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璟一怔,随即问辛治道:“不知辛县令是否还和邓芝有往来?”

辛治心知刘璟是要拉拢邓芝,他连忙躬身道:“我们经常有书信往来,不久前,他还写信问我荆州的局势,如果州牧想让邓芝投效荆州,我愿写信去劝说,或者,我亲自去一趟巴东郡。”

邓芝当然是才华横溢之人,但此时邓芝是巴东太守庞羲的心腹幕僚,他的意义非同寻常。

刘璟沉思片刻,便低声对辛治嘱咐几句,最后笑道:“若你能办成此事,我会记你大功,升你为南郡郡丞。”

辛治心中激动万分,刚刚才升为县令,现在又有机会再升一级,这简直是他撞了大运,他连忙抱拳道:“属下绝不会辜负州牧的重托!”

第412章 攻城不利

刘璟令人将编县曹军战俘以及曹仁都押去江陵,他自己则率军赶赴襄阳,此时文聘率江夏水军已经控制了汉水,截断襄阳和樊城的联系,目前襄阳城约有五千曹军士兵,由襄阳副将路昭统帅,死守襄阳。‘咚!咚!咚!’

战鼓声密集敲响,六千江夏军士兵向襄阳东城发动了第四次进攻,前三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襄阳曹军凭借坚固高大的襄阳城,坚守住了城池。

黑压压的江夏军士兵扛着攻城梯从三个方向同时向东城发动进攻,城头上,四千曹军士兵张弓搭箭,严阵以待,副将路昭冷冷望着冲上来的敌军,忽然大喝一声:“放箭!”

城头上顿时乱箭齐发,铺天盖地的箭矢凌空射来,江夏军士兵纷纷举盾相迎,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士兵被箭矢射中,惨叫着倒地。

江夏士兵继续举盾奔跑,用木板搭上护城河,一架架巨大攻城梯竖起,搭上近四丈高城墙,一群群士兵登梯而上,手执战刀和盾牌向城头攀去。

城头上曹军用早已准备好的滚木巨石砸下,一块数百斤的压梁巨石顺着梯子滚翻落下,顿时将十几名攻城士兵悉数砸下城去,惨叫声此起彼伏,城下士兵血肉模糊,死尸累累,但又有士兵不畏死亡,继续攀梯而上。

在另一边,十几名曹军士兵用两丈余长的钢叉,叉住梯子,奋力向外推去,攻城梯失去重心,向外翻倒,攻城梯上一串士兵纷纷从梯上坠落,惨叫声响成一片。

在最南面,一架攻城上的巨大铁钩子钩住了城墙,使城上曹军难以将梯子推开,十几名江夏士兵冲上城头,却被数十名曹军阻击,双方在城垛口展开了惨烈的生死搏杀。

江夏军一次次地杀上,城头上滚木礌石如冰雹般砸下,两边马墙上箭矢如雨,前后夹击攻城的江夏士兵。

这支一万余人的江夏军曾经是荆州军的精锐,长期驻守樊城和新野一线,由文聘统帅了近十年,战斗力极强,训练有素。

尽管遭遇曹军的顽强反击,死伤惨重,但他们却毫不退却,依旧一波一波攻城,但遗憾的是,他们攻城武器不足,已渐渐显得有一点后继无力。

文聘站在两里外的一座土丘上,远远注视着他的军队攻城,而蔡进则率领一千水军继续封锁江面,此时文聘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已损兵近两千人,襄阳城依旧巍然屹立。

再打下去,他的军队越打越少,攻城也就越来越困难,最后军队拼光了,襄阳还是拿不下来,眼前攻城士兵死伤惨重,只剩下最后五架攻城梯,文聘心中万般无奈,不由叹了口气,下令道:“鸣金收兵!”

“当!当!当!”

收兵的钟声敲响了,江夏军如退潮一般撤下,这一战经历了近两个时辰,死伤千余人,城头上曹军响起一片欢呼声。

……

黄昏时分,刘璟率领一万军队抵达了襄阳,襄阳城东的江夏军大营门口,文聘率领十几将领迎接出来,他上前一步向刘璟施礼道:“参见州牧!”

刘璟连忙扶起他笑道:“文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文聘起身叹了口气道:“卑职无能,至今没有能攻下襄阳。”

刘璟微微一笑,“如果襄阳城那么容易攻下,它就不是荆州第一城了,我心里明白,进帐去谈吧!”

