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尘-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诗剑看着这一轮明月,四下展眼,北望黄州,南眺荒村,心生感慨,就口占道:

    雨洗满天碧,月照半城白。驻马难赏今夜,玉镜出妆台。西望平川田地,南眺村庄人迹,触目只堪哀。陇亩尽荒芜,残院生苍苔。

    生民悲,干戈乱,痛心怀!我当何日,重教天下太平来?稚子村头嬉戏,钓叟烟波自在,黎庶笑颜开;千里稻浪涌,万户桑麻栽。

    当时吟成此篇,众人称赞不已。

    燕君平听了此词,极为感慨地说道:“我主汗皇,您是心怀天下万民的仁德之君,百姓福星啊!”

    文子明也说道:“我主汗皇,臣下定当竭尽全力,为早日实现汗皇之志,重开太平,不惜流血流汗!”

    李诗剑笑道:“二位军师,我这也是一时感慨。走吧,我们继续观察地形!”

    于是十数骑继续前行,绕黄州城转了一圈儿。转到黄州城北门东北,东门正北时,月到中天,一白如昼,城门望楼上,那黄州城守军离得虽远,却清清楚楚地看到城外有近二十人绕城而走。

    当时城墙马道上有值哨之兵远远喊叫道:“城外的都是什么人在那里走动?”

    此时月明,此时夜静,这值哨之兵一嗓子喊过,城上城下城里城外的都惊动了。

    城外的,就是李诗剑十多人,听了喊叫,当即都道:“不好!被敌兵发现了!此处离我军大营还有二十多里,我们赶紧走!”

    于是马蹄声紧,众人骤马而走。

    城里的,就是那附近守军与城墙上哨兵。城墙上值哨之兵见城外人听了喊声就纵马而去,当即喊道:“敌人偷偷观城!往东南逃跑啦!”

    当时附近守军被惊动,有杨清才部将张八、李九二人领二百军士夜巡到此,听了消息,赶紧着人通报天王杨清才,同时,吆吆喝喝地,转到东门,开门追击。

    这张八李九二人,追出东门时,月光下清清楚楚地看到前面近二十骑纵马疾驰!

    二将互相看了一眼,道一声“追!”于是就领二百兵呐喊追赶起来。然而,张八李九所率领之兵,本是步兵,哪里能追赶得上?

    二将只见前面那近二十骑人马越来越远,渐渐地看不清了,于是就领兵转回,回头走不多远,就见杨清才亲自领着大军到了。

    张八李九道:“天王,我等率领步兵,追赶不上那观城敌人,被他们跑掉了!”

    杨清才道:“不要紧,我猜想必是他李诗剑夜来观城,他既然仓惶逃回,想必他料不到我们偷他大营!二位将军,跟本王走一趟,去偷袭他李诗剑大营吧!”

    张八李九都道:“天王,劫营固然是妙计,但是今夜月光这样明亮,就如同大白天,敌人会不会有防备呀?”

    杨清才道:“此去劫营,出其不意,他们不会有防备的。”

    却说李诗剑等人驰回大营,李诗剑向缪辉道:“速请宋义、卫信二将军来!”

    于是宋义、卫信二将来到。李诗剑道:“宋将军,今夜我与两位军师去观阵,不料被杨清才军发现,我估计,那黄州城中,现在必是满城兵动,杨清才必然会认为我军没有防备,前来偷袭。

    现在时间紧迫,来不及去埋伏了,你们各领三千军,速速绕道黄州城与我大营之间,若见杨清才军赶过来时,不可惊动,只在他后面掩杀;若是看到的是杨清才退兵而回,你们只须在他大军后面擂鼓呐喊,惊吓他杨清才一回也就是了。”

    宋义与卫信领兵去了,李诗剑向缪辉道:“传我命令,令我亲卫营一千人马多带弓箭,伏于营门之外,无我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声。”

    李诗剑自己,却是立马横枪,独立于月下,就在大营门前。

    燕君平与文子明都劝道:“我主汗皇,你这样太危险了吧?”

    李诗剑道:“无妨,惊弓之鸟,听不得弦音。杨清才的兵马,早已士气低迷,心寒胆落,我这么着,可以不劳动大军,便震住他们了。”

    燕君平与文子明听了,都道:“汗皇说得有理,我们再调三千兵护卫汗皇,如何?”

