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之正道-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思远也听到了大家的纷纷议论,并没有太在意,以为这是正常查案,乱一阵子就会恢复如常了,每逢县里有个大事,大家都会骚动几天,然后就风平浪静了,特别是每次研究干部,全县机关都会闹闹轰轰的乱议论,谁谁应该提却没提上,谁谁不该提却提拔了,牢骚四起。程思远知道不仅仅是松江县,大多地方的机关干部都一样,人性使然,没有过于计较和深究。

    周一的早晨天空阴沉沉的,程思远像往常一样,怀揣着一大堆的工作想法来到县大楼,不禁大吃一惊,被眼前的场景震得目瞪口呆。只见县大楼门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几名群众打着横幅,上面写着黑色的大字:“严惩**分子,还我们的血汗钱!!!”

    程思远的车开不进去了,只好下车,这时县委办主任高升赶了过来,一路小跑,肥胖的身躯显得很滑稽,到了程思远面前,神秘的趴在程思远的耳边说:“书记啊,棚户区改造出事了,老百姓怀疑这里面有猫腻,来要钱了,都是因为把王洪山弄起来惹的祸。”

    程思远点点头说:“不要乱猜疑,我知道了。”

    便让高升通知文淮山、顾建军和郭明志到他这里来,研究稳控措施。

    文淮山和其他几个人赶到后,坐进了程思远的车里。

    文淮山上车就嚷嚷开了:“我当时就不同意控制王洪山,他们就是不听,后果出现了吧,我建议让市纪委出面解释。”

    顾建军说:“咱们县出现的信访问题,没有理由让市纪委出面吧,自己的梦还得自己圆啊。”

    “真是没有天理了,他们的屁股让咱们来擦,这叫什么事啊,”文淮山接着话头,“市纪委这是给咱们找麻烦,添堵哪,程书记,咱们俩去找纪委书记评理去。”

    程思远苦笑着摇摇头说:“这时候,咱们赶紧研究解决办法,别想不切实际的了。”

    这时候,高升又跑过来,敲着车窗户,程思远按下车窗,高升急切的说:“老百姓要见书记和县长,今天必须给个满意的答复,否则就绝食静坐,不走了,住在县大楼的广场上。”

    文淮山高喊着:“通知县公安局没有,让他们全部出动,把群众驱散,不要手软,不要让他们的气焰嚣张下去。”

    程思远摆摆手制止道:“别冲动,不要激化矛盾,还是采取温和的方式解决群众问题。”

    王洪山此刻被困在一间斗室里,并不知道因为他而引发的大规模群众上访。王洪山被带走之后,他们乘坐的小车直奔三松市东面的山里,在静谧的盘山公路上转了一个多小时,才在一个戒备森严的院落门前停下,四面是铁丝网围成的院子,院子中央是一座三层白色小楼,显得庄严和肃穆,左右两侧是两排平房,王洪山被带到小楼二层的一个房间。房间里设施简单,一张床,一个写字桌,一把椅子,都紧紧固定在墙上和水泥地里,窗户上镶嵌着铁栅栏,有个小卫生间,没有抽水马桶,只有个蹲位,洗手池的水龙头镶嵌在墙里,外面只留个出水孔和圆形可扭动的阀门,整个房间都用富有弹性的软皮包的严严实实,四面都是摄像头。

    几天过去了,市纪委工作组给了王洪山几页白纸和一支很短的笔,让他想想在棚改中的问题,这只笔很软很软,怎么折也不断,王洪山心里笑笑:“这是防备我吞下去自杀啊。”

    之后的几天里,没有人再找过他,只有到了饭点的时候来人送个饭,也是一脸严肃的样子,王洪山搭讪着也不理会,只说想清楚了就找他们,别的不要说,也不要问。突然有一天,在吃饭的时候,王洪山在萝卜炖牛肉的菜中,发现一块很硬的萝卜块,上面刻着一个忍字,看完之后赶紧费力的嚼了下去,心里感觉有了底,不禁的更加自信起来,心想,关我一辈子,我也不说。