文聘又向赵云见过礼,带着刘璟向大帐而去,在中军大帐正中放着一台一丈长宽的沙盘,包括襄阳和樊城,北到新野一带,刘璟直接走到沙盘前,他对这一带熟悉得了如指掌,襄阳的攻防弱点他都清清楚楚。

他用木杆一指南城门问道:“南城门还是和去年一样吗?”

南城门是整个襄阳城防御的弱点,在前年曾经坍塌过,后来虽然修复,但修复的质量很差,遭受外部重击时很容易再次坍塌,所以只要用重型投石机攻打南城,十几次巨石撞击后,南城门上的城墙必然会再次坍塌。

这个弱点荆州的主要将领几乎都知道,但曹军未必知道,所以刘璟最关心此处,文聘却摇摇头道:“听说曹军在去年冬天便修复了,南城门现在非常坚固,难以攻打。”

刘璟点点头,“看来曹军已做了充分准备,城内粮食应该也不少。”

“是!听说城内储存了十几万石粮食,曹军士兵还在城内空地上开荒种菜,再加上五千精锐守军,想攻下襄阳确实不容易啊!”文聘有些沮丧,他已损兵三千人,却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攻当然能攻下来,只是得付出惨重代价,这不是我想承受的代价,必须用别的方式夺取襄阳城。”

这时,旁边赵云道:“曹军在城内囤积十几万石粮食,却只有五千军队防御,这有点不太合理,我估计曹军主将已经知道曹仁要北撤,所以死守城池,等待曹仁北归,如果我们让城内敌军知道,曹仁军队已被全歼,那么他们就未必要死守襄阳了。”

刘璟沉思片刻道:“子龙说得不错,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出策,明天上午,我们不妨先让城内曹军看看我们的军容。”

……

路昭今年约四十岁,跟随曹操多年,在讨伐袁术时曾立下大功,他虽然名声不像徐晃、张辽那样显赫,但他同样也是曹操帐下重要的大将,尤其善于防守,曹操北上后,便留下他和徐晃守襄樊,以徐晃为主将,他为副。

曹操再临走前曾再三嘱咐过他和徐晃,襄阳不可失,一旦襄阳丢失,就会断了江陵曹仁的退路,因此,路昭率五千军队死守襄阳。

此时路昭已经知道曹仁放弃了江陵北撤,在这种情况下,他更不敢轻易放弃襄阳。

事实上,他也无处退兵了,向上庸撤退,必然会被江夏军追击,现在他只能等曹仁撤回襄阳,然后由曹仁决定是坚守还是撤军。

夜晚,路昭和往常一样在城头巡逻,这时有士兵奔来禀报:“启禀路将军,东城处有人要进城!”

“是什么人?”

“好像是镇南将军手下将领。”

路昭心中一惊,连忙令道:“快带他来见我!”

片刻,士兵带来一人,来人上前施礼,“卑职参见路将军!”

路昭认识这人,是曹仁手下部将,名叫朱焕,他急忙问道:“镇南将军现在哪里?”

朱焕听到一点消息,似乎曹仁也被抓住了,但他刘璟不准他提曹仁之事,他也不敢泄露半点秘密,叹息一声,朱焕禀报道:“我们在编县遭遇江夏军伏击,全军覆没,镇南将军下落不明,卑职不幸被江夏军俘虏,我其实是被放回来传话。”

路昭愣住了,曹仁军竟然已全军覆没,半晌他才迟疑着问道:“你要传什么话?”

朱焕苦笑道:“现在刘璟已率主力援军抵达了襄阳,他让我转告路将军,如果路将军愿意放弃襄阳,他可以承诺路将军西撤,绝不追击,或者他也可以派船送路将军以及军队过江,由路将军自己选择。”

“这”

路昭心中乱成一团,这让他怎么选择?更重要是他不能做主,至少需要徐晃来决定,沉思良久,路昭又问道:“刘璟来了多少军队?”

“卑职一直被关在囚车内,确实不知有多少军队,但听刘璟的意思,好像有三四万军队。”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此事容我思考后再决定。”

路昭快步下城向军衙而去,他需要尽快向徐晃汇报此事,他和徐晃之间虽然被江水阻隔,但能够通过鸽信往来,此事事关重大,他不敢有半点大意。

次日一早,襄阳城头上的曹军发现城外有江夏援军到来,他们连忙敲响了警钟,早有士兵飞奔去向守将路昭禀报,不多时,路昭也急急赶到了城头。

只见城外和前些天的江夏军完全不一样了,很明显是江夏大军到来,江夏军在一里外列阵,旌旗招展,声势浩大,足足向南延绵十几里,从这个阵势来看,至少有四五万人。

路昭却不知道,这就是江夏军的虚张声势,在十几里外,或许只有一两个士兵抗着大旗,但刘璟是荆州牧,是整个江夏军的主公,他率领三四万军队到来完全很正常。

路昭倒吸一口冷气,他城内只有五千守军,如果江夏军从四面同时进攻,他怎么可能守得住城池?

