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璟却没有时间和他聊天,一把拉住他向船舱走去:“蔡进将军快不行了,太守来得正好,帮我救救他。”
“我一来就被抓壮丁了!”
张机只是开个玩笑,他当然会治病救人,他快步跟刘璟进了船舱,船舱里,蔡进已经上好了伤药,盖上一层薄薄的被子。
“他现在怎么样了?”刘璟问军医道。
军医摇摇头:“呼吸更加微弱了……”
他本想说可能熬不过今晚,但既然张仲景来了,这话他就不敢说了,他心中也带着一线希望,看张仲景能否救活蔡进。
张机坐在一旁,给蔡进搭了一会儿脉,眉头微皱道:“看他的脸色,失血相当严重,应该早就死的人,居然还有脉搏,可见天不亡他。”
刘璟的顿时燃起一线希望:“太守的意思,他还能救活?”
张机微微一笑:“只有五成的把握,如果他能熬过今晚,就没有问题了。”
张机当即开了一副方子,交给军医:“按照这个方子抓药煎熬,一副药只熬一汤,每隔一个时辰给他喝一次。”
军医结过方子,只见上面都是寻常的补血固本之药,但搭配得极为巧妙,令他佩服不已,他暗暗记下了这个方子,快步向外走去。
张机又取出一副金针,小心翼翼地在蔡进身上行针,对刘璟笑道:“光凭一个药方子还不行,还得刺激他的内在生命力,双管齐下才有效果。”
这话刘璟赞同,人体有极大的潜能,若能激发出来,确实是不可想象,他是深有体会。
这时,张机沉吟一下又道:“刚才州牧未回来之前,我在码头上救治了三十几名伤员,其中死了十五人,都是失血过多而死,其实如果救治及时,他们根本不会死,休养几个月后,又能生龙活虎上战场,州牧有没有考虑过,怎么挽救这些伤兵的生命?”
刘璟想了想道:“我考虑设立战地救护兵,他们的任务就是抬救伤员,不参与作战,这样便可以及时救助受伤的士兵,最大程度挽救他们的生命。”
“州牧想法不错,不过我也一个建议,或者说有一个办法,可以有效减少受伤死亡的士兵。”
刘璟顿时大感兴趣,连忙道:“太守请说!”
“其实也很简单,州牧可以给每个士兵配一个简单的医疗包,也不用太大,背在身后便可,里面有纱布和几贴止血药膏,士兵受伤后,便可以自己救助,或者请同伴救助,这样就不会出现大量失血而死的惨状。”
张机提的这个办法其实并不难,但会增加战争成本和养兵费用,而且要考虑到失效和更换,费用会更大,所以上位者一般不愿考虑。
这实际上是一种观念问题,如果上位者把士兵视作最宝贵的财富,他会采用这种办法,可惜历史上大部分上位者都视士兵为草芥,只会考虑发挥他们的战争效能,而绝不会考虑伤兵的疗养成本,因为张机本身是医生,他才会有这种悲天悯人的想法。
张机心中有点紧张,这个方案他从前给刘表提出过,后来讨论时被手下重臣一致否决了。
因为耗费太大,一个医药包算下来至少一百钱,十万荆州士兵,那就要一千万钱,而且每年要换一次,荆州负担不起,此时,张机见刘璟如此重视救治伤兵,心中不由又有了一线希望。
他见刘璟沉默不语,还以为他不太情愿,又从怀中取出一只小瓷瓶,从里面倒出两丸核桃大的丹药,通身呈赤红色,对刘璟笑道:“这种丹药叫做保命丸,是我这两年配置了一种止血消炎伤药,由十三味寻常的草药组成,使用时一丸嚼碎咽下,另一丸嚼碎后敷在伤口上,止血治伤非常有效果,而且很便宜,这两丸药加上瓶子也不过二十钱,两年内都有药效。”
刘璟拾起这两丸药,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芳香,他便点点头道:“可以先做试验,如果确实很有效,我会立刻大规模配置,就像太守的建议,给每个士兵配一个医药包,尽量减少受伤士兵的死亡。”
张机没想到刘璟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他心中感动,起身深施一礼:“州牧能为士兵们考虑,是荆州士兵之福也!”