    王洪山的一举一动都被市纪委工作组严密关注着,全天候的安排人注视着监视屏幕,刚才的细节他们并未发现。工作组采取的就是心理攻势,先磨磨王洪山的锐气,关他一阵子,不闻不问,切掉他一切对外联系,把他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天只有对着墙喃喃自语,让他憋得实在受不了了,自己就找他们交待问题了,这个招法屡试不爽。王洪山来了还没几日,内心中的那点冲劲还没消磨完,再加上刚才看到的忍字,心中更加亮堂起来,抱着必胜的信心死活熬过这一阵子,竟然在里面唱起了歌,让工作组的人大感疑惑,心里也不禁的担心起来,思忖着这个招法对待王洪山是否奏效。

    县大楼门前的群众还没有散去的意思,程思远和文淮山等人还在车里紧张的谋划着。文淮山提出让公安干警出动的建议被程思远否决后,再也不说话了。

    顾建军和郭明志在苦思冥想,也没个好办法,这时市政府办的电话打到了文淮山的手机里,询问松江县的**是怎么回事,文淮山捂着话筒问程思远:“消息这么快,市里已经知道了,现在的信息真发达啊。”

    程思远心话:“多少个市领导的家属都在松江县工作,这事传的还能慢的了。”

    文淮山没好气的回复市政府办的电话:“都是市纪委惹得祸,把我们棚改办副主任抓走了,老百姓以为棚改搬迁中有**,现在来要钱了,你们找市纪委问吧。”

    程思远赶紧制止他发牢骚,没等抢过来手机,文淮山像连珠炮一样早就说完了。

    不一会,主管信访的副市长电话也打进了文淮山的手机,文淮山这才原原本本的把群体访的情况做了汇报,也没忘记把责任往市纪委推了推。

    副市长指示说:“不能采取过激行为,一定要把态势控制住,不要让群众往市里去,以免造成更大的影响。”

    程思远本想给市委汇报一下情况,但是暂时没想到好办法,也就延迟了一会,听到副市长来电话了,赶紧下车,找个僻静处,把棚改拆迁的群体访向高鹏书记做了详细汇报,高鹏提醒他:“你和文淮山共同向群众公开解释,现在派其他副职出面已经没有力度了,只有你们两个主要领导出面,还有稳住的可能性。”

    放下电话,程思远就把高鹏的指示通报给了文淮山,文淮山有点为难,虽然在县长的位置上,毕竟经历的群体**件还少,群众工作经验还不扎实,看到这么多的群众,腿先软了,更不敢站在群众面前说话了。程思远看着文淮山紧张的样子,笑了笑说:“我说话,你陪着就行。”

    文淮山这才答应和程思远一起出面,做群众的思想和解释工作。

    群众们看到程思远和文淮山走过来,纷纷给让出一条路,到了县大楼门前,程思远转身拿过高升递过来的扩音器,高声对群众说:“大家说,棚改政策好不好?”

    下面的群众有的喊好,也有的喊好政策没好人,场面乱哄哄的。程思远继续说:“大家在低矮的平房里住了几十年,这次是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有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大家都好好想一想,党和政府是不是真心诚意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啊。我们在棚改过程中,程序是严密的,监督是到位的,大家都知道,测量房子的时候,去过三次吧,每次都是你们亲自签了字,你们自己也都测量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吧,我不敢保证这里面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基本合乎程序,没有让大家吃亏的。”

    群众听完,大家的情绪稍稍稳定一些,相互纷纷议论棚改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程思远接着说:“棚改查案是正常程序,现在只是调查阶段,并不是说就存在什么问题,就算有问题,查清楚,也是对大家有个交代,将来我们还要向群众公告结果的,请大家放心。”

    群众已经开始松动,程思远又拿起扩音器,动情的说:“我们县委、县政府也知道,大家搬进楼房后,生活成本增加了,我们正在想办法,加大扶贫助困的力度,大力开拓公益性岗位和其他就业渠道,让大家在楼房里住的安心,活的顺心。”

