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尘-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之际,小棒儿弯腰捡起自己的大刀,递了过来,托钵僧一接过来,当时无奈叹息:

    原来这把刀,看起来又厚又重,其实入手极轻。说白了,就是木头做的,花银子上了漆,漆得跟真的似的罢了!

    托钵僧此时,情知自己的儿子果然是没什么本事,无奈而取下策,走了这种道路,心中暗思:我今生既对不住他的娘,也对不住这个儿子。虽说我身入佛门,可是总得看顾他呀。

    想到这里,托钵僧道:“小棒儿,你住在哪里?”

    “阿爸,我就住在这黑松林中一个破土庙里。”

    于是父子二人进了松林,往破土庙来,到了跟前,果然土庙极破,唯余四壁,上面还有两根檩子,横担着几根短横木,短横木上放点儿草,分明是新放上去不久的,遮盖着下面一尊破土地像。土地公塑像边是个草窝,这就是小棒儿的宿处了。

    托钵僧叹了口气,说道:“看来也没什么收拾的,你跟我走罢。”

    小棒儿却屈身向那土地像下,摸了一会儿,托钵僧看时,却见儿子摸出了近一两碎银子,递了过来。

    托钵僧道:“你自己装着吧。”

    小棒儿听了,就收了银子问道:“阿爸,我跟你去哪里?”

    托钵僧道:“去弄银子,好给你回家去过日子呀!”

    小棒儿听得莫名其妙,却也不多问,拿了破包袱就跟托钵僧出了黑松林。

    父子二人一路边走边说话。小棒儿道:“阿爸,现在兵荒马乱的,你怎么弄银子给我回家过日子啊?”

    托钵僧道:“这个你别问,到时候你自然就明白了。只是你身子这么单薄,我这个钵呢,托在手中,就能让人感到舒服,要不你先跟我一段时间,托托我这钵,也好把身体养养。”

    原来托钵僧只所以现在能这么厉害,全仗着这个钵。这钵托在手中,就让人心舒体泰,托得久了,身体素质明显大大提升。

    刘玉米出家之前,本就做过营兵,也学过营兵拳脚刀法。过去武艺一般,如今身体大不相同,能倒拽九牛,空手打虎,使一把一百零八斤厚背单刀,而且行走江湖之上,又学得了内家太上感应经功夫,禅宗金刚拳法,此时的托钵僧,只怕在当世不数第一也数第二!

    说话之际,托钵僧递过钵来,小棒儿听了阿爸的话,当时就接过来,也学他阿爸托钵僧的样子,将钵托在手中:果然,只走了数十步路后,小棒儿就觉得心舒体泰,自是十分惊奇。

    父子两个,说话之间来到陆九公大营外,早已有人报告陆九公与常思琛,说是有个托钵僧人与一个年轻人在大营外求见。

    常思琛向陆九公道:“这僧人必是托钵僧明尘大师,那年轻人却不知是谁。”

    陆九公道:“管他是谁,明尘大师到了,那大刀常胜就活到头了!”于是,陆九公安排迎接托钵僧父子。

    先不说这边托钵僧父子进了陆九公大营。

    回过头来再说李诗剑当日冲出平安州城,回到自家,第二天,兄弟二人前往后山李家老族长居处赶来,果然见得李氏祠堂前,好大一片打麦场上,足足有三千兵。

    只是,这三千人马中,有的盔甲明亮,手执刀盾,有的却是庄稼汉装束,手中所执兵器,那是掏粪的粪勺,挑草的铁叉,更有拿着个锅盖子当作盾牌的!这也是让李诗剑兄弟两个看得啊,那就叫“我也是醉了”!

    李诗剑兄弟二人一问之下,才知道,那有装备的,正是李姓族中从平安州或东八州逃回来的做营兵的子弟,这部分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那没有装备的,便是李家从本族中临时挑出来保护家族的族人了。

    此时,李家族中,那老族长与大小李村的小族长们都在,李诗剑兄弟二人骑马而来,老族长一见就觉得熟悉:

    这兄弟俩怎么都像我昨天去南小李村,在李家大山山顶上时所见的那骑马东去的人呢?我昨天只见着了他家老二李诗君,莫非我昨天所见那骑马东去的就是李诗剑?

