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异常,各地就立刻上报,好让朝廷做好赈灾的准备,如今皇帝有钱,如果自己这里受灾,能免掉税赋不说,说不准还能得到一笔救济款,再不济也不会因为迟报灾情而丢了乌纱帽,去年陕西巡抚不是脑袋都被皇帝借过么,原因就是隐瞒灾情,虽然没借成,但是也够吓人,故此,今年一有动静,各地官员立刻把灾情报了上来。

“臣知道了,陛下的意思是说,这些配备的马车,是用来运送那些灾民的?陛下,这是用来赈灾的?”毕自严率先就脑补出了皇帝的意图,幸喜的说道,毕竟他天天和各地的灾情打交道,各地报告灾情的情况他最清楚,那半个大明朝都在报灾的局面,可是让毕自严脑袋大了一圈,正在为如何赈灾伤脑筋呢,也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外乎按照皇帝做的那样办,顺流而下,利用河流去赈灾,或者利用海船运人,可是问题也在于,这面积也太广了点,大半个明朝呢,都搞那种移民官,这得多少移民官啊?这得多少银子啊?另外一个就是按照传统的办法,发点救济款什么的,可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长于精打细算的毕自严可舍不得花这样多银子,再说,今年赈灾了,那明年呢?也这样干?几年下来,比皇帝那个移民花的银子还要多些。

“不错,这算是来赈灾的!”杨改革点头笑道。

“陛下果然是圣明,这个办法,确实是个妙法,以遍布天下的驿递运送遍布大半个大明的灾民,着实是个好主意,如此,也不需花费多少银钱,就可以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还可顺带加快了我朝公文的传递,如此,当真是一举多得……”毕自严最先想通其中的关键,把如今受灾的情况和驿递联合起来考虑的话,问题当真是迎刃而解。

孙元化一天都泡在钢铁的世界里,对这方面还是比较迟钝,也没那样多的详细情况做参考,半响没反应过来,毕自严说的什么,他是云里雾里。

孙承宗听了毕自严的话,却是不住的点头。

“这个赈灾的事,就日后再说,朕先说说,如何做吧……”杨改革见说服了毕自严,也不想多说什么,准备直接布置了。

“陛下请说,此当真乃赈济之利器也,臣赞成。”毕自严倒是一改焦虑的神色,变得神色飞扬起来。

“第二个,就是在驿递的基础上,逐步的建立城镇公共交通。”杨改革又说了第二点。

“陛下,这是何故?”毕自严不解的问道。

“没什么,不过是让驿递系统赚些银钱,补贴赈济罢了,如此,尽管天灾驿递都配备了马车,实际却不用朕花什么钱就可以自己维持运转了,朕除了花钱少,方便赈济,更是可以得一个遍及天下,及时有效的驿递系统,不是很好么?”杨改革解释道。

“臣受教了,陛下当真是圣明。”毕自严想了想,也释然了,很快明白皇帝指的什么,感慨的道。

孙元化还是模模糊糊的,如今大半个大明的灾情,他还不清楚状况,故此还有一些没太明白,听见毕自严都心悦诚服,他知道,大概这是好事,回头还得再想想。

“第三个,这事,也好第二件大事,重工业基地有关。”说完,杨改革看了看孙元化。

“……”孙元化抬头看了看皇帝,不明所以。

“朕在江南补贴造船的事,诸位也该听说过吧?”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知道。”几个人都回答道。

“朕如今,打算像补贴造船那般,补贴购买马车的……”杨改革说完,看了看在场的几个人。

孙承宗还是那副老样子。毕自严却是眉头皱了老高,孙元化更是莫名其妙。

“启禀陛下,臣着实糊涂了。”毕自严见孙承宗不打算说话,就自己问了。

“哦,有什么糊涂的?”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不懂,这个和赈灾有什么关系?能买得起马车的都是官宦人家,或者是富裕的商贾,陛下给他们补贴,这岂不是那国帑补给官宦富商?陛下,这会让天下百姓如何看?”毕自严不太同意这个事。

