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望吴王您早早地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位号,以安慰大家的企盼之心啊!这是第一次劝进。这时候朱元璋觉得现在时机并不成熟,说:“一统之势未成,四方之途尚梗。”现在很多地方还乱着呢!还没形成统一。以前历代皇帝,知道天命降临,还要再三谦让,如果我真得到天命眷顾,还着什么急呢?现在我不过仅仅控制了天下的一个角落,还不是登位的时候。他就这样拒绝了。这是一推让。
到了十二月,也就是五个月过去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即位的条件比原来更加成熟。战场上的南北方向,都取得了胜利。应天城内一应登基准备已经就绪:新的历书《戊申岁大统历》已经颁布,新的法律《律令》已经颁行,皇帝即位朝服、后妃官员朝贺礼服都已备好。皇帝即位的各项礼仪也都演习多遍了。很多人认为朱元璋这时候可以即位了,于是在十二月十一日,李善长再一次率领文武百官劝进,这个劝进表和上一次差不多,只是更为详尽了:
“开基创业,既宏盛世之舆图;应天顺人,宜正大君之宝位。苍生咸仰,红日方升。盖闻以道化民者谓之皇,以德教民者谓之帝。……钦惟殿下,勇智自天,聪明冠世。扫除六合之风尘,拯救兆民于水火。……天下归赴,若江汉之朝宗;邦域肇隆,有金汤之巩固。既膺在躬之历数,必当临御于宸居。上以答于天心,下以符于人望。……臣善长等爰合群情,躬身劝进。……发政施仁,参赞两间之化育;制礼作乐,开拓万世之太平。谨奉表劝进以闻。”
—《明太祖实录》
但是朱元璋仍然没有接受,他谦虚地说,我功德浅薄,还不足以担当皇帝的大任。因为要当皇帝,要给万民造福,我现在有这么大本事吗?没有。所以我现在还不能当皇帝。
他一定要亲耳再次听到群臣的劝进。李善长这些人心里很明白,于是再次叩头说:“现在天生圣者而为民,如果您不登大位,谁来带领大家除暴乱,救苍生?只有吴王殿下您能够带领大家除暴乱,救生民,能够救济百姓,安定天下,如果吴王殿下您还不答应的话,我们以死相请。我们今天就死在你面前。”态度非常坚决。
。▲虹▲QIAO书吧▲
第53节: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2)
贴士
天生圣哲,本以为民。……若不正大位,何以慰天下臣民之望。……今殿下除暴乱,救生民,功塞宇宙,德协天地,天命所在,诚不可违。臣等敢以死相请。
—《明太祖实录》
第二天,李善长等人再次带领百官向朱元璋劝进,说:“殿下有谦让的美德,四方都知道了,神明都感动了,但愿您为了百姓要答应臣等的请求。”
朱元璋说:“既然是上天的旨意,百姓的要求,诸位又屡请不已,那么我就勉从舆情,我就勉强听了大家的话吧!但是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一定要隆重其事,不能草率。烦请诸位斟酌商定各项礼仪。”
于是他命刘基选择吉日良辰。刘基选了哪一天呢?他选了一个正月初四,第二年的正月初四。可是就在他选日子的十二月份常常阴天,如果到了正月初四即位那天仍然阴天,岂不是有点不祥,到那一天能不能云开雾散呢?朱元璋心里头有点不踏实。吴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朱元璋迁居新宫,同时祭告上帝皇祇,说:
“明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帝祇,惟简在帝心。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祇来临,天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
—《明太祖实录》
如果上天认为我可以做生民之主,即为那天就天气晴朗,如果不行,就出现异常天气,让我知道。朱元璋当然期盼即位时天气晴朗,但是从祭告这一天就开始阴天下雪。他忐忑不安地等待。一天、两天过去了,一连十几天雨雪不停。到了正月初一,雪忽然住了,朱元璋松了一口气。正月初四,朱元璋心情非常好,满城都是喜庆的气氛。朱元璋在大队仪仗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前往郊祀坛。南京当时有一个郊祀坛,这个坛还不像后来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那样分开,而是“天地合祀”。到了郊祀坛,告知天地,朱元璋要登位了。这天一早就是少有的好天,礼仪官员在进行“省牲”礼,检查祭祀牺牲的时候,只见“云阴悉敛,日光皎然”,阴云散去,日光明亮;将要行即位礼的时候,更是“天宇廓清,星纬明朗”,天空万里无云,连远方的星星都看得清清楚楚。天朗气清是显示上天批准朱元璋“为生民主”了。众人无不欢欣庆幸。即位典礼顺利举行。朱元璋穿戴衮冕,带领丞相百官,在郊坛之南面北行礼,向上天报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新朝的国号叫大明,新皇帝的年号为洪武。
