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邦华对于官军平乱之后,还要越界入缅甸的行为并不赞同。

    至于所谓老挝、缅甸等明朝时设立的三宣六慰之地,后来被缅甸占据这样的事情,在他眼里算不得什么。

    毕竟那什么老挝宣慰司、八百大甸等等,那都已经是远在天边的地方了。那种十万大山里的南夷障历之地,有什么好费心争夺的。

    在他的眼里,那些地方就跟安南一样,没必要为此大动干戈,不值得。

    可皇帝和军方的看法明显是不一样的。

    现在南征的三路兵马都直接打到缅甸控制区内,还一下子夺了边界百余里地盘了。这就是在挑事啊。

    好不容易平定了西南叛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邦华难以理解,为了那天边的一块蛮荒之地,有必要这样争?

    倪元路却只是笑笑,一手端着杯子,一手拿着勺子轻轻的搅动着杯子里冲泡的奶粉,他在奶粉里还加了一块方糖,他喜欢这种又香又甜的味道。

    “就算八百里大甸等宣慰司是蛮荒之地,那也是大汉帝国的蛮荒啊,岂容他人窃取。缅人窃夺西南诸慰已有百年,是时候该拿回来了。”

    李邦华惊讶,“玉汝兄居然也支持军方的胡闹?”

    “这算不得胡闹,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怎么能就此放弃呢。”

    李邦华摇摇头,也懒得跟倪元路争论。

    “你觉得缅人会如何反应?”

    倪元路却是笑道,“缅人当年窃夺我大汉疆土,如今大汉收复故土,他们能怎么样,又敢怎么样?”

    其实国家之间,本就是弱肉强食。倪元路如今也算是对此深有体会,国家虚弱,就如前明之时,那么不论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甚至是日本倭寇,都要来欺负一下你。但如果国家强盛,那么也自然可以开疆拓土。一切都以实力说话,现在大汉国运正隆,而听说缅甸却是开始衰弱,蛮荒小国,岂敢跟大汉作对,惹怒了大汉,直接灭掉他们,到时连他们的国土,也都将为大汉疆域。

    李邦华却说起了安南之事。

    当年明太祖曾把安南等地列为不征之国,可明成祖时却发兵灭了安南,设置州县,划为汉朝直辖。

    可此后,安南却一直动荡不平,反叛不断,朝廷在安南用兵不断,耗费了无数钱粮,死伤无数将士,最后却还是不得不撤离安南。

    李邦华很担心,大汉在缅甸的动作,会是这个结局。

    以大汉的实力,要击败缅甸自然不会太难,可想长久统治那片蛮荒之地,只怕不容易。就如隋唐之时的几代君王,为了对付一个高句丽,真是倾国之力征讨,结果呢,就算是唐高宗时灭亡了高句丽,可很快依然不得不撤回军队,反而是白白为新罗做了嫁衣裳。

    李邦华觉得,这种征讨,更是君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对于国家和百姓没有半点好处。

    刘钧也在关注着缅甸人的反应。

    三路汉军越过边界百余里后,便停驻不前,没有过于深入。他们遵守刘钧的旨意,是在等待缅人的反应。

    但直到现在,缅人丢失数百里地方,却是毫无反应。

    这让刘钧有些意外,这些缅人,难道是假装做不知?

    新任的枢密右使刘永升问皇帝,“眼下缅人这般反应,我们倒是摸不透他们的意图了,下一步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

    刘钧想了想,“缅人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了,乘着现在大军聚焦,把孟养、木邦、八百大甸、老挝、车里、缅甸六慰都给收复。”

    “如果缅人反抗,这可能引起全面战争。”

    “全面战争我们也不用担忧,这次朝廷平定西南之乱,若眼下不收回这六慰,只怕以后我们也无理由再收回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不能错过。”

    这六慰,现在车里已经被汉军控制,八百大甸中的小八百,孟养和木邦两慰中的部份也都由汉军控制,剩下的老挝和缅甸这两慰,要拿下不难。

    不过缅甸和老挝这两慰,并不是后世的缅甸和老挝,只是相当于后世这两国的部份地界。其中的缅甸宣慰司是靠近孟养和木邦的上缅甸地区,后来曾是阿瓦王朝的领地,不过后来阿瓦王朝与白古王朝四十年战争,彻底的拖跨了他们,让小国东吁得到机会,最后攻占上缅甸等地区。

