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轮到刘琮愣怔了,还不够?在他的想法中,是要将荆州军中的一些校尉、骑督以及特卫营中的好手派去给豪强当军事顾问的,至于怎么打,自然是打游击战。只要江东内部大乱,孙权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办法将蜂拥而起的叛乱剿灭。之前孙权之所以能连连消灭李术、孙辅等人,完全是利用对方不备,打了时间差的缘故。不过看贾诩这意思,似乎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并不完全认可。
    贾诩微微颔首,丢开粗布,对刘琮说道:“诚如将军所言,孙权现在执掌江东,可谓名正言顺,必须先从此入手,接下来才可事半功倍。之前将军上表,表奏孙翊为扬州牧,现在为何不故技重施?至于孙权如何得位,江东早有流言,何不加以利用,以乱江东人心?即便那些豪强反对孙权,也当有充足的理由,至少要占住大义名分,才会获得江东人的拥护,而不是各自为战,最终为孙权各个击破啊。”
    “故技重施?”刘琮皱眉问道:“现在又当表奏何人为好?”
    “若是按照将来的说法,孙策之死疑点重重,那何人与孙策最为相善,对此最为在乎呢?而谁又在江东军中地位足够高,会让孙权因此而忌惮呢?”贾诩眯着双眼,看着刘琮说道。
    刘琮猛然醒悟,是啊,自己之前一直想要挑拨周瑜与孙权的关系,眼下看来似乎成效不大,但若是按照贾诩所说,那么孙权无论再怎么信任周瑜,都会在心中产生芥蒂。
    “其实将军联络豪强是对的。”贾诩稳稳地坐着,捋着稀疏的胡须继续说道:“只不过让他们打出反孙拥周的旗号,似乎更能为江东人所接受。即便不为人所认可,也能让孙权为之起疑,试想若真是如此,周瑜又当如何自处?他麾下的那些将校,又将如何看待?”
    “至于江东世家,将军也应改变策略,既然要拉拢他们反对孙权,就要表现出相应的善意,不妨对他们做出一些许诺,同样对豪强也是如此。如此一来,那些摇摆不定,首鼠两端的世家豪族,便可能为我所用,他们的态度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江东的人心向背,所欠者,无非是没有一个强势的人来引导罢了。”
    “如此明暗相间,阴阳相辅,既有堂堂正正之师大军压境,又有间者奔走其中,内外夹击,里应外合,何愁江东不定?孙权难平?”
    贾诩说完之后,目光灼灼的望向那堆燃烧的正旺的篝火,看起来很是淡定从容,但心里也正燃烧着一团火,他相信刘琮的判断,同样相信刘琮会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
    能得如此主公辅佐,一展胸中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又何尝不是件幸事呢?
    “先生所言大善!”刘琮抚掌笑道:“好一个明暗相间,阴阳相辅!这样看来,我却还要给周郎备上一份厚礼呢。”
    贾诩微笑道:“将军是指舒县周氏族人?”
    “是啊,周郎虽然将家眷搬到了会稽,但其族人甚众,许多人故土难离啊。如今我军已占据舒县,他们因担心受到牵连非难,所以请求南渡,为此连田地都不要了。”刘琮笑着摇了摇头:“为了安抚其心,我已经同意所请,过几天便会从此路过。”
    “将军也不能对此寄予厚望,想让孙权与周瑜离心离德,仅仅凭这点是不够的。”贾诩冷静的提醒道:“现在要多管齐下,先将江东的局势搅乱,将军才好坐山观虎斗,最后乱中取胜。”
    刘琮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对,是要先造势,这件事以前虽然做了,但做的还不够!这次要彻底发动舆论,把孙权搞臭,搞到人人喊打的地步最好!至少也要让那些原本拥护他的人,产生动摇之心,使原本动摇的人,彻底背叛他。”
    他这杀气腾腾的话一说,贾诩就觉得有些头疼,忍不住委婉劝道:“这些事老夫自会安排,将军……还是要仁厚些为好。”
    “哈哈,在先生面前,琮何须伪装?”刘琮哈哈一笑,端起酒碗对贾诩说道:“知我者,先生!吾得先生,如高祖得子房也!”
