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又怎会如当初孙策一般滥杀无辜?而欲抚人心,舍大姓之外,更有何人?”
    顾徽闻言微微垂下目光,桥下水波不兴,缓缓流淌的溪流中,漂浮着枯黄的落叶。
    对于刘琮的风评,世间颇多矛盾之语。有人说他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逆贼,也有人说他机变无方,略不世出,而反对他的人,则说刘琮狡诈无行,好色如命,侥幸得此基业,不思安民保境,却穷兵赎武……
    石桥上的栏杆被阳光晒的很是温暖,顾徽扶着柱头拾阶而上,对李术说道:“府君之意,徽已深知,不过以府君之见,徽等当此时应如何做?”
    李术听他这么问,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虽然顾徽并没有明确说什么,但他既然肯见自己,又叙谈许久,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
    不过李术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大事已定,他思忖片刻之后,才对顾徽说道:“现在嘛,其实并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只要诸位明白荆州一片苦心,术便算不辱使命了。”
    顾徽愣怔了一下,他本以为刘琮派李术前来,定然是劝说世家高举反旗的,没想到李术竟然如此说。这让他在感到轻松的同时,莫名有些隐隐的失落。
    李术见状,灿然笑道:“子叹是不是觉得,有些失望啊?”
    “呵呵,失望是谈不上的。”顾徽淡然说道:“而且此事徽也不能自作主张,还要与家兄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他这话半真半假,李术自然也不会去揭穿,而是叹了口气说道:“刘荆州对于江东世家颇为看重,其实由他来治理江东,何尝不是江东百姓之福呢?”
    说话间,两人已下了石桥,不觉走到了园子后门,此处颇为偏僻,正适合李术从此处离开。
    待李术的身影消失在竹林之中,顾徽收回眼神,目光中却多了几分思量。与李术暗中相见,因事发突然,他自然不可能遣人报知兄长顾雍,而且江东军经此打败,已然无力阻止荆州军东进,现在与李术接触,想来顾雍也不会反对的。
    毕竟孙权才接掌江东数月,无论是顾雍还是顾徽,对他都谈不上有多少忠诚。如今这个乱世之中,保证家族得以延续下去,才是最为重要的。能够让家族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样的人才可堪为江东之主,否则,孙策能遇到刺客而亡,别人也未尝不能啊……
    只是刘琮扫平江东之后,会不会如李术所言那般对待世家,顾徽此时还不能完全肯定。不过李术此番前来,定然是得到刘琮的授意,只要李术所言不虚,那么此事便可放心去做。至于孙权那边,当然是先虚与委蛇,待大局已定之时,还怕孙权翻脸不成?
    这么想着,顾徽便觉得安心不少,匆匆回到堂上,执笔给兄长顾雍写了封书信,然而搁笔之后,他又觉得有些不妥,将那绢帛胡乱涂抹了一番,唤来心腹之人,密语许久。
    世家大族行事周密,谋定而后动。不过那些豪强宗帅,比他们就干脆许多。
    郑横自起兵反孙之后,便得到了荆州的大力支持。兵器铠甲自不必说,最关键的是那几位领兵司马、都伯等人。在他们的指挥之下,原本就很是彪悍的郑家部曲私兵,更是战力大增。在得知江东军步骑五万余尽丧于虎林之后,郑横便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非常明智。
    可笑陈家那两兄弟,被孙权派去的使者说动,竟然归顺了孙权,反过来与自己作对,现在如何?被打的丢盔弃甲不说,最大的靠山也要靠不住了,昨日那两兄弟请人携带厚礼前来说和,还想着再度背叛孙权,重归刘荆州麾下。
    本来按照郑横的意思,是全然不加理会的,但那荆州司马却劝说他不妨暂且答应,至于以后如何,还要看将军怎么处置。郑横想想之后,便同意了这位司马的意见。反正不用打仗,少死些部曲私兵也是好的。
    “却不知大军何时攻打吴会?若是让孙权缓过气来,只怕还会多些麻烦。”郑横看着部曲将县城抢来的粮草运到坞堡的粮仓里,心满意足的同时,又觉得目前正该一鼓作气扫平江东,自己若是能率领部曲随荆州大军东进,那才能保证家族以后的地位。
    成为江东新的世家,这可是几辈子郑家家主的野望啊,谁会想到,竟然在自己手里,变成真的呢?