    不多时,李诗剑与诗君兄弟二人来到面前,跳下马来,向李家老族长施礼参拜。见礼毕,李诗君道:

    “族长爷爷,昨天你去俺家,没见着我大哥,跟你说呀,好教你高兴,我大哥昨天单人独骑闯平安州城,杀了个三进三出呢,厉害吧?!”

    “什么?”李家老族长听了,只觉得这太也天方夜谭了!别的大小李村族长听了也都不信。

    李运航道:“诗君呀,你三叔我也听老族长说了你们兄弟,你可不能吹牛皮呀,虽然吹牛皮不上税,可是咱们这是保家来着的,玩笑不得呀。”

    李诗君听了,就笑道:“三叔,侄儿我也听说了,人家都管你叫‘鬼点子’,听这个外号,就知道您老精明,可是三叔,您看,我和我哥像吹牛的人吗?”

    李运航被李诗君这几句话挤兑过后,就讪讪地说道:“二老侄,三叔我这是提醒你们重视呢。呵呵。”

    李诗君四下一看,就见大场边上放着几个石锁,小的也有八十斤,大的足有二百斤。

    李诗君有心镇伏众人,当即走过去,对李诗剑喊道:“哥!接住了啊!”

    众人纷纷转过头来看李诗君,只见他抬脚就踢,一脚将最重的石锁踢起,接着身子腾空,使了个二踢脚,一声大喝时,众人就见那石锁凌空飞来,其势惊人!

    这边李诗剑早已明白弟弟之意,这不就是要“纱布揩屁股——露一手”来镇住众人吗?

    于是李诗剑当时也是大喝一声,也是腾空跃起,迎着飞来的石锁,也是一脚,就见这石锁“呜”地一声,倒飞回来,往李诗君这边飞来!这石锁被这兄弟二人两下踢过,势头更惊人了!

    一转眼,石锁在他兄弟二人脚下忽去忽来就是了十来个来回!

    众人见了都暗惊:这石锁足有二百斤,力气小点儿的,都不见得能举起来,却被他兄弟二人像踢毽子一般踢着玩!

    老族长与李运航都道:“行了行了!大家伙儿都见识了你兄弟的本事啦!”

    自此,三千李家军,全都认同全都服气,老族长当时就宣布三千军马由李诗剑兄弟统领,由李运航作军情参议。

    李家军练兵三日,平安州无人来攻,第四日晚上,练兵完毕,李诗剑兄弟与李运航商议军情。

    李诗剑道:“四天来平安州方面没有动静,却是那陈志元军队攻打安顺州去了。我想趁虚夺下平安州。”

第12章 诗剑夜取平安州() 
诗曰:

    百花开见春意浓,一叶落兆秋深冷。

    倜傥者怀倜傥志,非常人建非常功。

    能识时务能征战,敢占先机敢驰骋。

    老人难有新眼光,少年偏能夺大城。

    李诗剑提出攻打平安州之后,李运航道:“我们训练不足,装备也不行,就算他们大军出城了,城中必然也会留兵防守,我们怎么可能夺城成功呢?”

    李诗剑道:“三叔,陈志元他有失计较,平安州下辖六县,他不稳定自己根基,立足未稳,反而去攻打陆九公之安顺州;

    现在城中仅有一标人马,两千五百人守城,这正是我们夺取平安州的最佳时机呀!”

    李运航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情况的啊?”

    李诗剑道:“三叔,四天练兵,我首先抓的是斥候训练,斥候是军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啊!陈志元部兵与平安州的情况,我已经尽知了。”

    李运航道:“莫非你早有攻打平安州城这个想法?”

    李诗剑笑道:“三叔,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否则,等到他们打过来,我们三千多人马,要守这百里方圆的李家大山,哪里能守得完全?”

    李运航未及开口,李诗君也说道:“三叔,我也认为夺占平安州是可以成功的。”

    说到这里,李诗君索性恣意而言:“而且据我看呢,若是夺了平安州作根基,凭我哥的本事,我们也能参与逐鹿天下哟!”

    李运航听了,大惊道:“不可,那是造反,会灭族的!”

    李诗君听了,笑道:“三叔,侄子跟您打个赌,若是我兄弟二人打不下平安州,我们就守在李家大山,只管保家;更别说那夺取天下的事情,想都不待想的。

    若是能打下也能守住平安州,那么就依我提议,支持我哥为王,争夺天下,赌不赌?”

