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一名骑马男子疾速奔来,笑道:“父亲,母亲,怎么现在才到?”
陈群夫妇大喜,原来儿子陈泰已经先一步来了,陈群连忙问道:“那边情况如何?”
陈泰笑道:“荀家很配合,直接让我们马车驶入了院子,使曹军骑兵没有看见三叔他们下车,孩儿随后化妆一下,和几个荀家家仆出了村,然后骑马追来,孩儿已到快半个时辰了,曹军骑兵应该还在荀家外面监视,有的他们等了。”
陈群呵呵一笑,“那就好,我们动身吧!”
陈群一家人只带了几包细软,他们上了汉军马车,化装成富户人家,马车启动,数十名随从打扮的汉军精锐骑兵护卫马车向东南方向的汝南郡疾速驶去。
由于汉军主力主要集结在寿春、南阳一线,在安陆郡只有一万驻军,很明显,汉军并没有从安陆郡出兵的意图,因此汝南郡的曹军也不多,只有八千余人,分别驻守在几个重要的城池内,并在南下的主要官道上设卡盘查。
但汉军为了陈群南下早做了周密的布署,由司马懿全权策划此事,刘璟又特别下令,这次行动不允许出半点差错,汉军为此动用了近一千精锐士兵,并在沿途设立了十几个接应点,其中护卫陈群家人的五十名家丁随从则是从鹰击军中挑选的精锐。
其实就算陈群被困在祖宅出不来,汉军也有备选方案,将不惜用武力将陈群接出来,只是陈群自有高明之处,略施小计便骗过了曹军的监视。
两天后,当在荀家监视陈群的两百名曹军骑兵终于发现情况不对时,陈群一家人已经抵达了武胜关。
汝南郡和安陆郡之间并非平原,而是被莽莽的大别山阻隔,成为汉魏之间的天然分界线。
在这条延绵数百里的山脉中,有三座险关隘口可以通行,这便是著名的义阳三关,武胜关、九里关和平靖关,其中武胜关是最主要的通道,当年刘璟率领出安陆郡,就是走武胜关进入汝南郡,在淮河和曹军对峙。
目前义阳三关皆由汉军控制,各驻扎三千军队,由大将霍峻统帅,当陈群家人的马车缓缓在武胜关前停下,早已等待在此的汉国御史中丞荀志迎了出来。
荀志没有参加新年大朝,他兼任扬州巡查使,这也是当初江东战役结束后,刘璟交给他的重任,巡查江左各郡,他正准备返回长安述职时,接到了汉王刘璟的紧急命令,让他赶到武胜关迎接陈群到来。
荀志是荀彧的侄孙,比陈群要小一辈,陈群妻子荀氏正是他的姑母。
荀志快步来到马车前行礼道:“侄儿荀志候迎姑父姑母到来!”
荀志是荀家后辈中最杰出之人,在荀家名气极大,陈群和妻子都认识他,见是他来迎接,两人都喜出望外,“贤侄不是在扬州吗?怎么会在这里?”
荀志笑道:“侄儿准备回长安述职,接到汉王殿下手谕,让侄儿来武胜关迎接姑父姑母,所以侄儿其实也是代表汉国欢迎姑父姑母到来,并陪同前往长安。”
陈群没想到刘璟竟然如此看重自己,为自己的南下精心安排部署,他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感动,他拍拍荀志的肩膀笑道:“有贤侄陪同我们去长安,这个新年真是团聚了。”
荀志笑着行一礼,又和表弟陈泰见了礼,这才对陈群一家人道:“姑父姑母请入关吧!”