“没什么,这其实也不算是光补贴给富人,朕打算把四轮马车分成数个档次,对不同的档次进行不同的补贴,其实,真正受惠的,还是有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对于这个事,杨改革只能尽力的解释。

“陛下,这件事,臣觉得,还是有些不妥,那个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如此之巨的马车,臣记得,马车便宜的都得五十两吧,即便陛下补贴二成,也要四十两,这样的马车,又有几家人家买得起?有几家是陛下所说的普通老百姓?”毕自严倒是言辞铮铮的就反问道。

“呵呵,那马车的价格,其实可以降低到几两,如果加上补贴,完全可以把价格控制在五六两,这个价格,应该可以让普通人家接受了吧。”杨改革看着这位越说口气越冲的毕自严,解释道。

“这……六两?这……”毕自严一时受不了这种价格大跳水的情况。

“如果不用马,而是驴车,甚至牛车,则价钱会更低,这四轮马车,可比两轮马车载重多得多,轻易就可以装个一千斤以上,如果是乡间载货的,装个一千五百斤是没有问题的,朕想,乡间百姓,总是会喜欢的,也算是朕给天下百姓一些实惠了……”杨改革解释道。

“可,这,陛下,臣还是不得不说,这样做,难免有些截贫济富的感觉……”毕自严还是没太大的松动,不赞成皇帝这样干。

“呵呵,毕卿家可能还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杨改革又只好从另外一个方面给毕自严解释,四轮马车的优势有多大,也只有后来人知道,装载量、速度这些从小处或者单一来考虑,确实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把这些点点滴滴的优势聚集起来,乘以长年累月,再乘以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个数字,就是天文数字了,这是常人平时不注意,但是,却又实实在在的东西。

“请陛下指点。”毕自严越来越有铮臣的风格了,皇帝没给他解释清楚,他是死活不接受。

“朕问你,四轮马车比两轮装得多是没错吧。”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陛下,这确实没错,普通两轮马车,装个五六百斤都不得了了,但是四轮马车轻松可以装上千斤,这个,臣是知道的。”毕自严认真的回答道,四轮马车他也有,上面坐几个人,跟玩一样,确实比两轮的好用,这是肯定的,两轮的,你坐上去,还不能乱动,要是坐的人多了,位置没坐对,都对马车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四轮马车比两轮强的不是一点。

“四轮马车跑得比两轮的快,这是没错吧?四轮马车没那么颠,也是事实吧?”杨改革又开解道。

“回陛下,没那么颠这确实是事实,不过比两轮的快,却未必吧。”毕自严又反问道。

“毕卿家也应该坐马车出过远门吧,做两轮马车一天能跑多远?”杨改革笑着问道。

“这,回陛下,臣常年在外为官,经常出远门,两轮马车么,如果长途跋涉,一天走过五六十里吧,再多人也颠簸得受不了,这个臣知道,……哦,臣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说,马车不那么颠了,这人就可以坐得更久,每天可以跑得更远,是么?要是这样算,也确实,四轮马车要比两轮的跑得久,也可以说,快些……”毕自严说着说着,忽然明白过来,四轮马车没那么颠簸,人可以坐得更久,那如果赶路,自然不是每天五六十里了,怕走个九十里都没问题。

“不错,卿家能明白就好,其实,两轮马车是把马车的一部分重量压在了马身上,而四轮马车则全部压在轮子上,马只负责拉车,故此,同样的马匹,自然是四轮的跑得更远,马有力气,自然也就跑得更快。”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这……似乎也有道理……”毕自严经这样一解释,结合自家那马车的情况,想一想,也确实如这般。

“那卿家再算算,一个人赶一次马车,载货量就可以增加一倍,赶车的速度,也可以至少增加个三四成,如此一年算下来,这个人得多拉多少货物,得多赶多少里程?得节约多少时辰?这是一个人一年的,那他一生呢?那天下又有多少人?这多出来的载货量和增加的里程,节约的时辰,又是多少?毕卿家可以给朕一个答案么?”杨改革笑着说道。

