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尘-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停下!你们的车辆都要检查!”

    徐文虎道:“这位将爷,不知您要检查我们什么?”

    那守关卡武将道:“前面乃是反贼李诗剑所占据的平安州,本将爷怕你们偷运军资,资助贼人!”

    徐文虎听了,就哈哈笑道:“将爷你收三倍于入境费的出境费,这做法比贼人也强不到哪里去呀!”

    那守将听了,登时大怒,抽出大刀,向华文虎当头就砍!

    徐文虎见了,后退一步,轻轻闪过,大喝一声:“难道你想杀人吗?”

    守将狞笑:“就是要杀你,你又能怎么着?”说话之际,挥刀又砍。

    徐文虎见了,抽出宝剑,迎上守将,只一剑,就刺死守将。

    登时守哨卡的军士大哗,宋义张猛二人一个从车上抽出大枪,一个取出双锤,与徐文虎一起,三兄弟保着三家车辆趁机冲过关卡。

    三家车辆冲过哨卡,然而此时仍是这牛角县境内。三车走不多远,就听身后呐喊,原来是那景须陀妻弟派一员裨将率领人马来追击。

    三兄弟转身看了,宋义、张猛就向徐文虎说道:“老二,你保着三家老小先走一步,我们俩挡住追兵。”

    原来三兄弟之中,徐文虎武艺最弱,所以宋义张猛让他保着三家老小先走一步。

    徐文虎既保着三家老小前行,宋义张猛商量道:“看他追兵,竟然都是骑兵,我们可得先夺了马匹来骑,不然,打下去就太吃亏了!”

    两兄弟有心拦住追兵,于是反而往前迎去,冲入敌阵之中,一转眼,都夺了马匹,跃上了战马。

    这兄弟两个得了战马,当即就如虎添翼。他两个,是武考大比的天下第二与第四,这区区三百追兵哪里能经得起他们的折腾?不多时,就被杀倒过半。

    残兵一看,不得了啊,这两个是大杀星啊,兄弟们,赶紧跑吧,我们的头儿都熄了火啦!

    于是乎,呼啦一下子,残兵都逃了。宋义张猛也不追赶,为徐文虎牵了一匹马,就来追赶三家老小。

    不多时赶上,三兄弟说着刚才的战斗,笑语盈盈往前赶路。看看将出这牛角县境了,徐文虎笑指前面说道:“过了前面的两界沟,就是平安州霍山县了!”

    ——一语未必,就听得战鼓声响;三兄弟抬头一看,前面一军摆开,挡住了去路。

第34章 李诗剑夜踹敌营() 
诗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欲济文事需武功。

    虎啸高冈走兽惧,鹰击燕雀长林空。

    千条妙计须人做,万古英名谁与成?

    指影谈虚俱无益,五百壮士任纵横。

    话说宋义、徐文虎、张猛兄弟三人,保着三家马车,行到牛角县与平安州霍山县交界处,正说笑前行,突然一声号炮,前面一军摆开,挡住去路,为首一将,向三人大喝道:

    “尔等竟敢偷运军资,资助贼人李诗剑,还不速速受死!”

    原来是那景须陀的妻弟听到部下败兵报告,就亲自率领三千军,绕道三家前头来了。

    三兄弟一见这个情形,就知恶战难免,也不多说,徐文虎护住三家车辆,保护三家老小,跟在宋张二人身后,宋义与张猛则是打马前冲。

    那边是三千军马一拥而上。这边是猛将发威。

    景须陀妻弟只道先前三百兵捉不住他三人,这回三千人总应该能捉得住吧?他哪里知道这三人中,两个都是天下武考中有名号的人物!

    但见宋义铁枪枪出如巨龙搅海,张猛金锤锤过如山崩石裂,那徐文虎虽然武艺不如这两位,但是一杆长枪也是枪枪见血,招招要命。

    突然又有战鼓声响!原来是霍山县这边,太平军守将安公子明带一千人巡边,见了这边战斗,就打了过来。

    安分子明就想: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又况且那战阵垓心三员猛将,如出山的猛虎呢!

    如今各方都在大招贤才,我太平汗皇也早已下令招贤,我若能招得他三将,只怕汗皇也要记我一功!

    于是,安公子明令部下大擂战鼓,呐喊着冲杀过来了!

    景须陀妻弟一见难胜三将,又有那霍山县敌兵到了,当即喝令撤退!然而,东风无力百花残,来时容易去时难!

