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鹰犬-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麻禄之子游击麻锦所部三千兵马、俞大猷车营二千、锦衣卫二百,及卫所兵一万余人。马莲堡则留马芳之子,游击将军马林等部镇守。约定一更出发北进,先以中军摧敌,待闻鼓号,再以左右两军抄袭敌后,三面合围,一举破敌。
安排之后,严鸿厉声道:“诸位将军,本钦差此次手持王命旗牌,奉天家之圣旨,巡行北疆。此次辛爱黄台吉大举入寇,其锐气已挫,正当戮力同心,杀他个片甲不留。诸位此一战,望各自督率军马,奋力作战,则前情如何,我皆不问。若是此战有谁敢偷奸耍滑,贻误军机的,本钦差阵前以军法从事!”吓得众将悚然。马芳、麻禄先高呼:“愿遵钦差将令,与鞑子决一死战!”
第七百一十八章 也行借刀
且说钦差严鸿点派三路大军,总计马步军近五万名,火炮近千门,浩浩荡荡出了马莲堡。之后左右两路军马先自各自分散进军,中路严鸿与杨顺在中军并辔而立,其余的十余位将领都在两边侍奉。严鸿道:“夜间行军打仗,需要分个先后。久闻杨叔父的标营甚是精锐,便请为先锋如何?”
杨顺事到临头,又起了反悔之心。心想要我的标营去打头阵,这危险性不小啊。待要答应下来,总觉得吃亏,可要回绝,先前严鸿在堡垒里早已把路子交代,又不知该如何措辞。严鸿却盯着杨顺眼睛,轻声加上几句:“杨叔父,我军兵马虽多,总须得号令统一。这鞑虏是天朝出名的劲敌,若是派那些不中用的卫所兵打头阵,只怕一触即溃,反而冲动后面的阵势,因此必须选精锐为先锋。这中路的精锐部队,算来也只有我的钦差卫队和叔父您的总督标营了。您若是心疼标营,不肯派出,那只得小侄我亲率钦差护卫队打头阵。只是我的护卫队前番在马莲堡已经血战了数日,伤亡二三成兵马。叔父的标营如今全师健在,论理也该给天家出力才是。不然,回头朝中如何交代?便是杀害沈青霞的梁子,也总得有些热血来化解啊,这阵前杀敌,岂不是最好的法子么?”
杨顺被严鸿这么一点,也知道躲不过去。但心头还是有些忐忑。严鸿又道:“叔父也不必太担心了。鞑虏数日血战,已经大伤元气,又被焚了草料,量来就是硬拼,也未必胜过叔父您的标营。万一不济,我自提大军随后便来。更别说还有左右两路军马夹击。此战万无一失,就是送叔父一个便宜功劳哩。”
杨顺虽然不知兵,却也不是白痴,和蒙古人打仗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但明白这苦差事逃不掉了。而且严鸿前番说的明白。你的标营必须打场大仗,死些兵马。我回头禀告时才能把你这按兵不动的事情给模糊过去。因此他只得咬牙道:“钦差老大人说的是,杨某亲率标营为头阵,还请钦差速发援军接应。”朝严鸿拱拱手,驰入自家标营队中。一声令下,标营偃旗息鼓,朝北进发。
严鸿见杨顺走了,暗自冷笑,这才发令,使麻锦所部的三千军马为第二阵,俞大猷的车营为第三阵。依次出动。又特意吩咐,这两队兵马,行动不必过速,务必派遣斥候。随时探听前面总督标营的情况,以及探查周围的敌情。钦差的虎驾及二百锦衣护卫,却安排在麻锦所部的队里,一同行走。其余十余名参将、游击、千户等将领,则跟在麻锦队伍的两翼,一营接一营雁翅儿排开,听候钦差将领,相机而动。
号令传下,诸军次第起行,在这黑黝黝的塞外夜里,悄声潜行。这些士兵虽然训练素质高低不一,但都知道,这次去夜袭蒙古人,是要冒大险的活,要是发出声音被敌人发现,那要连累全军掉脑袋。因此除了低沉的传口令外,闲聊的很少。
