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覆手繁华-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士元不禁摇头。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即便是陆瑛这样脑子清楚,目的明确的人,也要因为一个女子而煎熬,这些日子陆家仿佛没有任何的动作,难不成是陆瑛心中起了怜香惜玉之情,不想再对付顾家。

    那真是可惜,本来陆家立了大功,他可以顺势在公子面前为陆瑛求个官职,让陆瑛开始为公子办事。

    可是陆瑛这样左右摇摆,未免让他心中生出疑惑,这样的人真的能够委以重任?

    “让他进来吧!”徐士元淡淡地吩咐。

    ……

    勤政殿里,皇帝打开了手中的匣子,一张略微有些陈旧的纸张放在那里,纸上的字遒劲潇洒,笔势又透着几分女子的温婉,这是太后的字。

    先皇经常夸赞太后楷书写的极好,数落他不及太后三分的笔力,他也曾将太后的字拿过来比照着偷偷练习,只为了能讨得先皇的欢心,不料先皇却说他模仿的形似,少了底蕴,拿出来不免贻笑大方。

    他要谢谢先皇,没有先皇当年的嘲笑,他也不会多这样一个醉于书写,如今他的楷书,朝廷上下谁又能比肩,只可惜先皇是看不到了。

    皇帝将纸张展开,里面的内容顿时映入眼帘。

    站在一旁的常安康,扫了几眼,脸色顿时变得异常苍白。

    这是一份手谕,让淮南王出兵的手谕。

    皇帝的手指陡然收紧,眼睛里射出几分的杀机。

    ………………………………………………………………

    今天的月票不多,求一求,看看能不能有支援啦。

    抱抱~

第五百一十五章 要翻血案

    这就是庆王谋反案时,太后曾给淮南王的手谕。

    皇帝将手谕放下,看向下面的屈承如。

    屈承如显然并不知晓此事。

    “给他看看。”皇帝吩咐常安康。

    常安康这才将手谕送了过去,递到了屈承如眼前。

    屈承如看了两眼,只觉得身上的血液顿时被抽了个干净,耳边如同雷声大作,整个人愣在了那里,几乎喘息不得。

    紧接着汗透了衣襟。

    赵家人竟然拿来了这样一封手谕对付太后。

    他对此竟半点都不知晓,周直是怎么审问的赵家?这手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没有半点的头绪。

    此时此刻他就像是个傻子。

    “屈卿,”皇上平静的声音传来,“你觉得这桩案子要怎么办才好?”

    赵家拿出这样的证据,是功是过?皇上如果趁机对付慈宁宫,赵家就成了真正的功臣,那么赵氏就有可能被保下来。

    一切都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屈承如嘴唇颤抖:“皇上,这样重大的案子,还要仔细审问才是。”

    皇帝道:“看样子屈卿也是才知道这封手谕。屈卿是因为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审案,还是忙着要从这桩案子里得了好处?”

    皇帝的声音淡淡地传来,却如同平地惊雷。

    屈承如张大了嘴,不禁打了个寒噤。

    皇帝接着道:“赵家请你帮忙向宁王下毒,好让赵氏趁机离开慈宁宫,这样的大事,赵家给你多少银钱?”

    “微臣冤枉,”屈承如立即跪下来,定然是有人故意要陷害他,会是谁?裴杞堂还是赵家?“微臣没有替赵家办事,微臣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些日子微臣一直审讯赵家人,不曾有半点的懈怠……若是微臣与赵家有所勾结,怎么会不知晓赵家的这封手谕,皇上可以传赵家人与微臣对质。”

    皇帝一笑:“赵家人若是承认买通了你,朕怎么可能会庇护他们。”他现在已经能猜到赵家的算计。宁王出了事,太后将要惩戒赵氏,赵氏求助于他,这样他就与太后完全对立,赵家再拿出庆王谋反案时太后的手谕。

    他就必然要以此来压制太后。

    他完全被赵家牵着鼻子向前走。他虽然想要摆脱太后,但是也不喜欢被人当成傻子耍的团团转。如果赵氏一族一心效忠于他,为何不早早就拿出这封手谕,偏要等到今日。

    屈承如张开嘴想要为自己辩解,他抬起头却看到了皇上眼睛中厌弃的目光,他周身顿时一片冰凉:“皇上,微臣是被冤枉的……”

    屈承如话音刚落,旁边的内侍上前道:“奴婢方才去衙门里传召屈大人时,遇见了裴杞堂裴大人,裴大人说屈大人收受方家贿赂……贿赂是一张药方,裴大人让奴婢禀告皇上,这药方非同小可,请求皇上传召他,他会向皇上仔细禀告。”

    皇帝皱起眉头,药方?这又是怎么回事?

