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科技军阀-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在椅子上的英国将军抬了抬腿,猛地睁开了眼睛”问道。伴随着他的动作,他脚上的精美的踢马刺快速的转动起来。
“我们有四百辆坦克可以使用。”富勒上校看着这位现在还坚信骑兵的力量的黑格将军,说道,“相关的人员也已经准备就绪。”
“四百辆,太少了。”黑格将军晃了晃脚尖”“和我需要的战斗规模根本不成比例。”
“中队带来了六百多辆坦克。”富勒上校说道,“他们的坦克将和我们的一起行动。”
“中国人的坦克?”黑格的脸上现出了好奇的神色,他微微地向前欠了欠身,以示专注,“中国人也有坦克?”
“是的”。富勒上校用肯定的语气答道,“我去参观过他们的坦克,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坦克比我们设计的要好得多,而且更加小巧灵活。”
“我真是难以想象,中国人会弄出比帝国的设计师还要先进的东西。”黑格用一种略带嘲笑的口吻说道,“你确定你的眼睛看到的是事实吗?富勒上校?”
“他们设计的坦克更加合理,而且经过了战斗的检验,这些坦克曾经在山东战场给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富勒上校将一几张照片从文件夹里取出,让一位参谋军官交给高高在上的黑格将军”,“他们的操作人员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较成熟的战术。”
黑格从参谋手中接过照片看了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些照片是一位法国摄影师拍摄的新闻照片,上面一个个头戴大檐军帽身穿军服的中国士兵正对着照片,黑瘦的脸上现出憨厚的笑容,在他们的身后,赫然是一辆插着中国国旗的坦克,和英国的坦克不同,这辆坦克的炮塔位于车休上方,并且有两门大炮。
“看样子,中国人将是这次进攻的主力了。”黑格放下了手中的照片,说道。
“不,帝队才是主力。”英国第三集团军指挥官朱利安宾将军答道,“根据我们的计戈,投入战斗的一共有二十二个师,其中只有三个是中国师。”
“我们发动突击的主要战术目的,是沿着六英里的前线使用这些机动装甲车辆,在正面猛冲敌人的防线,把两条运河之间的敌人一网打尽,并攻占康布雷镇。”富勒上校补充道。
“我希望你们大家能明白的是,我们的意图不在于要取得一次决定性的突破,这种战术上的突击实际上是一次佯攻,为的是牵制其他战线的德军兵力。”黑格说道,“所以不要在中国人的坦克上寄托更多的希望,明白吗?”
听了黑格的话,富勒上校禁不住现出了愕然之色。
“我还是认为,这次有限的进攻计戈需要修改。我们不应该将这么多的坦克的行动限制于两条运河之间的地区,我们应该把坦克沿着广阔的前沿,部署成展开的梯级队形,为前进中的步兵提供庇护。”英国皇家坦克部队指挥官埃尔斯爵士建议道。”“我和中队的指挥官讨论过,他们在山东就曾经这么对付过日本人的阵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看样子中国人的成功经验已经开始影响我们了。”黑格面露讽刺之色,说道,“你愿意怎么使用你和中国人的那些小玩具,随你的便好了。但我要提醒你,这次行动的规模有限,除了五个骑兵师,还有那此中国人,你不会有更多的后备军。”
黑格说完,向目瞪口呆的宾将军和埃尔斯爵士点了点头,起身拿过自己那顶漂亮的钉子头盔戴好,转身和副官们离开了。
“您还坚持您的建议吗?”宾将军苦笑了一声,向埃尔斯将军问道。
埃尔斯和富勒对望了一眼,富勒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当然。”埃尔斯坚定地答道,“不过,我们需要中国人更多的帮助。”
1917年10月5日,清晨,5时30分,法国北部,中国远征军前敌指挥部。
“司令!司令!该起了!”一位副官看着还在被窝里打着呼噜的袁克定和他怀里抱着的白人美女,小心地用手推了推他。
“娘的!大清早儿的叫唤什么?滚!”袁克定用手扒拉开副官的手”将被子把自己和法国女人裹得紧了一此。
“司令!王老将军陈参谋长和英国人都在外边等着呢!”副官有些焦急地说道,“不是您昨天现吩咐的,让我这个时候叫您的吗?”