……
在另一个船舱里,刘璟召集十几名将领商议安陆郡局势。虽然张辽率军占领了安陆郡,但刘璟暂时决定不反攻,毕竟即将抵达樊城的曹军才是他们真正的大敌。
“各位将军,明天我要去襄阳视察民众转移,水路两军还是甘宁将军和魏延将军统帅,另外,文聘将军的部众也由魏将军暂管。”
甘宁和魏延同时起身行一礼:“末将遵命!”
刘璟又道:“我不在时,你们要完全听从贾先生的建议,没有贾先生的许可,绝不准擅自行动。”
甘宁和魏延同时答应了,贾诩则在一旁捋须笑而不语,他在军中虽然还没有职位,但众人都很清楚,贾诩就是事实上的军师。
这时刘璟取出张机给的药丸,又将张机的建议说了一遍,大堂内顿时一片窃窃私语声,如果徐庶等文官在,他们肯定先核算成本,再考虑开支,但在坐的大多是将领,更会考虑士兵的利益,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恨不得明天就实施。
刘璟又笑道:“其实我还想到一个方案,比如一个伍中配备一只医药箱,放置更多药品,这是不是比每个士兵配一个小医药包更好?”
魏延摇摇头道:“州牧不太了解底层的士兵情况,我是很了解了,打胜仗时,或许大家还会在一起,如果打了败仗,或者夜晚被伏击,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各自保命,乱成一团,受伤的士兵去哪里找医药箱,保命还得靠自己啊!”
甘宁也接口道:“魏将军说得有道理,把命交给别人不太放心,关键时候还是得靠自己,我也支持用医药包,另外我建议让每个士兵都学一学自救的技能,认识一些常见的草药。”
这时,刘璟又向贾诩望去:“先生意见如何?”
贾诩呵呵一笑:“我没有什么意见,如果财力允许,这不是坏事。”
刘璟当然考虑过财力,一个医药包大概五十钱左右,六万士兵,也就三百万钱,完全可以从卖火油的钱中支出。
“那就这么决定了!”刘璟最后下定了决心。
第330章 益州使者
叶城,这里曾经是曹军重要的物资中转地之一,县城西面巨大的仓城在一年前被江夏骑兵袭破,一把火烧成了废墟,但曹军很快又重建仓城,并将驻兵从一千人提高到五千人,严密防御叶城。
这次曹军南征,叶城再一次显示了它的重要性,仓库中堆满了大量的粮食和军械兵器,每天都有大量的粮食物资从这里运去南阳郡或者汝南郡。
这天清晨,当叶城人一觉睡醒,很多人都被城外的一幕所震撼了,只见在县城以北的旷野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帐篷,就仿佛一夜春雨后生出的蘑菇,一眼望不见边际,一杆高达数丈的大旗迎风飘扬。
除了气势壮观的帐篷外,还有大量的曹军士兵,一队队骑兵在大营外奔驰,将不知所措的商贾和行人从官道上驱赶出去。
这是曹操亲率十七万主力大军抵达叶城,如果再加上安陆郡、宛城、樊城、上庸等处的军队,便已经超过了三十万,这几乎就是曹操大军倾兵而出,这一次征南战役,曹操势在必得。
这时,从西面来了一队军马,约二十余人,每个人都骑着马,为首是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身材中等,容颜清瘦,显得颇为精明能干。
离曹军大营还有数百步,这一行人便被曹军巡哨拦截住了,巡哨屯长见为首之人容貌清雅,不像普通人,他也没有出言训斥,而是警示道:“前方是军事重地,不得前行,请别处绕道!”
男子上前抱拳行一礼笑道:“在下是巴蜀使者,奉州牧之命前来拜见丞相,烦请带我们前往大营。”
巡哨屯长听说他们是巴蜀使者,倒也没有为难,便点点头道:“既然是巴蜀使者,请随我来!”
巡哨骑兵押送着使者队伍向营门而去。
……
中军大帐内,曹操正在听取司马懿对安陆郡之战的禀报,张辽夺取安陆郡在曹操的意料之中,并没有什么惊喜,相反,没有能迫降文聘倒让他有点遗憾。
“文聘是我思之已久的名将,可惜你们错过了这次最好的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曹操的语气很温和,但遗憾中已经隐隐透出对张辽的一丝不满,他在张辽临行前已经叮嘱过他,务必生擒文聘,但最后还是让文聘被救走,居然是在最后一刻被江夏军救走,若不是顾及身份,曹操早就把报告摔到地上了。
司马懿有些愕然,他没想到曹操这么看重文聘,张辽事先也没有告诉他,他来面见曹操本想是回禀江夏骑兵之事。
此时曹操根本不关心骑兵,却盯住了文聘之事,使司马懿不得不顺着曹操的思路回答。
“当时张将军确实也是想活捉文聘,希望文聘能投降,但文聘绝不肯降……”
曹操似乎没有耐心听他说下去,他打开战报问道:“战报上说,文聘最后只剩下不到五百士兵了,是这样吗?”
