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时空走私1859-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有这种想法,他也不会走的这么激进,这么跳脱,毕竟以他这种金手指的优势,厚积薄发,种田发展才是王道。
其实,李永吉自己也知道自己走的太快了些,导致基础不稳,可这就是他的本心,他就是喜欢这种日子,没办法,所以他只能是跟随自己的本心,去走这种对大多数人看来都有些不可思议的道路。
要是按照李永吉自己的内心,那就是他要的就是一个痛快,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先让自己痛快才可以,否则一切都是虚妄。
他赚钱,他练兵,他推翻满清,建立帝国等等一系列的事情,看似都是很伟大,但他自己明白,如果不是他乐意做这些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因此,李永吉现在开始信奉一个道理,意念通达才是最主要的。如果他一不小心失败了,国家因此分裂了,人民因此遭殃了……那管他什么事儿?
换言之。李永吉现在的心思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活着,就必须顺他的意思,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当然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按说李永吉加上前世的话,怎么也得三十多了。不应该有这种冲动才对。
可问题是,一个人的想法。其实是有很多因素左右的,除了阅历外,也跟自身的生理年龄,或者说荷尔蒙分泌有关。
李永吉前世是个三十多中年人。但现在的他,不过是个十七岁不到的青少年,正是气血最旺盛的时候。
而且可能因为时空交易系统的关系,李永吉的气血比正常人旺盛太多,具备了常人所没有的强大爆发力与旺盛精力,这也让他的荷尔蒙分泌有别于常人。
李永吉现在的身高一米八四,体重八十一公斤,在这个时代,看起来已经很彪悍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卧推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五百公斤,也就是1。5吨。负重则达到一千八百八十公斤,也就是1。88吨,近乎两吨!
这个数值,绝对是不正常的,至少正常人类是绝对达不到这个数值的,因为正常人的话。肌肉跟骨骼是绝对承受不住这个力量的,一定会崩溃。
需要知道的是。这不是大力士拉有轮子的货车,那是卧推,那是负重!一个八十一公斤的家伙,卧推达到1。5吨,负重1。8吨,这绝逼是妖孽!
也正因为知道自己的不正常,所以李永吉平时很注意力量的控制,他在人前从来都是一副正常人的样子,只有在私下里,才会畅快淋漓一回。
除了体质特殊,李永吉如今的睡眠时间也很少,他一天只睡两个小时。
这不是说李永吉不想多睡,也不是说他睡眠不好,相反,他的睡眠质量特别好,全部都是无梦睡眠。
问题是,一旦李永吉睡眠过两个小时,他就会自然醒,期间不会有丝毫困意,哪怕吃安眠药也不管用。
但是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一旦他发困了,那么最多坚持半个小时,就会自动入睡,期间打雷也叫不醒,必须等两个小时之后才会重新自然苏醒。
除此之外,他的饭量也比一般人大许多,李永吉一个人的饭量,如果以米饭来算,顶普通人30个人的饭量,所以为了减少吃饭时间,他平时的饮食大都是吃高热量食品,且以肉食为主。
总之,李永吉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正常了,这在过去还多少能控制,但自从他来到好莱坞红堡之后,大概是青春期的爆发,他的不正常指数也跟着爆发。
这种种的奇特情况,不但让李永吉拥有了强大的体魄,也让他的性格跟着有所改变。
幸好的是,李永吉毕竟阅历丰富,很会克制这种变化,而且隐瞒的也相当好,因此直到现在,哪怕是跟随李永吉一起训练的那些士兵,也只知道这个叫李远征的司令官勇力与精力都过人而已。
总之,说身体的变化导致心理上的改变也好,说过去的压抑也罢,想让现在的李永吉安安分分的呆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盖章,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渴望的,就是亲自带兵,攻必取,战必克,在战争中获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感到身心愉悦。