    那徐文虎见敌将要跑,张弓搭箭,望定他后心就射,只听得一声惨叫,景须陀的孩子从此就没有舅舅了!

    不说牛角县败兵逃回,自然向景须陀报告。现在这边,安公子明来到近前,就马上向三将施礼:“敢问三位壮士高姓大名?”

    徐文虎道:“这位将军,我是李诗剑师兄徐文虎。”

    安公子明听了,当时就赶紧施礼:“原来是我主汗皇的师兄!末将安公子明,奉命巡行这霍山县,不想却幸运得很,遇到了徐将军!”

    当时安公子明又与宋义张猛分别见礼,迎三将并三家人进入霍山县衙,另派人加急快报平安州李诗剑。

    原来李诗剑留弟弟李诗君、田梦常、徐兴等人镇守顺义州,以备攻防杨清才,自己却来到平安州,着手筹备西进,征讨忠州皇甫俊友。

    当时李诗剑听说师兄徐文虎与结义兄弟宋义张猛到了,心中十分高兴,不等他三人往平安州城中来,就亲自带文子明、燕君平等人与亲卫兵,前到霍山县来迎接。

    李诗剑与众人交谈,并不称孤道寡,而是你我相称,十分地平易近人。

    张猛道:“汗皇为何如此自谦?”

    李诗剑笑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太平汗国,不是我李诗剑一个人的汗国,而是与大家共有。虽然我做的是汗皇,但细说起来,其实只是一个总负责人罢了——

    在我看来,我太平汗国文臣武将,皆有职司,便是平民百姓,也有其应尽之职——虽然职事有大小,但都是太平汗国一分子。我又何必自视高人一等?”

    这番话,宋义张猛自是闻所未闻,听得心悦诚服!

    李诗剑又见过了三家老小,其实是宋义张猛两家老小,徐文虎是独自一身。众人讲礼完毕,于是都随李诗剑往平安州来。

    出了霍山县衙,临上马时,张猛见李诗剑所骑火云驹极是雄壮,赞道:“我主汗皇,这是火云驹吧?果然是好马呀!”

    李诗剑听了,哈哈大笑:“这匹马,是我从东庭军中杜猛那里夺来的——张三哥,我看你双锤足有一百五十斤,估计寻常战马,难以驮负你作战,不如,我不把这火云驹送给你,望三哥不要推辞!”

    张猛听了,大吃一惊:“我主汗皇,末将只是随口评说,并无索要之意!”

    李诗剑笑道:“张三哥,这匹马是为本汗皇之赏赐,莫非你还不要么?”

    张猛听了,就说道:“我主汗皇,末将未立寸功,岂可受赏?”

    李诗剑道:“以三哥天下第二的名头,投入我军,凭这个影响就足以受这赏赐了!”

    于是张猛跪下叩头谢恩。李诗剑拉起他来,向他说道:“君臣之礼固然不可免,但此时我们是兄弟相交,只讲朋友之谊,不论君臣大礼。”

    张猛听了,感动得几乎落泪!徐文虎自不必说,宋义也是十分感慨:看来投奔李诗剑,真是对了!

    第二天,平安州内,李诗剑聚众将议事。

    宋义、徐文虎、张猛三人说的是:以一路行经大湖州所见,大湖州守将无能,贪欲无度,民怨沸腾,主张尽快打下大湖州。

    正商议时有探马来报:

    杨清才两路进犯!

    一路是杨清才部将万俟松进犯顺义州景县,李诗君调了田梦常与常胜回来,并亲自领五万人马前去救援;

    另一路是李清才本人领十二万人马,兵出倒马州,攻打上关县,上关县柳无名与卫信才五千人马,急报求援!

    李诗君听了,叫过一将,名叫林珙,就任命他为西征军统帅,领五万人马出发,令徐文虎为副将,张猛作先锋,攻打大湖州。

    徐文虎听了,问李诗剑道:“汗皇师弟,这林珙是什么厉害角色,选他作西征军统帅?况且此时也不宜分兵呀!”

    李诗剑道:“师兄,大湖州不可不取,上关县我自己去救。至于选林珙为西征之帅,林珙是我练兵选将时挑选出来的,在三论练兵中,他的表现非常优秀。

    论兵法,此人熟读斗兵法书;论战术,此人精通斗阵法书;这林珙也颇有勇武,使一柄大砍刀,重五十四斤,寻常武将,不是他对手;他颇有谋略,性情沉稳,是个帅才。

    我今日任命他作统帅,正是进一步培养之意,还望师兄你多多指点他!”