    内侍轻声道:“皇上,裴大人如今就在宫外候旨。”

    皇帝目光闪烁,裴杞堂公然抗旨,他本要给裴杞堂一个教训,可是现在却又不得不启用裴杞堂。

    “传裴杞堂进宫,”皇帝顿了顿,“让刘相、裴思通在值房候着。”

    内侍应了一声。

    大殿上的屈承如脸上一片死灰。

    ……

    裴杞堂站在宫门口。

    “少爷,”裴钱过来道,“胡先生已经从宫中出来了,胡先生说,顾大小姐那边一切平安,请您放心,顾大小姐也有话代给少爷,让少爷不要太着急,慢慢来。”

    裴杞堂心里一暖。

    只有琅华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当年父亲就是因为那些与西夏来往的信函才被论罪,现在赵家又故技重施想要以此对付太后。

    这一次,他不但不会让赵家如意,而且还要借此为庆王府翻案。

    内侍走过来道:“裴大人,皇上传您去勤政殿。”

    裴杞堂跟着内侍走入宫中。

    宫里显得比往常更要安静,内侍小心翼翼地推开勤政殿大门,裴杞堂踏了进去。

    皇帝坐在御座上正翻看手里的奏折,屈承如跪在地上,如同一只被射穿了翅膀的猎物,已经被死亡笼罩,缩在那里瑟瑟发抖。

    “皇上。”裴杞堂上前行礼。

    皇帝没有询问药方的事,转头看了一眼常安康,常安康会意,立即将诏书呈给裴杞堂查看。

    看到诏书的内容,裴杞堂不禁脸色一变。

    皇帝淡淡地问过去:“裴卿以为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裴杞堂很快恢复了寻常:“微臣想知道,这诏书是从何而来?”

    皇帝道:“是皇后的母家,赵家人呈给朕的。”

    “若是这样,这诏书定然是假的,”裴杞堂声音清朗,“赵家人为了能够逃脱罪责,不惜离间太后和皇上母子之间的关系,就凭这个其心可诛。”

    皇帝不由地抬起了眼睛,定定地望着裴杞堂:“你如何得知这诏书定然有假。”

    “皇上,”裴杞堂目光一盛,眉眼中顿时透出了几分的干练,“赵家这些日子用尽了手段,到处打点,买通狱卒传递消息,甚至贿赂大理寺、刑部官员,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不光是皇上看到的这封诏书,如今坊间正流传一张药方也是经赵家人手流出,”裴杞堂淡淡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屈承如,“已经卖到了一千两银子。”

    听到药方两个字,屈承如立即抬起头来。

    裴杞堂道:“微臣就是因这药方找到了屈大人。”

    皇帝听到这里,眯起了眼睛:“是什么药方?”

    裴杞堂从袖子里拿出一份递给内侍:“听说是赵宗叔与道士炮制的延年益寿的药丸。”

    听到这里皇帝脸色微变,立即将内侍手中的药方拿在手中仔细查看,药方上面记录的药材他再熟悉不过。

    这是五石散。

    裴杞堂道:“赵家人下了大牢之后,赵氏族产都被查封,赵家是用这张药方换来了银钱,四处打点,才能有如今的局面,微臣得知之后十分奇怪,赵家人明目张胆地作为,屈大人竟然没有向朝廷禀告,也没有出手阻止……而今看来屈大人早就被赵家人收买。”

    “你这是诬陷……”跪在地上的屈承如大声喊起来。

    ………………………………………………………………

    小裴威武,这桩案子过后一定好好奖励小裴。

    嘿嘿嘿。

    求月票,求留言,求推荐。

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不中用

    大殿里是屈承如撕心裂肺的喊叫声。

    裴杞堂淡淡地道:“屈大人没有见方家人?没有答应为方家人翻案吗?”

    屈承如本来苍白的脸陡然涨得通红:“方家人是来状告顾世衡的,本官答应让人仔细查问。”

    裴杞堂英俊而高华般的脸庞上,浮起淡淡的笑容:“屈大人是说方家挖顾家祖坟的案子?顾家已经撤了诉状,这案子连县衙都不会再理睬,屈大人身为大理寺官员,身肩重责,却有时间去过问这些?”