    那司马与郑横相处日久,对于他的心思自然早已知晓,闻言却只是微笑道:“军机之事,某不得与闻,不过想来大军东进就在年内。郑将军如此牵挂此事,莫非不甘于在丹阳攻城略地了吗?”
    郑横如今是荆州军游击将军之一,所谓攻城略地,不过是攻打过一次泾县县城而已,对于已经野心勃勃的郑横来说,实在太难以满足愈来愈膨胀的胃口了。
    “既然陈家原因归降,那便可以谋划攻占宛陵之战了!”司马的这句话,使得郑横立即瞪圆了双眼:“攻打宛陵?”
    宛陵乃是丹阳郡治所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能将宛陵攻克,也是大功一件啊。这么一想,郑横便追问道:“此战有几分把握?”
    
    
   

第221章 缓兵之计稳军心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江东水军自虎林撤出之后,在荆州水军的巨大压力之下,被迫放弃春谷,退往巢湖。巢湖与大江入口处,本就有座水寨。也正是在这座水寨之中,孙权得知程普被围之后横剑自刎,孙河死于乱军之中,而陈武等将校下落不明。
    有人说陈武投降,也有人说陈武战死,但无论是投降还是战死,在孙权看来已不重要了。他现在最为关注的,是仍然滞留在江北的太史慈及一万余人马。因临湖仍然被荆州军占据,交通阻断,已经很久没有太史慈的消息,每当想起此事,孙权便觉得很是担忧。
    步军精锐尽失,五万余人被水军接应出来的仅有三四百,而从陆上逃脱后逐渐收拢的,也不过近千人。那些山越人倒是逃出来不少,可听说他们离开虎林之后,又转头向荆州军投降了。如今被刘琮编为山越军,大头领阳范,也成了荆州山越中郎将……
    至于江东水军,经过数月休整之后好不容易才恢复了实力,可再战虎林之后,如今只剩下残缺不全的数百战船,艨艟斗舰这样的大型战船更是几乎损失殆尽。
    好在水军将校伤亡不多,若是假以时日,未尝不能恢复水军昔日战力。可眼下无论是兵员、战船、军械粮草乃至时间,无一不缺。
    不过孙权并没有打算就此认输,他自从到巢湖之后便立即下令,从丹徙、会稽等地调集郡兵,又派人请来张昭、虞翻、董袭、鲁肃等人,商议如何退敌之策。与此同时,孙权专门去见了一次周瑜,言语之间很是恳切,不但检讨了自己的过失,还表示对此次贸然出兵深为痛悔。
    “如今我军新败,恐军中士气沮丧,上下皆无斗志。不知公瑾何以教我?”孙权望着周瑜,态度谦逊的问道。其实军中那些流言孙权早就知道,但现在他却不能对周瑜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怀疑,否则的话,很有可能激化两人之间的矛盾。
    周瑜对此又何尝不知?虽然他很恼恨那些人说什么反孙拥周的话,但这种事情,却并不好当面向孙权解释。士气沮丧,军无斗志,究其原因其实多半在孙权身上,然而周瑜能这么说吗?
    至于对策,周瑜思忖片刻后,缓缓说道:“当此时,唯有先稳定军心,才能再言其他。只要能让全军上下看到希望,自然就会有斗志。”
    “希望?”孙权喃喃问道:“如今我江东希望何在?”
    周瑜深深的看了眼孙权,说出的话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一般在孙权耳边炸响:“向刘琮请降……”
    虽然孙权如被雷击,但还是很快回过神,迟疑问道:“公瑾所言,是缓兵之计?”
    周瑜点头道:“唯有如此,才能拖延荆州军大举进攻的时间,也才有时间使各路人马汇集于此。”
    “可若是假意请降,将士们不知是假,岂非更为失望?”孙权皱眉问道,对于这个计策,他打心眼里是不赞同的。
    见孙权如此说,周瑜轻咳一声,接着道:“如此一来,将军不就知道众将的真实想法了吗?”他其实很不想点破这一层的,但不知为何下意识的便说了出来。也许是因为受到孙权的猜忌,才会如此想证明自己的忠诚?可自己到底是忠诚于死去的孙伯符,还是眼前的孙仲谋呢?
