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色古香(重生潘金莲之纵横人间)-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不是普通的方便面,你看看,这碗里有火腿、鹌鹑蛋、虾米、小白菜,再撒上一层葱花,又好看又有营养,这可是我在学校里专门研究出来的,起名‘学生面’。怎么样?正宗吧?”
  看孙逸南吃了一大口,她站在旁边盯着,就等着他发表意见。
  “嗯,确实不错,啊——味道好极了!”
  汤太热,孙逸南有点儿烫着了,边张着嘴巴,凉着舌头,边大声说道。
  灵儿被他逗乐了,
  “哈,怎么像广告语呀?”
  她也坐到椅子上“呼噜呼噜”吃起来,边吃还边说,
  “嗯,好吃,比我在学校时做的好吃。”
  孙逸南笑着看她,夹了一块萝卜咸菜放到她碗里,


  “你那是饿的,饿了什么不好吃呀,给你个窝头,你也能啃两口。”
  灵儿“嘎嘣嘎嘣”嚼着萝卜,抬头看了他一眼说,
  “哎,你一提窝头我想起来了,我那天在超市,看到有卖的了,还挺贵的,好像比馒头贵呢,哪天买给你吃。”
  孙逸南一听,赶紧摇头,
  “千万别买,小时候吃多了,现在想起来,嗓子还发涩呢。”
  灵儿不信,
  “吹牛,你吃什么窝头呀?那不是犯人吃的吗?”
  孙逸南也不多说,怕灵儿听了心里难受。
  他,忆起了年少时光……
  孙逸南小时候,家里真是吃过不少窝头。
  那窝头,就是用温水把玉米面和一和,团一团,挨着摆在锅帘子上,放蒸锅里蒸熟了吃,偶尔会搅进去一些青菜,那算是好吃的了。
  这窝头刚蒸出来,吃着还挺软和,下顿吃,就硬梆梆的了。
  童年时,孙逸南家里穷,爸爸是中学老师,但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在家养病,什么活儿都干不了。
  整个儿家就靠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他和哥哥要上学,还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除去爸爸的医药费,剩下来的那点钱,光买细粮,根本不够吃。
  家里有点儿好吃的,都先让给体弱多病的爸爸吃,他们哥儿俩也懂事,从来不要。
  大米和白面没法儿顿顿吃,经常是一小锅大米稀饭、几个白面馒头给爸爸吃,他们就是一大锅玉米粥和一大笼屉玉米窝头,菜里很少能看到肉星儿,那也吃得哥儿俩身体结结实实的,妈妈也整天笑着,虽然穷,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
  孙逸南还常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
  有一年冬天,他们家还住着平房,要过春节了。
  妈妈平时攒了点儿钱,过年寻思着,让两个儿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一顿馒头,就买了一袋白面,大清早就开始发面,十点多钟,就放到大蒸锅里蒸上了。
  屋里热气腾腾的。
  哥儿俩正是爱玩的年龄,今天却破天荒地不出去了,就眼巴巴地瞅着那蒸锅,一遍遍地问,
  “妈,好了吧?什么时候开锅呀?这都蒸了多长时间啦?”
  妈妈今天也特别高兴,瞅着哥儿俩笑的,
  “快了,再过个十分八分的,就差不多啦,看你们馋的那样儿!”
