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皇纪-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老得掉渣渣的赵人,一边冲一连呼呼直喘气,比起奔行百里的牛的呼吸还要粗重,然而,他们为仇恨充塞胸间,没有放弃,依然是在冲锋。

更有一些老人,冲着冲着就倒下了,停止了呼吸,结束了他们的一生。然而,他们的拳头握得很紧,脸上的仇恨依然,他们到死也没有放弃。

那些呀呀学语的稚子,模糊不清的吼着:“杀秦军!报仇!”挥着白嫩嫩的小拳头。

“廉颇!”

正在冲杀的秦军乍见一大群人,不下十万之众,突然冲了过来,大是惊讶,定睛一瞧,原来是廉颇到了。

廉颇是秦国的老对手了,秦军识得他的人很多。

“哈哈!”秦军发出一阵畅笑声,大声讥嘲:“廉颇,你来了又能如何?我们已经冲进城了,你这是找死,我们就成全你!”

廉颇征战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与秦国打,秦军对他是恨之入骨,恨不得把廉颇分尸。在邯郸城破之际,廉颇率人冲来,这不是找死吗?

更别说,随廉颇冲来的那不叫军队,那是乌合之众,老的快掉渣渣了,冲着冲着就倒下了,小的还在呀呀学语,没有多少精壮。

而且,他们要武器没有武器,要盔甲没有盔甲,反观秦军却是武装到牙齿,这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廉颇是必死无疑。

“这……”王翦看在眼里,大是震惊,手中重剑不由得停了下来。

“这个……”在城头上指挥秦军作战的蒙骜看在眼里,一脸的震惊,连指挥秦军作战都忘了。

“廉颇,你来得太晚了,邯郸必破!”王陵看在眼里,也是一脸的震惊,紧接着就是不屑,讥嘲一句。

“不!”秦异人却是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大吼一声,道:“快,下令停止进攻!”

“停上进攻?”王陵一双虎目打量着秦异人,不住摇头,道:“公子,这可是进攻的良机呀。我要一举击溃廉颇,攻占邯郸。”

这绝对是击溃廉颇的良机,而且,以王陵的眼光看来,不面要多少时间,只需要几个冲锋就能做到。

“公子所言极是有理!王将军,快停止进攻吧!”尉缭和黄石公大声支持秦异人。

“王将军,你看清了,这是一群妇孺老弱,他们手无寸铁,若是再进攻,这就是一场屠杀。”秦异人吼得山响,如同雷霆轰鸣:“你若是屠杀了这些老弱,你睡得着觉吗?你就不怕半夜三更惊醒?你就不怕良心难安?”

“这……”王陵愣住了。

这些冲来的赵人赵军,压根儿就不是秦军的对手,只需要几个冲锋就能杀得干干净净,问题是,那能杀吗?要是杀了的话,良心能安吗?能睡得着觉吗?

“大秦锐士是军人,不是屠夫,不是刽子手,不是恶魔,他们不能杀这些手无寸铁的妇孺老弱!你记住,他们不是屠夫,不是刽子手!”秦异人一把揪住王陵的衣襟,死命的摇晃,摇得王陵一颗头颅跟拨浪鼓似的。

秦异人额头上、脖子上、手背上的青筋突怒,好似老树虬枝,一双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

口水乱溅,喷了王陵一头一脸,王陵兀自不觉。

他给秦异人骂得清醒了,额头上冷汗大冒,忙道:“停止进攻!”

尉缭和黄石公忙挥动令旗,把这道命令传下去。

“什么?停止进攻!”

“为何要停止进攻?”

秦军正准备大杀一通,攻占邯郸,却是突然接到停止进攻的军令,不由得大是惊奇,万分不解。

谁都看得出来,这些赵人赵军虽然气势汹汹,却是没有多少战力,与秦军不是一个级别的,只需要秦军再打下去,就能攻占邯郸,在这时节停止进攻,即使以秦军号令之严明也是喧哗一片,质疑声大作。

“呼!”王翦长吁一口气。

“呼!”蒙骜横过袖子,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弟兄们,我知道你们很是奇怪,为何在胜利在望之际停止进攻?”王翦开始为惊奇不已的秦军锐士解释,道:“你们都看清了,他们都是妇孺老弱,没错,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杀光他们如同屠猪宰羊!可是,你们想过吗?杀光他们后,你们就不内心愧疚吗?你们良心能安吗?你们能睡得着觉吗?”

