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新郑以南的城门,会因为洧水这个天然的护城河,而给曹军造成阻拦,新郑以北的城门,曹军也不敢轻易包围起来。
所以,不管是之后的派兵增援,还是运送粮食、辎重增援,都不会形成太大的阻碍。
因为曹操如果敢围困新郑,必然会受到后方密县、范陵、琐侯亭的大军突袭。
而又因为密县地处洧水上游,曹操就算想通过洧水,来水淹新郑,那也是做不到的。
另外,如果曹操放弃进攻新郑,转而进攻范陵,新郑又随时可以去骚扰曹军的后方。
至于密县,因为驻守了十余万大军,曹操是不会选择进攻这里的。
所以,从整体来看,曹操要么进攻新郑,要么更换目标,率领大军开赴陈留郡,从陈留郡那边,进攻河南尹开封。
但曹操毕竟是率领的十余万大军,只要曹操想更换进攻目标,赵风这边必然会发现曹操的行踪,同样可以随时改变防守的方式。
当然,更重要是,曹操也不敢轻易更改进攻目标。
否则曹操要是率兵赶往陈留郡,赵风直接派赵云率领骑兵,突袭进入颍川郡,后果就不好预料了。
毕竟,河南尹新郑,距离颍川郡许都,也就只隔了一个长社!
赵风安排完军务,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着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田别驾送来文书一份,与名册若干。”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与背上背着的三个竹筒,一起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哨骑身前,双手接过竹筒、文书,转而便交给了赵风。
赵风先打开文书,仔细查阅了一遍。
其中主要内容便是,司隶、青州、徐州,已经改用新法,那么便需要派遣大量熟悉新法的基层官员,前去赴任。
另外,还要派遣各书院大量的老师,前去建立新的书院。
这三分竹筒里,分别是基层官员、摇篮书院、其他各书院,分别各自推选出来的名册。
看到这个情况后,赵风内心一动,感觉到了推广考试的最佳时机。
赵风虽然在变法郡地,建造了大量的书院,以准备普及基础教育。
但在选才这一块,依然用的是老办法,还是举孝廉制,也就是举荐制。
毕竟赵风成立了这么多书院,本身就要背负不少的压力,不可能一次到位,全部大刀阔斧的去改变。
否则世家、豪强,根本接受不了,从而会引发对立的情况。
一但出现内患,那对外战争也不用打了!
虽然赵风大量建立书院的举动,看似比较出格,但这类书院,本身就是存在的。
比如王烈、邴原等人,他们当初一个就是自己在青州建立了书院,一个是以前在书院求过学。
所以赵风的举动,虽然看似出格,但世家、豪强,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你要是直接推行科举制,那就是动了世家、豪强的奶酪。
毕竟世家、豪强,他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有举荐权,或者有人脉拥有举荐权。
比如赵风当初,就是因为齐有轶的举荐,加上自己的运作,最后才当上九门令的。
另外,庞统也是手持黄承彦的举荐信,前来投靠的。
你要是直接一刀把他们的举荐权都收回了,连一个乡的有轶,也就是最基层官员,你都给得罪了。
这批人,不反你,反谁?
而这次司隶、青州、徐州,需要大量的人员,赵风便可以找个由头,先从内部开始试行。
毕竟这些人,本就是被举荐上来的,因为人数众多,我弄个考核,来筛选一下,不过分吧?
反正又不是要把他们给剔除出去,也没有动到众人的权利。
而只要这批人没有反对,那么后续可以照旧。
毕竟以目前的情况,赵风也无法完全在司隶、青州、徐州,普及开来。
所以只能先从各县开始,以后在逐年往各乡、各亭去普及。
而在这几年,大家便会接受这种考核分配的方式。
另外,这批人,目前已经被举荐了出来,算是体制内的基层官员,他们为了以后的仕途,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否则,不说被直接剔除出去,你与赵风叫板,那以后还不是仕途堪忧?
赵风看完所有名册,沉吟了一会:“举贤任能,可这批人员,实在是太多了!”
“我又没见过这批人,如何来区分谁更有才德?”
“另外,同一个地方的人员,谁为主?谁为假(副)?”
“回去告诉田丰,让他分别举行几场考核,来考校这批人。”
“我会从最终的考核结果,来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位置。”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让田丰来安排考核项目,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推行考核项目的本身。
另外,赵风也不知道,以目前的学识,到底应该考核些什么。
还有就是,考核的难度,又应该如何去划分。
所以,干脆都丢给田丰去操心好了。
反正只是首次试行,以后可以慢慢去完善。
之后,赵风又看向了名册上的两个名字,如果不是同名同姓的话,又有两个新的青年才俊,出现在了赵风的视野!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头疼问题
翌日一早,鲁肃、赵云、太史慈便派人送来汇报。
其中鲁肃与赵云,都在既定位置,做好了部署准备,太史慈则表示增援过去的一万五千大军,已经安置妥当。
赵风看完消息后,转头看向熊大:“去通知魏延,五万新兵与三万骑兵,暂时由他负责训练。”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之前新兵,都是由鲁肃负责训练,骑兵也是以赵云为主魏延为辅,负责训练。
如今鲁肃和赵云都率兵离开了,训练新兵的任务,只能交给魏延来负责。
当天入夜前,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太史将军让属下来报。”
“曹军已经出现在了河南尹,明日午时,便会兵临城下!”