“确实如此!”
“而你们却有五万大军,一百人对付一人,也足够了,大军一拥而上,顷刻间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抓住,但最后还居然被人救走了,你们怎么解释?”
曹操心细如发,在军报中发现了一些不合理之处,但张辽并没有解释,这让曹操十分不满,他绝不允许下属糊弄自己。
司马懿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有想到曹操居然这么精明,他当然知道原因在哪里?事到如今,他只得硬着头皮实话实说。
“关键是围困文聘并没有倾力而上,只用了两万军。”
“为什么不倾兵而上?”曹操负手冷冷问道。
“这是因为我们想利用文聘为饵,引江夏水军战船来救援,我们便可以将江夏战船困死在涢水之中,但没有想到刘璟竟然是派骑兵来救援,骑兵来得突然,也十分犀利,只片刻间便杀透重围,将文聘救走,丞相,这支骑兵非常强悍,真的不亚于高顺的陷阵营骑兵。”
曹操的思路并没有被司马懿带走,他仰头望着屋顶,半晌才缓缓道:“当年新野之战,贾诩也是想用刘璟来引诱文聘之军,但他却是倾兵而上,一心抓住刘璟,后来我问他,既然是诱敌,为何要拼命抓捕诱饵?贾诩就说,先抓住刘璟,落网为安,至于诱兵,再用一个假刘璟被围便可。”
说到这里,曹操目光锐利地看了一眼司马懿。淡淡道:“仲达,兵不厌诈,你还是要多学学啊!可惜曹仁愚蠢,白白将我的谋士拱手送给刘璟,至今仍是我心中之痛,只要贾诩不丢,纵然是五千骑兵皆阵亡,又有何妨?”
司马懿满脸羞惭,他听懂曹操的话了,江夏骑兵不算什么,江夏战船更不算什么,没有生擒文聘才是最大的失误。
他低下头,“卑职愚钝,辜负了丞相的重托。”
“这件事和你无关,你不必自责,责任在主将张辽!”
曹操又冷冷道:“张辽出战不力,纵走敌军主将文聘,革去他中路军主将之职,由赵俨代之,张辽回大营听令。”
司马懿深深叹了口气,文聘被救走,连他都为张辽感到遗憾了,他现在才深深体会到,曹操对人才是何等看重了。
这时,大帐外传来侍卫禀报:“启禀丞相,益州牧刘璋派使者到来,现在外求见。”
曹操点点头,“让使者进来!”
他又司马懿道:“你先回去吧!我相信该对张辽说什么,你也很清楚了。”
“是!卑职告退。”
司马懿行一礼退了下去,曹操望着他背影走远,心中的怒火才渐渐消了几分,其实文聘也并不是那么极为重要,曹操只是对张辽不贯彻自己的命令而不满,更重要是,他想在司马懿心中留下一个求贤如渴的印象。
不多时,几名侍卫领着刘璋使者匆匆而来,使者跪下行拜礼道:“益州使者法正拜见丞相!”
曹操想了一想,笑道:“原来阁下就是扶风法孝直,我久仰你的大名了。”
法正从小便被誉为神通,才华横溢,在扶风郡很有名声,他建安初年和好友孟达一起入蜀避灾荒,但他被蜀中官僚派系排挤,一直得不到重用,使他颇感抑郁。
这次出使曹军,本应是别驾张松前来,但张松临时生病,便推荐自己代他前来,却没想到曹操却能说出自己的表字,令他颇为惊讶,连忙道:“法正不敢受丞相之赞!”
曹操也只是在十几年前听说过法正的才学而已,由于法正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曹操也不知道他真正才华,所以也只是一笑了之,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法正连忙取出刘璋的亲笔信,双手呈给曹操,“这是我家州牧的亲笔信,请丞相过目!”
曹操接过信看了一遍,刘璋在信中表示,愿送子去许都为质,同时愿为曹操征伐南方提供军粮,如果曹操愿意,他可上书天子,尊曹操为魏公,信中言辞颇为谄谀。
曹操不由冷笑一声,难道送子为质,提供军粮,自己的大军就不灭巴蜀了吗?