    屈承如顿时愣在那里。

    裴杞堂脸上浮起几分笑容:“这京里谁不知晓,方家祖上因谋反案被牵连,这次是想要借着曹雍案翻身,否则怎么会处心积虑算计顾世衡,现在顾世衡抱病在家,方家就找到了屈大人。”

    屈承如忙道:“没有,微臣没有要替方家翻案,微臣只是觉得顾家另有图谋。”

    裴杞堂从屈承如身上挪开了目光:“有句话屈大人说得对,方家翻不了案,屈大人也没有这个本事,因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谁也无法颠倒是非。”清晰有力的声音不禁让人心中凛然。

    “去慈宁宫将宁王府的嬷嬷带过来,”皇帝说着看向屈承如,“既然你说没有授意那嬷嬷给宁王下毒,那么就在大殿之上与她对质……”

    宁王府的嬷嬷?

    屈承如觉得胸口一凉,仿佛整个人都被利器穿透,宁王被下毒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宁王府的嬷嬷为什么会说是他授意下毒。

    宫里还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宁王,宁王……

    屈承如眼前一阵阵发黑,头顶的天空仿佛一下子塌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眼睛一翻干脆晕厥过去。

    “拖出去泼醒了他。”皇帝声音阴冷。

    真是个废物。

    如果沈昌吉在,他一定会吩咐沈昌吉将这人身上的皮肉一块块地割下来,这样才能解了他的心头之恨。

    屈承如被带下去,大殿里没有旁人,皇帝看向裴杞堂:“你就没想过这手谕万一是真的,这案子该怎么办?”

    裴杞堂神情清朗:“依大齐律法办,即便是太后也不能姑息。”

    皇帝站起身:“你倒是敢说话。”

    “皇上,”裴杞堂道,“这件事非同小可,虽说是赵家人拿出了手谕,却最终是由皇上决定如何处置,一旦处置不当,定然会被人诟病。”

    皇帝知道裴杞堂的意思。

    他随随便便地治罪太后,难免会落下一个暴君的名声。

    先是杀掉自己两个弟弟,然后将矛头对向了自己的生母。

    太后若是握着赵氏,他尚有理由向太后动手,现在赵氏却安然无恙地被送回了勤政殿,他没有任何理由针对太后。

    庆王案已经过去那么久,在这种情况下旧事重提,就算手谕是真的,也会招来质疑之声。

    裴杞堂道:“所以这手谕必须查个清楚,否则将会后患无穷,今天赵家能仿造太后娘娘的手谕,明日就能仿造皇上的手谕,朝廷大事岂容这般儿戏。”

    裴杞堂说着顿了顿:“皇上不如将这封手谕递给太后娘娘查看,也算是全了皇上为人子之心。”

    皇帝皱起眉头,目光再一次落在那手谕之上。

    ……

    慈宁宫里。

    宁王已经跪了一个时辰,在他不远处就是浑身是血的汤嬷嬷。

    宫人们垂下了眼睛,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会再一次将整个慈宁宫点燃。太后是真的生气了,否则而不会这样发落宁王。

    “太后娘娘,皇上请您去勤政殿,”内侍躬身道,“皇上传召了屈大人,要将宁王府的嬷嬷带去与屈大人对质。”

    太后眯起眼睛,这一次皇上的动作倒是很快:“那就去吧,将宁王和宁王府的人都带上,一起到勤政殿。”

    太后站起身来:“琅华也随哀家一起去,宁王的病总是你治好的,皇上问起话,你只要直接禀告。”

    琅华应了一声,跟着太后的肩舆一路到了勤政殿。

    等在门口的裴杞堂见到太后立即上前行礼。

    “起来吧,看来皇上的气消了,”太后沉声道,“你可要好自为之。”

    裴杞堂将太后娘娘搀扶下了肩舆,程女官忙上前侍奉太后脱下氅衣,走进勤政殿。

    琅华正要追上去,却被人拉住了衣袖,琅华转头看过去,果然看到了裴杞堂。

    裴杞堂满脸笑容,倾过身子,低声道:“我可没有乱来,是屈承如太没用。”

    琅华脸一红,立即想起让胡先生嘱咐裴杞堂的话。

    “琅华,偶尔的你也看我一眼,别让我太心虚。”