当然,李永吉如今亲自带兵,除了个人的喜好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补给问题。
李永吉如今打造的这支部队是一个几乎全部使用现代装备的准摩托化步兵师,除了没有坦克装甲车,其他摩托化步兵师有的,他几乎都有。
这样的部队作战力自然是恐怖,但对物资的消耗,或者说对后勤的依赖也相当恐怖,哪怕李永吉已经进行了简化,去掉了很多非必要装备。
因此,一旦没有李永吉亲自跟着,无法利用他的时空交易系统随时补给,那么他这个强大的摩托化步兵团很可能就会失去最重要的机动力。
毕竟这个摩托化步兵师,装备了大量的机动车辆,虽然没有坦克装甲车。却有大量的军用吉普车与军用卡车,已经实现了非徒步行军,跟现代社会的摩托化步兵师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一个师的机动车辆。对燃油的消耗是相当恐怖的,可在这个时空,石油工业还没有开始,也就无法从这个时空获取燃油,所以所有车辆,包括那五艘钢铁战舰所使用的燃油,都是李永吉从现代社会买来的。
所以说。如果李永吉不跟着大部队,那么他就要提供运输队。运输燃油补给,这是一个不小的消耗,会严重拖累李永吉的机动。
可以这么说,自从踏上新奥尔良的土地。踏上了美国的土地,李永吉就有了个计划,他要依靠这个强大的离谱的梦之师,以孤军深入的状态,打遍全美国,玩一个在这个时代,只有他能玩的出玩的起的,就算在现代社会也不太容易实现的——大纵深作战!
……
从新奥尔良港到维克斯堡这一段航道,隶属于密西西比河的下游。在这个河流段内,由于俄亥俄河的汇入,水量大增。年平均径流量达1。34万立方米/秒,导致密西西比河的下游的水深相当深。
再加上密西西比河流经的地方大都是平原,导致水流的流速较低,这让密西西比河成了一个天然的优良的航道。
根据已知的数据,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区域,干流区。也就是主要航道的平均水深可达3。65米,这个水深。已经是相当深了,一般而言,完全可以走两千六百吨的钢铁客船或者驳船。
苏州号属于江卫2级,虽然经过了改装,但排水量也达到了两千四百吨,按说这个吨位是可以走密西西比河的,但密西西比河的吨位只是个参考,说的也主要是客船驳船,而不是军舰。
军舰的吃水深度一般是比较深的,就像苏州号,明明只有两千四百吨的排水量,但吃水深度却达到了4。3米,因此在密西西比河中只能前进一小段,无法真正的沿着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旗舰苏州号留在了新奥尔良港,沿河而上的火力平台任务,就交给了那四艘江湖级的战舰。
特混舰队的四艘江湖级战舰,由于原本就是可以在江河中行走的,所以不但吨位小,吃水也浅。
这其中,由于经过了改装,常熟号与昆山号的吃水深度只有2。8米,后来的太仓号跟嘉定号吃水深度也只有3。1米,走密西西比河完全合适。
至于那些只加装了高射炮与柴油发动机的的木质风帆式飞剪船,平均吃水深度更是只有2。6米,走密西西比河的下游是完全没问题的。
就这样,李永吉以昆山号为旗舰,带着另外三艘江湖级护卫舰,还有其他木质运兵船,启动了马达,一刻不停的沿着密西西比河逆流北上,要用最快的速度抵达维克斯堡,因为据他所知,维克斯堡的情况已经岌岌可危了。
实际上,新奥尔良到维克斯堡的直线距离也就三百多公里,在现代社会的话,开车从新奥尔良到维克斯堡,也就四五个小时的路,比轮船可快多了。
但在这个时空,此时还是1863年,新奥尔良与维克斯堡之间虽然也有道路相连,但基本都是土路,并非是高标准的公路,所以如果是开车,颠簸难受不说,没有个一两天也很难到,更不用说这期间对车辆的损坏,还有对士兵体力士气的损耗了。
换言之,坐船去维克斯堡,虽然看似速度不如开车,但却胜在平稳,能够让士兵保持很好的体力与士气,让士兵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保持最好的状态,能够随时投入战斗。
就这样,人歇船不停,期间毫不做掩饰,整个特混舰队第一支队也连续走了四天,才抵达了维克斯堡战场。
李永吉带兵抵达维克斯堡的时候,是1863年6月15日,正是密西西比河的汛期,水位相当的高。而李永吉也不是直接抵达维克斯堡城下,而是在离维克斯堡还有六公里的地方就主动停船。
