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光熹-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方式。
这时候,刘谦不由得想到了自明代张居正提出后,而后执行了数百年的一条鞭法。刘谦清楚记得,在新中国没有免除农业税之前,新中国实施的其实也是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彻底取消了实行一千多年的按人头征税制度,改为以实际田亩数征税,这样就等于照顾了没田没地的佃农,由于他们实际上没有占有土地,也就不用向国家纳税。而兼并了很多土地的大地主,他们就失去了隐瞒人口偷税漏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国家税收情况。
贾诩是这个时代超级智者,像一条鞭法这样后世出现的东西,限于时代性他想不出来,可是当刘谦大概说明了一条鞭法的内容之后,他立刻赞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东汉建立之后,因为光武帝刘秀不愿意再起波澜,实际上给世家崛起创造了有力条件,很多世家随后都兼并了很多田地。就像刘谦所在的西鄂刘家,一个只是在南阳郡数得着的家族,还没有获得世家称谓,就拥有私田四十多万。
由于各地世家豪门手中兼并了大量土地,很多自耕农逐渐破产,逐渐导致国家财政收入萎缩。以前刘谦的做法是打击这些世家豪强,用武力特权迫使世家豪强只能保留养家糊口的土地,其余的土地都要卖给国家。
贾诩以前认为刘谦实施的方案很有建设性,但是打击豪强收买土地的方案和一条鞭法相比起来,实际效果和现实意义就差别很大了。
贾诩是个智者,智者往往都看的毕竟较长远,贾诩清楚看到打击土地兼并只能是一时之效,也许刘谦用武力建立了新政权,在他这个时代没人敢违反他的权威,不会闹出土地兼并的事情来。可是随着刘谦时代的过去,随着国家法纪逐渐松弛,土地兼并的事情必然还会再次发生。
故而,贾诩认为刘谦以前提出的方案属于治标不治本,一条鞭法虽然什么也治不了,可是只要刘谦能将全国土地丈量清楚,数百年之后大汉的财政情况还是会有所保证。在这一点上,贾诩认为将一条鞭法称作千年之计也不会错。
刘谦听到贾诩如此推崇一条鞭法,心中不禁暗自发笑,笑贾诩的目光也只能集中在土地上,为何不能将长远目光放到商业上?历史证明,只有商业大力发展起来之后,大家的眼光才渐渐从土地上挪开,然后加入了商业大军的行列,从而进入了资本主义世代。
让刘谦没有想到,他满以为抛出大汉以后将以商业为本的理念后,贾诩一定又会好好的赞扬一番,却没料到,贾诩非但没有赞扬他,而且还重重的责备了他好久。
贾诩教训刘谦初期,刘谦很不为然,因为他毕竟知道历史发展规矩,可是当贾诩提到过分发展商业将会彻底摧毁农业,而且还会摧毁大汉百姓心中道德底线使人变得奸诈之后,刘谦就不得不反思一番了。
如果此刻的刘谦还是刚刚穿越而来的刘谦,当贾诩这样教训他的话,他一定不会服气,反而会和贾诩好好地争辩一场。但是刘谦眼下已经是半个大汉实际领导人,很多问题让他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而南征北战中各地现实见闻,更是引起了他不断的反思。
为此,他必须承认贾诩在一些方面说的很对。
大汉眼下尽管有偌大的领土,偌大领土中很多地方都适合耕作,可以保证养活大汉数千万百姓。但是,有一点刘谦必须得承认,大汉由于地域庞大,每年遭受各种洪涝灾害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据算是土地最为肥沃的土地,一旦遭受了自然灾害,还是会发生流离失所的事情发生。
大汉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没有化肥出现而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之前,近五千万人口吃法就是一个大问题。要想让大汉稳定下来,当务之急是必须让百姓吃饱饭,如果让很多人都去经商,就算是他们赚了很多钱,如果因此而荒废了土地,或者他们在良田上过分种植经济作物,那么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灾情的后果一定会比没有商业化之前严重。
严重自然灾害下,如果百姓填不饱肚子,必然就会为吃饱饭而有所行动,那么以中国大陆所处的季风性气候带,几乎年年都要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百姓暴动估计就成为了家常便饭。如果碰巧在遇到小冰河时期,其后果那绝对是相当相当严重。
除了商业可能荒废农业这个问题之外,道德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时下大汉尽管是个农业国,商业化水平很低,可是国民的道德水平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好时代,二十四孝中的孝子们很多都是出自这个年代。
刘谦再回忆穿越之前,大家普遍的价值观就是一个钱字,很多人为了金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很多人毫无廉耻宛如行尸走肉生活在世上。刘谦不希望由于他的错误引导,而让大汉进入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所以决定就商业这个问题在慎重思考一番,没有完全的把握决不提前让大汉进入资本主义。
很多年后,刘谦也没有大力提倡全民族进入商业时代,他只是改善了这个时代商人的一点地位,废除一些没必要的关卡。而是大力提倡商人出资为地方修建道路桥梁,只要这样做的商人刘谦会给予他们爵位,引导商人们不要做奸商,而是做义商,让他们顺理成章被国民接受。
很多年后的刘谦,思想更加雀跃,他暗自思量,为什么人类历史一定要进入资本主义?为何人类就不能走另外一条道路?
