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尘-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某是死在前辈高人手里,不冤!不冤!”

    于是董山抬起剑来,向颈中掠过,当时就从马上倒了下来。

    众亲卫惊叫不已,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弃了董山尸体逃命去了。

    托钵僧冲到山下,见董山已自杀身死,吩咐道:“不许糟蹋董山尸体!此人虽然贪鄙,却也算得一个英雄。”

    既有托钵僧授意,于是南平军取下董山首级,祭奠过了陆九公之后,就将首级与尸体缝合在一起,将董山安葬在南高峰下了——后世遂称南小高峰为“董山”

    南平军既打下周山县,占了险要关口,于是一鼓作气,收了铁车州,遂按原定计划,回军攻打金山州。打下金山州,那么南八州就都归南平汗国所有了。

    不说南平军回军攻打金山州,且说董山败亡的消息传到西庭柱公唐自荣那里,唐自荣心中暗道:

    我瞧他董山武考夺了个第五,只当他很不错,却没想到是个假把式。他死了倒也罢了,但南平军夺了铁车州,必将对我不利呀!

    于是唐自荣召部下开会,商量对付南平军。原来的西庭柱公白虎堂——现在的大西汗国皇廷内,一时间众臣全都到了。唐自荣命设座相待,令众官都坐。

    这些人,文有唐自荣的狗头军师卜君瑞、哈君宝为首的一众文官,武有唐自荣的爪牙仲君礼、辛君集为首的一众武将。唐自荣称卜君瑞、哈君宝、仲君礼、辛君集四个为自己的“文武四君子”。

    众人到齐,唐自荣看向自己的“文武四君子”,说道:“诸位,董山将军兵败身亡,实令孤伤心!然而他这一败,却也坑陷我军,铁车州已经被南平军占了。孤担心南平军越过铁车州攻打我们的木门州啊!”

    一语未毕,早有那卜君瑞站了起来说道:“我主汗皇不必担心。南平军急于扩张,先占外围,其腹心尚有金山州未曾打下。臣料南平军必不来打木门州,必然是用关门打狗之法,回军攻打金山州!”

    唐自荣听了,心中高兴,就说道;“好!到底是孤之四君子,一语可解孤之疑惑,卜爱卿这么一说,孤就放心了。那么,他南平军不会来攻打木门州,我们可不可以攻打铁车州呢?”

    当时,卜君瑞得了唐自荣一夸赞,就洋洋得意地坐下了。这一回,又有哈君宝急忙站起来说道:

    “我主汗皇,铁车州无险可守,有等于无,那南平军,据小臣所知,留下大将陆雨农镇守白令州,康八守周山县,李胜总管铁车州,三支军马,总归陆雨农调度,看来一时难以攻打下来。我们的木门州有木门峡险关,也不是南平军敢正眼相看的。”

    说到这里,哈君宝的意思还没有真正和盘端出,唐自荣手下那武将辛君集站起来说道:“哈先生,你到底想要说什么呢?快点说明白啊!”

    原来这辛君集是个急性子,偏偏哈君宝是个慢性子,所以两个人之间,常常是因为性格不合,话不投机。

    哈君宝听了辛君集这么一说,说得就更慢了:“辛将军,先别着急呀!老夫我话还没说完呢。说完了,你自然就会明白的!”

    唐自荣道:“辛将军且安坐,哈爱卿,你简明扼要说说吧。”

    哈君宝听了,恭声答道:“是!我主汗皇,小臣的意思是,我主汗皇既已自立为大西汗皇,自是身份高贵;那陆九公、刘小棒儿,不过都是流民罢了,却也能自立为汗皇,然而怎么能与我主汗皇相比?

    我主汗皇坐拥西八州,精兵二十万,若是我主汗皇能与他南平国暂时结盟的话?”

    卜君瑞听了,站起来说道:“我主汗皇,小臣反对哈先生的说法。那南平国是打不下我们木门峡险关的。我们不必理会他南平国,只须向东进兵。

    当今之计,那仲方英在朝中弄权,势力庞大,若是任由他坐大,必然对我们不利。我们应该寻个旗号,讨伐仲方英为是!”

    哈君宝听了,就急了,他本是个慢性子,这一急,说话就有些结巴:“我我我说卜先生,我们自自自立一国,当当当当然要讨伐他仲仲仲方英!我我我我的话还还还没说完呢!”