王翦不愧是千古有名的军事大家,很快就明白了停止进攻的原因,说得很是在理。

“理是有理,可是,这是多好的良机啊,我们不能错失。”秦军手中的秦剑放了下来,又是惋惜不已。

秦国征战百年,才等到的良机,若是错失了,谁会甘心?

“王翦不错。”蒙骜大声赞赏。

“公子,该怎生办?”云车之上,王陵没了主意,向秦异人求教。

用兵打仗,他绝对没问题,可眼下这光景不是冲锋陷阵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其他的办法,这不是他善长的。

“唯有试试劝降了。”秦异人叹息一声,道:“依廉颇对赵国的忠诚,劝降的可能性太低,我们不得不做。去见廉颇吧!”

廉颇对赵国忠心耿耿,要他放下武器投降,那是不可能的事儿。不过,若是不先劝降,而是真接进攻,良心难安啊,这是必须要走的过程。

“好吧!”王陵有些兴致不高,道:“廉颇啊太顽固了!”

依他对廉颇的了解,一定会是秦异人所说的那般。

黄石公和尉缭挥动令旗,把命令传下去。王陵和秦异人他们急急忙忙从云车下来,直奔城头。

“廉颇将军请止步!”蒙骜大步而来,来到阵前,冲正在冲锋的廉颇喊话:“王将军要与你阵前打话。”

“打个屁的话!”廉颇断然拒绝,照冲不误。

“廉颇将军,你不怕死,我很佩服。可是,你瞧瞧你身边的赵人,他们不是精壮,他们不是士卒,他们是妇孺老弱,你真能狠心让他们送死?”蒙骜的吼声如同雷霆,远远传了开去,良久难绝。

“你赢了!”廉颇仰首向天,一声长叹,一挥手,正在冲锋的赵人赵军停了下来。

廉颇忠心耿耿,轻生死,纵横万军之中,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可是,让这些妇孺老弱,随他一起死,他也是狠不起这个心。

先前,他断然拒绝蒙骜的提议,就是他不想触到心里最柔软处。然而,蒙骜一口道破,他不得不停下来。

第四十一章 我们是赵人!

秦异人、王陵、黄石公、尉缭和桓齮急匆匆朝城头赶,很快进了邯郸城,来到两军阵前。

到了这里,看得更加真切了,秦异人放眼一瞧,一颗心直往下沉。

只见这些赵军赵人不成军阵,破衣烂衫,十足十的一群乌合之众。然而,他们人人眼里如欲喷出火来,闪烁着仇恨的光芒,打量秦军就象在打量杀父仇人似的。

事实上,秦军也的确是赵人的大仇人,长平大战,赵国五十万精锐尽失,这五十万人,就是他们的亲人。对于老人来说,那是他们的儿子;对于女人来说,那是他们的丈夫;对于稚子来说,那是他们的父亲。

此时此刻,见到秦军,见到杀子杀夫杀父仇人,他们能不恨吗?

“劝降难成啊!”秦异人已经知道了答案,背上直发凉。

即使廉颇愿意放下武器,这些为仇恨激得血液沸腾的赵人也不会答应,劝降的可能性极低。

问题是,若是不劝降,而直接发起进攻的话,良心难安,这一过程必须要走,而且还要以最为诚恳的态度做这事。

“廉颇将军,别来无恙!”王陵冲廉颇抱拳见礼。

“筑坡道这事,是你的主意吧?”廉颇并没有理睬王陵,而是一双虎目圆睁,瞪着秦异人,沉声问道。

“何以见得?”秦异人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依我与这蠢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经验,他不可能想得出这主意,一定是你的主意。”廉颇横了一眼王陵,颇为不屑,道:“你刚离开邯郸,秦军就筑成了坡道,不是你的主意,还能是谁的主意?”

廉颇还是真是知交啊,连这都能猜得到。

“不错,是我的主意。”秦异人点头承认。

“这都是你出的主意弄成眼下这般情形,你说吧,眼下局势如何收拾?”廉颇一双眼睛瞪着秦异人。

秦异人一阵苦笑,什么我弄成这样的?还不是你弄的,明明赵军溃不成军,要不是你突然冒出来,怎会有眼下这为难之事?

“廉颇将军,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归顺大秦,我们绝不会乱杀一人。”王陵接过话头,开出条件。

“放屁!”

“虎狼秦人无信无义,我们绝不会信!”

“长平大战时,你们就说过这话,二十万赵卒归顺,你们可曾放过他们?”