    贾诩胸中一热,不知怎地,眼睛都有些酸涩了,忙低下头做谦逊状。
    
   

第201章 改换门庭握良机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初秋的阳光透过轻薄的帷幕,洒在宽敞明亮的堂上,漾起的微尘纤毫毕现,此间主人却视若无睹,他的心思,还停留在方才客人所说的话中。而在客座上的那位中年人,也一言不发,仿佛刚才那个滔滔不绝为主人分析当今江东形势的,是另一个人似的。
    主人姓郑,单名一个横字,年约四十许,方面阔耳,体态健硕,乃是丹阳郡泾县有名的豪族。族中人口近千,聚居于此地已历经数代,如今这郑横,便是郑氏族长。而郑横在当地豪族之中,也算是执牛耳者,倒不是他学问有多么高深,实际上他的名声,基本是打出来的。
    如今这个乱世之中,若是不表现出足以自保的强硬,那就只能被人欺辱算计,好在郑横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脑子足够灵活,经验足够丰富,非如此,也撑不起这么大的家业。
    只是再灵活的脑子面对当下这个难题,也觉得有些不够用了。
    “尊使方才所言,某并非不信,只是我郑氏一族人口甚众,身为一族之长,某不得不多加考虑啊。”郑横粗糙的大手抚着案几,抬眼看向那位自称是荆州牧、成武侯、镇南将军刘琮派来的使者,沉声说道。
    使者闻言微笑道:“足下所虑者,恐怕是将来之事吧?实不相瞒,镇南将军此前对我等说过,只要各位豪杰举兵反孙,荆州必然会全力相助,无论是铠甲斗具,还是粮草军械,应有尽有。如今这世道,说什么都比不上实力重要,只要手里有兵,仓中有粮,还怕什么?待镇南将军平定江东之后,论功行赏,诸位豪杰愿意领兵的继续领兵,愿意在地方上为官的,也未尝不可!到那时大伙儿再提起泾县郑氏,就不是现在这般以豪强相称,而是以世家相待了!”
    何为世家?家族中世代为官,或以诗书传家,名人贤者辈出的大族才可称为世家。何为豪强?广占田亩,部曲私兵众多,在地方上可呼风唤雨的大姓,便是豪强。论起社会地位,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从豪强蜕变成世家的少之又少,非经历几代不可,一旦成为世家,则乡人称颂,朝野瞩目,不管是谁当了大王,都不会忽视世家的存在。
    所以这位使者的话,正挠在了郑横的痒处,他听了之后双眼闪亮,犹豫不定的心中,不觉更偏向了荆州。
    “我家主公还说,江东者,非孙氏一家之江东,更何况是杀兄夺位的孙权?”使者见状,趁热打铁,一脸不以为然的说道:“如此不忠不义之人竟然还腆着脸做江东之主,欺江东无人乎?”
    关于孙权谋害兄长孙策之事,早就有流言传出,但这么言之凿凿的说出来,郑横还是头一次听到,他狐疑的问道:“这种事只怕不是真的吧?否则那么多人盯着,前讨虏将军还会将位子传给孙权?”
    使者冷哼一声,捋着颏下短须说道:“哼!谁又能证明,那传位之语,真是前讨虏将军亲口所言?左右不过是那些人被孙权威逼着,一同哄骗江东人罢了!”
    “竟有此事?”郑横其实并不关心孙权得位是否正当,但他很清楚,若是这件事硬扣在孙权头上,只怕很多人都会对他产生怀疑,对于孙权的名声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更何况前讨虏将军之死存有诸多疑点,事后更有扈从失踪等事,种种事情联系到一起,真相不就呼之欲出了吗?”使者叹道:“可惜前讨虏将军策一世英明,竟然惨遭暗杀,那孙权狼子野心,又素无威望,如何能服众?前有庐江太守李术仗义收留义士,被其攻破城市,打死屠戮无辜百姓,后有孙辅欲拨乱反正,可恨为奸邪小人告发,最近丹阳太守孙翊之死,不正好说明孙权做贼心虚,才会将虎将闲置之后,再借家将将其刺杀吗?”
    这些事情郑横也多少有所耳闻,特别是丹阳郡太守孙翊,因泾县就在丹阳郡内,他所听说的就更为详细了。
    “可那边鸿不是手握孙翊罪证吗?说起来,应该是孙翊先有谋反之心,所以才会遭到杀害吧?”郑横有些迟疑的问道。
    使者摇头道:“不过是书信往来而已,身为一郡太守,难道连与当地的世家豪强交往的权力都没有了吗?那书信上可曾有只言片语谈及造反之事?更何况书信何足为凭?且不说有伪造的可能,即便是真的,也要先将孙翊交付有司审判之后,证明其罪然后或杀或徙,才能让人信服吧?”