严鸿这边,在二百锦衣卫缇骑的团团保卫下,行进在麻锦军阵的右翼。王霆、刘连、云初起、叶正飞等锦衣卫骨干尽在队中,身边却只有张青砚并马而行。两个左腿挨着右腿,挨挨蹭蹭,一边走,一边咬耳朵说话。
张青砚轻声道:“相公,杨顺的标营这么过去,要不了多久就得和鞑子交锋了。却不知道这辛爱黄台吉会怎么布兵。”
严鸿道:“我若是辛爱黄台吉,大约早就撤退了。明摆着打不赢的仗,草料也没了,还顶着作甚?就靠等别人犯错误来捡漏么,这种就跟想靠丢骰子来发家致富一样。不过黄台吉既然在马莲堡北面一直待到这么久,想必他对于先前的几仗心有不甘。今天我故意放走那白莲教徒赵雷,让他带口信回去,就是为了激怒辛爱黄台吉。辛爱黄台吉听了我这口信,这一仗更是非大不可,正好叫他先和杨顺死拼一场。青砚,这还是你的计谋好,逼得杨顺去和黄台吉拼命,嘿嘿,如今我是两头沾光,杨顺胜了就是除鞑子,杨顺败了除国贼,反正不吃亏。”
张青砚掩口笑道:“相公果真是富贵大运,如何都不吃亏。杨顺的标营虽然精锐,要和二万蒙古骑兵碰,却还是差得远。真要打起来,我看他能不全军覆没就算运气了。只怕黄台吉见你大军反攻,就势撤退,一仗不打,反而给杨顺捡了个现成。”
严鸿道:“杨顺的运气真要好到这一步,黄台吉居然不战而逃,送他一个不战而胜的功劳,那我也没话说。假若这样,回北京后我就给杨顺报个救驾不力,纵敌逃走,以及管束标营不严,杀人放火的罪名,让爷爷、爹爹降他的职,再把他那帮子标营好好整治一番便是。不过我看他多半还是得给鞑子结结实实打一仗。到时候,也叫这帮强盗标营尝尝和鞑子阵前拼命的厉害,免得这帮混账光知道在后方欺负老百姓和一般边军。”
严鸿根据从沈炼那里抢来的文件,以及自己的查访结果,包括山西锦衣卫千户杨业提供的一些信息中,知道杨顺的标营这帮人,品性相当恶劣。说起来,当初山东巡抚刘才的标营,虽然被白莲教渗透得千疮百孔,连标将沈羽都是白莲教香主,可谓是完全变质,最后还差点把钦差直接干掉。但这帮狂教徒反朝廷归反朝廷,倒是不怎么骚扰民众,平时军纪还相当不错。因此严鸿在平定白莲教之乱,诛杀沈羽之后,很顺利的就把剩下的标营编入了守城队伍,而且还立下很大功劳。但这杨顺的标营却完全是两样,平日里仗着总督的势力,横行霸道,不但残害百姓,还欺凌其他的边军及家属,像如今被孙月蓉收作仆妇的那袁门何氏,她的遭遇,只是千万人中的一例,而且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一例。而另一件事就是,杨顺在宣大几年,蒙古人入侵大战四次,小战不下数十次,而这标营居然一次战场都没上过,倒是每次打完之后,杨顺上报朝廷的奏章里少不了大大给他们吹嘘一番。
严鸿自己身入明朝官场这个大酱缸,又是在奸臣之家,自然不会拘泥于什么仁义道德。但某些地方的是非喜怒还是有的。如杨顺标营这种不曾杀敌,反而一味残害无辜弱者的行为,在他就很不能忍。再加上杨顺本人在这次宣大之行里面,背地里胆大包天,竟敢想借蒙古人的刀杀严大少爷,那就别怪严大少爷不客气了。严鸿打定主意,是要把这支总督标营断送掉的。训练有素的士兵当然是很重要的,但你要能为我所用才行。而这总督标营的作为,在严鸿看来,是从根子上烂掉了。
马莲堡北面的蒙古军营里。
西蒙古俺答大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坐在大帐中,狠狠一脚将酒碗踢飞。他已经喝了不下一斤马**酒,现在脑袋里哄哄直响,但心中的愤怒却不但没有被这酒浇灭,似乎反而更燃烧起来。满脸的酒色之气,加上那一腔愤懑,郁积在横肉交错的脸上,使得这张丑脸更显得丑陋无比。而黄台吉眼中的杀气,又加强了那让人不寒而栗的压迫感。