    李诗剑道:“不必,你们只管回大帐休息去吧。”

    于是二人退下。

    此时月华如水,视线无碍。

    过不多久,杨清才大军果然来到了。杨清才前军在月光下远远地望见太平军营门大开,门前立一将,立马横枪,当即就报告李清才:“天王,敌营情况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杨清才听了,令三军暂停,亲自纵马前出了行列,远远地看了,就猜测他是李诗剑。

    李诗剑早已在月光下辨认出杨清才的伞盖来了。此时两军相距顶多有二里路。李诗剑大喝:

    “杨清才,你料我军无备,便要来劫营是不是?来来来!我李诗剑与你单挑,怎么样?”

    这声音,穿透静静的夜空传了过来,杨清才恨道:“果然真是李诗剑!不想这小子有了防备!传本王命令,弓箭手压阵,全军撤退!”

    李诗剑在月光里看得分明,敌军这是要退却,也不追赶,只是哈哈大笑:“杨清才,偷袭劫营夜战,是我李诗剑的最爱,你岂能占得了我的便宜?”

    杨清才远远地听了,恨怒道:“撤退,撤退!”不想大军往回走到十多里外时,背后喊杀声起。却是宋义与卫信急行军赶到这里,抓住了杨清才军的尾巴。

    宋义与卫信谨遵李诗剑命令,并不真正追击,只是虚张声势,果然杨清才后军骇怪狂奔,不成行列,竟有践踏至死的。

    杨清才退回黄州城,又恨又恼,长叹道:“李诗剑,哎!李诗剑!罢了,老子今后不用偷袭劫营这条计也罢!”

    不说杨清才恨恼,再说李诗剑营中,燕君平与文子明回来后,两个凑在一起,把李诗剑在那土坡上口占之小词记录下来,两个品评商议。

    燕君平说道:“我主汗皇这首词,真是感人,不如就中用个计策,用来收服天下人心!”

    文子明道:“怎么用计?”

    燕君平道:“将这首词抄了,派人到他各国去暗暗张贴,让他们都知道我主汗皇的大仁大德,不就行了么?”

    文子明听了,连声说好,又建议道:“我主汗皇这首词,便是在我太平汗国境内也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燕兄你看呢?”

    燕君平笑道:“说得极是呀!”

    此时李诗剑已退杨清才兵,回到中军大帐,就见两位军师面带笑容,大有得意神色,就笑道:“两位军师,有何攻打黄州之妙策,如此高兴?”

    燕君平与文子明就笑着将刚才所商量的说了。李诗剑道:“这条计很好,正便于宣传我们太平汗国的救世理念,为我军争取民心。

    不过,上回我弟弟去大都山,回来后,翠姑说正在学琴,不如让翠姑谱上曲子,就在我太平汗国内教习,应该也挺好的吧?”

    燕君平与文子明都说好。

    李诗剑道:“既是两位军师主意已定,就可以派人实施。”

    话刚落音,有六路探马总统将郭人英进帐报告:“报我主汗皇,那史强生将军有消息了!”

第41章 杨清才议降东庭() 
曰:

    诗剑料敌当缓攻,欲思计谋奏全功。

    先锋未审全局意,大将还来灰县争。

    不愿兵败失性命,哪堪坐守保孤城。

    清才就教伏参议,商量欲降东柱公。

    话说李诗剑与燕君平、文子明刚刚商量好如何宣传之事,恰恰有六路探马总统将郭人英来到,报称:“我主汗皇,史强生将军有消息了!”

    李诗剑大为高兴:“他现在在哪里?”

    郭人英道:“我主汗皇,史强生将军在黄州卧虎山上做了强盗大头领,见杨清才大军征剿,就遣散了众人,独自逃走了,只是不知去向。那杨清才在黄州境内张榜悬赏,要捉拿史将军,一直没有抓到。”

    李诗剑听了,就问道:“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

    郭人英道:“我主汗皇,史强生将军的情况,目前只有这些。”

    李诗剑道:“要加派人手,细细打探,不可让他落入杨清才手中。”

    郭人英道一声“是!”就退出了中军大帐,干事儿去了。

    李诗剑向燕君平与文子明二人道:“两位军师,天色将晓,你们先去休息休息吧。至于怎么打下黄州,我们休息后再议。”

    第二天天色刚刚放亮——李诗剑打个盹就起身了,中军擂鼓聚将,商议军情。

    诸将各有任务,领命自去。李诗剑与两位军师、先锋宋义等人商量时,燕君平道:

    “我主汗皇,杨清才所部分兵为三,互相呼应,臣的意思是,着一军围城,隔断他内外联系,着一军围灰县,然后,主公可亲领一军攻打聚风岭。”

    文子明道:“燕兄,这不是硬抗硬地对战么?”

