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几十万中**队立刻就会成为瓮中之鳖;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吃掉他们。
问题是;要想切断**后勤补给线;又谈何容易?
冈村宁次躲在镜片后面的眸子里充满了忧虑;庐山险峻复杂的地形对日军的机动构在了极大的阻碍;日军两次迂回**侧后的努力化为泡影;就是因为受到了庐山地形的制约;连绵起伏的庐山山脉就像一道沉重的枷锁;锁住了日军这头巨兽。
小林的侦察机在空中飞了两个来回;冈村宁次都毫无头绪。
作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小林觉得自己必须提醒司令官了;当下便回头跟冈村说道:“司令官阁下;剩下的航空燃油可是不多了;而且我们在庐山山区盘旋太久;支那空军随时可能出现;若不立即返航很可能会遭遇危险。”
冈村宁次却有些不甘心;沉声说道:“小林桑;再绕行一圈;最后一圈”
小林哈依一声毫不犹豫地驾驶着侦察机又折了回去;作为华中派谴军第l飞行团保持着击落敌机最多记录的王牌飞行员;小林的骄傲已经融入了骨子里;他之所以提醒冈村宁次是出于对司令官安全的担心;其实他更希望能在庐山空域跟中国空军来次空战;击落一架甚至多架中国飞机;空手而回绝不是他的习惯。
侦察机在空中绕个圈;又一次折回来沿着南浔线由北往南飞。
冈村宁次冷浚的目光透过舷窗死死地盯着地面;此前他已经观察过两次;可这次他仍旧观察得很仔细;甚至连**在哪个山头设立观察哨都要仔细确认;冈村宁次试图从纷乱复杂的战场上找出一丝头绪;以破解当下的困局。
地面上的**也发现了折回来的侦察机;不时有重机枪对空射击;但这对小林这个王牌飞行员根本构不成威胁。
小林的侦察机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先沿着南浔铁路由北往南飞行;到达德安上空之后再折向西北方向;然后沿着瑞武路由南往北飞;就在飞机刚刚越过德安;还没有飞到瑞武路上空的时候;冈村宁次躲在镜片后面的眸子里忽然间露出一丝激动之色。
“小林桑;降低高度;请降低飞行高度”冈村宁次突然大叫起来。
“纳尼?降低飞行高度?”小林吓了一跳;急忙解释道;“司令官阁下;下方可是险峻复杂的山区;一旦遭遇气流;飞机就可能失控;甚至于坠毁”小林再是自恃飞行技术高超也绝对不敢在这种复杂的山区冒险低空掠行。
“顾不了那么多了;立即降低飞行高度”
冈村宁次似乎是发现了什么;执意要求下降飞行高度。
见冈村宁次都已经下了命令;小林别无选择只能一推操纵杆把飞行高度降了下来;此时小林的侦察机正好飞到了笔架尖、狮子山一带上空;也就是上次丸山旅团险些被薛岳兵团合围的地点;冈村宁次终于发现了**的一个破绽。
一个多月前;丸山旅团试图抄截薛岳兵团后路;结果险些被薛岳兵团反过来包围;两军在笔架尖、狮子山一带激战数日;最终丸山旅团遭到重创;被迫后撤;此后**迅速恢复瑞武路防线;与本间雅晴第师团在瑞昌、砦溪一线对峙。
早在九江战役刚刚爆发之初;航空侦察兵就曾向冈村宁次报告过;声称**在九江德安战场摆出的防御阵形呈外八字形;左翼依托瑞武公路布防;右翼则依托南浔铁路布防;在左右两翼也就是这个外八字的中间;的确是留了一条缝隙的。
但当时这条缝隙只有几公里;根本不具备穿插的条件。
但是现在;先是经过丸山旅团一通乱打;再是经过本间雅晴第师团的拉锯战;左翼**不断外移;结果就使这个外八字中间的缝隙越来越大;冈村宁次从空中粗略估计;这个缝隙至少已经超过了十公里;这就已经具备了穿插的条件
如果派出一支队从这个空隙穿插过去;一举攻占马回岭甚至是德安;**的后路就会被日军彻底截断;则南浔铁路、瑞武公路正面的薛岳兵团必定会全线动摇;届时正面日军再趁势碾压;**必然就是兵败如山倒的结局。
“哟西;哟西”冈村宁次反复确认下面山区的确没有**部队驻扎;这才心满意足地命令小林拉升高度;然后径直飞回了南京。
:
第22章 穿插()
接到冈村宁次电报之后;小日本第10沛团的师团长松浦淳六郎连夜搭乘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的轻巡洋舰从九江前线赶回了南京第ll军司令部。
松浦淳六郎走进冈村宁次的办公室时;冈村宁次正拿着放大镜在地图上细细观察。
“司令官阁下”松浦淳六郎啪地立正;冈村宁次闻声回头;赶紧把手中的放大镜摆到办公桌上;然后上前来亲热地把住了松浦淳六郎的肩膀;“松浦桑;辛苦了。”
“不辛苦。”松浦淳六郎一边跟着冈村宁次走到大地图前;一边概然道;“能为大日本帝国的圣战出力;能为天皇陛下尽忠;是卑职的荣幸。”
“哟西;松浦桑真不愧是帝**人的楷模。”冈村宁次毫无营养地称赞两句;遂即便切入到了正题;“松浦桑;当下的九江战局你也清楚;由于我第ll军主力迟迟无法突破支那军的南浔防线;致使后续攻占南昌、切断广汉铁路的后续计划完全无法实施;目下已严重影响到了武汉会战的进程;大本营虽没有因此说什么;可是你我作为帝**人;却委实应该对此感到羞愧哪;松浦桑;你以为呢?”