    孙权听了眼前一亮,颔首道:“既如此,就依公瑾所言。”他现在越来越担心控制不住军队,最忠心的精锐部曲死伤殆尽,从各郡县抽调而来的郡兵县兵且不说战力如何,忠诚度首先就是个大问题,若是再交给不忠于自己的将领统帅,那后果令孙权想想都不寒而栗。
    如果真的能借这次假意投降观察出诸将的真实想法,也能让自己识人更明,不至于错用了那些起了异心的将校。
    至于这么做是否能稳定住军心,在孙权想来,若是能让全军上下不再每天担心被荆州军大举进攻,或者真的有可能使得大伙儿都放松下来。至少不要人心惶惶,每天都有逃兵出现,那样话不用荆州军来进攻,全军就有可能一夜之间崩溃了。
    “只是此计瞒不过刘琮,能拖延的时间也有限。”见孙权微眯着双眼,若有所思,周瑜又说道:“所以同时还要向曹公求援,若是曹军真的能抽调出人马南下,则刘琮定然首尾难顾,而荆州乃是其根基之地,到那时他只怕也只能选择退守荆州了。”
    孙权虽然听了这话心里有些别扭,但还是点头道:“权即可便给曹公写封书信。然而曹公那边怕是要宗族子弟入许昌为质。”说到这里,孙权猛然想起来,若是孙翊没死的话,打发他去许昌却不是正好?可惜……
    “这个却不用担忧,关中诸将在许昌也多有子弟为质,只要能换的曹公出兵南下,则将军仍然可以保有江东。待荆州退兵后休养生息,整军备战,三五年之内,便可出兵西进,攻取荆州!”周瑜说着这些违心的话,心中颇感悲凉。若是伯符尚在,何至于要屈膝向曹操求援呢?
    不过孙权却不觉得向曹操求援有何不妥,毕竟曹操开始代表天子,这么想着,孙权便觉得此事大有可为。说到底,现在孙权已无实力自保,除了向曹操求援,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可想吗?
    然而据说曹操现在的处境也比自己好不到哪儿去,进入九月以来,曹操与袁绍数度交锋,并没有取得什么战绩,相反却被袁绍压制在官渡,进退不得。
    对于孙权的这个担忧,周瑜却有自己的看法:“曹公用兵智计百出,变化莫测,现在能以少敌多,拒敌于官渡,袁绍拿他毫无办法,就说明曹公还能继续坚持下去,所欠缺的,只是一个破敌良机罢了!而袁绍十万大军渡河南下,已经快一年时间,如此大军孤悬于外,粮秣补给损耗何止万千?疲惫之师,断难持久也。以瑜观之,或在年前,或在年后,两军必然会分出胜负。”
    “哦?以公瑾之见,曹公获胜的希望很大?”孙权连忙追问道。
    周瑜沉吟道:“应该如此。”
    “那么我们只要拖延到年后,便有机会!”孙权闻言精神一振,脱口说道:“如今已是初冬时分,再有两个月时间,总够了吧?”
    
   

第222章 死中求活取敌城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一匹快马在山间小道上奔驰如飞,枯枝斜逸于路,马背上的骑士却只微微低头避开,头盔上猩红的帽缨被这细枝挂住,扯下数根缠在枝头。这枯枝带着那几根红缨犹在剧烈摇曳,还未止住晃动,那马上的骑士已绝尘而去,只留下一串沉闷的马蹄声。
    江东素来不是产马之地,因而战马尤其珍贵,不过此时那名骑士却不断挥鞭抽打,似乎毫不吝惜。这战马原本体型极为健壮,肌肉很是饱满,优美的脖颈上马鬃修剪的非常整齐,奔跑时肌肉在乌黑油亮的皮肤下滚动着,然而现在它的模样却极其狼狈,马腹下、马腿上满是泥浆,浑身热气腾腾,优质牛皮制成的马辔也显得松垮许多。
    骑士也比战马好不了多少,虽然在这样阴冷的深秋山中,却早已汗流浃背,若非此行事关重大,他又怎会如此不惜马力,拼命赶路?
    “唏律律!”眼看前方道路上忽然闪出几骑,这骑士猛地勒住战马,因冲势太急,那战马人立而起,嘶鸣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对面的几名荆州斥候见状,策马迎面而来,尚未到这名骑士身前,当先一人便大声喝问:“来者何人?”
    那骑士到底还是爱惜战马的,扯着缰绳在原地兜了几圈,这才翻身落马,手抚战马脖颈,对那几名荆州斥候说道:“某乃江东信使!有讨虏将军亲笔书信奉上镇南将军!”