  平时看着哥儿俩吃窝头,妈妈也心疼,但日子也得计划着过呀,起码得让他们吃饱,别这个月顿顿吃好的,下个月连窝头都吃不上了,那可不行。
  今天,终于可以让儿子也饱饱地吃上一回白面馒头了,看他俩直抿嘴那副样子,平时爸爸给他们吃,他俩还直说,
  “爸,您吃吧,这窝头比馒头好吃。”
  说着话,还真把那硬邦邦的窝头,大声嚼着,砸吧着嘴,吃得喷儿香的样子,让她这个当妈的,看了都心疼。
  “你们两个馋猫,快靠边站着,再等会儿,马上就好啦。这不到时候,把蒸锅打开呀,出来那馒头还不如那窝头好吃呢,整个儿一死面疙瘩。别催啦,啊,再耐心等会儿。”
  娘儿仨就站在锅边,你一句,我一句说着,都兴高采烈的。


  那心情,就是过年的气氛。
  …………………………………………………………………………………………………………………………………………………………………………………………
  第一卷 【0226】
  那一年,也不知是哪里闹灾,讨饭的特别多。
  哥儿俩正等得心焦呢,院门外来了两个讨饭的。
  一男一女,一看像是两口子,虽然穿着破旧,但还利利索索的。
  那男的背有些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用棉袄,右胳膊肘处破了,露出里面的棉花来,肩上搭着个大布口袋,前后都是半开口的,里面装着乞讨来的粮食,轻飘飘的,没多少,手里端着一个缺了口的大陶瓷缸子,眼珠子乱转,显得很老练。
  那女的脸颊清瘦,短头发,穿着一件碎花棉袄,也看不出个年龄来,站在那儿,还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盯着那热气腾腾的蒸锅看。
  一望她身后,还背着个小男便孩,看模样也就三四岁,正睡着呢,仔细端量还眉清目秀的,只是好多天没洗了,脸上有些灰尘,显得憔悴。
  闻着锅里飘出来的馒头香味儿,那男的就冲妈妈说,
  “大姐,俺们一家三口都饿了好几顿了,您就行行好,给俺一个馒头吧,俺媳妇是个哑巴,不会说话,俺那孩子还没吃过馒头呢,大姐,您行行好吧。”
  说着,还往前凑了凑,把个陶瓷缸子举得老高,满脸的乞求。
  妈妈平时就是个热心肠的人,心地也善良,最看不得别人受穷挨饿。
  她一见那娘儿俩可怜样儿,二话不说,掀起蒸锅,把洗净的锅帘子摆在旁边,又舀来一大碗凉水,先把两手放到水里浸一浸,然后就边吹着眼前的蒸汽,边麻利地从蒸锅里往外捡馒头,还不时地用凉水沾沾手,那蒸汽太烫了。
  三两下,就把上面那层大帘子上的馒头都捡出来了,转回身看看那女的,又问那男的,
  “哎,你们装哪儿呀?有东西装吗?”
  那男的看着白面馒头,直咽口水,想着能给他一个吃就谢天谢地了,一回神,听妈妈这么说,有些没明白过来,
  “啊?您说什么?”
  “我是说,这些个馒头,你们用什么装呀?”
  妈妈热心地冲那两口子说,就差没去摸那孩子的脸了。
  那男的这才明白过来,赶紧上前,
  “哦,有,有,有!在这儿,这儿有的是地方!”
  他把身前的口袋给抻开,乐得露出一口黄牙,他万没想到: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心人!
  “来,你抻着,我给你往里装。”
  妈妈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把那帘馒头,全都装到那男乞丐的口袋里,一个馒头,碗口大,足有三两重,七八个白胖的家伙,把个口袋抻得胀鼓鼓得,沉甸甸地往下耷拉着,妈妈看着满意地笑了,
  “这回,你们呀,两三顿不用饿肚子了。”
  “真是谢谢大姐,谢谢,您真是菩萨心肠呀!老天爷保佑您,真的,俺们全家,谢谢您的大恩大德!”
  这时候,那男的才露出真情来,不断地谢着,那女的虽然不会说话,但眼里有了泪花,跟着那男的一个劲儿鞠躬。
  “谢什么,谁没有困难的时候呀,你们这也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出来讨饭,看人脸色呀。”

()免费电子书下载
  妈妈忙摆着手,不让他们再鞠躬,这会儿她倒不好意思了。
  那一家人,边谢边往后退着走了几步,然后才慢慢转身往外走,妈妈往前送了一段路,边走还边嘱咐,
  “那馒头趁热吃吧,凉了就不香了,快趁热吃吧!”
  直送到他们转出院门,妈妈才乐呵呵地回过身来,看到自己的两儿子傻愣愣地站在那儿,她还直说,
  “多可怜的人呀,咱们可比他们强多了,你们天天有的吃,有学上,可得珍惜了,看看那些讨饭的,多不容易呀,背井离乡的。”
  回到屋里,洗洗手,转到锅边,又习惯性地在那碗温乎了的水里沾了沾手,把上面那层帘子拿了下来,放到一边,
  露出下面一层小帘子,那里剩下来的是五个馒头,
  “好啦,轮到你们吃了,还剩下五个呢,要不是寻思你们等了那么长时间,我真想把这锅馒头都送给他们呢。”
  哥儿俩一人拿起一个馒头,香喷喷地吃起来。
  当时,他们真以为妈妈能那么干:
  一个不留全送人!
