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尘-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伏立明早已后退,令左右亲卫往前拥堵李诗剑。于是,这人肉城墙,越来越厚。

    李诗剑刚刚数息之间战败四将,声威逼人。大喝道:“你们都要这样送死吗?”

    人肉城墙,在这一喝之后,略有松动。李诗剑趁机再往前冲,一时间,血染征袍!

    李诗剑见人墙犹在,当即思得一计——

    李诗剑见伏立明所乘骑之马是上品好马,只在人堆里打转,不能驰骤,就借马往前冲之势,把大将往地面一拄,当作撑竿,人却是腾空飞起,越过人墙,要落到伏立明马背上。

    伏立明听得众军惊呼,回头一看,就见李诗剑如大鹰似流星,向自己一人一骑急飞而至!

    此时中军车轮圆阵已乱,伏立明一见情况不妙,就要逃走,然而在大军圆阵之中,又能逃到哪里?

    伏立明马上加鞭,却无法远避,只好原地绕圈子。李诗剑落下来时,恰恰就落在伏立明马屁股后面。

    李诗剑一见没能落到马背上,抬手一把抓住马尾巴,向前一纵身,跃上了马背,正好把伏立明抱在怀中。

    一般武将在这种情况下,都难逃被李诗剑生擒的结局,伏立明只是个文官,哪里有反抗之力?李诗剑左臂用力,就将伏立明挟住,右手挥枪横扫,将靠近自己的敌兵扫开,大喝道:

    “伏立明已经就擒,尔等还不快快投降!”

    这车轮阵失了轴,当时就乱了套数,李诗剑之兵一拥而上,伏立明诸军大乱,投降者是那么地多,逃脱的是没有几个!

    此时,伏立明所领这支军队,已经运动到了三十里堡西五里多了,可见此阵的确不凡。

    ——这边李诗剑大胜,那边灰县城中,杨清才已经胜了太平军,与守军王汉马铭汇合,进入了灰县城中。

    宋义、文子明、卫信、杨荣四将,派人将失利之情报给李诗剑,李诗剑听了,留下高远、秦远二将,押送俘虏回黄州,交给燕君平整顿;

    又令亲卫统将缪辉、李诗龙二人,着意看押伏立明与杨清才家眷,跟随大军往灰县来;

    李诗剑自己,亲自率领大军,急忙出发,先往灰县急行。

    却说杨清才到了灰县城中,与王汉、马铭二将共同抵抗城外太平军攻击。

    杨清才正在城门望楼上指挥作战,突然有探马来报:

    左军参议伏军师所率领的中后二军都陷入了包围,全军溃败投降,军师伏参议本人也被李诗剑生擒了!

    杨清才听了,大惊失色,叹道:“倒马州一败失了贾参议,如今又失了伏参议!我如今竟是左膀右臂皆失!老天啊老天,这不是要杀我杨清才吗?”

    杨清才此时六神无主:究竟是投奔杜怀彪呢还是跟李诗剑拼死到底呢?

    杨清才迟疑不决之际,只见远方尘土飞扬,不多时,就见黑压压一片都是人头,再看去,李诗剑大军已经包围了灰县!

    李诗剑大军围定灰县,就下令鸣金收兵。宋义与文子明都来请罪。

    李诗剑道:“你们不听我号令,擅自进击灰县,乱了我的计划。须知你们插在灰县与黄州之间不动,那杨清才就不敢弃黄州而逃!”

    宋义道:“我主汗皇,此事错在末将,当时末将意图速战速胜,拿下灰县,截断杨清才后路,不想是末将轻敌了,那王汉与马铭守得十分严密——与文军师全无干系。请我主汗皇治罪!”

    李诗剑道:“此事你我都有过失。你虽是有过,却也是因为我战前没有把作战意图完全告知你们。

    这一仗打下来,我军围困了杨清才于灰县,不出数日就可以全胜,但今天一战,胜也并不可喜:

    自三十里堡到这灰县,一路上鲜血浴地,死尸相枕。敌我双方,伤亡总数,只怕是不下于三万。

    虽然伤亡的多是杨清才之兵,但这些人,战后若是能活下来,也不过是回家种地,做我太平汗国的百姓罢了。

    况且目前国家四分五裂,到处开战,百姓遭殃,许多村庄,都是十室九空呀,没有人口,哪里还有什么江山社稷、太平盛世?我还想着,下一步,我太平汗国辖境内,要鼓励生育,以增加人口呢!