“操!老子把这事给忘了!”袁克定猛地清醒了过来,立刻坐了起来,可能是光光的身子感觉到了寒冷,他立刻又将身子缩进了被窝。
他身边躺着的同样光着身子的法国女人醒了过来,看到袁克定坐了起来,露出了一个慵懒妩媚的笑容,抱住了他,开始在他的胸口亲吻起来。
“行了行了今儿个早上不行?听见没?”袁克定安抚了一下怀里的法国娇姓好容易脱出她的怀抱,开始手忙脚乱地穿起衣服来。
在副官的帮忙下,袁克定以最快的速度穿好了衣服,这时两名士兵进来,将床上的法国美女用被子包裹严实,象抬面袋子一样的悄悄抬出了袁克定的屋子,袁克定在镜子前整了整衣冠清了清嗓子,然后和副官一同走了出去。
袁克定跟着副官来到了会议室,王士珍和陈宦已经早早的等在了那里,屋里还有两位英国将军看到袁克定出现在会议室里,英国人率先迎了上来。
“好肚油肚“”。袁克定用英语和英国人家喧起来,一位担任翻译的中官给他们做了介绍,在分宾主落座之后,两名英国人迫不及待的表明了来意。
“他那意思,是要咱们把部队全押上去?”袁克定听明白了之后转过头用求助的目光看着王士珍和陈宦。
“难道贵军竟然连一点儿的后备军都没有了吗?”王士珍没有回答袁克定,而是看着英国人问道。
“是的,我们只有五个骑兵师可以用来作为预备队。”英国人回答道“我们希望中国朋友能够帮助我们。”
“你看呢?养钠?”王士珍看着陈宦问道。
此时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司的都集中在了陈宦身上。
“我们当然要去。”陈宦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这是我军到欧洲以来打的第一仗必须要打好。”
“那好吧!”看到陈宦这么说,袁克定痛道“咱们就全过去!”
听到袁克定自作聪明的话,陈宦的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之色,但转瞬即逝,他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娘的!老子好好的战车,给画成了这样一副模样,这些英国人搞的什么鬼?”
中国远征军铁甲车队的一位军官看着自己的“陆巡”型多炮塔重型坦克被英国人涂模得一块一块乱七八糟的伪装色涂装,有些恼火地叫了起来。
“这些伪装色可以让咱们的战车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休”。萧逸看着周围一辆辆在森林里隐藏得很好的自家坦克,一时间不由得有些洗惚,“英国人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
此时的萧逸,并没有想过,自己去参战军后,会这么快便来到了远在万里的欧洲战场。
他现在自己也搞不清楚,当初是因为什么,向杨朔铭要求加入参战军的。
也许,就是为了能够接近这一辆辆的铁甲战车?
天空中突然传来了阵阵轰鸣声,打断了萧逸的思绪,萧逸抬起头,向天空中望去,看到一架架英国飞机在森林的上空不断的盘旋,螺旋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让人感觉头脑发胀。
萧逸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表上的指针指示着现在的时间,6时12分。
一位军官快步跑了过来,将作战命令交到了萧逸的手上,萧逸点了点头,爬进了自己的战车,开始发动起了引擎。
看到指挥车开始发动,周围的中国坦克手们纷纷结束了休息,接连钻入了自己的战车当中,开始发动引擎。
很快,森林里到处都是坦克引擎开动后发出的轰鸣,但是这此轰鸣声却被森林上空的飞机引擎发出的巨大噪声所完全淹没。
“英国人还真是会保守秘密啊!”来自于奉天的朝鲜族坦克手苏欣笑着大声对萧逸说道,“骚点子还真他娘的多。”
“德国人肯定不知道,咱们现在就要收拾他们了。”另一名坦克手李文宇也说道,“这一次咱们可以堂而皇之的报他们当年强占青岛的一箭之仇了。”
“我倒更希望再狠揍一顿日本人。”苏欣恶狠狠地说道,“德国人虽然占了青岛,但好歹还搞了一些建设,日本人他娘的纯粹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咱们现在居然和日本人又成了盟友,真是他娘的别不开这个劲。”
“是啊!咱们这一次,等亍是在打自己的老师。”萧逸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感觉还真是不一样啊!”