于是,他制定下大汉一步步吞并全球的道路,他相信,以汉民族时下正处于扩张末期的形势,以他加强灌输给大汉不断扩张的思想,以大汉世界第一的国力和纯粹汉民族人口,吞并全球只是一个时间过程罢了。
等到大汉占据了整个亚洲之后,就算汉民族没有在继续扩张下去,汉民族思想形态一定会让欧洲人奉为圭臬,成为全世界价值观的唯一标准。
这件事说白了,就是谁的拳头大说有道理。
当初美利坚建国伊始,美利坚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不还在高调号召美国人灭亡印第安人吗?然后硬是用屠刀逼着让印第安人把他们祖辈生息的土地变成了美国国土。两百年之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奠定基础之后,美国人忘记了当初他们是如何对待包含血泪的印第安人,反而毫无廉耻的反复向世界灌输他们根本没有的人权制度。
由于美利坚出奇强大,很多人忘记了当初他们先辈沾满鲜血的双手,反而因为美利坚的强大而纷纷为他粉饰,不管是多么糟糕有毒的思想糟粕,也被一些闭着眼睛盲目崇拜强者的人当做了精华。
时下,大汉还没有彻底烂掉,大汉还有许多振作起来成为世界霸主的机会。
刘谦时常默默的念叨着一句话:由于大汉处于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有利位置和世界第一的强大国力,历史将统一全球的重任交给了大汉,交给了汉民族。
刘谦多么期待后世教科书中,庄重的写下这么重重的一笔。
言归正传,刘谦虚心接受贾诩对于商业化的批评之后,兴致颇高的贾诩又为刘谦完善了攻略完益州后,输送粮食的几点意见。
其实刘谦也知道,益州通往汉中三辅的道路非常难走,很多地方必须在悬岩峭壁上修筑栈道才能通行,不然后世唐代李白也不会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了。可是,刘谦放眼四周,发现只有益州的实力最弱,而天府之国的巨大粮食产量却一点也不比中原低,故而才制定了攻略益州的计划。
益州属于何进的地盘,刘谦知道何进已经派手下得力小弟刘焉去了益州。益州时下有数股流寇作乱,不过根据历史上刘焉很快平定益州的经历分析,刘谦还是不准备给刘焉统和益州的时间,他必须趁刘焉还没有完全控制益州之前而出兵益州,尽快将益州控制在他的手中。
贾诩提出的建议是,他认为刘谦在攻略益州的同时,或在攻略益州之后,驻扎在汉州的军队也应该向南部的荆州运动,然后一口气将荆州控制在手。这样刘谦就有了一条从益州通往汉水的水道,益州出产的粮食就可以顺着长江转入汉水,然后直接运送到襄阳或者宛城。
水运的好处大家都知道,运载数量大而节省人力,这条路线相对从益州北部通往三辅远了不少,但是从节省人力蓄力和运输中消耗粮食方面,无异是水路更加优越。
与此同时,贾诩提出,事情要做两手准备,为了预防战争期间袁术兴起水军对运输粮队破坏,益州通往汉中的栈道还是必须修建的,不是简单修建而是修建出一条比原来更加便于运输的道路,这条路对于刘谦对西南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不得不说,贾诩考虑的问题看似很小,没有郭嘉大战略构思那样耀眼,但是每一个细节处都有其独到之处。刘谦从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可以让原来预定的大方针更加的完整完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谦认为,他在贾诩面前做出的低姿态很值。
俗话说,良师益友,郭嘉和刘晔就像他的好友,不过一些话这些好友不好意思说出来,这个时候身为长辈的贾诩就显示出更大的价值,可以保证刘谦少犯错误。。。。
五百七十五章 弯弓射雕
光熹元年七月十七日,晨。
红彤彤的太阳从阴山山坳中缓缓升起,照耀得大草原上一片生机盎然。早早起来觅食的各色鸟儿鸣叫声交鸣成一首欢快的协奏曲。随着气温上升形成了热气流,阴山山麓缓缓滑翔出来一只只大雕,盘旋间伺机捕食地上的猎物。