    ——宋将军,希望你明白这个道理,今后作战,务心在意!”

    宋义与文子明听了,都道:“我主汗皇又要取胜,又要减少杀戮,真是仁慈啊!我们知错了也受教了!”

    帐下众将也都道:“我主汗皇,仁心仁术,不愿杀戮,万民之福!”

    李诗剑笑道:“诸位,三军斗于野,混乱相攻,就算取胜,伤亡也大,能多用计时多用计,能少杀戮时少杀戮,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

    李诗剑这一番话,本就是为着让众将明白。此时众将听了,都是低头思考,怎样才能既打下灰县,又把减少伤亡到最小。听汗皇意思,连敌兵的伤亡都要让他尽可能地少呀,这可不是难为死人了也么哥嘛!

    李诗剑笑道:“诸位都能努力思考如何用计,这是一个好事啊!”

    说到这里,李诗剑向卫兵命令道:“把杨清才家眷与军师伏立明给我押入大帐来!”

    卫兵答了一声“是!”就去传令,不一会儿,杨清才家眷并伏立明都被押到。

    杨清才家眷,共有其老母、一妻一妾,二子三女,共八人,其子女中,岁数大点儿的三个多是杨清才正妻所生,最大的二十岁,岁数小点儿几个的是杨清才之妾所生,最小的才五岁。

    这一家八口被押上来时,都道是死期到了,一个个惨不忍睹。就连那五岁小儿,尚不知世事,也是一脸畏惧,惊慌啼哭,还边哭边喊:“阿妈,我不想死!”

    李诗剑道:“给杨清才家眷人等松绑!”

    于是自有卫兵为杨家人松绑。李诗剑又道:“李诗龙何在?”

    李诗龙赶紧出列道:“我主汗皇,末将在此!”

    李诗剑道:“你安排人,伺候杨清才家人先去洗浴,再安排他们吃饭。”

    李诗龙道:“我主汗皇,我军将士死拼血杀,汗皇您是亲自冲阵,破了敌阵,才抓住了他们,我军将士不知有多少人死于三十里堡一战,为何汗皇如此优待他们?末将纵然听从这条命令,心里却也不服!”

    李诗剑道:“我也知这一战我军伤亡不小,但是他们,不过是老弱妇孺,将来也都是我太平汗国子民——何况优待他们,更有利于让杨清才认可我们,投降我们,减少作战伤亡啊!”

    李诗龙这才没了言语,带了杨清才家眷去作安排去了。

    李诗剑又向伏立明道:“伏参议,当日在山谷路上,贾谋远参军宁可自杀,也不投降,他的死,实令我李诗剑遗憾。

    若是他不死,将来我太平汗国治理天下之际,难道不需要他那样的人才吗?伏参议,你投降吧!”

    伏立明道:“贾参议是我伏立明的榜样!他能忠于天王,宁死不降,难道我伏立明就是贪生怕死之人?太平汗皇,你虽是仁心仁德,但是,伏立明不降,请速斩伏某人头吧!”

    李诗剑笑道:“人生一世,谁没有一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伏参议一心求死,无非是忠于杨清才罢了。然而这只是忠于一姓一氏,并非忠于天下万民。如此说来,不过是愚忠小信而已!伏参议自己可以不降,但是却可以为我军劝降杨清才嘛!”

    伏立明听了,怒道:“休想!”

    李诗剑听了,笑道:“伏参议既然不肯,那么我们也只有明天再商量了。来人啊,把伏参议带下去。”

    于是自有人把伏立明押了下去。李诗剑安排诸将任务完毕,留燕君平与文子明一起商量军机。

    文子明因为攻打灰县之事,心中惭愧,此时极力向李诗剑献夺城之计。

    李诗剑道:“文军师,燕军师,杨清才这回的确是跑不了他了。只是,我们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文军师,你的计策不是不好,可是我想逼降李清才。”

    第二天,李诗剑吩咐军中备数辆小车,令杨清才之家眷,分坐各车。又令人提伏立明上帐,再问一次曰“伏参议投降不投降”,伏立明当然回答说“不降”;于是李诗剑着人将伏立明五花大绑,塞入囚车,就领兵出营,直到灰县城下,喊杨清才答话。

    杨清才来到城上,就听李诗剑说道:“杨清才,目前你的败兵顶多不过一万五千人,我大军围城,实有八万,我北征军元帅领数万大军,也将赶到,你已经没有出路了,你降是不降?”