回想这次出兵马莲堡,实在是趁兴而来,败兴而归。
辛爱黄台吉生来好色如虎,嘉靖三十七年初因为桃松寨的潜逃,便愤愤发兵攻打宣大。后来闻说奸夫淫妇逃离,最后循着马蹄印子,却只在山谷里找到被狼啃得七零八落的两具尸首,看随身衣服首饰确是桃松寨的,而那男子的脸还勉强认得出就是侍卫长收令哥,因此才收兵而回。谁知到年末又得到白莲教卧底的阎儒送信来,说查明桃松寨其实没死,已经被新来的钦差严鸿给受用了。这让黄台吉如何不怒。更兼白莲教长老李自馨诉说,这严鸿乃是大明国当朝首辅严嵩的长孙,又是嘉靖皇帝面前第一个得宠的臣子,前番在济南城歼灭了东蒙古库腾汗的数千精骑,他日必成蒙古劲敌。因此上,黄台吉再度点起大兵,出征大明宣大边关。
听白莲教卧底叙说,那严鸿钦差一路到马莲堡,黄台吉马上调集重兵,准备来个擒龙斩首,消灭明朝皇帝宠爱的少年大臣。这本是个十拿九稳的事,为此黄台吉冒着天寒地冻,调动了数万骑兵,其中用在马莲堡方面差不多就有三万骑,这对于西蒙古而言,也是很大的手笔了。在出兵时,父亲俺答汗手下好些老臣都不太同意,认为太过折腾。还是黄台吉在父亲面前一力独陈,甚至拔刀出来发狠,这才换取了这个机会。冬日出兵,单只是冻死饿死的马匹,便有几千匹之多,对西蒙古来说也真是下了血本了。
第七百一十九章 挑灯夜战
然而黄台吉这次不要命投入的大手笔血本,换来了什么呢?先是在马莲堡和万全右卫之间的一场血战,居然两万骑兵拿不下明朝的几千车兵、骑兵混合部队,生生让钦差逃回了马莲堡。随后数日,大军围攻马莲堡又是接连失败,死伤不少人马。而原本白莲教方面说好,都已经安排妥当,稳稳按兵不动的宣大援军,居然直接杀来一支玩命的麻禄军,在大年三十之夜一场混战,直打得血肉横飞,生生突破了蒙古军在马莲堡和万全右卫之间的防线,撕破了对严鸿钦差的重重包围。更让人愤怒的是,紧跟着草料也被明军偷袭烧掉了,而且父亲最宠爱的叶尔克图也被明军掳去了!
因此在大年三十夜的战斗之后,一时威猛的辛爱黄台吉,真是心如乱麻。仿佛一个信心十足的猎人赶到草原深处,却发现自己的马蹄瘸了,弓箭也用完了,却面对狼群的包围。现在,以他身边的兵力,大约再也不可能攻下那已经得到加强的马莲堡,而且残余草料已经支持不了多久。至于这次出动的其他的兵力,都分散在长城沿线绕袭,用于牵制宣大府的其他兵力。现在就算把这些兵马全部调回来,力量也增强不了多少,反而会进一步的增加后勤的压力。
纯粹从军事的角度,辛爱黄台吉也知道,撤兵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就这样灰溜溜的撤回去么?自己打了这么大的败仗,损失了数千精锐的将士,取得的战果却不过是杀伤了数量可能还未必有这么多的明军,这在蒙古方面来说,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败仗啊。打了这样的败仗,自己还有脸再呆在蒙古王庭么?以后继承大汗的宝座。还有希望么?甚至父亲都可能会在震怒之下剥夺自己的军权,乃至把自己处死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还有可爱的叶尔克图!辛爱黄台吉甚至寻思,要不要主动派人去给马莲堡的钦差钦差谈谈,只要把叶尔克图放回来。别的条件都可以说。但终究拿不下面子。虽然在接近一年前。为了抢夺桃松寨而发兵宣大时,他也曾趾高气扬地向杨顺提出。只要交出桃松寨,蒙古方面可以提供马匹、牲口给明朝作为酬谢,但那是借着大军压境的威势提出的条件,主动权在我。而现在。打了败仗之后再去谈,那必然是屈辱的受制于人。成吉思汗的后代可以战败,可以死,却不能受这样的侮辱!