赵风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让太史慈好生注意城防。”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第二天,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张将军让属下来报。”
“梁县城外的曹军,只有一万余人!”
赵风听后,愣了一下,没想到进攻梁县的那一路大军,居然就一万余人。
这样来说的话,别说在阳人聚还有华雄的一万五千骑兵,就算没有华雄的骑兵,这一万余大军,也不可能拿得下张燕驻守的梁县的。
从这方面来说,曹军看上去的感觉,好像是在做无用功。
但如果说是吸引注意力的话,这一万余大军,又没必要露头,来让张燕知道具体兵力情况。
至少赵风不知情的情况下,华雄的骑兵,依然会驻守在阳人聚,以做策应。
而现在知道了具体情况,赵风有种想把华雄调回密县的想法。
只是转念一想,曹操不可能会做无用功,那么梁县那边的部署,到底是什么用意?
一时半会想不明白,赵风一挥手:“我知道了,让张燕守好梁县。”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午时过后,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太史将军,让属下前来汇报。”
“曹军的十万左右大军,已经即将兵临城下了!”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曹操进攻新郑的大军,在十万左右,就算是十二、三万,加上梁县的一万余大军,也就十四、五万大军。
而今年春季,曹操就率领了十二万大军,在进攻河南尹,另外还有曹丕的三万余大军,从梁县那边发起进攻。
如果在算上夏侯、夏侯渊的五万左右大军,加起来应该有二十万左右的大军。
如今就算略微抛出一些大军人数,曹操也还有五万余大军,不知藏身在何处。
如果目前打探到的兵力,没有太大的出入,那么曹操便还有八万左右的大军,不知去向!
除开在长社与许都,必然要安排一些大军坐镇,以防不测外,最起码还有四万大军,潜伏在某处。
赵风摊开地图,仔细查看起地图上的每一处地方。
然后设想自己现在处于曹操的位置,手中还有四万大军,应该会派遣到什么地方,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但分析完一圈后,赵风发现,自己这边应该没有明显的缺点。
也就是说,即便曹操让这四万大军,去进攻东郡、济阴郡、山阳郡、东海郡、下邳郡,也不会对赵风造成太大的影响。
毕竟这些郡地,赵风也是驻守了守备大军的。
不说能完全抵挡住这四万大军的进攻,但起码能坚守不少的时日。
而以曹操现在的情况,应该是想要速胜,拖延时间,对他没什么好处。
另外,赵风巴不得曹操,会分兵去进攻其他地方。
因为其他地方,根本不会起到关键作用。
只不过,赵风看了半天,也没察觉出,曹操会如何调派另外的四万大军。
无果后,赵风便收起地图,看向哨骑:“回去告诉太史慈,守好新郑。”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入夜后。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太史将军让属下送来急报!”
说完,便把手中的急报,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哨骑身前,双手接过文书,然后便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只是看了一眼,便眉头深皱了起来。
太史慈急报的内容便是,曹军出现了大量的投石器,在进行攻城。
今天只是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军便损失惨重。
当然,因为城防准备的充足,曹军也没讨到什么好处。
但毕竟兵力对比悬殊,新郑也就不足两万的守兵,而曹操那边,却是五倍于新郑守兵。
同样是阵亡一万人,这边就损兵一半,而曹军也就损兵一成。
当然,因为战况激烈,而且一直进行到快要天黑的时候,太史慈派人送来急报,暂时没有关于伤亡的统计。
但既然是损失惨重,显然是死伤了三成左右的大军,也就是伤亡五千左右!
这还只是一个下午而已。
按照这种情况,不出三天,新郑就守不住了。
赵风看完后,揉了揉太阳穴,这种情况,还真不好处理。
之前其他诸侯,虽然有动用投石器,但都只是小规模使用。
而像曹操这次,这样的大规模使用,尚属首次。
毕竟投石器少,抛开效果不说,只要让骑兵突袭一次,就能把投石器给捣毁个七七八八,真实效果有限。
另外就是,投石器的人员训练,也是耗费时间的。
毕竟目前的投石器,基本只是运用简单的杠杆原理,而想要把石头投放的相对准确,士兵之间的配合,都是很重要的。
否则在发力不同的情况下,说不定石头还会砸到自己人头上。
所以摧毁投石器的同时,只要有效杀伤一些投石士兵,他们想要重新恢复有效使用投石器,也都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
而这次,曹操仗着自己兵多,投石器也多,赵风真要派骑兵去捣毁,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骑兵。
重点是,最终能不能捣毁所有的投石器,也是一个问题。
毕竟曹操可是有这十万左右大军在侧的,显然不可能坐看投石器被捣毁!