“哈依。”松浦淳六郎重重鞠首;羞愧地道;“我师团迟迟无法突破支那军南浔防线;致使整个武汉会战的作战进程受影响;卑职深以为耻。”停顿了一下;松浦淳六郎紧接着又自信满满地道;“不过司令官阁下;经过一个月的休整;我师团已经完全恢复战斗力;不日即可向南浔线正面的支那军发起进攻;这一次;卑职一定不会再让司令官阁下失望;更不会让大本营和天皇陛下失望。”
“哟西;松浦桑有此决心;我深感欣慰。”冈村宁次亲热地拍了拍松浦肩膀;遂即话锋一转接着道;“不过松浦桑;这次你师团就不必再从南浔线正面向支那军进攻了;这次我交给你第10沛团一个新的作战任务。”
“新的作战任务?”松浦淳六郎闻言一愣。
“松浦桑;你来看。”冈村宁次转身拿起竹竿;指着大地图说道;“今天白天;我搭乘航空兵团的侦察机飞赴九江、德安战场上空做了实地勘察;结果发现;在支那军瑞武路、南浔线两道防线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宽度超过十公里的空档。”
松浦淳六郎眼睛一亮;失声道:“宽度超过十公里的空档?”
冈村宁次欣然点头;接着说道:“这就给了皇军可趁之机;你师团若能从这个空档穿插过去;一举攻占马回岭;甚至于直接攻占德安;就能够彻底切断支那军的后勤补给线;则瑞武路、南浔线正面的支那军势必全线动摇。”
松浦淳六郎啪地收脚立正;朗声说道:“请司令官阁下放心;我师团一定完成任务。”
“松浦桑;还请不要着急;先听我把话说完。”冈村宁次微笑了笑;又道;“通过低空观察之后我发现;那一带的地形非常之复杂;山高林密不说且有河湖阻隔;重装备恐怕是很难以通行的;所以你师团必须抛掉所有辎重;轻装开拔。”
“这没有问题。”松浦沉声道;“既便没有炮兵;我师团也一样能战。”
“哟西。”冈村宁次点了点头;又道;“除了重装备不能通行;在复杂的山区大部队恐怕也无法展开;所以;我建议你将第10沛团的部队分成五路纵队;每个步兵联队各为一路纵队;师团直属部队则单独为一路纵队;五路纵队齐头并进;互为应援;既可以减少地形对于行军的影响;一旦遭遇支那军;各纵队还可互相就近支援。”
“哈依。”松浦淳六郎并没有因为冈村宁次过问第10沛团的具体作战计划而感到心中不快;冈村宁次的名声不是白给的;包括松浦淳六郎在内;有相当一部份日军高级将领都极为推崇冈村宁次;甚至于以受到冈村宁次指导为荣。
尽管在九江、德安战场;冈村宁次的表现算不上出色;至少跟他在满洲时的表面相比要逊色许多;松浦淳六郎却以为这跟冈村宁次的能力没关系;实在是因为大本营的官僚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并且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正是因为大本营那些官僚的拍脑袋决定;才导致九江、德安战场十几万日军除了要面对严阵以待的**;还要面对闷热潮湿的环境;更要面对蚊蝇的无尽滋咬;日军可说是同时在跟几个敌人作战;所以才迟迟无法打开局面。
但是现在;天气已经转凉;让日军吃尽苦头的蚊蝇也已经大量减少;大量患病的官兵正在陆续地康复;部队的战斗力也已基本恢复;现在日军只需面对**一个敌人;胜算自然也就极大增加了;至少松浦淳六郎是这样认为的。