“这……”毕自严给皇帝的话忽悠晕了。皇帝的话也冲击着他的思维,让毕自严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一个人一次多出来的运载量,节约的时辰,多出来的里程,可能不算什么,也看不出有多大的优势,甚至没有在意的必要,但是,朕身为皇帝,当站在天下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任何一个小问题如果都乘以天下人,就都是大问题,朕这样说,卿家可明白?”杨改革继续解释道。

“回禀陛下,这当是个天文一般的数目,当是不计其数,数目庞大,臣无法计算,臣心悦拜服,陛下所思,高出臣数倍,陛下是站在天下人的角度在看问题,臣则只能站在井底看天,着实惭愧,陛下此策,看似不妥,其实,确实替天下人节约了无数的时辰,路程,增加了无数的载重,虽然从小处看,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如果放眼全天下看,却是个不得不重视的大问题,陛下此策,臣完全赞成。”毕自严心悦臣服的说道。

“嗯,卿家能明白就好,如果四轮马车能普及,对于商品的流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商品的价格,也有很大的促进,这运输的成本低了,物价是不是会便宜一些?虽然如今朕是花了一些钱,可这些钱,却又在某些程度上,通过各种途径,分润给了全天下的百姓,卿家说是么?”杨改革说道。

“臣明白了,臣拜服,陛下高屋建瓴,所观所想,着实高出臣数层,开源节流,向来是理财的不二法门,陛下此举看似破费,却是实实在在的节流了。”毕自严是彻底的信服了,别的不说,就说这个漕粮和边关的粮食运输问题,如果都换成四轮马车,这得节约多少钱粮?有的边关运粮实在是不易,五石粮食从南方启运,运到地方了,只剩下几斗了,这种恐怖的消耗,就是消耗在了运输上,如果每次能运得更多一点,每天能跑得更远一点,无疑,就不会只剩下几斗粮这样恐怖,如果一次就省出几斗粮,长年累月,加上如此之大的大明朝,这些节约出来的数目,只能用恐怖来形容。RO!~!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五百二十五章官办冶铁所

第五百二十五章官办冶铁所

毕自严算了一通帐,终于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大力的推广四轮马车了,确实,猛的一看,这件事不值得,也没必要,花费太多了,纯粹是在烧钱,可当站在整个大明的高度来看问题的时候,这角度猛然就发生了变化,这多出来的载货,多出来的里程,节省出来的时日,当是海量,无法估量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民力,如果推行了四轮马车,这无形之间就给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

“毕卿家明白了就好,补贴马车之事,朕已经吩咐富明德给马车分类,分档次了,尽量的降低造价,以便于推广……;驿递邮政马车的事,朕已经吩咐刘懋去试行了,此事,朕也还是只有一个初步的设想,具体的如何办,还要等刘懋总结些经验出来才好最终确定,朕已经交代刘懋试着开通邮政马车和公共马车了,此时他可能在跑通州……”杨改革笑着说道。

“陛下圣明,如此再好不过了,当更加妥当。”毕自严想了想,答道。如果是有了经验再推广确实也比猛然上来就大面积推广要好。

孙承宗则在一旁默不作声。孙元化则是有所悟。

“说过了马车,朕也就说说什么叫重工业基地吧……”杨改革喝了口茶,又说道,刚才和自己的帝党辩论,倒是口干舌燥。

几个人都是不解的看着皇帝,这个重工业基地是什么?名字着实怪异。

“……有一个问题,朕百思不得其解。”杨改革喝了口茶,开始接着说。

“请陛下明示。”孙承宗道,这个重工业基地的事,孙承宗是知道一些的,不过皇帝说的那些理由,确实有些牵强,对于这个问题,孙承宗相当的谨慎,见皇帝问,也就直接接过话头了,这事,和军事有很大的关系,过问这个,是因该的,因为看样子,皇帝的重工业基地的负责人选就是孙元化,而孙元化又是铸炮的,也就是说,这个重工业基地是和铸炮,和军事联系在一起的。

“就如刚刚毕卿家说的那般,为何我朝每年钢铁产量过亿,为何我朝辽东连连战败,这过亿的钢铁为何连百分之一都没有转化成兵器呢?朕想,如果有百分之一转成兵器,则我朝就该轻松的有千门以上的大炮,如果以这千门大炮防守,东虏岂能轻易攻城掠地?如这些钢铁能变成枪炮,则又能装备多少士卒?”杨改革润了润喉咙,然后带着一丝沉痛的说道。