    因此,缅甸宣慰司和老挝宣慰司,实际上是紧靠着云南的地区。

    不过这六宣慰司的面积还是很大的,等于把云南省扩大了一圈,加起来,面积并不小于云南。

    刘钧打算到时把云南和三司六慰拆分成三个省,云南西南面的三司以及木邦、孟养、缅甸三慰设一省,而云南东南的孟艮、车里、八百大甸、老挝等合设一省,连上缩小了的云南,就成了三个省。

    这样的细分,也是为了加强中央朝廷对这些地方的控制。

    当然,要一分为三,首先前提是把六慰给收回来,要不然一切都是白说。

    “对于愿意主动归附的六慰土官,给予优待,适当给予些权利。”

    “阿瓦和蒲甘城一定得拿下来。”刘钧特别要求。

    阿瓦是上缅甸的中心,曾是阿瓦王朝的首都,而蒲甘城,则在阿瓦城南面,曾经是缅甸地区强盛的蒲甘王朝的国都。

    这两座城都建立在富裕的平原地带,是粮食产区,大金沙江汇合摩勒江和阿瓦河,一直东流入海。

    虽说刘钧现在说只为收复六慰,缅甸安慰司也仅指上缅甸地区,但实际上,刘钧可不会真的只满足于此。如果能成功的控制孟养、木邦,并夺占阿瓦和蒲甘,到时汉军完全可以顺大金沙江而下,打通南面的出海口。到时朝廷拥有出海口,控制海岸,就能建立港口。到时不再完全依靠翻山越岭,可以从海上直接过来。

    甚至在缅甸拥有出海港口,朝廷还能反过来以此以基地,向南洋发展。

    “对了,越南那边,暂时不要动手。”刘钧又交待了一句。

    既然要在缅甸大动干戈,那这个时候自然不适合在越南也动手,两线作战,还是应当尽量避免的。(。)

    ps:  感谢晕头转向快乐,谢谢支持,求票票!

第581章 天家() 
“云南盛产银和铜,而缅甸则盛产黄金、象牙和翡翠。∈♀”

    今天是腊八,刘钧也难得休息一天,他与皇后和四位贵妃还有两位皇子,一起前往太上皇的宫中拜见。

    太上皇居于皇极殿。在紫禁城内外东侧,占据了东面一大块地区。皇极殿、宁寿宫仿乾清宫、太和殿的规制,前有皇极门、宁寿门,后有宁寿宫,仿坤宁宫的规制。太上皇就居住皇极殿,而太后居住于宁寿宫。

    这片宫殿在紫禁城的外东侧,与之对应的是紫禁城外西侧的慈宁宫,那边现在住着前朝的张、周两位太后与诸位妃嫔。

    今天的腊八也算是一家团聚,皇极殿,除了刘钧带着一后四妃两皇子外,刘钧的两位兄弟也都带着妻子一起入宫参加这次家宴。

    另外刘钧的几个姐妹也带着丈夫儿子们来了,其中就有五妹夫左枢密使傅山,另外右枢密使刘允升是天子从弟,因此今天也邀请他一家前来。

    都是皇室,这场宴会也比较放松随意,大家都说着老家话,期间,大哥就问起了云南的缅甸的特产。

    这段时间,京师的各份报刊都在宣扬三宣六慰的事情,不断的谈到‘自古以来’孟养、老挝等三宣六慰都是华夏之固有疆土。

    不少报纸还仔细的介绍着云南、缅甸等地的人文特产,尤其有好几份报纸说起云南是白银和铜的产地,其银和铜的储量占据全国第三的位置。至于三宣六慰等地,更盛产黄金和象牙以及翡翠等珍宝。

    刘钧的大哥刘钊当年也只是个屡试不中的童生,秀才都考不上一个,到了如今,虽然说封侯了。但实际上也是什么都做不了。刘钧宁愿多给他赏赐些金银钱财,也不随便授他官职。

    不过刘钊倒也不以为意,他干脆就做自己的富贵闲王。

    中国的银储量低,产量也低,其中银储量最高的三个省是江西、广东和云南。相比起江西和广东的开采多年,云南的银和铜储量很丰富。但却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开采不多。