    说到这里,不少群众已经纷纷往外走,程思远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时,文淮山把扩音器要了过来,对着即将要散去的群众高喊:“大家以后不要听信谣言,不要听信一些不怀好意的人鼓动,你们这样做是犯法的,考虑大家是初次聚众闹事,今天我们没有出动警力,再来我们就要采取措施了。”

    群众们一听,都转头又回到了广场上,大声指责文淮山:“我们是来讨说法的,不是来闹事的,你凭什么说我们是来闹事的,今天不给个说法,我们就不走了。”

    文淮山举着扩音器,却不知道怎么应对了,只好大声说:“请你们抓紧离开,再不走,我们让警察出动了。”

    广场上的场面出现失控的趋向,有些群众冲上来围攻文淮山,机关干部赶紧上前拦着,愤怒的群众和机关干部推搡着,程思远又气又急,大喊着:“大家保持克制,不要伤到群众。”

    这时,县公安局组织全县的干警到达到广场,县法院和检察院也组织人员同步抵达,两个人搀起一名群众,往广场外拉,程思远不住的喊着:“不要伤害群众,让大家自行离去。”

    这时候,场面已经混乱不堪,没有人能听到程思远的喊话,闹闹轰轰拉了一个多小时,广场上的群众才见少了,不少群众站在广场外也不离去,观望着事态的发展。程思远安排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广场周边的群众中,做耐心的解释工作,安抚群众的情绪。

    人大主任罗明权站在程思远身后,不住的摇头,低声对身边的政协主席刘保国说:“文大公子将来要是主政松江县,可咋办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六章 程思远如同文淮山喉咙里的刺
    提起机关上下级关系,真叫机关很多领导干部头大如鼓,有苦难言,个中滋味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行政机关领导班子是由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领导个体组成;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组成了领导集体。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工作中有分工;更有合作;思想认识上有一致;也有矛盾;感情上有交流的需要;也有疏远的可能。所以,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需要机关干部学习一生,特别是干部级别越高,上下级关系越是微妙,越是难以把握好分寸,火候小了不行,过火了更难受。

    松江县是个有党有政几个班子组成的党政机关,县委书记管人,县长管钱,相互牵制,相互配合,但是很少有能拧到一起的时候,这和每个人从政宗旨、道德修为、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及性格秉性有关,亲兄弟还手指不一般齐哪,何况是两个手握权力的一方大员,各有各的打法,各有各的目标,工作想法和思路能够协调一致的确难于上青天。

    一般说来,县里的正副手搭配,一个性格温和属性从文,一个脾气急躁属性从武,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可称为最佳搭档,在别人的眼里,程思远和文淮山就是领导班子中的绝配,但是他们的从政宗旨和人生目的不同,又使他们之间矛盾重重。

    在众人眼里,特别是在县里中层干部眼里,他们都是一把手,敬着书记不理县长不行,那你别想有所作为了,哪项工作不需要钱来铺路;和县长走的近了,害怕书记有想法,给你挪个地方,那仕途可能就没戏了,身处机关的人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后练就个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家伙出来,自己说的话都不相信了。人大、政协的领导更得罪不起,这些人都是久经官场,人脉极广,看人看的准,拿捏事情算的狠,曾经的属下大多都青出蓝而胜于蓝,平时的一句话,足可以让你在机关或人缘通达或急转直下,再加上岗位由忙到闲的变化,心里极为敏感,常常因为一句话没说好,就此对你抱恨终生。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好,只对着自己科室的领导,对待其他人彬彬有礼即可,没有工作上的冲突,也不涉及利益的分配,出事了有科室领导顶着,受委屈了科室领导也护着,等你走上了更高的台阶,就没这些好事了,真是越高越苦,越高越寒啊,但是没有人止步不前,纷纷如过江之鲫,都想一探上游的风光。