    斥候什长使个眼色,一名部下越众而出,到那骑士前下马打量了一番,伸手道:“刀来!”
    信使毫不犹豫的解下佩刀,递给那名斥候。什长见了颔首道:“随我来。”说罢,兜转马头,在前面带路。那骑士暗自松了口气,上马之后按辔徐行。斥候什长将他引过数里之后交给另一拨斥候,又行了数十里之地,这信使才被送到春谷。
    刘琮揽信阅后,心中冷笑,打发信使先行退下,转头对贾诩说道:“孙权来信请降,先生怎么看?”
    “此缓兵之计尔!看来孙权还是不甘于失败,试图调集人马负隅顽抗啊。”贾诩捋着稀疏胡须道:“如今江左之江东军放弃襄安,退至九江郡历阳,孙权退守牛渚,庐江郡已大部落入我军掌握之下。江右丹阳郡只剩下宛陵、芜湖、石城等地,分兵攻占的话,则可从陆路直取会稽郡,到那时孙权何以当之?所以他现在一方面要稳住将军,另一方面则要稳住江东内部。”
    刘琮凝神思忖片刻,觉得孙权不可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这缓兵之计上,若是换了自己,能怎么做呢?眼下这种情况,除了用缓兵之计外,就只能向外部求援了。
    如果说现在谁最有可能成为孙权求援的对象,那一定非曹操莫属了。
    不过曹操会插手江东吗?若是袁绍没有举十万大军南下,那肯定是会的。现在嘛,却是无需顾忌他的。
    然而孙权假意投降,难道就不怕影响军中士气?本来就已经遭受一场大败,孙权再这么做的话,只能让军心更加动摇。即便他将内情告知军中将校,可是那些普通士卒自然是要瞒着的,如此一来,他们会怎么想?要知道既然用假投降来拖延时间,双方必然会往来使者,这消息定然会传的尽人皆知……
    思及此处,刘琮便对贾诩说道:“孙权此举,似有动摇军心之患,难道他就不怕吗?”
    贾诩想了想摇头道:“他现在不如此,就连一点时间都争取不到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对孙权而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可惜,我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刘琮起身自案几后走到帐中,贾诩见状也站起身,两人一同望向屏风旁边悬挂的地图。荆州军自进占春谷之后,便开始分兵袭扰宛陵等地,兵分数路向江东腹心长驱直入。
    虎林之战荆州水步两军损失很小,战后又收降了数千江东兵和近万山越兵,现在正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时候,所以孙权请降无论真假,对于刘琮来说区别并不大。
    底定江东,就在此时!
    不过为了打击孙权,刘琮还是亲自执笔写了封回信,信中揭穿了孙权假意投降,实则拖延时间的缓兵之计,并正告孙权“当此时,除自缚来降之外,别无他路!”
    此信一挥而就,刘琮待墨迹稍干,唤来那江东信使交给他。信使见刘琮面沉如水,窥不出此行结果如何,自张迅手里接过书信之后便匆匆踏上归途。
    就在此时,江北群山之中,太史慈正率领部下在崎岖坎坷的山中艰难前行。
    原本在孙权的计划之中,太史慈及其所部要在他进攻虎林之时,一举攻克皖口,然后与前来接应的江东水军一起,截断虎林荆州军的后路,以形成全面包围之势。然而虎林一场大火,将孙权的五万人马烧的灰飞烟灭,两万水军也只剩下数千人,战船不过数百,仓皇自虎林撤走之时,哪儿还有余力去接应太史慈?
    太史慈在约定的时间顺利进入皖口,然后左等右等偏生没有江东战船前来,第三天头上,才陆续接到消息,江东军已在虎林大败……
    这下可把太史慈和这一万人闪在此处,好在太史慈当机立断,确认消息无误之后,便马上下令全军沿江东进。因为在此之前,根据各方面搜集到的情报来看,江东的荆州军并不多,只要自己避开县城大道,走山路的话应该能将部下安全带回去。
    于是艰难的行军,便随着太史慈一声令下而开始了。最初两天还好,大伙儿虽然忧心忡忡但体力还保持的不错,可随着深入山中,又遭逢一场秋雨之后,全军上下顿时有不少人因此病倒。紧接着粮食日渐告罄,因为此次出兵江左本就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