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代王爷传奇-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王回到璇宫饭店就与韩凤林草拟蒙古骑兵师的编制计划和所需武器,并送行营办公厅审核。
  德王送出军队编制计划和武器所需报告后,得空就在蒋介石的幕僚中到处拉关系宣扬自己。他在拜访杨永泰、曹浩森时,他们提出给德王一个“蒙古保安统监”的虚衔职务。德王不愿意接受,他想,盟长索王是锡林郭勒盟的保安长官,我要上这个职务,担任了“保安统监”凌驾于索王之上,不但索王会有意见,而且别的王公也会有看法,不如担任蒙古骑兵师的师长,既实惠,又相当。只要你不擦别人的头皮,你上就上;你擦了别人的头皮,别人就会推你一把。于是,德王当场表示不愿接受这个统监职务,他说:“我此次来见委员长,不是专为要官而来的。”话虽漂亮,又有些刺耳。
  杨永泰和曹浩森听了,互相对视了一下,觉得有些不顺耳,杨永泰说:“那就以后再商定吧。”
  蒋介石接见德王后不久,要到长沙去视察工作,就让他的韩副官告诉一下德王。
  德王得知这个消息后,为了表示尊重和亲近,就在蒋介石上船前,与武汉警察局长陈希曾二人,单独到长江码头为蒋介石送行。蒋介石觉得这个小王爷果如桂永清说的那样是个人才。
  蒋介石走后,按照原来的安排,杨永泰和曹浩森又招待德王去参观武汉兵工厂和长江上的军舰,最后走进武汉大学,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德王要到武大参观的消息传到校园后,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一是他们从来还没见到过蒙古人,尤其是王爷。二是蒋委员长请来的客人,一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等他来了,大家一看也没什么特别,椭圆形的脸上长着一双灵活闪亮的大眼睛,倒是一双垂耳还有些意思。使师生们感兴趣的是这人精通汉语,说话还咬文嚼字。有人问他,你们草原上有大学吗?你上过大学吗?他很幽默地说,大雪有,雪很大!哈哈……
  经人一解释,师生们都被逗笑了。他是有问必答,并无尴尬表现。他也问了学生不少问题,学生更是对答如流,那些渊博的知识使他吃惊,他深深地感到文化教育的重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2少帅护驾乘兴急赴武汉 总统小惠败兴再返北平(3)
德王参观了不少地方,引起了媒体的兴趣,有些记者写文章说,德王拖着油松大辫子在武汉大出风头。其实德王就是来出风头的。参观结束后,由行营秘书邓文仪转告德王说,关于编制蒙古骑兵师之事,委员会指示以后再行考虑,至于拨发武器一节,可以拨给机枪四挺,步枪数百支,均可在此具领。另拨迫击炮两门,需到南京军政部洽领。
  德王一听扫兴了大半,不批准建立骑兵师,光给一点武器使他觉得有些大失所望。欲望很高,不想只是“水中捞月”、“镜里看花”。“统监”没要,师长不给,到头来还是个代理盟长、苏尼特旗的王爷。德王的情绪一下落到了冰点。他找桂永清,找杨永泰和曹浩森,请他们好好跟委员们说说:这是委员长指示办的事,怎么说推就推了呢?杨、曹说了没顶事,他亲自去找委员们理论。不想越理论越糟,委员们说,一个草地娃娃来武汉抖什么?我这里不开绿灯你过不去,委员长答应你找委员长去。更使他生气的是,让丁我愚去行营军械部办理领取武器事宜,领回的除了四挺机枪,其余的数百枪械都是旧货,有的已生了锈。德王很生气地拒领了,他说我们不是来武汉收破烂的!气氛闹得很紧张,德王觉得这批人不可救药,腐败的生活渗透到每一个细胞,这批人不打掉,国民党没希望。
  南京之行,德王生气又无奈,只好两手空空打道回府。
  

13倒吴心雄风头出尽 白又作梗功败垂成(1)
德王在武汉的最后几天里,人不作美天也不作美。每天起来老天像个尿床孩子,哩哩啦啦下个没完没了。干旱草原来的旱鸭子,最讨厌雨水里泡丫子。天铁青着脸,江上雾雨挡了视线,无奈的等待实在让人心烦。德王早想走,武器的事没办完拖了后腿。又呆了两天,大伙都不想呆了,只好让丁我愚留下,德王和韩凤林、补音###等提前离汉要回去了。他们还是先到北平,见过张学良再回家。
  在回归的列车上,德王再也没有那么多好心情了。来时越走山川越秀美,回归是越来感觉越荒凉,南北的差异,加上心情的不快,色彩总是灰暗的。
  德王觉得,江南美是美,可是人太鬼。嘴里说的,心里想的和具体做的,完全不一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德王觉得在草原上自己是个“人精”,可是在这里让人家耍了还不知道。宴请时的那份热情,装得那副让人看不透的笑脸,细想起来自己真是愧叹不如。德王算个精明的王爷,那些老实如牛的普通百姓更不值得人家捉弄了,尤其这些政界的老手们,干正经的不行,搞阴谋诡计,斗心眼儿一个赛一个,你不服不行。对上阳奉阴违,对下心狠手辣,同事间笑里藏刀。德王觉得自己一个面孔不行,学又怕失身份。他看到蒋介石用的这些人,又想起了汉代刘邦的用人之道。刘邦总结了他的成功后说:一切成败全在于用人。于是他想到重才用才上,他觉得老蒋不如刘邦,他用这些阳奉阴违的人不会好的。不送礼不好办事,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如果带着重礼提前去拜访了事就办成了,这是陪同小官给他讲的。他想起当年给溥仪送礼,怎么就忘记了这一条呢?