    杨清才听了,恨道:“李诗剑,都是因为你!否则,我杨某人本也可以做一国汗皇,今日岂能降你?”

    李诗剑听了,哈哈大笑:“杨清才,如今各方,无不立汗国,称汗皇,只有你不是,这是为何?

    杨清才,你内心深处,实是怕自立为汗皇之后,一旦兵败,便无处容身,所以,你暗暗留着一条后路,那就是不做汗皇,就可以投降杜怀彪,是不是?”

    李诗剑这么一说,未见杨清才的反应,却是身边的伏立明,人在囚车之中,却不由得偷偷地叹了一口气。原来,伏立明早已识得了杨清才这个心思。

    杨清才道:“李诗剑,我杨清才做不做汗皇,是我自己的选择,与你有什么关系?今天,我杨清才虽然被困,但要我投降,却是门儿也没有!”

    李诗剑听了,哈哈大笑:“来人,将车子推过来!”

    杨清才在城上,不明白李诗剑推什么车,又想做什么。不久,但见二小兵推过一车,将车帘掀开,杨清才一见,就见车中所坐之人正是自己老母!

    杨清才见了这等情形,不由得嘶叫道:“李诗剑,你好无耻,竟然拿我的老母来要挟我!”

    李诗剑笑道:“杨清才,我便是要挟你又怎么了?谁叫你护不住自己的老母,被我俘虏了呢?”

    说话之间,李诗剑一挥手,那两个兵放下车帘,推了车子就走。杨清才的老母正想跟儿子说话,然而,车子已经被推走了,杨清才听不清他母亲说些什么,只道是自己不降,老母性命难保。

    杨清才急得流泪,却见李诗剑一挥手,又有数辆车依次推来然后推走。最后一车,车上坐的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见了杨清才,大喊“阿爸救我!”

    杨清才在城上,急得抽剑自杀。却被两边亲卫抱住,救了下来。

    然而城下的李诗剑却简直就如同没有人性的禽兽,又指着囚车向杨清才道:

    “杨清才,你投降,伏立明与你的家人便可以不死,你不投降,我李诗剑便要一天一个地杀了他们!”

    偏偏此时,伏立明向城上喊道:“天王,伏立明绝不投降!请天王相信我!”

    李诗剑哈哈大笑,不理睬伏立明,只向杨清才说道:“杨清才,你刚刚不是要自杀么?你为何还不速速自杀?你不死,满城之兵都要陪你送死,你若自杀了,也只不过是死你一人罢了,满城性命却都可保全!”

    杨清才听了,又气又恼又羞又恨,当时就两眼一翻,倒了下去!竟然是被李诗剑给气晕了!

第44章 徐文虎议分三军() 
诗曰:

    当时恨怒难名状,便作死人倒尘埃。

    心冷冷对逼降计,自伤伤感时运衰。

    东风细细岸柳绿,日暖融融河冰开。

    诗剑恩情可化雨,清才铁心转释怀。

    当时城墙之上,杨清才气晕了,城上的王汉、马铭也都吓了一跳,赶紧让人来救。城下李诗剑却道: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你们的主将经不得气啊,这修心养性功夫还不行噢!

    城上之人听好了,既然杨清才气晕了,我李诗剑绝对不趁机占你们的便宜!但是我要明确告诉你们,今夜我将来偷袭夺城!”

    于是李诗剑收军回营。

    却说灰县城中,杨清才被王汉马铭救醒过来,见自己已在灰县县衙中了,就问道:“二位将军,战况怎么样了?”

    王汉马铭二将道:“天王,李诗剑说了:‘我李诗剑绝对不趁机占你们的便宜!但是我要明确告诉你们,今夜我将来偷袭夺城!’他竟然明告我们知道,说要来偷袭夺城呢!”