    唐自荣笑道:“哈爱卿莫急,慢慢说,孤先听你说完。”

    唐自荣这么一说,哈君宝说话又流畅起来了:“我主汗皇,邻国有救难之义,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就以这个名义,发兵攻打仲方英。小臣建议如此,至于怎么做,联不联盟那南平国,还请我主汗皇斟酌。”

    唐自荣手下那辛君集又挺身而出,质问道:“照哈先生这样说,我们不打铁车州,但是那南平军难道不会打我们吗?就算他们一时不打,总不会永远不打我们吧?”

    哈君宝道:“短期内不会攻打我们,毕竟南平国占了八州,太过于显眼,既是易守难攻,又是可进可退,对仲方英威胁最大,所以仲方英应该是先打南平国。”

    唐自荣另一大将仲君礼道:“我们打仲方英,不就等于是帮南平军的忙了吗?”

    哈君宝听了,哈哈一笑,长篇大论地说了一番话来:

    “仲方英和杜怀彪是面和心不和,互有吞并之心。仲方英据北八州,又坐拥忠州。忠州名为一州,实为八州二府,目前实力已经是各方之最了;若是他吞并了杜怀彪,便是我们的三倍。

    南平虽是敌国,但实力还不如我们,我们抑制仲方英,有利于各方力量平衡,有利于我们立国,有利于示好南平国,稳定主公南部。

    凭这三个有利于,再加上我军直奔忠州,抢夺地盘,问鼎天下,那么,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成功,则我主汗皇可以夺得天下,不成,则我主汗皇退守西八州,逍遥自在,有何不好?”

    唐自荣听了,心中大为高兴,就道:“哈爱卿高见!”

    卜君瑞见哈君宝的意见得到了唐自荣的肯定,赶紧站起来说道:“我主汗皇,哈先生所言极是得当,果然是妙计啊!小臣还有一计作为补充,以助主公成功。”

    唐自荣听了,含笑问道:“卜爱卿还有什么好计?”

    卜君瑞道:“我们要攻打仲方英,目前先不宜急着动手,要等到仲方英攻打南平之后再进兵。同时,我们先行离间之计,离间那仲方英与杜怀彪的关系,加速他们内斗火拼,以削其势。”

    哈君宝也道:“好!小臣正好也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来得及说,卜先生与小臣真是心有灵犀呀!”

    这卜、哈二人,明显地是争宠之意,也都有互相贴金之嫌。唐自荣作为一个老奸臣,也是有一手的,自然明白——然而这老贼却又问道:“这离间计怎么施展呢?”

    卜君瑞于是也作一番长篇大论说了开去:

    “杜怀彪坐守清流关,养寇自重,小臣早已料透他的意图,是放纵东八州流民造乱,进而竭力驱赶,逼流民势力进入忠州或其他州,自己却于乱中取利。

    不曾想,东八州一乱不可收拾,他杜怀彪反而没了立足之地。所以说,杜怀彪从杨清才手中打下的大小丰州两州之地,必然舍不得还给仲方英——此为离间计能得以施展的一个条件;

    另外一个条件是,清流关向上走,过了小湖州就是天宁府天宁关。杜怀彪早有反叛之心,所以他据守清流关,大军东出,可平定东八州;西进,只要夺了天宁关,就可以威胁皇都了!这必然让仲方英不放心。

    只是天下形势变化太快,让他杜怀彪无法掌控,所以他杜怀彪才迟迟不敢公开反叛罢了。但凭他杜怀彪与仲方英的关系,小臣相信,仲方英必然也早已看透了杜怀彪这个心思。”

    唐自荣听到这里,就问道:“卜爱卿说得极是,只是这离间计,具体如何操作?”

    卜君瑞道:“主公,我们可以多管齐下,其一是游说仲方英,促他增加天宁关防守,这必然会加重杜怀彪的疑心;其二是使人游说杨清才,张友三,使他们结好杜怀彪,进攻李诗剑,那么杜怀彪腾出手来,必然要对付仲方英。其三么,就得采取哈君宝先生的建议,结好南平国,引南平国攻打忠州了。”

    哈君宝听到这里,就笑道:“我先前就说过的嘛,我们要示好南平国——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卜先生,你算得是老夫我的知己哟。”

    卜君瑞听了,自然也就笑了。

    不料仲君礼这时候发了一炮:“听说顺义州一战,那李诗剑前后不出十日就擒了朱武,收了三州。

    李诗剑兄弟二人虽然年轻,却都是极能用兵之人。如今他兄弟拥兵近十五万,那张友三与杨清才他们能对付得了那李诗剑吗?”