  德王回到北平,本有一肚子怨气想撒,可是,一见到张学良又改变了主意。他想,人家毕竟是朝中大员,说轻了人家不往耳里去,说重了人家会不高兴。于是,他便一改阴沉之面孔,带着包装出来的笑脸,去见张学良。说是来拜谢张将军给他安排的专车和护送人,使他们安全到达武汉。实是想谈蒋介石对他的接见和鼓励。他还说,蒋委员长去长江上游视察,走时让杨永泰秘书长和曹浩森参谋长设宴招待了我,并安排我们在武汉参观了工厂和学校。借此机会他也谈到了提议建立骑兵师和下层人给他拨发废旧武器的事。张学良听出了他的扫兴和怨气。
  德王会罢张学良,没有当即返回锡盟,先在北平留下来继续他的反对吴鹤龄的斗争。吴鹤龄能当上蒙古驻南京联合办事处处长并不简单,凭德王当时的势力想摘掉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国民党中央政府在南京,驻京办事处当然也在南京。吴鹤龄在南京这些年也结识了不少的国民党要员,替他说话的人也并不少。德王也知道搞掉吴鹤龄很难,但他要知难而进,他想要干的事,不惜一切血本也要去办,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德王和补音###、韩凤林回到北平,恰逢蒙旗委员会发出“重选盟旗代表,改组办事处”的决定。德王抓住这个机会,打着“团结蒙古各阶层,复兴民族”的旗号,与已到达的锡盟代表郭尔卓尔扎布、乌盟代表拉希色楞、伊盟代表僧格林沁等人和青年学生贺喜业勒图默尔根、索瑞桑宝、多尔吉、沁墨多尔济、汉罗扎布、包悦卿、陈绍武、白瑞等人联系,经过一番酝酿讨论,确定贺喜业勒图默尔根、多尔吉为哲里木盟代表,沁墨多尔济、陈绍武为卓索图盟代表,呼伦贝尔盟、昭乌达盟因已沦陷,又无适当人选在北平,只好暂时空缺。
  代表策划确定后,又组织了一个“蒙古王公代表团”,以锡盟苏尼特左旗扎萨克郡王郭尔卓尔扎布为团长,由蒙藏委员会驻北平办事处处长李芳春陪同,赴南京向国民党中央请愿,反对吴鹤龄起草的《  蒙古各盟、部、旗组织法  》。
  吴鹤龄这时已感到来至北平的威胁,便匆匆从南京跑到北平,恳请他老丈人的弟弟 —— 妻叔于华亭( 镇国公)出面联络班禅活佛的堪布和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协理德瓦根敦等人居中调解,以期缓和德王利用蒙古王公代表团对他的攻击。
  镇国公调解无效之后,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禅身上。
  班禅考虑到德王和吴鹤龄都是同一个民族,又都是为办好蒙事出力的两个年轻人,有必要求同存异合作共事。于是,他让堪布出面代表班禅去做说合工作。
  班禅的堪布们代表班禅找到德王说:“听说德王爷和吴处长意见不合,争执甚大,佛爷( 指班禅 )至为关心,希望你们二人合作办理蒙事。”
  德王对堪布们说,感谢佛爷和堪布们的关怀。这个问题并不是我和吴鹤龄的感情之事,这是涉及到蒙古族的前途问题,要不是涉及到全蒙古的大事,就不会有那么多王公组成请愿团到南京请愿去了。
  德王想的是,我成了大事,你不得不来跟着我干。吴鹤龄想的是,你处处想搞我还想要我跟你合作,休想!言不由衷,各怀鬼胎。
  和谈不和,调解无效,德王隔日便与班禅在陈敬修的陪同下,应邀去了南京。
  班禅去了南京继续他的讲经和佛事活动。德王到达南京后,首先与国民党中央的要员们接触并游说。其次找晋京请愿代表团商洽反对吴鹤龄,要求改组各盟旗联合驻京办事处。他自己又去拜见何应钦,要求请拨武器事宜。见到何应钦后,又由桂永清陪同去会见以关心边事自居的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这时又如武汉记者说的,拖着油松大辫子的德王又在南京大出风头,凡能见到的、他感到有用的都想拜见。无论拜见谁,都是礼贤下士,给人们的印象是个礼仪周全的聪明王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3倒吴心雄风头出尽 白又作梗功败垂成(2)