夏日大草原的早晨非常凉爽,气温和中原相差很大,使许多中原来到这里的汉子心情大爽,操练起来更是卖力了几分。
演武场旁边,一支骑兵正在陆续聚集,操练的士兵从这些骑兵全副武装的模样分析,猜测这些骑兵马上就要去执行战斗任务,操练之余,纷纷用羡慕的目光望着有功劳可捞的骑兵们。
“都给老子迅速一点,你们这副磨磨蹭蹭的样子如果要是让骠骑将军看到,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格隆索望着手下三千多人明显士气不高的样子,不由气得对着这些贵族兵骂了起来。
当初乌桓全族依附了刘谦,总人数足有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人口中,约有一万多名乌桓贵族。
贵族,不管在任何民族都标志着他们属于精英阶级,无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军事方面贵族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普通的民众远远不如他们。特别是在游牧民族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资源更是集中在贵族身上,普通部族根本没有受教育的资格,故而这一点显得更加明显。
上次在针对三辅匈奴人的战斗中,格隆索要求刘谦让他把原乌桓贵族集中起来编制成军,别有居心的刘谦立刻同意了。于是格隆索把贵族精英集中到一起,一共有六千五百多人。
在针对匈奴人战斗中,可能是刘谦一直和他们战斗在一起的原因,让他们更想证明他们的价值,他们作战勇猛战战斗素质表现得也很高,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军功。可是,由于他们表现的太过激烈,牺牲也很大,眼下只剩下三千多人。
只要表现良好立下确实战功,刘谦从不吝啬赏赐,鉴于格隆索骑兵的优良表现,战后三千多人几乎人人升了两级,更是获得了十分丰厚的赏赐。至于战死的三千多人,刘谦也追封了他们的官职,并用追封的官职对他们进行了抚恤。
刘谦此举说起来只是平常执行军规制度,可是在这些受到实惠的新汉人眼里,他们却觉得刘谦终于重视了他们,终于将他们和那些他们曾经的奴隶划清了界限,于是他们非常感激刘谦。
见到这些原乌桓精英心中还对普通乌桓人抱有成见,心中乐得发笑的刘谦自然愿意让他们独自成军,为了不让他们发觉刘谦的阴谋,刘谦很大方的赠与了他们集体勇士勋章,并专门给这支军队赐名:海东青独立军团。
海东青是他们家乡至宝,刘谦用海东青命名更让他们感到刘谦对他们的重视,他们竞相发誓永远追随刘谦,愿意用生命捍卫刘谦和大汉的尊严。于是,等刘谦这次大跳跃要和鲜卑作战的时候,他们非但没有怀疑刘谦消耗他们的真实目的,反而常常以刘谦重用他们引以为荣。
格隆索一提到骠骑将军刘谦,原来散漫的骑兵立刻士气大振,很快列好了队列,摆出最好的斗志等待刘谦前来检阅。
格隆索看到三千多人弥漫出的萧杀之气,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就以这种百战不殆的气势,普通乌桓人就是拍马也不及。
这一下格隆索更加对这些同族兄弟满意了几分。
格隆索知道,方才并不是大家愿意散漫而显得没有士气,主要原因在于刘谦这次让他们迎敌鲜卑前锋的命令太伤人心,许败不许胜。
尽管刘谦保证格隆索打败仗一样有军功可拿,但是格隆索相信,不管是哪一支有斗志的军队都不想打败仗,更何况他们这支精英军队还必须维护他们精英的荣誉,那就更不想了。后来,直到刘谦表示,如果他们这次败得恰到好处使鲜卑人看不出破绽,刘谦可以考虑让刘晔军团中的乌桓精英加入海东青独立军团,这才让感到独立军团人马有些少的格隆索痛快答应下来。
不久后,一身戎装的刘谦出现在海东青独立军团面前,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后,亲自把感动得一塌糊涂的独立军团送出辕门。
望着海东青独立军团一点点离开视线,刘谦这厮又开始盘算,是不是该建设一支以羌族贵族为主的独立军团?