    大汉对于银和铜的需求是很高的,银和铜都是贵金属,是如今银元铜元的主材料。报纸上的这个宣扬一出,现在国内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们,都开始蠢蠢欲动了。以前大家也知道云南有银铜,可那些地方主要是土司的地盘,想去开矿并且运出来,太难。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汉已经平定了西南,改土归流。土司已经不会是问题,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道路的问题,也有了解决之法。朝廷一面在西南改土归流,一面已经在修筑道路,布设邮驿,沿线设立仓储等,如此一来。商人们只要向朝廷申请到堪探许可,堪探到了矿产后。就可以办理开采证经营证拿到牌照后,就能组织人手挖矿了。

    挖到矿后,也能够顺利的运出去。以眼下银铜需要不断升高,银铜价正不断上升,这个开采买卖利润极高。

    而缅甸的黄金、象牙更刺激着大汉的商人们。相比起黄金象牙,如今的翡翠倒是不值什么钱。

    刘钊也是从报纸上看到这些消息的。昨天的一份日报上,甚至说蒲甘城内到处都是镶着金玉的佛塔,而最大的那座名寺中的大佛塔,更几乎就是整个用金泊包裹起来的。

    在那报纸的宣扬里,似乎整个缅甸就是遍地黄金。

    这种宣扬。其实是朝廷新设的出版部署和宣传司的联合手笔。这自然是得到朝廷授意的,也是来自于刘钧的要求。

    宣扬三宣六慰,自然是为了表明朝廷出兵缅甸的法理合情合理性。同时,宣扬缅甸等地的黄金象牙等,也是为了得到更多百姓商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支持。

    其实现在朝廷上下,对于战争,并不抗拒。军方上下,对于战争一如继往的热衷战争。如今的军队是职业军队,军人们也是职业军人,他们不停的训练,为的自然就是用兵一时。打仗,就能立功,就能晋衔升职。

    而大汉军队一直以来无往不胜的战绩,越发的刺激着将士们热衷于战争。在如今的制度下,军队是常务军,军人是职业军队,但在军中是不能混日子的。每个将士,都有军衔。每级军衔,都有规定的晋升年限。

    如果有立功,可以提前晋升。

    但如果不打仗,晋升的机会就低的多,而且越往上,晋升的通道越窄。朝廷早有规定,每一级的军官数量是多少,每一级晋升率是多少,都规定的很清楚,一个萝卜一个坑。

    每级的将士一次没晋升还有下一次,但机会也是有限的。在规定的年限内,最终还是不能晋级,那就必须要转业、退伍。

    这种制度,既避免了无限制的军官晋升,导致军官过多问题。同时也避免将士们久不得晋升,积极性不断降低,导致那些晋身无望的将士最终混日子。

    每级军衔的晋阶时间都有限制,每级军官的数量也是控制的比较严格,能上的就上,不能上的就得离开军队。

    虽然这种制度,也会让军队流失部队训练有素的士兵,但却能保持军队的士气,进取之意。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军队也是一个大熔炉,源源不断的退伍转业军人,也能充裕地方。

    正是在这种制度下,大汉的将士们无比的热衷于战争。因为有战事,军队的需求就大,军队会扩张,维持一个比较大的规模,而他们打仗也能立功,就能更快的晋升。

    熬年限资历,哪比的上打仗立功晋升来的快呢。

    何况不打仗就只有正常的薪俸,可一打仗,各种津贴赏赐,还有战场缴获红利等,几乎每打一仗,那就是小发一笔啊。则大汉军队极好的后勤保障以及优厚的赏赐抚恤,让大家对于战争的伤亡,并不畏惧。

    军队不怕打仗,反而喜欢打仗,其它的百姓商人们也没理由怕打仗。若是以往,大家都怕打仗,军人怕死,百姓怕加征钱粮,官员也怕筹集粮草,总之以前没人想打仗,打仗伤亡率高,消耗大,还总打败仗,谁愿意打?

    可如今不同了,大汉用兵不断,可无往不利,百战不殆,国家开疆拓土,将士们长官发财,百姓们不需要额外承担负担,偶尔征召点民夫,大家也没什么危险,相反还有薪水拿,能赚笔外块。

    商人们更加喜欢战争,早在楚军时代许多商人就与楚军密切合作了,跟着楚军后面大发其财。这次朝廷西南平乱,许多商人蜂拥南下,就赚了不少的钱。

    现在西南安定下来,刚大赚了一笔的商人们也不会满足。如果继续进攻缅甸,那么又是一场饕餮盛宴。

    “缅甸土地肥沃,有如四川一样的天府之国,尤其往南如果能打通出海口,对于朝廷来说,更是意义深重。”

    刘钊不懂意义深重在哪,他关心的是缅甸的黄金象牙,云南的白银黄铜。

    “我也准备投钱建一个堪探队,去云南堪探银铜矿。若能找到一两个大富矿,到时就招工雇人,开采矿石。”

    刘钧笑笑,也不反对。刘钊愿意放弃仕途,这是好事。他想赚钱,也没问题。当然,这有一个前提,“你准备自己弄呢,还是和人合伙?”