    卜君瑞听了,收了笑容,正色道:“仲将军说得有理。只是请以情势利害来看,别管他杨清才与张友三能不能对付得了那李诗剑,只要他们干上了,就是对我们有利了,这不是很好嘛。”

    唐自荣听到这里,非常高兴,自是拍板定砣。当时唐自荣道:

    “诸位,孤认同二君子之见,孤在此任命哈先生为左相,总理我大西国工部、户部、吏部;任命卜先生为右相,总理我大西国礼部、兵部、刑部;任命仲君礼将军为左都督,筹备进军忠州诸务;任命辛君集将军为右都督,总领我汗国南部防务,以防备南平之军。其余众文武,俱都官升一级,爵加三等!”

    于是一众官员就座中起身离位下拜,齐齐唱道:“我主汗皇万岁!万万岁!”

    唐自荣听了,心中不胜欣喜,说道:“众位卿家都起来罢。”

    于是众文武起身,然而没有汗皇之令,都不敢再落座了。

    唐自荣心中得意,脸上笑开,向众人问道:“都坐,都坐!”

    于是众人都坐下了。唐自荣又开口问道:

    “刚刚卜先生所设离间之计甚好,却不知谁能替孤去行使这离间之计?”

    众文武臣子之中,一时无人应声。唐自荣看了,有些不乐;就再问一遍:“谁能去行使这离间计?”

    就见众文臣中一人站起来道:“我主汗皇,小臣愿意走上一遭!”

第30章 柴俊谋游说各方() 
诗曰:

    西庭已定离间计,东庭北庭要遭殃。

    计中还施计能巧,人外偏有人更强。

    只为一人鼓唇舌,遂使数方动刀枪。

    人如其名柴俊谋,却用俊谋为谁忙?

    唐自荣看时,原来这人名叫柴俊谋,当初是董山推荐,跟从自己的。据董山说,此人颇有谋略,只是自己从来没有用过此人,也未见此人给自己献过什么计策。

    ——此时这柴俊谋自告奋勇,又是为何?

    原来这人来到唐自荣手下,虽与董山是一路,却也比董山会钻营,董山仗着自己是天下大比武的第五名,不免有自大之嫌,故而与唐自荣的文武四君子关系不甚好。

    然而那文武四君子,本是唐自荣最信任之人。柴俊谋看在眼里,自然不多出风头,就显得平平无奇了。不过,这柴俊谋本是个有心人,只是暗暗寻找机会,要一鸣惊人。

    唐自荣对待谋士一类的文臣,特别大方,待遇高,赏赐丰。柴俊谋虽未受重用,待遇却也同样不低。

    于是马恋栈豆,柴俊谋不肯另谋出路,一心只想寻找机会,立功受赏。

    此时柴俊谋看得清楚:今日之事,别看那卜君瑞与哈君宝设计高明,但若是让他俩亲自去做,却是必不乐意的。

    柴俊谋暗思,这是个机会呀,我不在这个时候为自己争个功勋,还等什么时候呢?于是柴俊荣挺身而出。

    唐自荣道:“原来是柴先生,不知柴先生行此离间计,须用几人跟随?几多银两珠宝?”

    柴俊荣道:“我主汗皇,小臣此去,只凭利害道理,不用随从与珠宝。”

    唐自荣大为高兴,说道:“柴先生此去,功成归来之日,孤必为你加官三级晋爵三级!”

    且说柴俊荣当时道了谢,带足川资,就一路往忠州二府行来。

    忠州二府,一为天宁府,一为天同府。大同汗国皇都,分东西二京,东京在天宁府,西京在天同府;两京之间,有一关口,名字就叫两京关,两京之外,也就是两府外围与诸州之间,各有关隘。

    此时西庭柱公已经公然反了,那东庭柱公杜怀彪却是反情未露,在仲方英看来,杜怀彪反而比唐自荣更需提防。

    于是仲方英就住西京,不去东京。自然,大同汗国小汗皇武献与朝中众大臣也只好都呆在西京。东京,则有仲方英的心腹爱将金枪宁诚把守。

    这金枪宁诚,天下武考大比之中夺魁,虽然未得朝廷功名,却早已被仲方英笼络了。

    此人不仅有一手好枪法,更难得的是颇有文才谋略。托钵僧战董山前评价董山说董山文不如宁诚,就此可见,金枪宁诚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仲方英得了金枪宁诚,先是秘而不宣,后来以朝廷之名行私人恩赏,特别是篡得朝廷大权之后,对金枪宁诚是一日三升其官,深得宁诚之心。于是宁诚,就成了仲方英的心腹爱将。