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
即位礼之后,朱元璋带领世子和诸子前往太庙,追尊四代祖父母、父亲、母亲。过去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后,百官向朱元璋山呼万岁,他成为大明洪武皇帝,同时要追封他的四代先祖,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都要追封为皇帝、追封为皇后。
朱元璋是一个有深谋远虑的人,他登上了皇位,并没有头脑发昏。第二天他对身边的官员说:“创业之初其功实难,守成之后其事尤难。朕安敢怀宴安而忘艰难哉!”初六,他在奉天殿大宴群臣,再次说自己“尊居天位,念天下之广,生民之众,万几方殷,中夜寝不安枕,忧悬于心”。御史中丞刘基不免解劝,说:“往者四方未定,劳烦圣虑,今四海一家,宜少纾其忧。”但朱元璋不以为然,说:“处天下者,当以天下为忧;处一国者,当以一国为忧;处一家者,当以一家为忧。”他说,一身和天下相比,太小了。一人走不好还可能摔跤,饮食生活不当还会生病,何况身担天下之重,“岂可顷刻而忘警畏耶?”他感到担子很重,不可顷刻忘却警惕畏惧。他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群臣听。一定要以天下为忧,以国为忧,时刻警惕小心,谨慎行事,才能保有天下,才能够长治久安。
统一全国的战争还在进行。
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和广东都很顺利地被平定了。
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军渡黄河,入陕西,克西安。陕西平定。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54节: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3)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八日,徐达大破扩廓帖木儿于甘肃定西县北之沈儿峪,擒获其王、公、平章等官员一千八百余人,士卒八万,缴获战马五千余匹。扩廓帖木儿仅携其妻子数人北遁和林(今属蒙古国)。于是,自河州以西,吐蕃、朵甘、乌斯藏等部全部归附。
四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死于开平以北的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在位三十六年。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为皇帝。
五月十六日,左副将军李文忠自开平开赴应昌,俘获元顺帝孙买的里八刺及后妃、诸王、官属数百人,兵民五六万人,爱猷识理达腊继续向北逃去。
六月二十日,明朝以平定沙漠诏告天下。
征虏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班师回朝,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初七,来到南京城外的龙江。这是当年朱元璋带徐达等初战陈友谅的地方。往事如烟,如今已是天翻地覆了。朱元璋亲赴龙江出迎慰劳,君臣相见欢喜非常。随后,徐达等奉朱元璋车驾还宫。
第二天,徐达率诸将领前往宫中献上《平沙漠表》,朱元璋登上奉天殿,皇太子和亲王在朱元璋身边,百官陪列。徐达的表称赞“皇帝陛下,圣神合德,文武成能,天命所归,人心攸戴。拯黎民于涂炭,布露雨于焦枯。奋六师而江汉奠安,扬九伐而荆吴底定。旋收淮甸遂略中原。齐鲁十二之山河兼旬俱下。幽冀百年之腥秽一旦廓清。既驱毡■(毯去炎换成 擅去扌)行情之群,遂复衣冠之制”。“祗承明诏,恭行天罚”,“霆驱电击,渠凶弃甲而遁逃。兽骇禽惊,虏众望风而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仰遵庙算之成”,所以才“幸获大勋之集”。朱元璋的功德难名,只能以“祝万年之寿”来表达。李文忠上表,同样说“凡此勋庸之建岂因臣下之能?”一切因为皇帝“广运如天宏谟盖世,明鉴万里之外”,才“成千载之功”。然后,皇太子、亲王依次行礼祝贺,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率文武百官上表祝贺。再一天,朱元璋在郊庙举行仪式,把北伐得胜、扫平沙漠的消息祭告天地,同时下令大都督府、兵部登录各位将领的功绩,吏部确定勋爵,户部准备赏物,礼部制定礼仪,翰林院撰写诰敕,准备大封功臣。