    燕君平道:“的确是硬性对抗,他要三点联结,我们则将他三点分割。也只有将他分割包围,逐一歼灭,我军才能取得胜利!”

    李诗剑听了,也道:“我同意分割包围,先吃掉伏子明部,打断他杨清才的这只臂膀。不过,我们先不急攻打灰县,只派兵插入黄州与灰县之间,隔断他两下联系即可。”

    李诗剑一锤定音,于是接下来,众人就商量如何分兵,最后商定,由李诗龙率领五千人马守卫大营;其他各路有:

    一路是宋义与文子明领兵一万五千,插入黄州与灰县之间,隔断敌军两地联系;

    二路是由燕君平领卫信、纪小虎等将领率领三万兵围攻黄州城;

    主攻这一路,李诗剑率秦远、高远、张龙、陈通、缪辉诸将,领兵三万,以三倍于伏立明的优势兵力,务要一战擒下伏立明!

    开平二年四月十八日晨,太阳还未露面,李诗剑大军三路齐出。

    杨清才正在黄州天王府中与众将议事。

    杨清才道:“各位将军,前天夜里我们偷袭劫营,是劳而无功呀。李诗剑这个人,最爱夜战偷袭,我们可要小心些——今后每天夜里,都要加强巡逻,万万不可失了警惕,给他李诗剑可趁之机!”

    众将都道:“是!谨遵天王命令!”

    就在这时,就听城外号炮连天,响个不停。于是杨清才赶紧出府登城,上了城门望楼一看,只见东南北三面都是李诗剑太平军围城之兵!

    杨清才分兵抵挡之际,恨恨地命令道:“这李诗剑,竟然要全面攻我黄州城!各军将校,给本王狠狠反击,坚决守住城池!过不了多久,伏参议那边与王汉马铭二将军那边两路救兵都会来到的!”

    然而,城上城下,胶着厮杀,足足过去了一个时辰,那聚风岭伏立明的援兵竟是没到!

    杨清才惊讶,就欲派出探马,打探伏立明消息,不料伏立明已派信使来报:

    “伏参议领聚风岭之兵下岭来援,却被李诗剑伏击包围,如今伏参议一万人马,只剩下数千残兵,往本城冲来,望天王速速派人接应!”

    杨清才听了,大惊:“伏参议是我杨清才的臂膀,岂能有失?”于是杨清才亲自组织了五千精兵,出西门来接应伏立明。同时向那探马说道:

    “速速回告伏参议,本王领兵接应他,让他往西门这边冲!”

    杨清才冲出西门,领兵转向东北方向,来接应伏立明,走不到三里路,果然见伏立明领了近四千残兵往这边逃来,身后则是李诗剑的太平军呐喊追杀!

    杨清才上前接应了伏立明,合兵一处,边挡边撤,且战且退。

    杨清才道:“伏参议,聚风岭怎么样了?”

    伏立明道:“回天王,那李诗剑设计狠毒,小臣领兵来救黄州,不想他竟然用伏击,以三倍于我的兵力,一拥而上,要围歼我部于野外,若非我军用车轮之阵,只怕难免全军覆没呀!等小臣领兵冲出重围时,聚风岭已经被他们占了!”

    说话之间,杨清才与伏立明领残兵已经退入了城中。追兵见伏立明逃进了城,就收兵而回,不多时,城下鸣锣,李诗剑太平军全面撤退了。

    黄州城中,伏立明喘息既定,就跪下向杨清才请罪道:“请天王治罪,属下误中敌计,失了聚风岭。”

    杨清才道:“罢了,伏参议,胜败是兵家常事,你不必过于自责!”

    伏立明感动流泪道:“天王对小臣的恩宠,小臣是肝脑涂地不能回报啊!今日若不是小臣有天王所赐的名马绝尘,只怕早已落入李诗剑手中了!”

    杨清才拍了拍伏立明道:“伏参议,赶紧起来!你的忠心,我是明白的。我们先商量下面怎么防守本州吧。”

    伏立明听了,也就站起身来,向杨清才道:“天王,小臣在聚风岭,得到一个坏消息,还没来得及跟您报告。”

    杨清才道:“什么坏消息?”