    对于文淮山来说,程思远就是他喉咙里的一根刺,扎的难受。文淮山来到松江县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借县委书记这个云梯,直接晋升到厅局级干部行列。文淮山很郁闷,按照老爷子的嘱托,不和程思远较劲,事事多请示勤汇报,大事不拿主意,遇到难题绕着走,不沾染一丝的责任和危险,遇到机遇借势脱颖而出,这些他都做到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是危机重重,不得施展啊。那就是因为程思远,对皎月集团项目横拦竖挡,项目落地了,两个人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小煤矿瓦斯燃烧事故,现在是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处理的好,何必他挨个处分,通报全市,程思远脸上也无光啊。还有处理群众集体访,手段太软,放着公安力量不用,非要和群众和声细语的对话,宠着惯着群众上访,最后还不是公安干警出面平息了事态,你程思远到底是站在群众一边,还是站在政府的一边。想着想着就气愤起来,一拳砸在桌子上,疼了好半天,心道,别遇到让我出手的时候,我也是不好惹的。

    年末将至,下午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通过县委工作报告和县政府工作报告。

    两份报告摆在程思远的办公桌上,一份是县委工作报告,一份是政府工作报告,上常委会前,他都要通读一遍。今年煤炭形势持续低迷,松江县内小煤矿、焦化、洗煤等企业全部呈亏损状态,松煤集团今年也亏损近30个亿,诚信度严重下降,四大国有银行已停止对松煤集团增加贷款,资金链濒临断裂,隶属于松煤集团三松子公司不仅工人降薪,而且三个月没开工资了,严重影响了三松市及松江县服务业的发展,整个三松市经济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滑坡,松江县gdp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财政一般收入也下降了40%,固定资产投资为零,今年的两个报告总结部分真是举笔难书,程思远眉头紧锁,不知道如何向全县人民交待。

    县委工作报告起草之初,县委政研室的秘书就来请示程思远,今年县委工作报告总结一年工作部分怎么写,是避开提及主要经济指标下降,还是如实报告。程思远当时就指示说必须实事求是,敢于把负增长公示于众,但是要在经济形势分析段落把当前有利的一面写足写出信心来,把县委勇敢面对经济形势的挑战和决心表达出来,让大家在县委的坚强带领下坚定信心,遇难而上,杀出一条血路,力挽狂澜。程思远拿起县委工作报告,整个笔法和思路都是按他所说,总结部分客观实际,经济形势分析部分振奋人心,明年工作部署的思路略显保守,还是往年的那几样打法,于是把县委政研室的秘书找来,提出了明年筹备建设中俄商贸交易城的大胆设想,提交常委会,让大家事先有个思想准备,也看看大家对这件事的态度。

    提出县委工作报告修改意见后,程思远又拿起县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总结部分赫然写到:“县政府尽管在经济形势不利,煤炭市场低迷的前提下,依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各业取得显著成就。”报告中具体经济数据只写了今年的预计实现数额,没和去年做同期比较,巧妙的躲避了同比下降的实际情况,程思远看的是目瞪口呆,竟然远离事实,胡编乱造,全县机关干部和群众也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穿其中的弥天大谎,不知道是文淮山的授意,还是秘书想妙笔生花,这简直就是掩耳盗铃,刚要拿起电话,想了想又放下了。

    程思远接手县委书记的同时,文淮山就从团市委书记转业到松江县,当年文淮山才30多岁,是三松市县处级干部队伍中最为年轻的干部,转业到松江县长的位置上,大家都议论纷纷,一致认为文淮山的仕途前景看好,将来又是一个政治明星,程思远也很高兴,虽然文淮山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但是年轻有魄力有闯劲,总比来个临界退休混日子的干部强,结果令程思远大跌眼镜。程思远选择从政这条路,价值取向和理想抱负与文淮山大相径庭,程思远从小就受到古今英雄人物的熏陶,立志将来要为国出力,为民造福,甚至时时想象到为国捐躯,马革裹尸的场景,步入官场之后,时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最高处,谁也别想动了群众的奶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