堂堂一州之牧,竟然短见若斯,令人鄙夷,而刘璟、孙权却练兵合纵,同心抗敌,相比之下,刘璋不思联合荆州、江东,只求自保,确实是平庸之辈,不足为虑。
曹操合上信,又笑眯眯问法正道:“法孝直在益州官任何职?”
“下官出任军议校尉。”
“以孝直之才,十几年才混到一个军议校尉,足见刘璋是昏庸之辈,无识人之明,若孝直愿效力于我,我荐你扶风郡太守,如何?”
法正欠身道:“感谢丞相好意,但法正既为使者,当忠于使命,不谈私事。”
“如果孝直不愿效忠于我,其实也可以选择刘璟,此人雄才大略,不在我之下,他是天之骄凤,是我曹孟德平生劲敌,刘季玉碌碌小人,不过是承父荫之草鸡罢了。”
法正沉默片刻回道:“公乃宰相之胸,言辞何以如此刻薄?”
曹操并没有生气,依然微微一笑,“你知道刘璋在信中写了什么吗?”
法正摇了摇头,“主公之信,不是人臣能随意看。”
“你是使者,当然可以看!”
曹操把信递给了他,法正迟疑一下,曹操说得没错,他是使者,不是信使,出使目的他应该知道,他接过了信,匆匆看了一遍。
法正的脸顿时胀得通红,他没想到刘璋竟然如此奴颜卑膝,难怪张松称病不来,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
“怎么样?”
曹操注视着他的表情笑道:“这样的主公,不效忠也罢!”
法正心中长叹一声,起身深深施一礼,“下官出使是为公事,愿闻丞相公论!”
曹操看了他片刻,淡淡道:“我没有什么书面回信,只有一句口信,你替我转告刘璋。”
……
【历史上应该是张松出使曹营,因为情节需要,改成了法正,事实上法正被益州集团排挤,不受刘璋重用,更不是刘璋心腹,而且地位也不高,这种重要出使,刘璋肯定不会派他来,所以法正出使曹营,有点不太符合逻辑。】
第331章 战略撤退
汉水北岸,法正心事重重地望着大江对岸往来船只,他已经完成了出使曹军的任务,一路南下,但此时他却不知回去怎么向刘璋交差?
曹操的讥讽和不屑令他倍感耻辱,甚至连一封回信都没有,就只丢下一句话,‘让刘璋本人来见’,换而言之,就是要求刘璋投降。
说到底,曹操的傲慢和无礼完全是刘璋咎由自取,他的奴颜婢膝当然会令人更加瞧不起,连法正心中都充满了鄙视。
这时一名随从小声问道:“法校尉,我们是去上庸,还是渡江?”
他们这次出使是从汉中出来,经上庸来到樊城,法正沉思不语,既然曹操拒绝了主公的求和,那么巴蜀能不能也和荆州达成联盟,一同抵抗曹军南下?至少回去也能给主公一个交代。
想到这,法正当即对随从道:“去襄阳看看吧!了解一下局势。”
众人调转马头向西而去,从樊城渡江南下是不可能,江夏水军封锁江面,樊城也没有渡船,但法正他们知道,在西面的邓县码头一带,有船家暗中以高价渡江,他们来樊城时便是找到了这样的渡船。
夜晚,法正一行在邓县码头以西约三里外的五槐坡找到了两艘高价揽客的小船,分数批渡过了汉水,向襄阳城疾奔而去。
……
襄阳城内已是鹤唳风声,曹操率五十万大军南下,将踏平襄阳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城,在襄阳城内外引起一片恐慌,襄阳驻军和襄阳官员开始挨家挨户动员襄阳民众东撤江夏。
这一次,包括蔡家、蒯家、庞家在内的十三户襄阳大族也开始撤离了,襄阳城内全城大撤离,尽管襄阳码头上人山人海,但撤离并不混乱,官府和军队都事先安排,每家每户都有船牌,船牌上有各自的船号。
因此码头上数万民众排了数十支队伍,每支队伍都有规定的船只,拥挤喧闹而不失有序。
这时,刘璟也出现在码头上,视察襄阳民众的撤离,襄阳都尉霍峻在一旁陪同刘璟视察,“这一次不仅是襄阳城,包括中庐、临沮等县的民众也同时撤离。”
“他们也得到消息了?”
“是!蔡太守亲自去各县动员,不同以往,这一次几乎都是举县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