第135章 康布雷的四国演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咱们呢。”苏欣笑道,“德国人好象还没有咱们这样的铁甲战车,我很想看看,他们看到咱们时的表情。”
萧逸笑了笑,没有再说话,而是将精力集中到了操作上。
在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之后,萧逸又看了下表,表上的指针显示着现在的时间:6时20分。
“开路啦!”苏欣喝了一声,开动坦克沿着昨天夜里用线带标记好的车道,捅气冒烟轰隆隆的向前开去。
此时天刚蒙蒙亮,能见度只有约400码左右,但时不时低飞以螺旋桨噪声进行掩护的飞机在飞过时,不列颠帝国的飞行员们仍然能够看到,森林前方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排成梯形阵列向前猛冲的钢铁洪流。
前进的坦克队伍中,冲在最前面的是20辆“陆地巡洋舰。”这些庞然大物构成了梯形的顶部,而在它们的两翼,则队的单炮塔双炮坦克。在他们的外侧,则是英**队的菱形坦克。在这些坦克的后面。是一队队背着沉重装备的英国步兵。
为了达到袭击的突然性,英军指挥官朱利安宾将军取消了英军在进攻前例行的弹幕射击,结果使德军遭受了一次完全出乎意料的攻击。当发出震天轰响的坦克群快速地接近德军前线的堑壕时,德军根本没有做出反应。
坦克很快的便冲到了堑壕前,当萧逸从观察窗向外看到远处又宽又深的堑壕时,不由得吃了一惊,立刻下令停止前进。
因为眼前的堑壕宽度和深度,和他们此前得到的情报完全不同。
由于黑格不负责任的将坦克这种新生兵器在佛兰德地区投入战斗,德国人已经觉察到了坦克可能带来的威胁,将堑壕挖掘得更宽。达到了漠尺宽,用来阻止坦克的前进。
现在的萧逸”明白英国人在他的坦克后面捆的那些柴禾捆是干什么用的了。
一批批英国步兵快步上前,将捆缚在坦克身后的柴捆解下扔进了德国人挖的深壕当中,很快便将堑壕填平了一块,搭起了一座座方便坦克通过的桥梁,过不多久,一辆接一辆的坦克便接连越过了堑壕,突入德军的防线。
萧逸透过观察窗,看到不远处的两名戴钉子头盔的德国机枪手正拼命的操纵着一挺重机枪,向自己这边射来道道火流。
子弹打在坚实的坦克装甲上,发出刺耳的叮当声,此时没有等到他的“陆地巡洋舰”开火,一辆双炮塔坦克已径直接向德国人的机枪阵地碾了过去,两名德国机枪手立刻丢弃了机枪向一旁逃开,但随后英国步兵的枪响了,两名德国人的身子一僵,然后晃了晃,栽倒在了堑壕当中。
萧逸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况,和他想象的德国人可能出现的激烈抵抗不同,他看到的景象恰好相反,位于前哨的德军完全被冲上来的钢铁洪流吓呆了,很多人只胡乱放了阵枪便逃走了,更多的人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
萧逸的“陆地巡洋舰”一炮未发的便突入到了德军的阵线当中,更多的坦克涌了进来,而德军在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很快便恢复了过来,普鲁士军人的优良作战素质在这一时刻可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到冲上来的钢铁怪物,德军开始用大炮进行平射,伴随着炮弹落入突击的坦克队伍当中,萧逸知道,真正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伴随着德军大炮的轰鸣,坦克部队当中迸出一团又一团的火光,萧逸看到一发大口径炮弹击中了一辆英国菱形坦克,一团巨大的火焰瞬间将这辆坦克包围了,几名浑身是火的英军士兵从坦克里钻了出来,在地上不住的翻滚着。
萧逸意识到了自己的坦克冲得太快,已经陷入到了危险当中,他选择了一个适合射击的位置停了下来,“陆地巡洋舰”仿佛一头发怒的猛狮,一座主炮塔和四座辅助炮塔司时开火,向周围的德军猛射。
“四面开花”的射击果然震撼,随着更多的坦克停下来开始了射击,一队队的德国士兵被打翻在地,更多的德军士兵转身就跑,德军的炮火也变得凌乱和不准确起来。
看到德军溃退奔逃的惨状,萧逸不知怎么。有一种身在梦中的感觉。
直到夜幕降临,英军第三集团军和中国远征军第一师已在六英里的战线上渗入了12000码。这一行动是个无可争辩的胜利一英军和华军以不寻常的不到6000人伤亡的轻微代价,攻占了德军的堑壕。112辆坦克被德军的炮火击毁了,另外有170辆坦克抛锚或者倾覆在了堑壕里,英军和华军一共俘获了17500名德军俘虏。到下午7时,夜幕降临,突击部队已占领了他们突出部的广阔地带,将德军完全逐走,英国的米字旗和中国的五色x字旗一司飘扬在了康布雷镇的上空。由于德军没有坦克的支援,因而这些德军失陷的阵地几乎是不可能受到攻击的。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黑格将军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这是真的。瑚腿