这时,一名江夏军骑兵飞奔而至,将一封信射上城头,有士兵拾起信跑去送给路昭,十几名中低级将领也纷纷围了上来,“路将军,信上写什么?”众人七嘴八舌问道。

路昭看完信,叹息一声道:“还是和昨晚一样,要我撤军,刘璟说他不想破坏襄阳城,所以给我们一个机会。”

“将军,我们撤吧!”

将领纷纷劝道:“既然镇南将军已全军覆没,我们就没有必要坚守襄阳城了,而且他是州牧,不会轻易食言,必然不会有诈,将军,撤吧!”

路昭摇摇头,对众人道:“撤不撤军不是我能决定,必须要徐将军来决定。”

他又命人把朱焕找来,对他道:“你去告诉刘璟,只要徐晃将军同意,我就立刻撤军!”

“卑职明白了!”

尽管朱焕不想再回去,但军令难违,他也无可奈何,不过他暗暗庆幸,幸亏有些话他没有多说,否则他小命难保,他只得离开了襄阳城,向江夏军中跑去。

第413章 徐晃的抉择

“路昭要我去找徐晃?”刘璟骑在战马上,冷冷问道。

朱焕低着头,恭恭敬敬道:“路将军是这个意思,他本人愿意北撤,但他只是副将,没有徐将军的同意,他不敢撤离襄阳城。”

停一下,朱焕又道:“关键是其余将领都希望北撤,看得出路将军也有点承受不住这个压力了。”

刘璟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你再去一趟樊城,替我给徐晃送一封信,你顺便告诉他,他若要保住路昭和襄阳城的五千军队,他只有这一次机会,明天天亮前若襄阳没有动静,我就认为是他拒绝了和谈!”

他当即写了一封信交给朱焕带走,这时,文聘慢慢上前问道:“州牧觉得徐晃会答应吗?”

刘璟胸有成竹,他笑了笑道:“如果曹仁没有全军覆没,他或许不会答应,或者要去请示曹操,但曹仁全军覆没,我想他应该明白孰重孰轻。”

就在江夏军向襄阳城展示军容的同一时刻,徐晃也在樊城城头上焦急地关注汉水对岸的情况,他隐隐可以看见对岸旌旗招展,却没有看见攻城的迹象。

徐晃已经接到了路昭的飞鸽传书,刘璟竟然提出了用路昭五千军队换取襄阳城的条件,但更让徐晃吃惊的是,曹仁军队竟然在编县全军覆没,曹仁本人也生死不明。

此时徐晃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假如曹仁有个三长两短,他怎么向丞相交代?而且曹仁是希望他来接应,但他担心被江夏军伏击,所以他按兵不动,如果曹仁无事,他没有责任,可现在曹仁全军覆没,他就无形中承担上了救援不力的责任。

如果放弃襄阳,丞相一定会责怪他擅自做主,可如果路昭和五千军再次被歼灭,后果就更严重了,一时间,徐晃处于两难的境地,他昨晚一夜未睡,都在殚精竭虑考虑对策。

这时,有士兵大喊:“将军,江面有一叶扁舟来!”

徐晃也看见了,他当即令道:“带来见我!”他有一种预感,这一定是刘璟派来的使者。

不多时,小舟靠岸,士兵将朱焕带到了樊城,徐晃也认识他,立刻问道:“镇南将军现在何处?”

“回禀徐将军,卑职确实不知,不过肯定没有被抓住,另外,卑职听说他杀出一条血路逃走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徐晃也只能往好的地方想,曹仁逃脱了,他又问道:“那陈长史呢?”

“陈长史被俘了,卑职亲眼所见。”

朱焕说到这,取出刘璟的信呈上,“这是刘璟给徐将军的亲笔信,请将军过目!”

徐晃取过信看了一遍,信的内容在他的意料之中,交出襄阳城,换取曹军渡江,徐晃并不怀疑刘璟会言而无信,以刘璟的身份,不会为这点小事情自损名誉。

徐晃其实也同意这样做,毕竟襄阳迟早保不住,能让路昭军队平安撤回也是一大收获,关键是他怎么向丞相解释,没有丞相的同意,他可以擅自做主吗?