陈群带着妻子儿女步行走进了险峻的武胜关,直到这时,他悬在心中的一颗心才终于落下了。
陈群全家在许昌失踪的消息迅速传到了邺都,朝野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猜到陈群是投奔了汉国,尽管之前已经有很多地方中低层官员弃官投奔汉国,但都影响不大,而陈群离去却巨石落井,在邺都官场产生了强烈反响,令无数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前程。
曹丕也极为震怒,但他却不敢把陈群变节之事告诉父亲,唯恐父亲再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他随即召集重要文武官员商议,众人一致同意,向曹操隐瞒住陈群离去的消息。
……
第1088章 龙骨水车
新年过后,关中又下了一场大雪,使关中各地再次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尽管河流结冰,土地凝固,但这些不利因素也阻拦不了关中人兴修水利的热情,关中大地上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农民在疏通河道,挖掘水渠,巨大的水车也在河边矗立起来。这天上午,咸阳城南面的官道上,一支由两千骑兵组成的队伍从远处开来,队伍中旗幡招展,气势壮观,在队伍中有一辆体型庞大的马车,在骑兵的严密护卫下,在官道上缓缓而行。
马车里坐着汉王刘璟和他的世子刘致,今天刘璟是专程出来视察冬修农田水利的进度,事实上,农田水利的兴修从去年秋收后便开始了。
汉国攻取关中后,对关中的农业建设极为重视,在定都长安的当年便疏通了几近荒废的郑国渠,又陆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每年都对关中废旧的灌溉系统进行全面修复和改造,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关中几乎年年都获得粮食丰收,甚至在遭遇百年不遇的建安二十年旱灾时,关中也凭借水利优势战胜了旱魔,保住了粮食产量。
关中民众尝到了兴修水利的甜头,新年刚过不到半个月,又一股兴修水利的热潮在关中大地上掀起。
刘致坐在马车内,透过车窗默默注视着窗外的农田和远处河边正在忙碌的人们。
他今年只有十三岁,却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成熟和思想,这是他在跟随相国们长达两年的相处中慢慢形成,他深知国以民为本的深刻含义,这个民并不是泛指所有的人民,而是专指自耕农,他们种植粮食,缴纳赋税,使国家得以强盛,使汉国社稷能够一代代传下去。
他能理解父亲骨子里对农业的重视,很多人都是父亲偏爱商人,但他却懂得,商人不过是父亲的一种政治工具,而农民和农业才是父亲所看重的立国之本。
“致儿好像有心事?”刘璟坐在一旁微微笑问道,从上车到现在,他的儿子几乎没有说一句话。
刘致连忙躬身道:“孩儿没有心事,孩儿只是在思考,眼看大战在即,父亲为何不去视察军营,鼓舞士气,反而来视察水利?”
“那你想到原因了吗?”刘璟又笑问道。
刘致默默点头,“孩儿已有一点感悟了。”
“那你说给为父听听,你想到了什么?”
“孩儿觉得父亲其实是在考虑战争以后的重建了,父亲的思虑已经越过了战争。”
刘璟倒有了几分兴趣,“继续说下去!”
“战争结束后,大量流民将会逐渐回归故土,关中人口下降,如果人口流失过多,必然会严重影响关中农业,这种情况下,只有完善有力的各种水利设施,才能弥补人口下降对农业的影响,比如,一个人只能种五十亩地,但水利完善,一个人或许就能种一百地,不知孩儿说得对不对?”
刘璟感到惊讶,他儿子居然有这么深的想法,这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的想法吗?
“这是你自己想到的?”
“一半是,一半不是,相国们在召开政事堂议事时,曾提到关中人口回流问题,会影响到关中农业,所以孩儿就想到,发展农田水利,或许是应对之策。”
刘璟点点头又道,“虽然你说得并不全面,但你能想得这么深远,确实让我感到欣慰。”
“那父亲能不能告诉孩儿,还有什么是孩儿没有想到的?”
刘璟微微一笑,“其实是你想得太复杂了,战争固然重要,农业也同样重要,为父今天来视察水利,并不代表为父就不去视察战备,其实今天出来视察,重点并不在于水利。”
“而是在于孩儿!”刘致忽然明白过来了。
刘璟爱怜摸了摸儿子的头,“你说对,今天为父出来视察,其实是想让你来关心农田水利。”
“孩儿明白了,孩儿应该自己出来视察。”
“这倒不必,以后你跟随相国们出来视察便可。”
父子二人正说着,这时马车缓缓停下,侍卫首领李青奔上来道:“殿下,到了!”
刘璟看了看车窗外,马车停在一片农田前,在数百外便是一条小河,河边聚集了不少农民,足有上千人之多,其中还有十几名官员的身影。
刘璟点点头,牵着儿子的手笑道:“走!”
父子二人下了马车,这时,从河边跑来两名官员,躬身施礼道:“参见殿下!”
这两名官员,一人正是军器监令马钧,另一人则是工部丞宋楠,刘璟笑道:“开始了吗?”
“回禀殿下,已经试过一次了,等殿下来正式启用。”
“那去看看!”