冈村宁次又叮嘱了几句;便将松浦送走了。
分割线
最近九江、德安战场相对沉寂;第l兵团司令部的高参们也难得偷闲片刻。
这会;兵团司令部的十几个高参正聚集在大地图前讨论大别山北麓的战局。
按说;大别山区并不具备重兵展开的道路条件;日军就不应该在大别山北麓投入重兵;第五战区代总司令长官白崇禧也是这么判断的;所以把第五战区的主力都调到了长江北岸;严防日军主力沿长江北岸进击武汉。
但最终小日本第军司令官东久迩宫捻彦却给了白崇禧一个“惊喜”;这老鬼子出人意料地选了大别山北麓的山区作为主攻方向;这一下直接打在了**软肋上;因为当时大别山北麓只有孙连仲的第3兵团。
武汉会战;**一共编成了四个兵团;分别是薛岳第l兵团、张发奎第兵团;这两个兵团在长江南岸;隶属于陈诚的第九战区;孙连仲第3兵团还有李仙第4兵团则在长江北岸;属于白崇禧的第五战区。
四个兵团;其中以薛岳第l兵团最大;辖十个军;而且还有第四军、第十八军、第二十九军以及第七十四军这样的强军。
孙连仲第3兵团却只有五个军;曹福林第五十五军还被白崇禧调给了第4兵团;所以孙连仲手里实际上只有四个军;而且田震南第三十军、冯安邦第四十二军在台儿庄大战中被打残了;台儿庄大捷就是这两个军的官兵拿命换来的。
可以想象;当小日本第军主力突然出现在大别山北麓时;白崇禧该有多焦虑。
值得庆幸的是;大别山北麓除了有孙连仲这颗“抗日钢头”;还有宋希濂第七十一军这支铁军;富金山一战;第七十一军打得风云激荡、山河变色;小日本两个主力师团小十万人马向第七十一军阵地发起轮番猛攻;却愣是不得寸进。
七天后第七十一军圆满完成阻敌任务撤离富金山;回到后方之后;第36师师长陈瑞河一点名;底下只有廖廖四百人应倒。
便是第l兵团的高参们此时在说起第七十一军;也不禁肃然起敬。
这些高参们却不知道;九江、德安战场很快也会出现一支比宋希濂第七十一军更令国人振奋;更令小日本忌惮的强军;在未来七年抗战当中;这支军队更将成为**五大王牌主力之首;他便是第七十四军
:
第25章 吃了106师团()
时间拨回到几个小时前;也就是刚发现日军之时。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德安;传到了第l兵团司令部。
薛岳大步走进作战室时;里面早已经忙成一锅粥;通讯参谋在作战室跟通讯室之间来回穿梭;不断报告着最新战况;几个作战参谋则聚集在沙盘前;根据刚刚收到的战报将一面面代表日军或者**的小旗插到指定方位。
看到薛岳进来;参谋长吴逸志和几个集团军司令、军长都纷纷迎了上来。
薛岳也不废话;一边走向大地图;一边问吴逸志:“参谋长;到底什么情况?小日本怎么突然从龙头岭、云居山附近冒出来了?”
吴逸志跟着薛岳走到大地图前;道:“总座;上午第七十军报告说沙河对面的日军突然失去踪迹;牯牛垴附近也发现了小日本大队人马经过之后留下的人马痕迹;所以;突然出现在龙头岭、云居山一线的日军很可能就是小日本第10沛团的主力。”
“你说什么?”薛岳的脸立刻就拉了下来;“小日本第10沛团主力?小日本一个野战师团至少三万人;既便在此前作战中有所减员;也绝不会少于两万人;这么庞大一支日军竟能神不知鬼不觉摸到龙头岭去?”