“二十万赵卒何辜?你们狠下心肠杀了他们,一个不剩!我们宁愿战死,也不会放下武器!我们绝不投降!”

廉颇还没有说话,一阵愤怒的叫骂声就响起了,赵军赵人个个一脸的气愤,眼里喷着火苗,恨不得把王陵撕着吃了。

长平杀降,不仅仅是震惊战国时代,还震惊千古!

两千多年后,人们谈到此事,依然是咬牙切齿,大骂秦军残暴,是虎狼。

就是两千年后的现代,人们依然如此痛恨秦国秦军,作为深受其害的赵人,他们能不恨吗?他们的恨意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王陵苦笑摇头,你以为我们想杀啊?我们那是不得已。

“杀降之后,我好一阵子睡不着觉。”王陵在心里暗叹,却是不能说出来。

长平杀降一事,秦国是不得不为,局势使然,不能不杀。在当时,白起接到秦昭王的旨意,犹豫再三,很不想杀,最后却是权衡再三,认为秦昭王是对的,不得不咬牙下令。

王陵很清楚的记得,当白起的命令一下达,所有的秦军将领当场就傻了,个个以为是幻觉,以为是在做梦。那是活生生的二十万人,那是人,不是猪狗,岂能说杀就杀了?

问题是,他们无法反抗将令,不得不杀。

参与屠杀的秦军将士,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屠杀这些降卒,更有秦军锐士不想双手染血,装作晕倒。

说来也怪,一向号令极严的白起,这一次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那些假装晕倒的秦军锐士没有任何处罚。

这在白起征战一生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只此一次。

这事反映出了长平杀降,上自白起,下至秦军士卒的矛盾心理。

他们很不想杀降,可是,为了秦国,他们不得不杀。

不仅仅是白起和秦军将士是这种矛盾心理,就是始作俑者秦昭王也是这种心理。

“公子是对的,我们不能屠杀!”王陵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长平杀降时,赵国降卒绝望无助的凄凉面孔,在心里大是认同秦异人的说法。

“我廉颇只有站着死,没有跪着生的理!”廉颇断然拒绝王陵的提议。

“廉颇将军,你不怕死,宁愿战死,也不愿归顺,我很佩服。”王陵的话先扬后抑,话锋一转,道:“你瞧瞧他们,老弱妇孺,手无寸铁,就凭他们,能阻挡得了我们的进攻?不要说这群乌合之众,就是强赵劲卒,在大秦锐士面前也不经打!放眼天下,谁堪为大秦锐士的对手?”

王陵很是自豪,一顶头颅高昂着,胸脯挺得老高,声音如同滚雷,远远传了开去:“就凭你们无法阻挡大秦锐士,只要我一声令下,你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廉颇将军,你就如此狠心,要让他们全部身死吗?”

王陵这话绝对是事实,没有一丝毫夸大的成份。

要知道,秦国能够雄视天下,就是凭着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军,以一敌六,越战越强,最终统一了天下。

眼前的赵军赵人,没有精锐,没有训练,没有武器装备,不要说区区十万之众,就是百万之众,也不可能阻挡得了秦军锐士。

“我们是赵人!”

“我们是赵人!”

廉颇还没有说话,赵人赵军就齐声呐喊,挥着胳膊,晃着拳头,吼得山响,声震长空,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他们眼里只有仇恨,没有惊惧之色,哪怕是一点点!

他们是真的不怕死!他们宁愿为亲人报仇而死!

“赵人多豪杰,宁愿不折,我王陵很佩服。”王陵接着劝降,道:“可是,你们想过吗?以你们眼下的战力,你们没有一丝一毫报仇的希望。若是你们死了,你们的后人怎么办?你们瞧瞧,你们中有不少人是稚子,他们还在呀呀学语,你们死了,他们怎生办?他们没有亲人,没人照顾,他们会过得非常凄惨,甚至会死去。”

这也是事实,没有夸大的成份。

老人还好说,死就死了,反正时日无多,他们自认划算,至少在死前出一口怨气。

对于稚子来说,那就麻烦大了,他们失去亲人后,他们的日子会异常悲惨,给人做牛做马还算是幸运的,饥寒交迫而死才是最悲惨的。

廉颇眼里掠过一抹悲哀,紧抿着嘴唇,没有说话。

他深知王陵说的是实情,他很想率领这些赵军赵人大杀一通,然而,他的心没有那么狠,在明知无望的情形下让他们送死。

赵军赵人心中一黯,默然不语。

“有戏!”王陵大是欢喜,就要再下说词,就在这时,赵军赵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

“我们是赵人!”