刘璟父子在百名侍卫的护卫下穿过田埂,快步向河边走去,刘致还是一头雾水,他不知道父亲带自己来看什么?似乎早就有计划了。
很快,他便看见河边放在一部狭长的水车,和他平时看到的水车有很大不同,似乎更加狭长轻便,就像一条探头在河中汲水。
刘璟向四周民众挥挥手,打了招呼,又走到水车前,拍了拍这部水车笑道:“这就是马公最新制成的龙骨水车吗?”
马钧连忙道:“正是它,但微臣只是改进而已。”
这时,旁边几名参与试验的老农激动道:“殿下,不止改进啊!简直是不得了的创造,从前一部水车至少要十几个成年人来推动汲水,可现在这部水车,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就可以踩踏操作了,省下了大量人力。”
刘璟见河中的冰已被破开,便笑道:“不妨操作一下!”
马钧连忙找到一名会操作的小女孩,大约十岁左右,对他道:“开始!”
小女孩身体轻盈,迅速爬上了水车,双臂扶住栏杆,脚下开始踩踏起来,很快,水车开始动了起来,无数农民都紧张地探头张望,忽然有人大喊起来:“水出来了!”
只见河水从水车中涌了出来,随着小女孩动作越来越快,出水也越来越多,河水潺潺地流入田埂间的沟渠,四周数千人顿时欢呼声响成一片。
无数农民更是激动得跳了起来,没有人比他们更能体会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小女孩就能操作水车,这可以省下多少劳力啊!将最大程度上解决农田的用水问题,这也是最困扰他们的问题。
小女孩足足踩踏了一刻钟,丝毫没有累意,刘璟对儿子刘致笑道:“吾儿要不要试一试?”
刘致虽然比同龄人成熟,毕竟是少年心性,他对新鲜事务也充满了好奇,他也一直在注视小女孩的动作,发现操作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注意身体协调,便不会有问题,就算踏空,双臂也在栏杆上支撑着,他便点点头,“孩儿愿意一试!”
听说汉王世子要踩踏水车,四周无数人都惊呼起来,马钧想劝阻刘璟,刘璟却摆摆手,“让他体会一下农耕劳作,不会有害。”
这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农民越来越多,超过了万人,小河两岸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所有人原本是来看新式水车,此时却被汉王世子吸引住了。
只见一名少年灵巧地攀上水车,刘致这两年跟随侍卫学武,身体比从前强壮了很多,无论韧性和灵巧性都远胜一般少年,这也是刘璟放心让他踩踏水车的原因,他知道儿子的底细,几名想帮助刘致的侍卫见他十分灵活,不需要帮助,便又退下。
站在水车上的小姑娘笑道:“让我教教你,可以吗?”
刘致点了点头,他学着小姑娘双脚踩住踏板,双臂架住木栏,“这样慢慢踩,开始不要快,对……慢一点,对!就这样。”小女孩耐心地教他。
两人一起踩踏,水车开始转了起来,逐渐加快速度,刘致慢慢熟练了,越踩越快,河水哗哗地从水槽中流出,四周上万人再次响起一片欢呼声。
刘璟笑了起来,世子亲自踩踏水车,必然会成为美谈,他希望儿子能更深地参与到农业劳作中去,刘璟回头招手将侍卫首领李青叫上前,低声吩咐他道:“春耕开始后,世子也要参加,安排侍卫看护好他。”
“殿下放心,卑职会亲自看护世子!”
刘璟点了点头,可惜自己又要到出征之时了,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今天是正月十五,再过十几天,早春就要来临了……
第1089章 出征前夕
经过近半个月的艰苦旅行,陈群带着家人终于抵达了长安,尽管陈群曾多次出使长安,但这一次到来却使他心中格外激动,很多年前他就有为汉王效力的念头,可他无法突破变节的束缚,只得将这个念头压在心中,今天他终于实现了这个多年的夙愿,他将开始新的仕途,想到这,他眼睛里都有点湿润了。
“姑父上一次来长安,是什么时候?”旁边荀志笑问道。
陈群连忙稳住心神道:“两年前还是三年前,我也有点记不清了,去年虽然担任宁姑娘的送婚使,但没有来长安,只送到蒲津关。”
“姑父感觉和上次相比,长安变化大吗?”