“……这……”皇帝的这个说法倒是让在场的几个人为之一窒,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呢?这里面牵涉的问题可多了,不是一个铁的问题那么简单。

“每年一千门炮,不过只占了我朝钢铁产量的百分之一,如今东虏在辽东崛起多少年了?这样每年算下来,得有多少门大炮?少说得有万门以上吧……”杨改革依旧是略带沉痛的说道。

“……这……”几个人的脑袋更是好像被锤了一锤子,眼冒金星,着实难受,觉得皇帝说的这个东西,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可这牵涉实在太多了,根源实在太多了,却又一下子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回答。

“……陛下,这些都是民间所炼之铁,与工部和兵仗局所铸大炮用铁乃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毕自严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随便捡一个争辩道。

“卿家的意思是说,钢铁和国家存亡之间没有关系么?”杨改革略带沉痛的说道。

“……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说,民间不允许铸炮,所以,这……”毕自严刚给自己的说辞找了个借口,又觉得这个借口不是那么好,那是什么来着,毕自严好像想起什么,又一时间说不出来。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都没了,谁又来保护老百姓?就比如我朝死敌,东虏,一旦入关,那又该如何?天下万万百姓都给东虏做奴隶?到了生死关头,宁愿用天量的钢铁谋利,却不能以百分之一用来铸炮抵御外辱?诸位就没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杨改革悲哀而有严肃的问道。

“这……”几个人的脑袋给皇帝问的发晕,答案其实应该有的,可偏偏一时间想不起来。

“朕一直想,我大明地大物博,疆域万里,人口万万,为何偏偏奈何不得一个人口不过几万人的小部落……”杨改革继续发问。

“……从东虏坐大到如今,少说也有十个年头了,我朝才急急忙忙的开始引进外国的大炮,才开始想起来要铸炮了,铸炮的技术,还得跟夷人学,这里面的问题,诸位可就没有想过?”杨改革继续发问。

“……”几个皇帝的心腹,被皇帝的问题问的眼冒金星,本来觉得有很多理由可以说道,可是每一个理由说出来,又都觉得有些牵强,说是理由,不过是借口罢了,这话一直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瘪得难受,皇帝问道这里,更才还有些理由的,如今更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朝廷荒废的东西,也不是一样两样。

“朕记得,我朝可是号称天朝上国来着,如今,却是沦落到摆平一个小部落都吃力的地步,对抗这个小部落,所依仗的,居然是夷人的火器,这些问题,诸位就不觉得可笑么?”杨改革又问道。

“……”几个人依旧是话堵在喉咙里,这话,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听皇帝说了,这话说出来,可真的伤人,伤自尊,堂堂的天朝到底怎么了?怎么这里打不过别人,那里没别人好?

“诸位可知道,大炮是谁第一个造出来的?”杨改革又问道。

“陛下可是说火炮么?”孙承宗问道。

“嗯,不错,火炮。”杨改革道。

“回陛下,如果臣没记错,该当是前宋之时,就有记载用火炮作战了,不过当时火炮威力远不如如今。”孙承宗回答道。

“不错,火药于我华夏宋朝之时发明,随之也就有了火炮,到如今又多少年了?”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少说也有七百年了。”孙承宗回答道。

“不错,七百年了,七百年前,在遥远的西方是个什么状态,他们可知道什么叫火药,什么叫大炮?可如今呢?却是我大明这个天朝购买他们的大炮,他们的大炮更加厉害,诸位不觉得,几百年了,别人一直在进步,可我朝,却在停滞么?如果再这般发展下去,夷人的大炮火枪愈加厉害,我朝的火器继续停滞,将来又会是个什么情况?”杨改革继续问道。

“回陛下,受制于人……”孙承宗回答道。

“错,不仅是受制于人,将来当亡国奴的日子都有,诸位难道没觉得,一个小小的东虏就让我朝元气大伤,耗尽精力,日后那些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