    琅华皱起眉头,这都什么时候了,裴杞堂还在这里胡闹,琅华生怕与他纠缠过多被宫人瞧见,手一翻在他胳膊上一拧,嗔怒着道:“正经着点。”

    裴杞堂松开了手,琅华扬起眉毛,快走了两步,跟在程女官身后。

    裴杞堂不禁苦笑,只怕进了殿门,琅华就要对他冷眼相对,虽然他知道琅华不过是为了应付皇上,免得让皇上起疑,心中却仍旧不舒坦,也不知什么时候,他和琅华才能执手站在众人面前。

    众人相继走进勤政殿。

    常安康将手谕递给太后查看,太后垂眼读了两遍,然后不动声色地抬起头:“皇上准备如何处置?”

    皇帝没有说话而是看向裴杞堂。

    裴杞堂上前道:“皇上虽然认为这手谕是假,却也要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

    太后慢慢地捻着手里的佛珠:“也难怪皇上如此安排。就连哀家看过之后也要以为这就是哀家所写,所以必然要弄个清楚明白,免得让它成为我们母子之间的心结。”

    说到这里,太后皱起眉头:“只是谁能够判断这封手谕真假?”

    这样几乎一模一样的字,谁又能辨得明白。

    大殿上片刻的安宁。

    裴杞堂的目光落在琅华身上:“若是从前,大约没有这样的人,现在却不同了,顾大小姐治好了曹嘉大人。在大齐,若说分辨文书真假,只怕没有人能及得上曹雍、曹嘉两位大人。”

    裴杞堂的目光痴痴地望着琅华,琅华挪动了半步退到宫人背后。

    裴杞堂接着又道,“顾大小姐应该已经很清楚曹嘉大人的本事。”

    所有人立即向琅华看去。

    ……………………………………………………

    无赖也是本事。

    这一点小裴棒棒哒。

    求月票吧,每章更新之后都期望会有月票发生。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唱一和

    顾大小姐站在太后娘娘身边,十三岁的她女子尚没有旁边的宫人高,却并没有被人群淹没,站在那里依旧十分的显眼。

    她目光清澈,神情安然,在这样的场面下仍旧不卑不亢,看起来就像是一颗发着淡淡光芒的珠子,不禁让人为之侧目。

    皇帝想起这几日的风波,在看看裴杞堂的模样,见到顾琅华,眼睛里就闪烁着一样的神采。

    真是没出息的东西,为了一个女人低三下四到这样的地步。

    太后看向琅华:“哀家从前倒是听说过,大理寺曹雍有一双厉眼,能够为人伸冤理枉,却不知曹嘉如何。”

    琅华道:“臣女也是从曹嘉大人那里才知道,术业有专攻是什么道理,臣女在养济院给曹嘉大人治伤时,常听曹嘉大人说起当年曹雍大人的办案主张。”

    琅华抬起头仿佛想到了曹嘉提起那些事脸上的神采。

    “重证据、轻口供,情与迹应当兼采,这才能让天下无冤狱,世上无人冤死,”琅华说着顿了顿,“臣女也不明白这些话的意思,只是……每当养济院的那些囚犯将冤屈诉给曹嘉大人的时候,都会哭得十分伤心,这些囚犯大多受刑太重,身上皮肉尽毁,臣女和胡先生会趁着他们诉冤的时候为他们刮肉正骨,所以臣女这些日子耳听目染,也明白了些道理。”

    “为什么曹嘉大人承受了如此多非人的痛楚,还要坚持下来,因为他为的不光是整个曹家,还有身边许许多多蒙冤之人,因为也只有他知道,那些犯人所说都是实情,他也能够向世人证明这些人的清白。”

    “所以他得活下来,他必须活下来。”

    琅华说到这里,眼睛中闪烁出凄然的目光,可是转眼之间却又满是希望:“裴大人说的没错,臣女清楚曹嘉大人的本事,是因为这些日子的所闻所见,换做其他人也会如此。”

    皇帝忽然想起曹雍来,曹雍在朝堂上很少说话,但是每次遇到重案,只要他让皇城司去审讯,曹雍必然出面阻止,如同当头棒喝,说什么重刑之下必有冤案。每次劝谏必说此言,他心中不胜其烦。

    甚至他直接令皇城司、刑部办的案子,曹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