    刘钊老实的道,“准备和人合伙。”

    刘钧马上就明白了,肯定是有精明的商人主动找到了刘钊,至于所谓的合伙,估计也就是有人想要借刘钊的关系,来做官商了,想要逃避朝廷税收。

    这是许多商人的老套路了,权商勾结,损害的是国家利益,肥的是他们自己的腰包。

    刘钧望着自己的兄长,真是眼皮子浅啊。

    “你想和人合伙堪探采矿,这是好事,朝廷也鼓励商人们去西南投资。不过我也提醒你一句,你和人做生意没关系,但得遵守国家法纪,还得如实纳税。你若能答应我这两条,我当然支持你们,如果你做不到这个,那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刘钊讪讪的道,“肯定遵法守纪,如实纳税的。”这话说的有些言不由衷,其实他原本想的是,我堂堂侯爷,皇帝的兄长,开个矿挖点银铜,然后还要缴税?

    可现在看来,别说他是皇帝的兄长,就算是皇帝的亲爹,也得依法纳税。

    太上皇刘修这个时候看不过去了,杯子在桌上一碰,“今天是家宴,谈这些做什么。皇帝你忙于国事,难得有空来过来一次,你兄弟几个在宫外入宫又不便,更别说今天你们姐妹们也全都过来了,大家齐聚一起,说那些做什么,高高兴兴多好。”

    嫂子向来精明,也一下子看明白了二叔的态度。当下对着丈夫小声道,“我们是缺吃还是少穿,几个商人随便奉承你几句,你还真就不知东南西北天高地厚了?”

    刘钊向来畏惧妻子,当下只得满脸苦笑,“好好好,我回头就回了他们就是。”(。)

    ps:  感谢花笑云、我爱我姐我弟的支持,谢谢!

第582章 大汉官话() 
宫中家宴过后,一家人并没有马上散去。◎

    太上皇刘修入宫之后,渐也习惯了宫中的生活,不过如今反倒不如从前,要想与一众儿女们见上一面,倒不如过去那般方便了。

    如今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看着几个年轻的外孙、外孙女和孙子们,刘修很欣慰。他过去只是一个秀才,国家大事这些他不太懂,也不想掺和。

    “皇帝,听说现在你宫里有十多个蒙古女子已经怀孕,此事当真否。”

    皇太后与几位长公主和皇后与四位贵妃还有几位侯夫人们一起聊着天,这个时候,突然转过头来,问正跟父亲兄弟说话的刘钧。

    刘钧点头应声,“嗯。”

    如今宫中蒙古女子众多,前前后后送进宫来的嫔妃都有数百。这还是后来刘钧眼看着越送越多,连忙又与蒙古诸侯们下旨,只有伯爵以上爵位诸侯,皇帝才纳入宫中。这个旨意一下,惹得许多子男勋等小诸侯十分不满。

    最后,刘钧又不得不另下一道旨意,子男勋骑士武士等蒙古贵族,朝廷每年从他们的适龄女儿中挑选一批送入宫中,不过是做为宫女。每人在宫中五年,五年里,在宫中学习礼仪文化,然后由大汉皇帝为她们赐婚,许给大汉官员及子弟。

    若是有被皇帝宠幸的,自然也就能留在宫里。

    不过虽然有这个改变,但刘钧已经纳入宫里且给予名份的依然超过了三百之数,此外这些诸侯女的陪嫁进宫的宫人也多达三千余,另外又有贵族送来的女儿也有几千。

    这结果就是现在宫中的太监不过三千,宫女却已经过万。其中且三分之二是蒙古女子。这么多的蒙古女人入宫,刘钧自然不可能都晾着。哪怕就是为了与诸侯的盟约,刘钧也得履行些义务。

    到现在,宫里怀孕的蒙古妃嫔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