    李诗剑又向林珙道:“林将军,我师兄不是轻视你,而是关注我军安全。”

    林珙向徐文虎施礼,徐文虎也谦逊一番。

    徐文虎又向李诗剑说道:“汗皇师弟,自来培养人才,决定一国兴衰,汗皇师弟你不如开办兵校,或设讲训营,专门挑选有希望的下级军官士兵来学习,怎么样?”

    李诗剑听了,大为高兴,说道:“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考虑成熟。师兄能作此想,那么,西征大湖州归来,就请师兄主持此事,怎么样?”

    徐文虎道:“好!”

    于是,西征军五万人马,就在林珙、徐文虎统领下,有先锋张猛开道,一路往大湖州进发。

    原来,李诗剑早已任命李诗君为征北军统帅,领五万人马,准备进击张友三,不料张友三被杨清才吞并,那大名州、倒马州、大兴州三州入了杨清才囊中。

    杨清才探知李诗剑要对己方动兵,就来个先下手为强,先行攻打顺义州之要地景县和上关县。

    李诗剑安排好了西征军,手中可用之兵,驻防各地者共近三万人,而可用之机动兵力,也只是二万人罢了。

    李诗剑就留李运航、陈志元、朱武、安公子明等人守平安州,亲领这二万机动之兵,带领文子明、燕君平、宋义、纪小虎、杨灿、张立等人出兵救援上关县。

    李诗剑二万人马来到上关县,离城二十里下寨。此时上关县已被杨清才十二万人马团团包围。

    李诗剑于中军大帐内商议军机,燕君平道:

    “我主汗皇,那杨清才吞并了张友三所部,人马总有二十六七万。据报他派大将万俟松领十万人马去打景县,这边也有十二万人马,可以说他也起倾国之兵来跟我们相拼,其境内必然防守空虚——

    我兵才二万人,不宜正面相拼,不如派奇兵三千,入敌境,专打他粮道,就在敌后进行骚扰破袭。”

    文子明道:“我主汗皇,燕军师所论甚是!”

    李诗剑道:“既然两位军师意见相同,那么就请两位军师并杨灿、张立两位将军领八千兵出敌后进行破袭骚扰作战。”

    文子明道:“我主汗皇,不须派这么多军队过去吧?毕竟您这儿要正面应敌,也没多少兵力了。”

    李诗剑笑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我派两位军师与两员大将同去,作战意图是这样的:

    到了敌后,你们兵分两路,一路由燕军师与杨灿将军统领,专门攻打县城州城;一路由文军师与张立将军统领,专门进行破袭骚扰。而且,两路要避实击虚,互相支援,可以保万无一失!”

    于是两位军师齐声称“妙”,就与杨灿、张立领兵去了。

    李诗剑又道:“宋将军,你领三千军,两千军作战,一千军押运粮草,今日冲杀入城,与城中约定内外夹攻。但见外兵攻打,你们就放出号炮。如果白天则可出城,夜间则不可出城!”

    宋义领兵去了,李诗剑自领大军护送。李诗剑才一露面,杨清才军中就有人认出:此人当日一人冲阵,独战东庭兵前军,厉害啊!

    而宋义呢,一杆铁枪也是无人能挡得住,于是轻松冲入上关县城去了。李诗剑则自领大军退回。

    当天傍晚,李诗剑又叫过陈通、杨荣二将,吩咐道:“你们各领二千兵,到上关县东面十里坡,多设旗帜,一伏一出一动一静,以迷惑敌军;杨清才兵不退,不可攻击,若是退后,你们要大张声势地追击,但是,要随全军而动,不可孤军突出,一追到底。”

    二将领兵去了。

    李诗剑又叫过高远、秦远吩咐道:“你二人各领兵两千,在我大营左右两侧高地靠前埋伏,今夜我军口令就是‘夜垄’,我大营兵马各以白布系臂,你们要认清楚了。若是敌兵来时,只管用强弓硬弩射退。”

    此时天色已晚,大营之中,只有一千兵了。这一千兵,却是李诗剑的亲卫精兵。李诗剑向统将李诗龙、缪辉命令道:

    “缪辉这一统人马守营,李诗龙这一统人马,备好引火之物,随我前去踹营!”