德王经过一段外围的活动,又转向内部拉拢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石青阳,让他给吴鹤龄施加压力,迫令他改组办事处。当时石青阳决定暂派克兴额兼任吴鹤龄的蒙事处处长职务。
  石青阳获悉,他们不单是倒吴,同时也是倒石夺蒙藏委员会的权,便立即醒悟,认为德王联合白云梯是反他,马上冷落了德王,反手又和吴鹤龄合作,对付德王和白云梯的反蒙势力。
  德王看到吴石联盟一下难以攻破,只好与请愿团一道打道回府,反吴夺权之事只能从长计议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4蒋宴德王一箭双雕 德王亲蒋同床异梦(1)
一阵乌云遮天,一阵云开雾散,自然界和政治界又是何等巧合。那几天南京又像德王在武汉的最后几日,阴雨连绵,云雾迷漫。反吴的暂时失利,心情又如在武汉的最后日子,烦躁、失眠,总觉得两次都出师不利,总有小鬼使招,本如猎物已经端枪瞄准,正要勾动扳机,有人给喊醒了猎物,使自己不能得手。
  夜里德王还听着风响雨泣不能入眠,早晨起来忽然天晴日出了,他怀疑自己是在梦里听雨。
  德王起来走出户外,感觉寒气也让日光给撵跑了,一股暖气吹入心头,浑身舒坦如喝了奶茶。
  德王正准备即日与晋京请愿团一同北返,突然接到桂永清打来的电话,桂永清告诉他:“委员长视察完长江沿岸,已经由武汉回到了南京。”
  这个意外的消息,好似冬天里响起的春雷,寒冷的心里像即刻吹进了春风,使他心花怒放了。他让韩凤林马上通知王公代表团成员,暂缓北返,等他见过委员长再说。
  蒋介石得知德王和蒙古王公请愿团还在南京,并将即日返蒙,他让桂永清通知德王,先不要走,听候他的安排。
  德王的心里一下子“多云转晴”了,见了代表团的王公们一个劲地鼓励打气,让他们不要灰心,坚持就是胜利。正在他们策划谈论如何给蒋介石写信反映情况时,德王接到蒋介石的邀请。蒋在励志社要接见并宴请德王和“蒙古王公代表团”成员。
  蒙古王公请愿团请愿无果,一个个心灰意冷,委员长宴请使他们从冰点一下腾上来如热浪扑面,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见蒋介石和见皇帝的心情是一样的,一种荣誉感使他们兴奋不已,一刻一刻地在等待着接见的时间。
  德王此时虽然也激动,可他更重视抓紧时间组织大家应对这次难得的接见。他说,这次接见千载难逢,接见时既不能冷了场,又要抓住重点尽量讲得精彩。谁先说,谁后说,说什么,怎么说要有准备。委员长问话尽量用蒙语回答,由补音###统一翻译。会后,他让韩凤林启发大家,多讲一点以德王为中心的话。韩凤林跟补音###说,德王真是个人才,要把这件事搞得天衣无缝,佩服。
  蒋介石宴请这些蒙古王公有两个原因:一是外蒙古在苏俄的策动下脱离了国民政府的管辖搞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这边的共产党人,经常通过内外蒙古与苏俄联系,内外蒙古已成为共产党运送学生、交转情报的秘密通道。他想利用王公的保安队加强北线的防范。因为草原太辽阔,派军队少了不管用,多了派不起。再说不能靠外不靠内,眼看着人家从你眼皮底下过去你都逮不住,所以还必须靠“内”。二是日寇已占领了内蒙古东部的两个盟,现在时刻想进西部,经常有日本特务在草原上活动,有必要加强北线的基础力量。这次宴请王公们意在委以重任。
  德王和王公们都会这样想:蒋委员长这次接见宴请代表团全体成员,完全是德王的面子。因此,德王自我感觉良好。从此,这些王公们就服他了,所以很得意。