    郑横听了点头道:“尊使所言不差,这样唆使下人刺杀之举,实在令人心寒。”
    “他能如此对待手足兄弟,又怎么能保证不曾做过谋杀兄长之事?若非孙策身死,何时能轮到他执掌江东?”使者越说越来劲:“听其言,观其行,江东若是还由此人掌控,只怕非江东人之福啊!反观我家主公,贵为汉室宗亲,却礼贤下士,志向高远,自任南阳太守以来,原本苦受兵灾,民不聊生的南阳,现在已是安民乐业,富足之况,天下何处可比?”
    说到这个,郑横便不由提出自己最大的担忧:“可某却听说,南阳的豪强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全都是因为那个什么南阳新政……”
    “足下所说的,是王、宋、许等豪强大族吧?他们破坏新政,罪行累累,但我家主公又是如何?非但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反倒想方设法,给他们找出路,如今王家开了矿山,宋家专门负责冶炼铁矿,还有许、陈等家也不亚于他们。所以足下的担心毫无必要,若非如此,某怎么敢来当这个说客?”使者巧舌如簧,成功的将郑横心头最大的担忧给消除了。
    不过郑横到底是大族之长,如此重大的事情,还需多听听族人的意见,所以他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对此使者很是理解,反倒劝其多权衡利弊,让郑横很是感动。
    “江东早晚要归于荆州,此时投效,正当其时也!”郑横的侄子是个读过几本书的,野心也很大,只是家族中向来无人做官,也就无人举荐,所以常常以此为恨。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他又岂能放过?
    至于族中其他有些身份地位的人,也都觉得这是个改换门庭,成为江东世家的良机。
    毕竟豪强这种身份,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了……
    
   

第202章 可有良策平内乱
    秋雨连绵数日,大江水面愈发宽阔,水流也愈发湍急,数十战船在这秋风秋雨中,艰难的逆流而上。
    船头处的木栏被雨水冲得清亮光滑,厚实的木质从那紧密的木纹中,便可见一斑。从船身两侧伸出的木桨,整齐而有节奏地拍打入水,激起白色的水花,推动着这只狭长高大的战船破开江水,向上游前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孙权的目光落在滚滚而来的江水上,心中却思忖着江东的局势。
    自迅速扑灭洪明等豪强和山越人的叛乱之后,经过虎林一役而倍受打击的孙权,终于重新找回了强烈的自信和睥睨天下的雄心。是的,不知从何时起,他便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或许是受父兄的影响,或许是这些年来的经历,总之孙权认为,自己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掌控江东,虎视天下的机会!
    为此他敬贤礼士,举贤任能,在江东虽然远不如兄长威名远播,但也有不少人与之交好。在和这些世家大族的交往中,孙权巧妙的掩饰了自己的野心,做的最多的,是消弭孙氏与江东世家之间的裂痕,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他知道若是想在江东有所作为,断然离不开这些世家豪强的支持,在这一点上,他自认比兄长孙策要做的好。
    其实孙策又何尝没有自己的苦衷?虽然孙坚自起兵以来,便数度在吴地为官,但这些世家豪强哪个不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所以孙策必须大开杀戒震慑人心,以强势的姿态来统治江东。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孙策才会被刺杀……
    想到这里,孙权的脸庞上浮现出几分怒气。关于兄长孙策之死,流言越传越凶,而且越来越不堪。甚至还有人将孙翊之死,都与之联系起来,说什么孙权派兵威逼之下,才迫使孙策传位于自己,孙翊也是被自己唆使边鸿刺杀,如此种种,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对于这些流言,孙权很快便意识到八成是出自刘琮之手,为此他还下令严格搜查荆州探子,也杀了一些传播流言之人。但随着泾县郑横等人打出反孙拥周的旗号起兵之后,江东之内特别是靠近荆州的丹阳、庐江两郡的豪强也纷纷响应。似乎一夜之间,这些豪强都跳出来反对自己。若说这背后没有荆州的影子,孙权绝不会相信。