作为英军在西线的最高指挥官,黑格将军在战场上很少打过胜仗,而对于他的中国盟军,他习惯性的给予了轻视,在很多人看来,他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初的水平。因而当康布雷胜利的消息传来时,他对于扩大在康布雷取得的战果全然不知所措。由亍没有更多的后备军,英军和华军都无法继续前进。
然而黑格在已经到手的胜利上又表现得极为贪婪,尽管得到了参谋们关于德军可能卷土重来的提醒,但他还是坚决不愿意放弃他已经夺得的领土。但是,如果英军和华军留在原地。他们将危险地暴露于德军可能发动的三面进攻之下,而且加上天气反常。出乎意料的提前进入寒冷和多雨风暴气候当中,可能用于作战的时间将很快告终。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最高指挥官黑格却始终表现得犹豫不决。
朱利安宾将军和队的实际指挥官陈宦将军对于黑格的表现十分恼火,他们一再的派人催促黑格调派援军,但黑格却显得有些为难地答复他们说,不要指望再有任何后备军,他手里现在已经无兵可派,而且英军还需要去支撑卡波雷托的士气低落的意大利军队。
把手中仅有的5个作好战斗准备的师调往意大利的决定,是英军指挥机关建立在不完善的情报或有错误的判断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决定,而事实上,在同盟国集团此前举行的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参谋人员已经商议决定在冬季风暴逼近时逐渐减少在意大利战线的作战。
宾和陈宦都意识到。他们现在处在了要在力量逐渐递减和没有生力军支援的状况下和德军打上一场大仗的困难境地。
但此时后方的民众却并不了解前线的实际情况,人们被失败的消息折磨得太久了。而康布雷突击作战的成功,无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为庆祝在康布雷取得的胜利,伦敦所有的教堂钟声齐鸣庆贺胜利,在巴黎各大剧院纷纷上演和中国有关的戏剧,以表示对队的贡献的感激和崇敬,英国国王和法国总统都分别给中华帝国大皇帝袁世凯发去了贺电,“祝贺队所取得的伟大军事成就和对协约国正义事业的贡献。”
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康布雷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虽然与索姆河战役及佛兰德坦克战的情况相比较,康布雷的战斗表明,集中使用坦克可以打破战场的僵局,但令人遗感的是,英国人最终没有选择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而他们的敌人却从这场战斗当中,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对德军的溃败,德军最高指挥官鲁登道夫最初的反应有些慌乱但他不久就恢复了过来,鲁登道夫在充分了解了前线的战况之后,对他的部下们说,“坦克这种新武器是够讨厌的但还不是决定性的”。兴登堡对坦克也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评价,他对感到惊慌失错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这样说道:“英国人和中国人在康布雷的进攻第一次揭示了使用坦克进行大规模奇袭的可能性这些坦克能够快速越过我们未遭破坏的堑壕和障碍物,这不能不对我们实施防守的部队有显著的影响。步兵感到他们对坦克的侧面装甲实际上无能为力。这此机动车辆一旦突破我们的堑壕线,防守的部队就会感到他们的后方遭受到了威胁,因而便离开了他的岗位。中围人以前就是用这样的战术打败了日本人。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作战经验,对我们来说,我们也可以采用司样的办法去对付我们的敌人。”
兴登堡的话又重新给了爱好新奇的“德意志孔雀”威廉二世以巨大的信心,他在结束司兴登堡的谈话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