    在宁诚看来:仲公爱我,有知遇之恩。虽然别人说他有谋篡之意,然而,这汗皇也不是谁家的。汗皇轮流做,轮到仲氏家:

    ——就算有什么人想造仲氏的反,凭我宁诚这杆枪这谋略,难道保不了仲家江山吗?保不了自己的功名富贵吗?便是将这天下从头打一遍夺过来,我宁诚又有何惧哉!

    宁诚由此忠心于仲方英,仲方英则将东京防务全面交给宁诚。因此,仲方英在西京中呆着,也才能心安理得。

    那柴俊谋此来皇都,一路上经过金门州、靖州,过了鸡冠岭要塞,才算是进了天同府,最后来到西京。

    到了西京,柴俊谋就前来求见仲方英。此时仲方英已经将北庭柱公之爵位授给儿子仲而要,自己却是做了相国。

    柴俊谋径直来到相府前求见,那门吏怎么可能肯为他通报?

    柴俊谋早已预先将诸事关节思考清楚,准备做足了。

    此时情形,也在他预料之内。就听柴俊谋向门吏喝道:

    “我奉柱公仲相国之命,潜伏多年,今天携带重要情报回来,你们竟敢拦阻,不替我通报!小心你们的脑袋!”

    说着,手按剑柄,逼上前来!

    这门吏向来也都是狗仗人势,狐假虎威,一见来人声色俱厉,大话吓人,于是就弄不清来人到底是几斤几两,自然也就软了,都向柴俊谋道:

    “大人息怒!小人有眼无珠,请大人见谅!我等这就通报!这就通报!”

    柴俊谋见了,这才鼻孔向天,哼了一声,作罢了。

    不多时,府内传下命令,令柴俊谋进府参见相国。柴俊谋昂首而入,有人前面引路,将他领到相府大厅外时,早有数名武士上前来将他绑了,押上厅来。

    仲方英高踞太师椅上,手持小茶盅,眯着眼笑道:“你叫柴俊谋?”

    柴俊谋道:“正是!小人受绑,不能施礼,还请相国原谅!”

    仲方英道:“你好大的狗胆,一个无名小卒,竟敢冒充说是‘奉我之命’!本相国何曾命令过你做什么潜伏?”

    柴俊谋道:“不如此说,怎么能得见相国?又怎么能给相国奉上情报?此前小人我是个无名小卒,今日要成为相国门下,又岂能还是无名小卒一个?”

    仲方英道:“哟,你小子说话倒还有些趣味啊!我问你,你能有什么重要情报?”

    柴俊谋道:“相国欲知,请先屏退左右!”

    那左右人等听了这个话,不待仲方英下令,都往外退去。

    仲方英见左右都已经退下去了,就说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柴俊谋道:“相国可知道柴某真实身份?”

    仲方英道:“哟呵!原来你还是个有身份的,那你说说,你是什么身份?”

    柴俊谋道:“小人真实身份,便是那唐自荣前军主薄,董山的参军,唐自荣派往东庭军的使者。”

    仲方英听了,心中一动,就问道:“既然你是这个身份,难道你就不怕本相国杀了你吗?”

    柴俊荣道:“小人此来,专为投奔相国,更有重要情报,小人相信,以相国度量,当此天下纷乱,用人之际,相国必能留下小人,给小人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仲方英听了,哈哈大笑道:“你这份胆量倒也不错,只是,不知你才能如何。当然,你今天不把重要情报说清楚,便是胆量再大,才能再高,也难逃一死!”

    柴俊谋道:“相国想知道这情报,请听小人分说:小人本是跟着董山投奔那唐自荣的。

    不料唐自荣手下有文武四君子,十分跋扈,董山受那武将仲君礼与辛君集的打压,小人我也跟着受牵连。如今董山已死,小人眼看跟着唐自荣混不出名堂,遂找了这个做信使的机会,脱身来到这里。”

    仲方英道:“你说了这么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你所说的情报到底是什么?”

    柴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