十一月十一日,朱元璋登上奉天殿,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和常遇春之子常茂为公,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后又封汪广洋、刘基为伯。朱元璋说:“今日成此大业,是皆天地神明之眷佑,有非人力之所致。然自起兵以来,诸将从朕,披坚执锐以征讨四方,战胜攻取,其功何可忘哉?”十三日,朱元璋大宴功臣,又说了些创业艰难的话。他谆谆告诫群臣:“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卿等今安享爵位,优游富贵,不可忘艰难之时。”他又说:“大抵人处富贵,欲不可纵,纵欲则奢;情不可佚,情佚则淫。奢淫之至忧危乘之。”“今日与卿等宴饮极欢,恐久而忘其艰难,故相戒勉也。”
朱元璋的头脑是清醒的。他牢记创业艰难,谨慎勤勉。但这些跟随他艰难创业、最终得到富贵的文武大臣们,能始终牢记创业的艰难吗?朱元璋怎样做到使他们也始终保持清醒呢?
这个大明好像是起义部众盼望的光明世界
国号也许是诠释一位开国者思想的最方便、最直接的途径。以往的国号中,有的标注姓氏、家族,有的标明地望、徽号,当然,也有的国号寄托了开国者的理想。比如元朝,国号取自《周易》“大哉乾元”一句。这个顶天立地的“大”,不仅是元世祖的胸襟,也正是元朝最明显的特征。
朱元璋经过三次臣民的劝进,最后终于登上了皇位。他建立了一个大明国,把自己统治的帝国称作大明,给自己定了一个年号叫做洪武。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大明的“明”字是怎么来的?这个国号有什么深的含义吗?
我们知道,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他投入的第一支队伍是红巾军,这个红巾军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当时刘福通这些人是用白莲社这样的组织,把民众组织起来,对抗元朝的统治,白莲社他们所信奉的是什么呢?前面说过,他们所信奉的是明教,这个“明”和朱元璋所使用的明有没有联系呢?
。←虹←桥书←吧←
第55节: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4)
大明朝的“明”的确就是明教的“明”。
明教又称为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摩尼教是一个很复杂的宗教,它杂糅了祆教、基督教、佛教,它的经典有“二宗三际”之说。什么叫“二宗”呢?“二宗”就是黑暗和光明,说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要到来,光明必将战胜黑暗;“三际”讲的是过去、现在、未来,前际是过去,明暗相背;中际代表现在,明暗相混;后际就是未来,明暗分别。明就是善,就是理;暗就是恶,就是欲。摩尼教的这种观念,提倡“明王出世”,说有一个明使,他是代表正义和光明,他出现以后,就可以使世界都得到安宁幸福,就可以进入光明世界。摩尼教很有号召力,很有鼓动性。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百姓生活困苦,希望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因此他们很容易相信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宗教。
摩尼教的经典在唐朝武则天的延载元年,也就是公元694年,传入中国,摩尼教一度地位很高,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朝廷曾经利用它来笼络回鹘人,回鹘人相信明教,唐朝朝廷要稳定边境和少数民族,就要尊崇明教,可是后来回鹘被灭了,摩尼教也就被禁止了。
摩尼教被禁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反叛思想,它对于现实世界的否定,它要追求未来的光明,这是任何统治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明教从此就转入了地下。从唐朝以后,宋朝一直到元朝,摩尼教常常是在地下秘密流传,可是摩尼教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政府镇压或禁止,他们往往要与佛教拉上关系,打着佛教的旗号,逃避朝廷的镇压,他们把自己和佛教的白莲宗联系起来,因此就被称为白莲社或者白莲教。可是白莲社、白莲教宣传的宗旨仍然是否定现实统治,要迎接未来的光明。所以统治者不喜欢他们,一再镇压白莲社、白莲教,可是白莲教所提倡的理念,在广大民众当中深入人心,白莲社、白莲教就成为联系民众反抗朝廷的秘密社团。