    杨清才听了,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李诗剑,极会用兵,又极爱夜战偷袭,我们加强防备吧。”

    王汉马铭二将自然是领兵守城,紧紧张张地守了一夜,李诗剑军连一个人影子也没到城下。

    第二天天一亮,两将刚刚下了城要歇一口气,就听得城外李诗剑营中号炮连天,两将赶紧再上城墙,往对面看时,只见李诗剑率领人马出营,又喊让杨清才上城答话。

    王汉马铭听了,留下王汉守城,马铭回来报告。

    杨清才昨天被气了个半死,听说李诗剑又嘁自己上城答话,就说道:“马将军,本王今天病了,就不上城见他李诗剑了。”

    马铭听了,匆匆而去。不过多大一会儿,又回来报告道:“李诗剑令老夫人在城下喊话,要天王上城答话。”

    杨清才听了马铭报告说老母亲唤自己上城答话,不得不含羞忍耻满怀悲痛地来到城上,却只见八辆车子一溜儿地被推走了。

    就见李诗剑向自己喊话道:“杨清才,你降是不降?你若不降,我就要先杀了伏立明了!”

    杨清才看向伏立明时,只见他今天不是五花大绑地塞在囚车之中,却是骑在马上,低头不语。

    原来,李诗剑让人将伏立明背后绑了一根弯铁角,逼得伏立明不能不低头;李诗剑又令人将伏立明口中塞了木塞,令他不能说话。又派李诗龙带着一个统将,一左一右扶定伏立明,就如护卫一般,其实是让他不能乱动罢了。

    城上的杨清才,毕竟离得远,只能看见伏立明低头不语,却看不见伏立明背后的异样情形,于是杨清才不由地觉得,伏立明现在跟昨天表现大不相同——莫非是心思变了,要投降太平军了,不好意思抬头跟我说话了?

    杨清才心中狐疑,心中又暗想:如今我杨某将败,伏参议他落入敌手,真要是投降那也就由他投降吧。唉!

    然而杨清才毕竟是忍不住地向伏立明叫道:“伏参议,你受苦了!”

    谁知伏立明并不言语,只似在马上挣扎。杨清才不明其意,还要再问,就见伏立明连人加坐骑被那太平军两员将领扶着离去了!

    杨清才见了,心中不由得一痛。

    李诗剑却恰恰在此时向城上喊道:“杨清才,我大军十万围城,你灰县城中才一万多人马,你无论如何是翻不了天的了!

    我李诗剑明确告诉你,你不是喜欢谋略吗?我要跟你比比耐心,斗斗智谋!或早或晚,我拿下你灰县,只用夜战偷袭夺城!你记好了,我今夜必来,你可要小心,守住了啊!”

    杨清才无话可答,垂头无语;就见太平军中,锣声一阵响亮,李诗剑又收兵回营了。

    灰县守军,昨夜紧张了一夜,今夜又紧张起来,然而,李诗剑仍然未出一兵。

    杨清才连气加累,又没有能帮忙谋划的人,不知不觉地是真正病倒了!

    然而第三天天亮后,城外号炮响起,不大一会儿,又有卫兵来报告杨清才曰“老夫人在城下,喊天王上城答话。”

    杨清才无奈登上城来,却见只有八辆车子一溜儿地被推走了,没见伏立明出现。

    杨清才不由得失声叫道:“伏参议呢?伏参议在哪儿?”

    李诗剑道:“你想想呢?他是不会再来见你的喽!”

    杨清才愤懑无语。李诗剑收兵,临走又撂下一句:今夜我必来偷袭夺城!

    城中军心本已不稳,杨清才又病了,王汉马铭二将不由得提心吊胆的。

    杨清才病怏怏地回到城中,王汉马铭前来询问对敌之策,以及今夜如何防守。杨清才令夜里继续加强防守。

    二将得令后都道:“伏参议可能是被李诗剑杀了,或者是投降了?”

    杨清才怒道:“伏参议是不会投降的,必然是被李诗剑这小贼给杀害了!”

    于是当夜灰县城中守军,又是忙活了一夜,仍然是不见太平军一个兵来偷袭。

    到第四天天一亮,李诗剑大军又是放出号炮,又来城下,只叫杨清才上城答话。

    杨清才自然不答应,然而,又有报告说是老夫人要见一面,有话说。杨清才无奈,只好扶病登城,然而到了城上,却见一溜儿的七辆车子被推走了。

    杨清才不由得嘶声问道:“为什么是七辆车?为什么少了一辆?李诗剑,你要攻城,尽管来攻,你你你这也太无耻了!”

    李诗剑道:“为什么少一辆车?你自己想去吧!明天我还来,七天之后,你将看不到一辆车来!噢,再跟你说一次,今夜我军有可能来偷袭夺城。我胜你,只用夜战偷袭夺城这一招,你小心防守吧!”

    杨清才仍是无话可说。

    李诗剑又喊道:“杨清才,你不投降是吧?你听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