    伏立明沉重地说道:“天王,小臣在聚风岭刚刚打探得不利消息:洪州已经被李诗君打破,李诗君留田梦常、马荣等人镇守,以防杜怀彪;自己却与大刀常胜等将领一起,率领三万大军,往黄州这边来助战,估计三之内就能到达这里了!”

    杨清才听了,目瞪口呆,倒退两步,颓然跌坐到太师椅里,口中喃喃:“完了,完了!伏参议,我们怎么办?”

    伏立明道:“刚刚小臣随天王退入黄州城中之时,他李诗剑太平军,明明可以顺势围城,却并没这样做,其中深意,便是要坚我军心,让我们死守黄州城呀!

    若是天王固守此城,只怕他大军围城之日,小臣与天王插翅难飞!”

    正在此时,又有探马来报:“李诗剑太平军大将宋义,与军师文子明领兵一万五千,插在我军与灰县之间,隔断两下联系。

    王汉与马铭二将军领兵来救,被宋义与文子明杀败,退回灰县,那宋义与文子明竟进兵攻打灰县去了!”

    杨清才听了,急得流泪道:“伏参议,如今黄州竟是一座孤城了,怎么办呢?”

    伏立明尚未来得及说话,就听杨清才仰天叹道:“老天啊老天!我杨清才自从起兵以来,招贤礼士,意图开创大业,不料现在竟是一败至此!”

    伏立明听了,也是心情黯然,却也向杨清才说道:“天王,您也不要太过伤感,为今之计,我们应该是速弃黄州,前去救援灰县,不然,灰县失了,那李诗君的人马再赶到这里,我们可真就是无路可走啦!”

    杨清才道:“伏参议,为何要放弃黄州去灰县啊?”

    伏立明道:“灰县邻近平林州,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向杜怀彪借兵,或者,投奔他,也是一条活路呀。”

    杨清才听了,咬咬牙说道:“就依伏参议之论,我军弃城,出奔灰县!”

    伏立明道:“天王,既然您同意了,我们就要抓紧行动,一分一秒也不可耽误,否则,王汉、马铭二将挡不住那宋义,失了灰县,我们可就惨了。

    若是我们及时赶到,内外夹击,或许不但能守住灰县,而且能击败宋义与文子明呢!”

    杨清才道:“说得是,伏参议。”

    不说这边黄州城里,杨清才慌张匆忙,准备弃城而走;再说李诗剑太平军这边:李诗剑收兵回营,众将各来献功毕,都去休息。

    此时有探马来报:“文军师与宋义将军使人来报:先前击退那灰县守将王汉马铭二将,如今乘胜追击,去打灰县了!”

    李诗剑听了,不由得叹道:“文军师与宋将军贪功冒进,打乱了我的计划!”

    燕君平道:“我主汗皇,凭他二人,趁机打那灰县,也不算是失策呀。古人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们俩当机立断,也不是很好吗?”

    李诗剑道:“燕军师,我弟弟已经打下了洪州,领三万兵正往这边赶来。

    估计这消息,杨清才困守黄州城中,是不知道的,但是那伏立明守在聚风山,却一定能够得知。

    我让宋将军与文军师他们插在灰县与黄州城之间,实不为让他们打灰县,而是为着防杨清才逃跑。我大军今天已胜,却并不立即包围黄州城,为的是稳住杨清才,让他安心死守,这黄州城毕竟是他老巢啊!

    等我弟弟到了,那时我军先下灰县,再铁桶合围黄州,再用点计策,估计逼降杨清才还是有可能的,我们的损失也就相应地要小些。如今这个态势,我军虽能保证全胜,但伤亡必然要大多了。

    而且,杨清才走投无路,就会投降杜怀彪,这就增加了杜怀彪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等于间接地帮助了杜怀彪,这不是为渊驱鱼么?”

    燕君平道:“我主汗皇,臣明白了!我主汗皇是怕杨清才领残部投降杜怀彪呀!”

    李诗剑道:“如今伏立明已经逃入黄州城中,宋义将军与文军师已经开始攻打灰县,我料此时杨清才与伏立明他们现在必然在着手弃城逃去灰县之事了!事不宜迟,我们不等诗君的人马来到了——来人啊!擂鼓聚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