    李诗龙回来说给部下知道,五百兵皆有害怕迟疑之心。

    李诗龙道:“我主汗皇以一国之君的尊贵身份,都能身先士卒,亲去劫营!汗皇选我为亲兵统领,我自当随汗皇立功!你们归我统领,又都是汗皇亲卫,岂可落后?”

    于是众兵都表示愿意追随汗皇夜半劫营。

    却说当夜三更初,李诗剑领一统五百人马,杀入敌营,五百亲卫人人白布系臂,是清一色地银角马,大砍刀,随着李诗剑,呐喊冲杀,又随处放火!

    杨清才军中,经过白天一战,都知道敌将厉害。杨清才正与几个谋士商量怎么对付李诗剑,突然间,听得上关县城中,号炮响起!

    杨清才正要派人打探,就有探马来报:敌军前来劫营!

    杨清才大惊道:“我军已经加强防守,他是怎么攻过来的?有多少人马?若是上关城里与城外两下夹击,可怎么是好?”

    探马报曰:夜深天黑,只见东南、西南一带各营皆动,四下火起,正南方诸营已烧着了;只听到处喊杀,实不知有多少人马!

    杨清才正要调动兵马,救援正南一带诸营,忽然听得喊杀声往中军大营这边逼近过来!

第35章 军情紧处说柔情() 
诗曰:

    泉水绕宅竹林静,仙姑手释观鱼经。

    蛱蝶凭虚翩翩舞,好鸟成韵恰恰鸣。

    遂使春愁上眉黛,促成勇士忆长亭。

    锦书传时回雁字,军情急处说柔情。

    当夜,李诗剑领五百亲卫,夜踹敌营;于是杨氏连营,南面一带是四下火起,到处喊杀,实不知李诗剑有多少人马!

    杨清才正要调动兵马救援正南诸营,忽然听得喊杀声往中军大营这边逼近过来!杨清才不由得大吃一惊:姓李的爱搞夜战偷袭,莫非这又是一招“黑虎掏心拳”?

    杨清才的谋士也道:“天王,那李诗剑,夜夺平安州、夜打南安州、夜袭顺义州——

    纵观这几战,都是夜间行动,可知此人极擅长夜战,往往是谋定而后动,据此看来,天王不可轻出!万万不可轻出啊!”

    杨清才道:“本王不可轻出,那他现在打我南边连营,又该怎么办?”

    前军参议谋士贾谋远道:“天王,可以令东南方西南方附近各营,坚营自守,调弓箭手射住阵脚,不让敌人闯过!那正南诸营,也只好随将士们自行逃生罢。”

    左军参议谋士伏立明也道:“天王,贾参军说得有理!正南诸营已破,诸军将校多已逃入附近营中,故而小臣认为,我们的重点是调兵挡住上关城之兵,不让他们两军会合!”

    杨清才无奈点头。

    此时,那喊杀声,渐渐地又离中军大营远了。

    看看天色将晓,杨清才部下来报:上关城只放号炮,未出一兵;劫营敌军已遁,我军被烧坏大营八座,伤亡五千多人。

    杨清才听了,又恨又怒!

    这一番踹营,托钵村夫记到这里,不由得为之作歌称赞,歌曰:

    敌兵十万来势猛,已困要地上关城。

    阵云起处紫电寒,杀气生时青霜冷。

    帷幄运筹有谋士,刀枪列队皆寒锋。

    连营接天照猎火,鹿角匝地围千重。

    千重围困许多天,城中告急又求援。

    西进北征别有帅,汗皇御驾救此县。

    分军数路计有定,合战驱马自当先。

    先送粮草入城去,后踹敌营值夜半。

    夜半踹营胆略高,箭射营哨落堑壕。

    长枪起时鹿砦破,火把投处连营烧。

    身后勇士齐跟随,面前敌军四散逃。

    散逃敌兵我来追,五百大刀一齐挥。

    刀光飞出银龙挂,枪缨绽放红玫瑰。

    马蹄踏破沉沉夜,宝剑闪出熠熠辉。

    敌将骇碎老鼠胆,怂兵吓做缩头龟。

    怂兵得令令固守:李家夜战有阴谋。

    中军一帐当保全,正南八营暂撒手。

    姑待天明再调兵,必然诗剑自退走。

    令到三军皆自爱,无有将校敢出头。

    出头无人自败战,诗剑驱马回家山。

    亲兵五百当先退,英雄匹马压阵还。

    人人有功当授爵,个个杀敌应过千。

    从来劫营是大将,今日还数太平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