之所以在这个地方停船,是因为再往前的话,河道就太过狭窄,不利于船舶战斗。而对面的合众国水军,或者说合众国的铁甲舰集群已经向自己冲过来了,再不停船。继续向前走的话,双方距离就太近了,不利于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
当然,停船的命令并不是李永吉发出的,而是莫海文发出的,因为莫海文才是这支舰队的提督,而李永吉只是远征军的总司令官。
虽然连舰队的舰船也都是出自李永吉之手。但李永吉平时很少参与海军的训练,所以虽然理论一箩筐。但实战素养却没法跟莫海文相比,因此舰队都是听莫海文的命令。
这也是李永吉亲自制定的命令,那就是一旦陆军在船上,不管陆军的官多大。此时也要听舰长或者提督的话。因此,在水上的时候,舰长或者舰队司令的话,就是最高的命令。
所以说,在发现对面的合众国铁甲舰已经向自己冲来,莫海文及时让舰队停船,然后以常熟号打头,略微横过身,以打斜的船舷面对前方。后面依次是太仓号与嘉定号,最后面的是李永吉所在的昆山号。
这个类似长蛇阵的阵型,是之前就布置好的。把昆山号放最后,自然也是为了安全,而在昆山号之后,就是那一票的木质运兵船与补给船了。
由于都有无线电通信,所以前面说停船,后面立刻就得到通知。停船的速度要快很多,而因为阵型的缘故。当第一艘常熟号开始停船打横的时候,后面的三艘护卫舰也都跟着做相同的动作,也就是斜着打横。
之所以斜着打横面对前方,是为了在尽量减少己方受创面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
要知道,江湖级护卫舰的火炮布置,是前后都有的,身子打横,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同时让船头与船尾的炮火攻击敌人。
同时,因为江湖级护卫舰的火炮都是旋转炮塔,因此能够提供很大的攻击角度,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略微侧身,而不是完全打横过来,这样既不影响自己的火力发挥,减少了被攻击的面积,同时也可以更加的机动灵活。
当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特混舰队第一支队的炮火出奇的强大,因此莫海文不打算让部队在机动中作战,只打算让所有战舰下锚停稳,安心做火力平台。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机动射击的话,会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哪怕自己的火炮射速更高,还有炮瞄雷达也是一样。
火炮射击的精度问题,受很多因素影响,稍微一个晃动,都会严重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更不用说在航行中射击了。
因此,中华帝国海军的射击训练,大都是讲求停船射击,机动中射击的训练很少,换言之,追求稳准狠。
在这个时代,海战一般不是这么玩的,大都是在双方的机动中开炮射击。之所以会变成这样的战术,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舰炮精度都差的离谱,双方距离一旦超过五百米,打一百发炮弹能命中一发就是烧高香了,一旦超过一千米,一千发炮弹能击中一发就是命运之神眷顾了。
所以,正由于精度都差,如果不想近距离交火,那就只有在运动中射击,不期望命中率多高,只期望不被命中的几率增加。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除非是我方优势太大,或者对地进行支援攻击,否则一般是不会老老实实停船开炮的,那样会增加被击中的几率。
不过这显然不在中国海军的考虑之内,尤其是不在这四艘江湖级护卫舰官兵的考虑之内。
这一段的河道狭窄,最多能同时容纳四艘船同时航行,本身就减少了腾挪空间,因此与其机动躲避,真不如停下来增加火炮多命中精度。
江湖级护卫舰的火炮都是现代火炮,射速高,火力猛,精准度高,尤其是加装了新一代的炮瞄设备,可以通过雷达与激光测距,再加上计算机系统计算射击诸元,还有自动填弹设备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炮手只需要对准目标,然后等计算机告诉自己准备就绪的时候,按钮开火就可以了。
另外,四艘江湖级护卫舰拥有强大的通联能力,可以实施数据共享,一旦前方发现目标,后方的船就算无法直接目视前方目标,也可以通过曲射的方法攻击目标,以增加火力密度的方式来提高命中。
因此,虽然提前离对方六公里就停船备战,但实际上对面开来的铁甲舰集群,已经在特混舰队第一支队的有效火力范围内了!