荀志的提醒使陈群这才发现确实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已经过了杜陵,现在所在的官道应该是杜陵通往长安城的官道。
他记得从前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但现在两边却是密密麻麻的建筑,一栋挨着一栋,都是各种店铺,一直延续到远处的长安城。
而且官道变得平坦宽阔,至少比从前宽了一倍,两边被积雪覆盖,房顶上也铺着积雪,现在天刚亮,很多店铺都还没有开门,但街上已有不少行人,大多骑马或者骑驴,也有不少马车,无论人和马车都行迹匆匆,甚至没有注意到这支远来的车队。
荀志轻轻叹道:“看来已经完成了,才一年时间,确实是日新月异啊!”
“贤侄指什么?”陈群不解地问道。
“我是说三座副城,前年我离开长安去扬州时,三座还正在重建,没想到现在已经完成,而且路边都变得这么繁华了。”
陈群也听钟繇说起过长安副城之事,三座副城规模都堪比上县,分担了长安的人口,使长安变得更加整洁有序,他点点头,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创造。
这时,前方快速奔来一队人马,为首之人正是相国司马懿,他受刘璟的委托,前来迎接陈群的到来,“长文兄!”司马懿老远便笑着挥手道。
陈群和司马懿很熟悉,他心中大喜,催马迎了上去,两人大笑着见礼,“再次见到仲达,风采依旧啊!”
“哪里!这是看到长文兄,心中高兴。”
司马懿又向荀志还了一礼,这才对陈群笑道:“汉王殿下派我来迎接长文,这一路过来,长文和家人都辛苦了。”
陈群有些愣住了,司马懿竟然是来迎接自己,要知道上次迎接钟繇也不过是派黄门侍郎,这一次是派相国来迎接自己,这种礼遇之隆重,让陈群鼻子略略有些发酸,他心中感动之极,连忙转过头让儿子上来见礼,以掩饰住自己的情绪。
众人见了礼,司马懿陪同陈群向长安城内缓缓而去,又给陈群介绍新修的副城,“现在看起来,修建副城的方案完全正确,长安城内地价太贵,有了副城,使平民也有容身之地,不过三座副城肯定不够,我们不准备扩大副城,而是准备再修建几座副城,我估计数十年后,长安四周会出现十几座副城。”
“汉王不考虑将来修建东都洛阳吗?”
司马懿摇摇头,“至少三十年内不会考虑,主要是要开发陇右和河西,还有北方朔方郡,将来还要恢复西域都护府,这些都不是短期能完成,至少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还是要以长安为都城。”
一行人来到了贵宾馆,司马懿歉然道:“给长文的官宅还没有准备好,先委屈长文和家人暂住贵宾馆,最多一个月,长文就可以搬新家了。”
陈群笑道:“这个无妨,贵宾馆很不错,我住过,比我在邺都的府宅还好。”
这时,馆丞出来见礼,领着陈群的家人先进了贵宾馆,陈群因为要去见刘璟,暂时没有和家人进去休息,荀志也告辞回了自己家中,司马懿见已安排好陈群的家人,这才带着陈群转道未央宫。
“仲达,我走后邺都有什么消息?”陈群见身边没有其他人,这才悄悄问司马懿道。
司马懿微微笑道:“长文的离去在邺都引起轩然大波,邺都朝野不安,人心思汉,曹丕极力维稳也无济于事,听说曹丕紧急成立了巡风使,名字好听,其实就是暗中监视所有官员。”
陈群叹息一声,他没想到自己的离去会引来如此轩然大波,他又问道:“那魏公怎么说?”
司马懿摇摇头,“就只有魏公不知道此事,听说曹魏高官都隐瞒住了魏公。”
陈群默然无语,他明白为什么这样做,魏公的身体再经不起刺激,其实这样最好,他也不想让曹操感到失望。
两人来到了未央宫前,司马懿笑道:“长文稍候片刻,我这就去禀报汉王殿下。”
……
尽管长安城内是一片歌舞升平的祥和气氛,但未央宫内充满了大战前的紧张,进入建安二十四年,汉魏两国在合肥大战后签署的停战契约也就到期了,此时双方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更重要是,汉国在去年完全统一了南方,且经过近两年的厉兵秣马,各种物资及战备都已完成,汉国的战争状态已恢复到最佳,随时可以向魏国发动雷霆进攻,只是汉国还欠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