羌族长久分裂为许多部落,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势力,相对于一个整体数百年的乌桓而言,很少闹出类似格隆索的事情来。不过,也正是因为羌族的部落太多,刘谦不能有效控制这些部落具体的事物,让刘谦觉得有些遗憾。
带着这个想法,刘谦拜见了贾诩,贾诩听了之后淡淡一笑,很快就给刘谦拿出了一个主意。说起来很简单,贾诩的意思是让军功赫然的原零吾部落首领凌武出任凉州刺史,让原来和凌武平起平坐的羌族部族首领感到地位悬殊感,这样就刺激了那些渴望权利的羌族贵族阶层,为了弥补强大的落差,这些新汉人贵族必须会掀起参军热情,而后自然可以组成一支独立军团。
刘谦听说如此可以消减不安定因素,心中大喜,立刻叫来黄忠张辽关羽张飞颜良文丑等武将,趁鲜卑人没有来到之前,纵马大草原来一次射雕盛宴。
众将最近都被军务缠绕,一直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今天见刘谦有意让大家放松一下,个个都抖擞精神纵马大草原,不管弓术是否精良,都一个劲驱马追赶大雕,扬弓搭箭射得不亦乐乎。
时年十九岁的张辽脸上还有几分青涩,笑起来脸上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显得非常腼腆。此时这个腼腆少年,任谁也想不到他会是坑杀数万匈奴人的刽子手。
张辽在刘谦面前羞涩是有原因的,谁让他当初是想投奔心目中的英雄吕布,加入刘谦军的目的不过是想杀些匈奴人为家乡百姓报仇。出身并州雁门郡的张辽,自幼没少见到异族进犯家乡的烧杀抢掠,有机会跟着刘谦军光而堂之灭除匈奴人,想想就让他浑身战栗不止。
加入刘谦军之前,张辽怕刘谦军反悔,预先还说好灭除匈奴之后他还会寻找吕布,谁知道等他加入之后才发现刘谦军藏龙卧虎,不说黄忠关羽,就连颜良文丑他都不是对手。
不久后,在见识了黄忠超凡的本领后,张辽的心思就有点偏移。并州当时有些闭塞,张辽还不知道黄翼在函谷关箭术击败吕布的事情,参加了刘谦军,张辽了解到黄忠的射术很可能还在黄翼之上,而一身超凡的功力绝对不在吕布之下了后,加上教导系统和老神仙襄楷不断引导张辽的价值观向刘谦转移,没多久张辽就铁心效忠刘谦这个传说中的大英豪了。
初见刘谦,张辽还有些为刘谦的热情不适应,想到当初幼稚的选择,就在刘谦面前放不开。张辽未来成就如何,刘谦这厮心知肚明,为了加强说服力,刘谦又让随行前来的张飞和典韦和张辽切磋了一番。
特别是直肠子张飞打败张辽后嚷嚷道,小子回去好好练练吧,你连俺老张都打不过,你就不要再动和主公动手的主意了,俺老张也不是主公的对手。这一下,更让张辽觉得刘谦很神秘,这样厉害的英豪做他主公实在是件幸运的事情,当下张辽二话不说就拜了刘谦为主。
今天这场射雕大赛,刘谦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放松,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张辽而准备的,张辽个人武艺已经达到了大家认可,只是大家暂时还不知道张辽有一手好箭法,射雕大赛就是给张辽一个显露实力的机会。
早早得到刘谦嘱托的张辽,知道刘谦在为他考虑,希望他在明后天和匈奴人战斗中获得领兵的机会,而不让人说闲话特意准备的,就勇于表现起来,率先于黄忠射下第一支大雕。
刘谦早就给黄忠打过支,明白刘谦意思的黄忠也没有故意压张辽的风头,这让张辽有了些许的骄傲,甚至产生了黄忠射术也不比他高明的想法。
年轻人总爱将一切都表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