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离家出走去耶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摹⑽认陆挪饺ビ檬奔涮寤岬氖挛锒荚诹骼胧乃暝吕镏鸾ピ度チ恕>俑隼樱谝浴坝判恪钡某杉ㄍü智俣犊际灾螅液芸毂惴牌思绦罢庵掷制鳌T蛞埠芗虻ィ绻恳淮伟峒叶嫉冒涯翘ǜ智僖徊⒋牛枰Ц兜脑朔芽峙露家智俦旧淼募鄹窳恕5笔庇字傻奈一拱底郧煨遥褐沼诓槐匾惶斓酵肀淮咦帕废傲废霸倭废傲恕?墒巧陨猿ご笠院笤僮魉伎迹⑾值背蹙谷皇且蛭庋桓黾虻サ睦碛啥牌擞胍衾值脑捣帧C棵磕罴按耸拢懿唤肼虻愫蠡谝┩滔隆!xt小说上传分享

出生牛犊(5)
可惜,当时的我正一门心思扑在另一件更紧迫的事情上。那就是适应一座全新的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长年使用的一首校歌名为“彩色的风”。虽然我已经把歌词曲调忘了个一干二净,可是对于学习唱校歌这件事情仍然记忆犹新。不为别的,只因为那是第一次有全班同学一起陪伴我来分享同一种“痛苦”。
  转入新学校那天的每一个细节,我现在都能清楚地记起。腊月的寒风从耳边拂过,夹杂着右手边老式操场上零星飘来的煤渣。带我走向班级的老师一言不发,高高挂在脸上的眼镜在冬日微弱的阳光中闪烁着捉摸不透的亮光。从校门开始笔直通向校园最深处的暗红砖楼的距离虽然不远,我当时却感觉这段路很长。转头侧望,左手边一栋几乎完全相同的楼房岿然耸立;而在左侧更远处,另有一个白色建筑夹在两座红楼之间,周身还缠绕着花哨的楼梯。三座楼成环抱之势,齐齐俯瞰着脚下一大片空旷的场地和散布其上的乒乓球台、篮球筐架、灌木丛还有秋千。一切的一切,都仿佛炫耀着新学校的资本和实力。我本就忐忑不安的内心,突然间又增添了几分敬畏。
  不知不觉中,还是走到了路的尽头。老师领着我进入了教学楼,给我指明了班级的位置,随后便如释重负般飘然而去。可是楼内的走廊和校园一样,都是那种令人有些紧张的空旷。我独自一人站在幽暗的楼梯间,突然听到很近的地方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四处疯狂地一阵张望,却没有发现有任何一个人影出现在视线之内。此时的我只有睁大眼睛,努力调整着自己的紧张情绪,凝神聆听每扇门、每扇窗之后传来的低语。
  幸好这不是恐怖电影,所以当我再次缓缓转过头时,背后并没有出现任何青面獠牙的妖魔鬼怪,连虫子都没有一只。面前,是一间大门微敞的教室,而这里正是我的新家——二年二班。我推开门,硬着头皮去迎接门后的未知。
  “哗……”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教室门窗和墙壁的隔音效果竟然如此之好。刚刚打开门,就仿佛有一股巨浪从屋里扑面涌来,夹杂着笑声、训斥声、搏斗声、倒地声、哭声、铅笔盒落地声、桌椅碰撞声等的一阵洪流仿佛又要将我推出去,让我一下子不知所措。
  “你是那个新来的吧?”
  我从震惊中慢慢缓将过来,脸也逐渐转向了说话的人。慈祥里透着威严,和蔼中不失肃穆,这是班主任赵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她看到我点头,便不由分说将我一把拉了过去,径直走向讲台。
  “都给我安静!”
  这是我初次听她喊“安静”两字,但当时我就有一种预感:这绝不是最后一次。显然,二年二班的老成员对赵老师的熟悉程度远大于我对她的了解。只一瞬间,同学们就如同被施了魔法一样,但见在场学生无不两手紧贴后腰,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之前的纷乱嘈杂一扫而空,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我顿时目瞪口呆,而在我目瞪口呆之时,赵老师已经向我介绍完了她自己,并要求我当众进行自我介绍。
  我吞了吞口水。
  “大家好,我叫李孟元。很高兴能和大家成为同学。”
  寂静。
  赵老师看了看我满脸严肃的表情,又看了看台下脸色依旧茫然、坐姿依然挺拔的同学们,无奈地挥了挥手。又是一瞬间,仿佛有人把画面快进了一样,面前的孩子都像绷断了的弹簧般在教室里作鸟兽散,该打闹的继续打闹,该说笑的继续说笑,似乎我在他们眼前如同透明人一样引不起注意。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生牛犊(6)
这倒也方便了许多。也许我高中的朋友会难以置信,不过咱小时候可是相当之腼腆。不仅看到圣斗士星矢里雅典娜一袭白裙的套装会脸红,和陌生人说话也会支支吾吾,甚至有过讲笑话把自己讲哭的经历。
  喧哗声中,我蔫蔫地走向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空座位,放下书包,将自己深埋于座位里。眼前是看不清摸不透的暗淡未来,背后是冰冷严实的墙壁。人生地不熟的我呆望四周,除了听天由命别无他法。然而祸不单行,一开始的几周就非常不顺利。
  首先,引入一个极富实验小学特色的评分系统。
  拿二年二班来说,教室的座位分布是七行八列,那么讲台后的黑板上就会长期画有一张7×8的方格表。每一个方格就对应地代表一名学生。这个方格表里可以画四种符号:红钩、五角星、白点,还有白叉。红钩代表加一分,在学生准时到班、遵守纪律、成功回答课堂问题时给予;五角星代表加五分,在学生有优异表现、为班级争光、回答问题出彩时给予;白点代表扣两分,在学生迟到早退、扰乱课堂秩序、未完成要求的任务时给予;白叉代表扣五分,在学生无故缺课、上课打闹骂人、未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且蒙骗老师未果时给予。
  在我刚到班的前几周里,平均每天要被扣掉20 分左右。
  按理说,我一个如此低调的孩子不应遭到这种程度的“特殊照顾”。按理说,我的任务就是坐在角落里,看着墙头的钟表每天把放学的时间有一“嗒”没一“嗒”地拉近而已。难道是因为我为了抓那只蟋蟀忘记了打铃的时间吗?难道是因为我觉得上课无聊而看课外书,被老师发现没收之后又带来了续集接着看吗?难道是因为有人对着我一遍遍地不敬,被我按在地上打了个头破血流吗?或者难道是老师对我有偏见吗?
