说什么。
    不觉时已近午,自有管家遣人送上早已备好的酒菜,刘琮举杯起身,先沥酒于地以祭阵亡于江东之战的将士,众人肃然注目,待礼毕之后才各持酒爵行酒。
    “目前江东因战乱之故,除了粮草不足之外,钱币之制亦完全崩坏,各郡县物价高低不同,颇为混乱,使得民生凋敝,物少流通。长此以往非但会使得士民受苦,官府也会饱受其害。所以吾已决意铸造新钱百万,亦平抑物价,用于荆、扬二州。”刘琮吃了几片薄如蝉翼的鱼肉,对堂上诸人说道:“吴会得地利之厚,铜锡铁矿极为丰富,只是如今江东地方人口稀少,一时难以开采。故此,吾欲移流民往江东,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铸造新钱之事众人多数已知晓,并且都是非常赞成的,但说起迁流民往江东之事,杜袭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将军!如今春耕在即,各地农田尚需大量人手,若往扬州移民,则恐伤荆州农事。还请将军三思!”
    “非止农桑欠缺人手,其余诸事也所需甚多。何况如今自关中等地而来的流民日渐稀少,将军不可不察。”徐庶管着军队的一大摊事,后勤压力非常大,本来就觉得人手不足,自然也不同意。
    如今这个年代开采矿山手段落后,人背肩扛,所用的人手是非常多的,再加上冶炼需要砍伐大量木材,哪一项少的了人?然而杜袭和徐庶所说的也是实情,见相关人等也都出言附和,刘琮不禁皱眉沉思起来。
    贾诩见状,捋着稀疏胡须说道:“将军何必舍近而求远?如今山越等族已归附将军,除此之外,尚有百越之民,居于山林之中,何不取之用以开矿?”
    刘琮听了心中一动,抬眼看向贾诩说道:“采矿冶炼多有危险,只怕山越等族亦不自愿,若强行征其采矿,恐生祸乱。”
    “不然!山越、百越等多属吴越遗民,将军莫非忘记干将、莫邪乎?”贾诩眨着小眼睛,对刘琮说道。山越虽也耕种,但因所居住之地多为山林,耕地极少,而且方式很落后,收成非常有限。百越更不必说,几乎完全以渔猎为生。但是他们采矿冶炼乃至铸造兵器的水平并不低,这也是山越、百越等族常常能够与统治者相抗衡的主要原因。
    “先生倒是提醒我了。”刘琮点头说道:“不过也不能都指望山越等族,毕竟他们人口也不多。吾以为,凡作奸犯科,或各郡县所捕之盗贼,身强力壮者皆可送往矿山,罚以劳役。”
    若非现在亟需大量劳动人口,刘琮也不会动这个念头,不过他这个提议倒是获得了堂上诸位的支持。
    宴席之上其实并不适合谈论这等事情,然而刘琮现在总有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众人对此虽不怎么理解,但已经开始逐渐习惯。
    
   