    李运航道:“不赌,不赌!这种事情,岂能打赌?”

    李诗君道:“三叔,你可知当今天下大势?大同汗皇昏庸,四大柱公中只有南庭柱公忠心为国,却被贬死!另三柱公各拥兵自重,皆有反叛之心。而朝廷百官与三柱公各结党徒,又相互争权。

    就以我老师为例,人称京都大儒,讲武论勇,说文辩道,无不为当世一流,然而却不得不辞官避祸,远离京城,隐居北海之滨大都山。

    再如,目前东庭柱公拥兵不进,安坐清流关,养寇自重,这分明是反形已露。而东八州加上流民所占另外四州,天下一十二州不再是大同汗国江山。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同汗国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各级大小官员依旧是贪腐成风,无一人愿思进取。致令天下人心思变,眼看着英雄豪杰,纷纷乘势而起,我们岂能甘居人后?”

    李运航听了,心中暗道:我得赶紧找老族长商量,想来也只有他才能阻止这两个小家伙的疯狂!

    于是李运航道:“现在天不早了,我也得休息了。明天我回去跟老族长商量商量这个事情再作决定,两位侄子,你们看如何?”

    李诗剑道:“三叔请自便。”

    于是李运航出了军帐,连夜急忙往老族长家来。

    李运航走后,李诗君道:“哥,你看到没有?三叔他是不敢也不相信我们能打下平安州呀!哥,你说句话,要是打下平安州,我支持你争夺天下,你干不干?”

    李诗剑笑道:“弟弟,你这么支持我,我这做哥的,难道连想也不敢想吗?一个字,干!”

    李诗君笑道:“什么时候行动?”

    李诗剑笑道:“若是等到三叔跟老族长报告过了,这事情就不好弄了。何况兵贵神速,攻敌不备,出敌不意才是上策。我的意思是今夜时机正好,现在就出兵!”

    李诗君笑道:“好!此时将近夜半,我们赶到后,正是城中睡大觉的时候!”

    兄弟二人相视而笑。

    却说李运航,匆匆赶来,半夜里敲开老族长家的门,连呼“大事不好!”

    老族长惊讶道:“运航,半夜三更的,能有什么事让你这么惊慌?”

    李运航道:“伯父,诗剑诗君那俩小子,胆大包天啊,要打平安州,还想造反夺天下哩!”

    老族长听了,惊道:“竟有这种狂妄想法,不怕灭族吗?!他们两个小龟孙子人呢?”

    “正在军帐中商量着呢!”

    “那我们现在就去,我得去狠狠痛骂这两个小龟孙子一顿!”

    于是乎,不顾半夜辛苦,老族长就与李运航匆匆赶来。不料到了军帐一看,没人!赶紧询问守卫,都说是他兄弟两个,拉了五百人马,说是出去进行夜间训练呢!

    两位族长听了,当时都傻眼儿:拉出去进行夜间训练?这时候天都半夜了,能训练什么?八成是打那平安州去了!五百人就想打平安州,疯了吗?!

    于是,老族长赶紧带叫了几个家族私兵,就要往平安州方向追赶过来,要看看李诗剑兄弟两个,拉了五百兵出来是训练呢还是打平安州。当然喽,劝回,才是真正目的。

    李运航道:“伯父,若他们真的打起来了,您这么去,不等于是送死吗?依我说,多带人马才是!”

    于是老族长与李运航连夜带来两千人往平安州来,一路上东张西望,却总也瞧不见李诗剑兄弟与那五百人马。

    话说李诗剑当时决定出兵攻打平安州,李诗君自然同意,兄弟俩一合计,就领五百能战之人马,只说拉出去训练,就往平安州来。

    看看到了平安州城北门,李诗剑命令道:“今夜我们训练的内容是偷袭夺城,任何人不得抗命!”

    李诗君当即调了三十人与自己爬城墙上城门望楼,要偷偷打开城门。

    平安州城中守兵,都道是天王陈志元率领大军前去攻打安顺州,平安州无人来攻,正好可以伸长腿睡大觉呢,万万料想不到西边一个村镇中竟会有人大胆来夺城!