就是在这样的踌躇矛盾中,辛爱黄台吉这几天是近乎自暴自弃地坚持带兵呆在马莲堡以北,丝毫不理会部下催他撤兵的话语。为此,他有时候甚至都害怕去巡逻营地。害怕看到部将们不解乃至有些愤怒的脸。而有时他又不得不装出凶恶的样子,甚至威胁要砍他们的脑袋,来保持自己的威势。
就在今天,从马莲堡中逃出来的白莲教徒赵雷。那个已经被割掉了耳朵的家伙,却报告说小公主叶尔克图在酒宴上,眼睛哭得通红地陪钦差和总督喝酒,看来已经受了侮辱!闻之此事,辛爱黄台吉气的暴跳如雷,直接拔刀就砍了这个送来坏消息的走狗。他恨不得立刻集合兵马,去向马莲堡做拼死的攻击。但作为黄金家族能攻善战的王子,辛爱黄台吉毕竟能判断形势,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现在大批明朝援军已经赶到马莲堡,敌人的守备力量进一步加强了,再打过去自己更讨不了好。相反,敌人兵力既然变强,很可能会发动反攻。他决定在这个过程中,看能否寻到机会,反败为胜。
尽管如此,想到叶尔克图如同霞光一样明艳的笑靥,如今竟然沦为明朝大官儿的消遣之物,辛爱黄台吉心中就如同被泼上了滚烫的开水。他完全相信明朝那帮狗官干得出这样的事儿,这在蒙古部族里太常见了,而蒙古的女子落到明国边军手中基本也是这样的下场,大家都习以为常,便是成吉思汗的妻子不也由此给带回来一个便宜儿子么?更何况叶尔克图又是如此美丽的一个小姑娘。
为了这个,辛爱黄台吉喝了很多酒,一边用醉来冲淡自己的痛苦,一边等待着打仗的机会。
忽然,万户艾欣冲进帐来:“尊敬的辛爱黄台吉,明国的军队开始反攻了,他们出了城,向我们这个方向赶来。前锋部队大约几千人,估计再有一会儿就该接近我们的营区了。”
辛爱黄台吉被**酒烧红的双眼,陡然消退了醉意,代之以冷酷的杀心:“很好。看来这些人以为自己的兵力足够多,就想反过来消灭我们。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吧。传令,只留下三个百人队在营区里面狙击他们,其余的部队都散开,等他们进去之后,再用雷霆一般的猛烈反击,把他们全部消灭!”
东天上,弯月已经洒下一片淡淡的光辉,投下长长的影子。大明朝宣大总督标营五千余人,拉开战斗的队列,向着近在咫尺的蒙古军营逼近。
兵部右侍郎、宣大总督杨顺骑在马背上,战战兢兢地握紧缰绳。尽管在部下面前,他竭力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甚至小声呵斥一些部下,但心中的恐惧却难以掩饰。
过去他是大明朝的宣大总督,手握重兵十多万,而且自己安然坐镇在大同的帅府,鞑虏入侵,自有那前方的千里长城、数百堡垒和十万边军将士用血肉去抵挡,自己只需要在后面发布命令,以及上奏朝廷,把败仗说成胜仗,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就可以了。死去一些边军将士怕什么?自己正好可以贪污一些抚恤银两,或者瞒报伤亡,吃亏空军饷。反正大明朝人口亿万,壮丁源源不断往边境填,蒙古人就算有千军万马,能奈我何?这种边庭生涯,在他看来是非常美好,富有诗情画意的。蒙古人不在的时节,带着几百亲兵,走马边庭,扬鞭赋诗,何等美事。
然而如今,他却被迫带领自己的标营,走到第一线,直接面对可能达二万以上的蒙古骑兵。而且,自己过去用为心腹的师爷阎儒,如今已经给抓起来了。平常里彪悍的八虎护卫,如今也进了严钦差的班房。虽然周围还簇拥着几千精兵,给了他一丝安慰,但这几千人在两万蒙古人面前真能挡住吗?
杨顺不敢走在第一线,而是把步子放慢,走在队伍的偏后方,还让周围的亲兵都把火铳架起来。尽管如此,他还是害怕,仿佛周围黑乎乎的树丛、土丘,都隐藏这蒙古人的骑兵,随时会冲出来,把自己撞翻在地,践踏成泥。前面的队伍在前进,几千人拉开了二里以上的队伍,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杨顺看不见,也不敢想。他只是如同一只乌龟,缩在自己的壳周围,战战兢兢地期盼着平安无事。
忽然之间,前面传来几声轻微的兵器碰撞,接着是吆喝声。随机,从前锋方向很快传来了哄然响动。片刻,一员总旗官策马前来报告:“军门,斥候队伍和鞑子的游骑动刀了,咱们伤了两个人,鞑子被砍了三个。剩下的鞑子已经逃了。要不要冲进去?”
箭在弦上,岂能不发。杨顺点一点头:“好,冲进去。”反正到了这一步,不如一鼓作气的杀来。严钦差的大军就在身后不到数里,还有两翼的马芳和麻禄两个不要命的,作为大军侧翼。这么算起来,也未必就打输吧。只要在钦差面前有了交代,在朝廷里不被问责,就算这标营死伤一半,不,就算全军覆没,自己也是可以接受的。
中军,钦差严鸿的军阵里。
麻禄手下一名小校飞奔过来:“禀钦差,前面杨军门已经冲进鞑子的营寨了,据说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