第279章 仲春祈谷祭社神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宴席因讨论诸多事宜之故,一直拖到了傍晚时分才散,虽然在这样的场合不会轻易做出什么决断,但刘琮还是很好的梳理了一番荆、扬二州目前的概况。对于下一步战略如何实施,也有了初步的方案。
    回到后院,已是掌灯时分,虽然并未多饮,但刘琮还是有些微醺。夜风微凉,酒意上涌,脚下就有些轻飘飘的。及至进了内室,刘琮只觉眼前一亮,仔细看去,见帷幕摆设等都焕然一新,几案卧榻无不精致,不由微微一笑。他这一年来在外领兵征战,孤枕难眠之时,对于家庭的温暖更觉可贵。更何况佳人如玉,岂能不思?
    一念旋起便觉香风暗袭,转头一看,甄宓娉娉婷婷,持灯而入,本来这种事自有侍女来做,可她却偏偏将侍女打发走,所图者,无外乎与夫君独处尔……
    二月祭社又称社日,乃是为了祈求丰收,前一日便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社日在这个时代,是一个热闹熙攘,充满欢乐气息的节日。盖因一社的地域范围大多涉及乡里,所以参加社祭的人数相当可观。不同家庭的男男女女聚会在一起,奏乐歌舞,设席饮宴,热闹非凡。社日之后,百姓就要投入到紧张的春耕之中,一年的辛苦劳作,也就随着欢快的社日结束而开始。
    今日天气晴朗,襄阳城内许多人家,也都往城外而去。毕竟世家大族多有庄园,其内高楼连阁,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杂果,檀漆桑麻,闭门成市。正因为对于农桑的重视,社日自然也要进行祭祀。
    “如今这江东也归了咱们荆州,只怕今年不会再兴刀兵了吧?要我说,咱们守着这荆州还不够么?你看看这地方,土地肥沃,种啥收成都好。可要是一直打仗,咱们这些老百姓种多少粮食也不够吃啊!”许是多喝了几碗老酒,一个干瘦汉子忍不住大发感慨。
    他这话却被邻居嗤之以鼻:“吴老三,你只管伺候好庄稼便是,打不打仗那是大将军操心的事,与咱们何干?再者说,咱这荆州是啥地方?谁看了不眼馋?光守能守得住?我看啊,大将军得了江东,还会去打徐州!再不然,就要去打许都。”
    有人疑惑道:“许都不是天子所在之地,大将军可是天子皇兄,怎么会去打许都呢?”
    吴老三被这邻居一顿排揎,犹自不服气,梗着脖子说道:“高大哥这话说的,俺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都用来打仗怎么行?”
    “谁也没白拿你那点收成,比起往年,这些年来咱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还不都是托了大将军的福?做人不能没有良心!”高大哥放下酒碗,虽然是席地而坐,却依旧挺直了腰板:“别的不说,那些铁器若非大将军,咱能用得上?还有那官府的耕牛,若不是大将军体恤,能借给咱们用?虽说每日作价秋后以粮相抵,可往年你就是再高的价格,官府可会给借给你使用?”
    “高大哥说的有理,咱们可不能忘了大将军的好。其实话又说回来,那仗再怎么打,又不要你吴老三捉刀去厮杀,否则只怕上了阵,还没看到对面的人影,你就吓得尿裤子了吧?”同席之中有人开着粗俗的玩笑,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那吴老三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半晌才道:“俺,俺也不是那怕死的!可这身子骨不争气,如之奈何?”
    他这一拽文,更热的众人欢笑不已,吴老三也笑,却混没注意,他们口中的大将军,正和数人从不远处路过。
    刘琮今日是出来散心的。主持了祭祀社神之礼,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刘琮见春光正好,便让人回去接了甄宓和小叶子,一同到郊外踏春。
    虽是初春,却也草长莺飞,加之春风和煦,又见百姓聚于各处载歌载舞,刘琮心中颇感欣慰。难得有这样偷闲时光,刘琮便刻意去不想那些正事,牵着小叶子的手在田野间漫步而行。
    “阿翁,那边好热闹!”小叶子踮起脚尖,遥遥望向前方一处人群集聚的所在,好奇说道。
    刘琮听那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叫好声,不由也来了兴趣,举步向那边行去,甄宓在后面娇嗔道:“夫君这么急切,可是连妾身都不要了么?”
    “哈哈,怎么会!”刘琮闻言,转身笑道:“看起来似乎是在蹴鞠,不觉便走的快了些!”
    待行至近前,刘琮干脆将小叶子举在肩头,就见人群中一片空地上,数人正在蹴鞠,不过却不是竞争对抗,而是各逞其能,倒是有些像表演。本来蹴鞠是训练士兵技艺和体力的手段,但传至民间,则成为健身戏耍之物。如今荆州军中,若非战时,倒也经常举行蹴鞠比赛,几乎成为各部争夺荣誉的一块阵地。
    相对而言,这些普通人的技术是比不上军中好手的,无论是花样准头,都难入刘琮法眼,不过小叶子看的倒是兴致勃勃,那些蹴鞠之人,也是自得其乐。本来嘛,人家难得放松一回,又怎会在乎别人的眼光?有那技艺好的,自然获得连声叫好,水平差的,却也不以为耻,反倒嘻嘻哈哈的颇为得意。
    当然玩蹴鞠的多是以年轻人为主,不过上了年纪的老者和年幼的儿童也不是没有娱乐活动。他们所玩的击壤就没那么费力,但更考究技巧。小叶子见状跃跃欲试,刘琮少不得领着她去体验了一把,乡里之人见刘琮等人衣裳鲜明,气度不凡,自然不敢得罪,更何况今天社日本就不拘于俗礼。小叶子因此玩的满头大汗,看到她笑的天真烂漫,刘琮也笑意融融。
    好容易等小叶子玩够了,再往前行,又看到数名壮汉角抵,周围也是围了许多人,为其呐喊助威。所谓角抵,就是摔跤。对于这样激烈的对抗******,小叶子却是一点兴趣也无。刘琮只略看了看,便带着她们往别处去。
    不过刘琮从那些围观的人的表情中看出,楚地民风彪悍,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
    
   

第280章 不可隔岸观战火
    刘琮见这附近热闹非凡,很有些把酒话桑麻的闲情逸致,当下便牵着小叶子的手,往一处树下行来。这树下铺着席子,摆着简陋的几案,几位中年汉子正一边饮酒吃菜,一边说着什么。旁边的妇人孩童,显见便是他们的家人了。
    “诸位叨扰了,我等今日出城匆忙,未曾置办酒席,方才一路过来,此时有些口渴。不知可否讨碗水酒?”刘琮行至近前,拱手对席间诸人说道,那几个汉子抬眼一看,见刘琮身材高大,蜂腰猿臂,虽然衣裳鲜亮,革带玉佩,显然是个贵公子,但脸上笑吟吟的看起来颇为和善,于是纷纷拱手还礼,有人道:“公子不嫌弃咱们这水酒淡寡,那就快请入席!”
    待刘琮坐下之后,甄宓也紧挨着他长跪于席,这个时代远没有宋明等朝对女子苛刻,是以她落落大方的陪着刘琮,除了引得许多人注目之外,倒也不曾发生别的事。毕竟从刘琮和甄宓的气质,穿着打扮及紧随其后的侍女护卫上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他们定然是非富即贵的世家大族子弟。
    这几个汉子都是种田为生的农夫,平日里哪有机会见到这样贵重的人物?更遑论还同席而坐,是以邀请刘琮入席之后,这几个人面面相觑,都有些不自觉的紧张和拘束。尤其是看到那几个虎背熊腰的,身配腰刀的侍卫立在刘琮身后,别说孩子,便是大人都有些提心吊胆。
    “呵呵,方才诸位在聊些什么?”刘琮见状,主动对席间诸人问道。
    他对面的一个年约四十许的壮汉胆子比旁人要大些,闻言直愣愣的回道:“俺们在说今年这田赋,也不知会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