徐晃又仔细看了一遍信,信却没有期限,这时朱焕又道:“刘璟还让卑职带一句口信,他的期限是在明天上午天亮前,如果明天天亮前襄阳没有动静,那就视为将军拒绝了他的和解方案。”

‘明天天亮前!’徐晃只觉额头一阵剧痛,他怎么可能办得到?

“让我考虑一下吧!”徐晃叹了口气,转身下城去了。

傍晚时分,朱焕被两名士兵带到徐晃的军衙,在院子里等了片刻,徐晃从房间走了出来,他一夜未睡,又苦思了一天,显得有些疲惫,他缓缓对朱焕道:“你回去告诉刘璟,我再加一个条件,只要他答应把陈矫也一并放回来,那我可以放弃襄阳。”

徐晃的难处是无法向曹操交代,那么只要再多一个陈矫,那么他擅自放弃襄阳的罪责就至少轻了一半,他又道:“如果刘璟不肯,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大帐内,刘璟负手站在沙盘前,静静听着朱焕的述说,他最后点了点头,“你先下去吧!”

朱焕退了下去,这时文聘在一旁小心翼翼劝道:“州牧为何这么急于夺取襄阳?其实只要再来一万军队,那么攻克襄阳就有把握了,莫非州牧是担心曹军毁掉了襄阳?”

刘璟摇了摇头,“我并非是担心毁掉襄阳,我是担心江东,我怕时间来不及,我必须在江东大军西征之前,解决了襄阳的曹军,逼他们退回汉水以北,并封锁江面,不给他们南下的机会,这样才能解除我的后顾之忧。”

文聘愕然,“州牧是说,江东会和我们翻脸?”

“孙文台的儿子岂是偏安江东之人。”

刘璟微微叹息道:“这明明是曹操离间之计,却成功了,可知天意如此,一旦曹操知道程普在江夏被驱逐,他肯定会下令死守襄阳,以造成和江东夹击之势,我必须要抓住这个消息传递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襄阳。”

文聘这才明白过来,刘璟为什么急于拿下襄阳,他点点头,“属下明白了,坚决支持州牧尽快夺取襄阳。”

刘璟又笑道:“对于我而言,一个陈矫算不了什么,虽然有才华,但我现在不缺有才华的人,我现在要缺的是时间,收复江陵和襄阳,稳住刘璋,我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和江东开战,必须要把江东打瘸一条腿,我才能从容实施我的西进策略,这里面环环相扣,一环都不能出意外。”

当天晚上,刘璟正式答应了徐晃的要求,把放回陈矫作为附加条件,双方达成共识,刘璟便拨出了五十艘渡船,开始运送曹军渡河,直到四更时分,五千曹军才全部渡过汉水。

天蒙蒙亮,一些留在襄阳的民众和平常一样早起出门,但他们却意外地发现城中守军变了,不再是曹军,变成了荆州军,而且有人听士兵说是璟公子回来了。

璟公子重回襄阳的消息不径而走,襄阳城内顿时满城欢腾,近万名留守襄阳的民众纷纷奔上大街,敲锣打鼓,纵声欢呼。

天没有大亮,刘璟率领一万军队开始列队入城,举行重回襄阳的入城式,在大街两边,上万民众夹道热烈欢迎荆州军队的归来,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很多老人更是喜极而泣,跪在地上向苍天磕头。

“荆州军万岁!璟公子万岁!”

人们激动万分,振臂高呼,这一刻,整个襄阳城都沸腾了。

……

江东,程普在江夏遭遇阻拦并威胁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京口,孙权为之震怒,连夜召集军政高官商议对策。

内堂上,数十名文官武将列坐两旁,张昭极力要求利用这个机会统一荆州,他慷慨激昂的声音在大堂里回荡。

“各位,自初平二年破虏将军跨江击刘表以来,西取荆州一直是江东既定国策,至今已历三世,计二十五年,江东儿郎为此前仆后继,捐躯献国者已有数十万之众,今天刘表虽死,但其侄刘璟依然占据荆州,虽两国有短暂联盟共抗曹军,但这并不足以改变江东国策,如今曹操势弱,河北关中不稳,再无力难顾,这正是我们统一南方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机会西进,将无颜以对儿孙。”

张昭说完,议郎张温也起身向孙权行一礼道:“启禀吴侯,微臣认为军师所言极是,虽然我们和江夏签署盟约,但江夏军粗暴毁船在先,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理会什么合约,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全力出击江夏,请吴侯决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