换言之,特混舰队由于拥有现代设备,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就等着利用自己科技差的强大优势,去猎杀前方的猎物了。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二九八章 一艘船也不放过()
ps:看《时空走私1859》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就在特混舰队第一支队全体停船,并开始做战争准备的时候,来自维克斯堡方向的美利坚合众国的铁甲舰队,还在冒着黑烟,借助顺流而下的优势,气势汹汹的凶猛冲来。
这支舰队的总数不少,一共有16艘战舰,且全部都是铁甲舰,因此叫这支舰队为铁甲舰队,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在这个时代,铁甲舰这种武器才刚刚开始发展,各国还都在摸索阶段,技术都不算成熟,如果不算中国这个特例,那么要论铁甲舰的技术含量的话,就只能是首推英国与法国了。
铁甲舰其实最早是由法国炮术专家贝桑将军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面对破甲炮弹的水平射击,可以考虑在战列舰上覆盖一层180……200毫米的铁装甲,这也是铁甲舰名字的由来。
不过,当时的蒸汽机还不成熟,所有的大型船舶都离不开风帆或者人力,在没有新型强大动力的时候,这种铁甲舰也就只能当技术储备,并不具备实战能力。
再后来,到了1849年,当蒸汽机动力能够有效的运用到轮船上之后,第一艘风帆加蒸汽辅助动力的铁甲舰也就诞生了。而第一个制造出这种战舰的,依然是法国,名字就叫拿破仑号。这艘船。因为具备了实战能力,而且战力不俗,也被称之为蒸汽铁甲舰的先驱。
后来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铁甲舰的作战能力被实战所认可,那种强大的防御力与攻击力,让诸多风帆战舰束手无策,这也加强了各国发展铁甲舰的意图。
但是很显然。铁甲舰不是谁想发展就能发展的,必须有强大的工业跟科技底蕴才行。小国,或者说科技与工业能力不够的国家,是很难跟上脚步的。
1859年,法国最先建造了排水量5630吨的“光荣”号战列舰。紧随其后的1860年,英国也建造了排水量9137吨的“勇士”号,建造出来之后,这两艘战舰也被誉为是世界最强大的两艘战舰。
这两艘战舰,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的钢铁战舰,依旧是木质为骨,外敷铁甲而已,换言之,船骨还是木头。只不过期间加了点钢铁加固而已,只能算是铁壳蒸汽战舰。
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不是说英法两国墨守成规。不知道纯钢铁战舰的好处,而是材料技术不允许。
在这个时代,除了中国外,世界范围内的炼钢技术还没有决定性的突破,比如平炉炼钢,就还没有诞生出来。只有坩埚炼钢法,最多是冶炼过程往里面加一些经过高温加热的空气罢了。
可想而知。这种方法冶炼出的钢铁,虽然也可以勉强称之为钢,但性能也就比铸铁好一些罢了,产量少不说,一般还比较脆,不可能当舰船的龙骨。
要知道,船舶的龙骨由于性质使然,不但要足够坚固,还要有一定的韧性才可以,如果只是单纯的硬脆,一个海浪打来,很可能就会散架,更不用说生锈的问题还无法完全解决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