  他们那好心肠的妈妈,也不是没干过那事儿,等把吃的都给送出去以后,才想起来,自己家人还没吃呢,这就是他们那个妈:
  一辈子尽为别人着想。
  那时,他们家虽然物质上很贫乏,精神上却是富足的。
  爸爸只要不卧床,就会去买书,他对书的痴迷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物质上的享受,为了省钱,买的自然是旧书多,但那些大多已经看过,所以,为了淘到一本好的没看过的,往往要走很远的路,这对爸爸那羸弱的身子来说,无异于一场野行军,半路上就已经大汗淋漓。
  妈妈担心,就让小儿子逸南跟着帮忙照顾,于是,他们父子两个的身影,总是缓慢地穿梭于市区的大街小巷,如果哪天,终于在某个偏僻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价钱又出奇地合理,爸爸马上就会像得到糖果的孩子似的,高兴得手舞足蹈了。
  他们家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却打着一面墙的书架子,各类书籍摆得密密麻麻,那里是孙逸南哥儿俩的精神家园。
  爸爸身体好点儿,就会给他们读正在看的书里精彩的段落,每次哥儿俩都听得津津有味,好几次妈妈叫吃饭,他们愣是没听到。
  爸爸买书钱虽然不多,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由于在家养病,爸爸的工资不是领的全额,妈妈的压力就更大了。
  但,妈妈知道爸爸没有其他嗜好,就是喜欢买书看,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时常晚上,会拿回来一些手工活儿干,贴补家用。
  现在想想,爸爸妈妈好像从未因家事吵过架,这在众多的邻居当中是极其少见的。
  父亲去世时,孙逸南12岁,当时他差点儿疯掉。
  一段时间里,他无心上学,早上背着书包出了家门,就开始走街串巷,到每个他和爸爸曾经去过的书店、旧书摊转悠,中午饿了,认识的书屋老板娘就给他点儿吃的,然后他就蹲在旁边看看书,一晃就是一天,瞅着傍晚放学的学生多起来,他才慢慢腾腾地往家走,心里总想哭,又觉自己是个男人了,不能掉眼泪那玩意儿,可又实在憋得难受,总想用拳头狠狠地砸,索性弄来个沙袋挂在墙上天天打,把那股子憋屈都发泄出来了,他才渐渐好了。
  虽然不用再负担沉重的医药费了,妈妈却很少笑了,家里也失去了原来的温馨。
  妈妈开始起早贪黑地工作,回家也不让自己闲着,生怕一停止劳动就胡思乱想。
  有一天吃完晚饭,硬是要包饺子,哥儿俩要帮忙,妈妈却说,
  “不用,快去写作业吧,我自己来就行,反正明天早上吃,不着急,只要你们学习好了,妈比什么都高兴。”
  说完,就一个人剁好肉馅,再剁白菜,等和好了馅儿,又舀出一盆面粉来,倒上温水,就开始揉面,擀面皮,然后就坐在桌子边开始包起来。
  小孩子到了晚上都爱困,但是哥儿俩做完作业,看妈妈自己在那儿包饺子,心里不忍,哥哥也拿来一个勺子帮着包饺子。
  孙逸南包了一个,觉得东倒西歪的,不像饺子,倒像是个醉汉,再看妈妈包的饺子,一个个圆鼓鼓的,漂亮得像胖娃娃,他只好放弃,拿来锅帘子负责往上面摆饺子,倒也摆得整整齐齐,像一排排小兵立在那儿。

()好看的txt电子书
  寂静的夜晚,娘儿仨就默默地包着饺子,白炽灯亮晃晃的。
  事隔多年,孙逸南现在想一想,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生活,对自己和哥哥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他们受了委屈,没有父亲可以依靠,很多时候只能咬牙忍住,渐渐变得独立而有韧劲儿。
  哥哥比孙逸南大两岁,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6岁时,为了减轻妈妈的重担,毅然放弃了有着大好前途的学业,选择了去当兵。
  孙逸南则每天练习打拳,小小年纪的他,不知在哪儿得知:
  “打拳击厉害,出了名儿的话,可以赚很多钱。”
  他就想,赶紧练好了打出名,妈妈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后来由于救了杨韵,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哥哥也由部队转业回来。
  哥哥回来以后,分配在银行上班,嫂子是一名会计,跟哥哥是在夜校认识的,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结了婚,生了一个白胖小子,把妈妈乐的,天天抱着出去,见着熟人就递给人家看,还没等人家夸,自己就先说上了,
  “您瞧,这是我孙子,多俊呀,跟他爷爷长得一模一样。”
  时间长了,哥哥和嫂子听着都觉得不好意思,妈妈也太显摆了,不过,看她老人家整天笑呵呵的,也就不管了,只要她身体好,高高兴兴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想起他那小侄子,孙逸南不仅一笑,那个机灵鬼,他每次去,就缠缠他,让叔叔教自己打拳,今年已经七岁,长得虎头虎脑,打起拳来毫不含糊,打不过就耍赖,吊在他上就不下来。
  那小子,都是叫妈妈给惯坏了,谁都不让说,一说就生气,不过跟妞妞倒是很合得来,每次过年碰到一起,从不吵架,总是让着妹妹,愣是冒充男子汉,逗得大家直乐。
  眼看着又要过春节了,孙逸南不仅看了低头吃面的灵儿一眼,也许今年要带新的女朋友回家过年了。
  想到这儿,心里不仅一暖。
  第一卷 【0227】
  孙逸南的妈妈家也在京州市,跟赵家别墅正好是一东一西,开车得两个小时的路程。
  跟杨韵分居那四年,再加上认识灵儿这一年多,也有五年了,一到过年过节,孙逸南就从心眼儿里打怵回家,每次回去,妈妈都问,
  “杨韵怎么不来,是不是嫌弃我这老太婆唠叨呀?”