第一千零一百章 进攻猛烈
赵风短时间内,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应对方式,沉吟了一下,看向熊大:“传令魏延,明天一早,划拨五千新兵与五千骑兵,派去新郑增援!”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然后与哨骑一同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这也是无奈之举,没有好办法,就只能用老办法来应对曹操的投石器。
哪怕这五千骑兵全部死光,只要能摧毁曹操三分之一的投石器,也算死得其所了。
毕竟投石器不毁掉,新郑根本守不了几天。
而曹操有十万大军在侧,不管是五千骑兵突袭,还是一万骑兵去突袭,结果都是差不太多的。
第二天夜晚,太史慈同样派人来汇报战况。
同时送来了昨天的伤亡情况,昨日一战,太史慈一方阵亡三千余人,伤四千余人,消耗辎重若干。
从城下的尸体来判断,曹军死去的人数,应该在六、七千左右,两军伤亡比例差不多。
虽然看似差不多,但实际上还是太史慈这边吃了亏的,因为曹军后撤时,天色已经比较晚了,很多伤兵,都没有携带回去。
只要曹操今天稍微提早一点收兵,伤亡情况还会降低。
而为了消磨曹军的士气,城下的尸体,太史慈没有派人负责清理。
好处是能缓慢消磨曹军士气,坏处便是容易爆发瘟疫。
今天一战,与昨天的情况差不太多,预计伤亡情况也差不太多。
而曹操果然也调整了收兵的时间,估计曹军的损失,会低于昨天。
这还是赵风新增了五千士兵的结果,不然的话,以曹军的猛烈进攻,新郑随时可能会失守。
而五千骑兵,太史慈今天没有动用,准备在关键时候,来尽可能的摧毁一些投石器。
否则以这种局面,继续派兵去新郑,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而一但新郑的城防辎重耗尽,太史慈在拒城而守的情况下,可能死伤会超出曹军的一倍以上!
好在对于滚木、石的消耗,晚上可以趁机出城回收一些回来,另外,曹军也利用投石器,‘送来’了不少石,只是滚木的损耗依然巨大。
而火油、干草一类的辎重,就是用一点,少一点。
干草还能从后方补给,火油这类战略辎重,那真是用一点,少一点。
对于这种情况,赵风也无奈,吩咐熊大,让魏延派遣五千新兵与五千女兵,明日继续去增援新郑。
另外,为了缓解新郑的拥挤情况,与大军的士气问题,让哨骑回去告诉太史慈,明日把所有的伤兵,都送到赵云所在的琐侯亭。
然后由少量骑兵,护送这些伤兵,去琐侯亭以北四十里处的林养伤。
第三天,太史慈按照惯例,派人送来当日的战报,另外汇报了第二天的伤亡情况。
太史慈这边,依然是阵亡三千余人,伤四千余人。
而曹操那边,因为稍微提早了一些时间收兵,救回了不少的伤兵。
虽然没有清点曹军的具体伤亡情况,但从城下的尸体来判断,曹军应该已经死了一万一千人左右。
也就是说,第二天的战事,曹军因为时间稍微充裕,额外救回了一千余伤兵。
所以太史慈预估,第二天曹军只阵亡了四千余人。
两军的阵亡比,进一步缩小!
这种情况下,守城方根本没有什么优势。
而今天的的战况,虽然没有具体统计出来,但太史慈感觉,压力小了不少。
太史慈估计,经过三天的疯狂投放,曹军投石器方面,应该没有足够的石头了。
这也算是投石器过多,唯一的缺陷了。
毕竟这年代,想要开山采石,那也是要耗费人力、物力的。
看到这里,赵风才算松了一口气。
真要一直像前两天那样猛攻,弄得赵风都提心吊胆的。
依照惯例,赵风又让熊大去传令魏延,继续派出五千新兵,去增援新郑。
第四天,辰时三刻。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太史将军,让属下送来战报!”
说完,便把手中的战报,双手呈上。
赵风略微诧异了一下,按理说,应该是今晚才会派人送来战报,然后汇报昨天的伤亡情况,与今天的大致战况。
好在没有诧异太久,熊大便从哨骑手中接过战报,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战报后,仔细查阅了一遍。
开篇依然是昨天的伤亡情况,昨日太史慈这边阵亡了两千余人,伤依然是四千余人。
说明太史慈的感觉没错,曹军方面确实出现了某些问题。
当然,也可能是曹操故意这样弄的,为的就是让太史慈放松警惕。
而曹军阵亡人数,与之前差距不大,应该也是四千余人。
因为太史慈目测城下的尸体,应该有一万五千余具了。
至于伤兵,太史慈也不好判断,但肯定也不会少。
最后交代,今天之所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