    拥周?哼,不过是想以此离间我与公瑾罢了!这些无耻豪强,眼见如今荆州势大,就想浑水摸鱼。
    然而又能如何呢?除了下令各县令长领兵镇压之外,孙权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荆州大军屯驻虎林,春谷的水军和步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调动的,而他自己,面对蜂拥而起的反抗和叛乱,也分身乏术。
    “将军,此间风大雨急,还请将军暂回舱内休息。”护卫长见孙权伫立在船头已经有段时间,便走到他身后请求道。
    孙权微微摇头,这点风雨算的了什么?当下江东才真的是风雨飘摇呢,想到如大山一般压在自己肩上的重担,孙权的心情越发沉重。
    “何时可到春谷?”孙权沉默半晌,对身后的护卫长问道。原本昨日便应该到的,可是连着几天都在下雨,到底拖慢了行程。
    护卫长立即回道:“按照现在这种情形,只怕还要两天。”
    孙权听了不置可否,那护卫长见孙权沉默不语,正要再劝,却看到孙权抬手示意,只得躬身行礼之后退到后面。
    看着孙权的背影,护卫长的心情颇为复杂,他是最近才被孙权提升起来的,而上一任护卫长据说是触怒的孙权,被他亲手所杀。至于到底是什么事情,却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似乎是和那些流言有关。
    前将军真的是被他所杀害的吗?这个念头一起,护卫长顿时觉得毛骨悚然,自己怎么会这么想呢?如此大不敬的念头,压根是想都不能想的。可若非如此,为何很多人都说是他做的?还有那么多人举兵反抗,这边刚扑灭了洪明等豪强和山越人的叛乱,那边又冒出郑横等一大批豪强。
    孔武有力的护卫长强迫自己不去想,但那些心思玲珑之人,却偏偏要往这方面去想。非但想,还要将自己的推断说与亲信之人。这股质疑之风已吹遍江东,连春谷军营之中,也未能逃脱。
    就在孙权抵达春谷十多天之后,八月初朝廷应刘琮表奏,任周瑜为扬州牧、丹阳太守……
    更早些日子,舒县周氏族人百余户渡江南下,还给周瑜带来了一封刘琮所写的书信。
    与前一封书信相比,这次刘琮在信中的语气更为严厉,他写道:“窃闻前讨虏将军实为孙权所害,汝与伯符乃总角之交,亲之信之,总以兵事。缘何不起义军讨伐弑兄之贼?琮上表奏请足下为扬州牧,实为足下乃江东俊杰之故,亦不忍见江东生灵涂炭,深陷于战火之中。君前者复白,吾之不智者有三,观君之所为,尤在琮之上也!”
    周瑜阅后愤然掷书信于地,不屑道:“此离间计,何其幼稚!”
    然而他的内心中,却不得不考虑此事对于自己和孙权关系的影响。至于孙策之死,周瑜也一直暗中派人调查,只是目前还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证明孙权是幕后策划杀害孙策的凶手。
    不知为何,自从朝廷册封的任命传出之后,周瑜便总觉得孙权在有意无意的疏远自己,每当这种时候,周瑜便理解了当初孙翊的心情。不过他不是孙翊,绝不会因此而认为孙权会除掉自己。但是为了自证,周瑜也必须做出姿态,首先他向朝廷上表明确拒绝了朝廷的任命,然后便向孙权要求解除兵权。
    “公瑾这是做什么?”中军帐内,孙权看着案几上的印信虎符,大惊失色。
    周瑜欠身说道:“瑜自受命以来,督率水军,抗拒荆州,却一直没有什么建树,甚至因此损兵折将,使得江东水军实力受损。瑜思虑良久,决定请将军另选贤能,以击退来犯之敌,保全江东。”
    “都督切勿自责!当初要不是都督夜袭荆州水寨,只怕我军会败的更惨。”孙权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放眼江东,还有谁能比都督更适合统帅水军?何况此次朝廷任命,无非是刘琮故技重施,以离间你我罢了。公瑾切不可如此,否则岂不是中了刘琮之计?”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瑜便不再坚持,然而孙权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周瑜却有些捉摸不透了。
    “刘琮煽动各地豪强叛乱,我军兵力捉襟见肘,各县县兵又各自为战,很难将那些豪强剿灭,不知公瑾对此有何良策?”孙权想到江东内蜂拥而起的豪强叛乱,大为头疼,便对周瑜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