  孙逸南总是避重就轻地接话,
  “妈,瞧您说的,您还年轻着呢,哪里老呀,咱俩每次去超市买东西,那服务员不都说‘哟,没看出来是娘儿俩,还当是姐弟呢。’”
  孙母一听这话就乐了,
  “那是卖货的看你买的东西多,故意说好听的,哄我开心呢,你呀,就会拿这话绕过去。”
  说完,就忘了再审问儿子,假装进屋拿东西,顺便照镜子去了。
  孙逸南不愿让妈妈操心,年轻的时候嫁进孙家就开始吃苦受累,父亲身体不好,三天一大病,两天一咳嗽,妈妈从来没抱怨过,伺候着丈夫,照顾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到老了不能让她再为儿子操心了。
  再说,他和杨韵的事儿,也不是她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决的,真要说给她听,又该成宿睡不着觉了。
  唉,他那个老妈妈呀!
  时间长了,孙逸南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回去,实在是不愿意拿各种借口搪塞自己的老妈妈。
  还好,妈妈也不是很关心他和杨韵的事儿,她一直觉得这个小儿媳妇跟别人家的儿媳妇不一样。
  杨韵第一次进门,也不会帮着嫂子做饭,就那么坐着,吃饭的时候,也不说话,吃完了,也不帮着收拾碗筷,坐了一会儿,就给孙逸南使眼色要走,搞得一家人也都跟着别扭。
  虽然,孙逸南后来解释说,

()
  “杨韵不会做饭,在家也没干过家务活儿,所以来这儿也不想装假,以后熟悉就好了。”
  话是说到了,但是,在孙母心里可不是那么想的,
  “这哪儿是找了个儿媳妇呀,整个儿一个姑奶奶,这结了婚,还不得儿子去伺候她呀。”
  所以,刚开始,孙母就不同意这门亲事,怕儿子将来受苦,但她也是个明理的人,知道现在年轻人不喜欢老人瞎掺和,也就不多说什么,况且那杨韵的爸爸资助儿子上大学,对他们家来说,是那么大的恩人呢。
  他们俩到底是结了婚,可是一年到头也见不到这小儿媳妇的人影,从入了门到现在,见面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一想起来,孙母就忍不住唠叨:
  “平时不来,春节总该露面吧。好嘛,就第一年来坐了一会儿,接着就推说有事儿,先走了。这都几年了,连个影子都没看着,逸南总说她忙,再忙,春节都放假,去哪儿忙呀?忙什么呀?”
  孙母这么一嘀咕,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就劝,
  “妈,您就别操心了,您只要身体好好的,什么也别管,儿子都大了,能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儿了,您年轻的时候操不完的心,现在也该享点儿清福了,他们都忙,有时间会回来看您的。”
  孙母一开始,还念两句,听他们劝的次数多了,也寻思开了,就不多说什么了,只把心思放她那宝贝孙子身上,剩下时间就去小区院里做做运动,跟老姐妹们唠唠家常,谁家有年轻姑娘小子的,就热心地给人家介绍对象。
  孙逸南也就稀里糊涂蒙混了这几年,妈妈也没什么大的察觉。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他有了灵儿。
  孙逸南又瞅了瞅灵儿,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