第九集团军司令吴奇伟道:“总座;刚刚卑职也在纳闷;不过现在却似乎明白了;我兵团沿瑞武路、南浔线所设的外八字防线原本就在中间留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不够宽;小日本原本是很难从中穿插迂回的;不过……”
第二十集团军司令商震道:“不过在此前跟小日本第师团的拉锯战中;我左翼的两个军陆续前移;无意之中就拉大了中间的空档;结果也就给了小日本可趁之机;不过让卑职困惑的是;小日本既然已从空档迂回穿插过去;为什么既不侧击马回岭也不直击德安;却偏偏跑到龙头岭去了;这当中难道还有什么企图?”
说着话;商震的目光便从龙头岭、云居山往下移;最终落在了南昌上面。
吴逸志心头一跳;失声道:“难道说……小日本第10沛团想要直接攻打南昌?”
“这不可能。”吴奇伟断然摇头道;“小日本不走公路;就势必不能携带重装备;也不可能携带太多给养;就凭一支既没有重装备又没有太多给养的偏师;也想打下南昌城;小日本也未免太狂妄了;还真当我们**是纸糊的不成?”
薛岳不耐烦地道:“老子不管小日本第10沛团有什么企图;这次他既然钻进了咱们肚子里;那咱也就没什么好客气了;参谋长;除了最前线那几个军;其余所有能调动的部队都调来;给老子吃掉这个10沛团”
顿了顿;薛岳又特意叮嘱道:“让俞济时的第36军团也参战”
吴逸志心头一跳;小声问道:“总座;是否请示一下战区长官部还有统帅部?”
薛岳虽然很厌烦蒋委员长一贯的遥控指挥作风;可这么大的作战行动;而且还是主动进攻;如果不跟战区长官部还有统帅部说一声;的确说不过去;当下点头道:“这个是你的职责;参谋长你去安排就行了。”
分割线
消息传到武汉行营时;蒋委员长正为再次搬迁的琐碎事搞得焦头烂额。
薛岳在九江、孙连仲在大别山北麓都打得不错;小日本第ll军、第军两大重兵集团全部都进展缓慢;而且短时间内仍没有突破的迹象;按说蒋委员长应该高兴;国民政府也不该忙着搬迁才是;问题是;中路的防御出现问题了。
**打仗总是这样子;不应该顶住、不应该打胜仗的时候常常上演奇迹;可原本应该顶住、原本应该打胜仗的时候却老吃败仗;譬如说马当要塞;本来能守几个月;最终不到几天就丢了;譬如台儿庄大战;本不该打赢;可最终却打赢了。
武汉会战依然是这样;南北两翼都没出问题;问题偏就出在最坚固的中路。
小日本兵分三路进攻武汉;北路东久迩宫第军;南路冈村宁次第ll军;全都是兵力超过四个师团的重兵集群;只有沿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这片狭窄区域向西进攻的日军只有一个师团的兵力;这个师团就是稻叶四郎的第沛团。
本来;在日军大本营的整个作战计划当中;稻叶师团属于牵制**的偏师;日军大本营并没有对稻叶师团寄予太高的期望;可实战中;这个稻叶师团却打得风生水起;愣是凭借一个师团的兵力生砸开了田家镇要塞。
田家镇要塞一丢;大武汉也就门户洞开了。
眼下;小诸葛白崇禧正四处抓部队去堵漏;可李仙第4兵团的颓势已成;小诸葛再是神机妙算;也不可能堵住四面漏风的这间破屋;小日本第沛团兵临武汉城下已然是不可避免;也就是三五几天的事情了。
对于武汉不保的残酷现实;老蒋其实早有理准备;在武汉会战开打之初;老蒋就曾表示;武汉会战绝对不会重蹈南京保卫战的覆辙;而且提出了战武汉而不守武汉;意思是说要围绕武汉跟小日本打一场决战;但绝不会集中兵力死保武汉。
在经过惨烈的淞沪失败、残酷的南京失败之后;老蒋终于是汲取了教训丨了;他终于有些明白;抗战绝不能够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他之前所提倡的寸土必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战略总方政其实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不过现在改弦易辙也为时未晚;毕竟中国有着广袤的疆域;有着广阔的纵深;既便丢了东北、华北以及华东;国民政府也仍还有跟小日本对峙的资本;所以;这次蒋委员长很平静地接受了武汉不保的残酷事实。
但平静归平静;真要放弃武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那么多政府机关都要撤退;其次那么多工厂、学校需要搬迁;再次那么多物资设备需要转运;最后还有从华北、华东逃难过来的上千万难民也需要转移;这些工作千头万绪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蒋委员长身为领袖又岂能不焦头烂额?
所以当陈诚告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