    李诗君三十人爬上城来,城中都没有发现,只是来到望楼跟前时,才有一个兵发现。然而李诗君早有准备,只一箭射去,正中那兵咽喉!于是乎连一声也发不出,那兵就倒下了。

    李诗君等众人无声无息摸进望楼,悄然干掉城门望楼上的数名守卫之兵,然后,三十人中,有数人摇动那辘轳,轧轧声里,门闸上升。

    李诗剑领着众兵一拥入城!

    城门守军,都在营帐之中,安安静静地,当然都是躺下睡觉了的,就有那做梦的,也是梦不到敌人已经摸到各帐外了!

    李诗剑与李诗君兄弟两个,一个带人守在各帐外,一个带人来捉那一统之长。

    那守北门的统将,正在帐中,与部下抓来的什么人在寻欢作乐,哪里料到小命难保?这一回,早做了李诗君剑下亡魂!

    李诗君提了那统将人头,回来与李诗剑会合,领五百兵杀入各帐中,不多时解决战斗,这边数帐之兵,睡梦中醒来,就做了俘虏!

    这兄弟二人,将俘虏集中在一帐之内,留下百人看押;李诗剑与李诗君兄弟两个则是领四百人马,继续衔枚而走,直扑州衙!不多时赶到,悄然无声地杀了进去。

    却说陈志元留下的守城将领,名叫纪小虎。此时纪小虎也没想到会有人杀进来,此时正在灯前饮酒,相陪有美,也是熏熏然而醉。

    李诗剑杀进来后,也惊动了此人,然而洒醉之际,此人不及作出反应,李诗剑的大剑已经压上肩头,低喝道:“你是要死还是要活?”

    这人大惊之下,身上汗出,酒倒醒了几分,当时就说道:“小人愿意投降!”

    李诗剑道:“愿意投降,就传召四门大小统将,只说有紧急军情,火速前来开会,至于北门那边就不必了!”

    纪小虎连声道:“遵命!小人遵命!”

    于是纪小虎传令,不多时这些统将到来,那都是自投罗网!

    李诗剑让人看押了这些将领,训话道:“你们听清楚了,你们那陈天王,去打那陆九公,分明是你们顺义军自相残杀,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这只能说明,你们的首领没有眼光没有远见!

    你们想想,跟着这种没有远见的首领,总有一天,是要被人剿灭的!那时下场如何?你们想想吧!

    依我说,乖乖投降李某,李某保你们将来建功立业,封侯做相,享受荣华富贵!”

    这些俘虏,早已认出训话之人就是数日前独闯本城,杀了个三进三出的小煞星,自然都心中惊惧,又何况此时都做了俘虏呢。

    这些人也见机,心说别管将来能不能享受荣华富贵,现在先保住性命再说。保不住性命,还讲什么将来?

    于是,这些人都道是:愿意投降,从此追随小大王!

    这些人投降了,李诗剑就分一半将领,随李诗君,自东门而南门,自南门到西门,一处一处地去招呼他们那些部下投降。

    于是李诗剑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平安州城。清点降兵,共两千四百七十二人,实为陈志元走时所留下的五统人马。

    大同汗国军队战斗编制,分营、标、统、佰、什(伍)五级,其中一统五百人,五统为一标,李诗剑任命李诗君为将,就命纪小虎为副将,统领这一标人马。

    此时,天色已明。

    李家老族长与李运航率领两千人,将近平安州北门,老族长道;“运航,这一路也没见到他们,再往前走就到人家平安州城啦,怎么办?”

    李运航道:“伯父,我们撤吧。平安州里没有一点儿动静,看来他们必不是来攻城的——我估计,他兄弟俩也许就是属于那种年少轻狂,少年人,爱吹大气儿,有些轻狂罢了。”

    这边老族长与李运航率领了两千人就掉头往回走之际,忽然有李家子弟惊叫道:

    “州城北门打开了!敌人出城追来啦!”

    老族长听了,大惊失色,向李运航道:“运航,这可怎么办呢?我可不会领兵打仗啊!”

    李运航也苦笑:“伯父,小侄虽然平时能出个主意什么的,可是现在这个当口,我也没招可想啊!”

    恰恰无计可施之际,又听众人再次大呼,不过,惊讶是没有的,兴奋是明显的!

    ——老族长闻声抬头再看时,那奔驰而来的,可不正是李诗君么!

    就听李诗君喊道:“族长祖爷、运航叔,你们来了平安州,怎么又要走啊!”

    李运航见了,料定李诗剑兄弟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