  德王这几日也常常失眠,他想有些奇怪,为什么奇迹正好在边缘的时候才出现,让人预想不到?他觉得是否真有神灵搭救?看来天助我成功,虽然在前进中还有许多坎坷,也许正像古书上说的“贵人多磨难”吧。
  蒙古王公们这一天起得很早,吃过早点,换上王公服饰,等待去见蒋介石。蒙藏委员会备了车等待在门外,石青阳亲自来接,吴鹤龄没敢露面。
  上午十一点刚过,代表团到达励志社时,励志社四周早已戒备森严,德王一看知道蒋介石已经到了。大伙进入宴会厅坐下之后,不知蒋介石从哪儿走进来,官员们全部起立排成两行,王公们在德王的指挥下也立即起立拍手欢迎,蒋介石挥手致意,而后让大伙坐下,他也坐在了主宾席上。
  蒋介石说,今天宴请一批特殊的客人,你们从草原来,欢迎你们,你们辛苦啦……
  “委员长辛苦!”这是全体王公共同喊出的声音。这也是德王预先安排的,他料到蒋介石会说这句话的。接着有两个人发言,一个是乌盟的拉希色楞,另一个是锡盟的郭尔卓尔扎布,前者用汉语,后者用蒙语。拉希色楞说,委员长在百忙中接见我们,说明对我们蒙古的重视,我们非常感谢委员长的接见。小卓王用蒙语发言后,补音###做谨慎的翻译,既讲了他们的目标和意图,又吹捧了德王。后几个人又重复做了补充。
  蒋介石对前一个人的话没太在意,听到伊盟代表谈到共产党在蒙古地方动员学生到延安学习时,他立即表态说,这可是你们的责任了,延安有个民族学院,就是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这批人将来派回来针对的就是你们这些封建王公。
  这时德王才插话了,他说,这批王公是祖国北大门的守门人,整个蒙古是国家北部的一道防护屏障,如果这道门槛被共产党和苏俄突破了,那可就国无宁日了,目前急需要加固这道防线,不使委员长再有后顾之忧。蒋介石听了很高兴。
  德王说这一段话的意思,是为他正在酝酿的一个大计划在作铺垫,他现在又不太重视倒吴的事了,他是利用这个机会笼络王公,在蒋介石这儿加深对自己的印象,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宴会上,蒋介石也说了不少话,从态度上看,蒋介石更看重德王的作用,依靠德王收拾蒙事已成定局。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4蒋宴德王一箭双雕 德王亲蒋同床异梦(2)
蒋介石接见宴请之后,桂永清陪德王去中央军官学校参观,在那里又酝酿了一个新的计划 —— 办军官学校。
  蒋介石接见蒙旗代表团以后不久,又单独接见了一次德王,对于德王来说,这就是幸运的了。在蒋介石接见的当场,桂永清递上了由他草拟的中央军官学校打算在张北县建立分校的方案,交给蒋介石审阅。
  张北设分校的事,蒋介石事前已同意了。他接过桂永清呈上的方案简单翻了翻,而后对德王说:“现在决定在张北设立分校,将派桂永清按照黄埔的精神办理,培养蒙古方面的军事干部人才,做建骑兵师准备。”
  德王听了心里暗喜,心想,武汉搁浅了的骑兵师计划终于又提到了委员长的安排日程,看谁再敢干扰钳制。德王听了当即表态这是有远见的决策。他说,北部草原地域辽阔,人烟稀少,那里一个旗的地盘等于内地五六个县,靠步行丈量草原不行,只有骑兵才能胜任保卫北疆的重任。草原青年勇猛强悍,但是多数没有文化,急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文化和军事才能的领兵人,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英明决断,兴军兴国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