明教徒诡称他们所信奉的是佛教上乘宗,他们不吃荤;供奉摩尼夷数(耶稣)画像。反对摩尼教的佛教徒和官府便说他们是“吃菜事魔”。五代后梁年间上乘宗曾发动起义,但遭到镇压,后晋时明教又在民间秘密传播。北宋《二宗三际经》被编入《道藏》;明教一度广泛流传。但一遇水旱饥馑;百姓不满;明教便被利用来聚众造反;所以政府又不能不对它加以镇压。明教徒为了逃避镇压便一再改名或与其他宗教混合;到北宋末年便与出自佛教净土宗的白莲社、弥勒教合流了。而弥勒教假托弥勒降生,白莲社以西方净土白莲池为引诱;也都有秘密聚众反抗官府的传统。元代宗教政策相对宽松;白莲教一度可以公开传播;到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又先后下令禁止白莲社的佛事。白莲社再次成为秘密结社。
元朝末年,百姓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忍无可忍,期盼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他们希望回到原来没有民族压迫的大宋朝的统治之下,因此就提出了“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口号。他们就捧出了一个大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他们以此号召各种反元势力和穷苦百姓团结到自己的旗帜下。明王出世,战胜黑暗,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无疑幸福生活是所有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对穷苦老百姓的诱惑十分强烈。而在元朝,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根源则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统治者,推倒蒙元政权才能迎来光明世界。红巾军要壮大势力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小明王就成为最好的旗帜。明王出世可以带来光明,因此就要举出一个明王来带领大家推翻黑暗的现实,迎来未来的光明,这就是红巾军所信奉的宗教,也就是红巾军所提出的理念,迎接光明世界,迎接明王出世。
所以朱元璋的这个明,如果说和明教有关系,和小明王有关系的话,就是他希望给百姓带来光明。
其实儒生们对“明”作了新的解释
朱元璋投奔了韩林儿所带领的红巾军,所以明教对他的影响极为深刻。但是,像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他在讨伐张士诚的时候,曾经说过元朝末年,很多人“酷信弥勒之真有”,误中了妖术,“聚为烧香之党”,大家纷纷起兵,“焚烧城郭,杀戮士夫,无端万状”。这样的没有纪律,只能够带来破坏,只能够给百姓带来痛苦和灾难,怎么能够会带来光明世界呢?这个明如果是小明王的明,是摩尼教的明,儒家会排斥,这是怪力乱神。朱元璋和朱元璋的军队经过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改造,他们与依托白莲社的红巾军渐行渐远,向着夺取全国政权、向着天下正统的继承者的方向大步前进。
虹←桥←书←吧←BOOK。←
第56节: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5)
这年十二月;朱元璋的部将廖永忠将小明王韩林儿沉于江,从此就与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为号召的红巾军完全脱离。
但是,朱元璋还必须要这个“明”,为什么呢?他不能够抛弃那些为了追求光明世界而跟随他的广大部众,不能让他们失望,但是他同时又要改变信奉明教的红巾军部众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要以行“仁义”得天下。为此,朱元璋身边的那些儒者,就赋予了明这个字一个新的含义。
大家知道,儒家有一个优秀传统,这个传统用现在的哲学观念说叫做唯物,不相信怪力乱神,所以孔子在《论语》当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话。他说那些鬼、那些神我不知道,我不说,我们只是修人事,不修鬼事。因此儒家从本质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