“我们是赵人!”

虽然脸上有着不忍之色,有着挣扎与痛苦,却是坚定不移的怒吼。

“哎!”王陵的喜悦之情刹那无存,他知道,他的游说失败了。

“公子,怎生办?”王陵是真的没辙了,只得向秦异人求助。

蒙骜、桓齮还有王翦他们,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要他拿主意。

秦异人不由得苦笑,瞧这些赵军赵人的坚定,他们是宁死不屈,遇到这样绝决的人,还能有什么用呢?

“赵国的父老乡亲们:我是秦国公子异人,我质赵数载,吃赵国的美食,饮赵国的美酒,说赵人的方言,我也算是半个赵人。”秦异人想用开场白拉近与赵人的距离,却是失败了。

“可恶的秦狗!是你害死了我们的亲人!”

“是你出的主意,筑成坡道!”

一片怒吼声响起,把秦异人的话淹没了。

秦军之所以能够攻上城头,夺下城门,就是因为秦异人的主意,他们能不恨秦异人吗?

秦异人一双手不住向下压,好不容易,赵军赵人的怒吼声稍歇。

秦异人接着道:“我想问你们,你们如此为了赵国,可是,赵国给了你们什么?赵国的贵族横行不法,欺压你们,百般盘剥你们,盘剥你们的粮食、剥夺你们的劳动成果、霸占你们的妻女……不把你们当人,你们在为贵族做牛做马,你们又得到了什么?”

这话没有夸张成份,山东之地就是这样,即使赵国也不例外,贵族横行不法,百般盘剥,霸人田产妻女之事层出不穷。

赵军赵人眼里闪过恨色,更有人握紧了拳头。

“你们再瞧瞧,除了廉颇将军,你可曾见到一个贵族?”秦异人朝赵人赵军一指,道:“你们在这里拼命,那些贵族却躲得远远的,他们在享乐,他们在嘲笑你们,嘲笑你们愚蠢!”

这话太有信服力了,赵军赵人四下里一打量,除了廉颇这个贵族外,还真是一个贵族不见。这让赵军赵人愤恨,眼里仇恨的光芒闪烁,很显然,秦异人的话勾起了们的仇恨。

“拼命有你们,分享胜利的成果却没有你们的份,你们如此做,值得吗?”秦异人再度反问。

赵军赵人沉默不语。

“成了!”秦异人一颗心放了下来。

王陵、蒙骜、桓齮、王翦、黄石公和尉缭也是欢喜,暗自佩服秦异人能说会道,说到赵军赵人的心坎上了。

“我们是赵人!”然而,他们的欢喜之情刚刚升起,只听一阵惊天动地的吼声响起,赵军赵人挥着胳膊,晃着拳头,吼得山响。

第四十二章 统一的代价

“……”

秦异人、王陵、蒙骜、桓齮、王翦、黄石公和尉缭个个目瞪口呆,一脸的难以置信。

秦异人明明已经说动了这些赵人,成功的勾起了他们对赵国贵族的仇恨,按理说,他们不应该如此举动,应该放下武器,不与秦军作对了。

然而,他们不仅没有放下武器的打算,反而与秦军作对之心更炽了。

明智如秦异人、黄石公、尉缭和王翦他们,不得不糊涂。

“为何?难道我说得不在理?”秦异人所言句句在理,谁都得认同,然而,此时的秦异人不得不问上一句。

“你说的有理!可我们是赵人!贵族再如何欺压我们,那是我们赵人自己的事,不消你们虎狼秦人指手划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喘着粗气,为秦异人释疑。

“没错!那是我们自己的事!”赵人齐声附和,声震长空。

这就是赵人的风骨!

这就是赵人的豪杰性格!

燕赵之地,自古多豪杰,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豪杰性格,是燕赵之地的男儿的传承,为人赞颂。

可以这样说,历史上,邯郸之战,赵国之所以能够守住,就在这于赵人的这种豪杰性格,他们不怕死,他们宁愿战死,也不愿屈服。正是因为这种不屈的雄风,让赵人前仆后继,最后守住了邯郸。

当然,邯郸之战,赵人付出了极为沉痛的代价,其惨烈程度不下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人触目惊心。

到了秦始皇时期,赵人的这种豪杰性格酿成了一场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