  绝对是最后那条,绝对是。
  就这样,几个月飘然而过,直到某一天,当一位同学在操场上捡到李某某写给其同桌的情书之后,事态终于发展到了必须找家长的地步。赵老师对于一次次把我叫到办公室训得跟泪人一样,却很快又看到我按部就班地上房揭瓦而感到非常绝望,非常疲劳。她在家长会上毫不留情地进行了点名批评,甚至提出让李孟元转学的提议。母亲也很矛盾很伤心。她知道自己精心培养出的苗子并不是老师口中的害群之马,更不是前途渺茫的问题学生。知道归知道,但如果长期让老师对我抱有偏见的话,对于我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肯定不利。于是,家里用于调节人际关系的杀手锏——父亲亲自出马了。
  事情的具体经过我一直不甚明朗,只知道在一个明媚的周六早晨,父亲用大把玫瑰花、高级巧克力外加诚恳的笑容敲开了赵老师家的门。两个人促膝而谈很久很久,最后以父亲成功让一个已有40 年丰富教学经验、向来爱憎分明的赵老师决定重新认识李孟元这个孩子而告终。这个故事经过岁月的打磨、父亲的演绎和母亲的渲染,已经成了李家的一个传奇。
  父亲有个观点:任何规矩、看法、感情和矛盾无一不是来自活生生的人。因此,要做通工作、改善关系都必须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本。一旦人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所有的问题也自会迎刃而解。第一次听他说这些时我已经上了高中,当时不由得一阵感慨:假如所有人都能像父亲一样,那这个世界就和平了。
  镜头切回到实验小学。当时父母出于多方面考虑,并没有告诉我关于“家访”的任何事情。因此在我眼里,赵老师仿佛是一夜之间变了个人。少了很多凶神恶煞般咄咄逼人的训斥,多了些老奶奶一样的理解和慈爱。她终于不会一看到我有所举动,右手就不受控制地伸向白色粉笔了;也不会一听见我说话,脸上就流露出瞧见苍蝇一样的表情了。我在她心中的定位已经悄悄从“无可救药”变成了“一张白纸”。果然,在消除了对我的成见之后,赵老师似乎慢慢发现:这个孩子还是有些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学习好;比如懂礼貌;比如长得帅……
  于是在我来到实验小学的第一个学期末,黑板上代表“李孟元”的方格里开始零星地出现几抹红色。白叉从每天两三个逐渐降到每周一两个,最终销声匿迹。白点被引用的频率也明显在减少。而到了放假前那一周,我五天下来的得分竟然是正的。慢慢地,我对赵老师的排斥感日渐消退,随之而来的感动也在慢慢滋长。
  从这里开始,我的小学生活走上了正轨。
  

突飞猛进(1)
就像教练培养足球队员时不仅要考虑战术思路,还要为球队本身的打法风格定下基调一样,母亲在不同阶段也会根据我成长情况的变化来制定不同的方针。在她看来,我在当时应该已经拥有不输给任何同龄人的能力和潜质,只是迫于陌生环境外加缺乏自信而难以彻底展现。因此,她把最新的教育原则定为“鼓励”。
  “鼓励”说来容易,但若掌握不好分寸就很容易沦为“安慰”。虽然小孩子在体会上会较成年人略显迟钝,可是被“安慰”得过于频繁也难免会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幸好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母亲有着(在我看来)举世无双的造诣。
  举个例子:我的口才。
  我在1岁半左右开始学习汉字,而且因为之前提到过自己有些语言天赋,一直以来也没遇到什么障碍。尽管儿时看的第一本汉字书是什么题目、什么内容现在早已回忆不起来,但是清楚记得一年级开始时,每月一期的《儿童文学》逐渐成为了我的必看图书。待转到实验小学以后,我又把这个习惯坚持了下来。于是每隔几个星期,在《米老鼠》席卷班级之际,我总是很非主流地独自一人捧着一本《儿童文学》贪婪地吮吸着其中的养分,任凭周围同学们欣喜若狂的在“鸭堡”中寻找乐趣、流连忘返。其实在花一整天看完《儿童文学》之后,我也会打开自己的那本《米老鼠》。只可惜等到那时米老鼠和唐老鸭基本已淡出了班级同学的视线,于是又剩下我一个人对着那显眼的彩色卡通人物,旁若无人地捧腹大笑。话说回来,数十本《儿童文学》的历练搭配上课内的学习,这些都为我能较快阅读高水准的文学作品打下了坚实基础。等到*岁的时候,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小说故事。可惜那会儿也许是年纪小,也许是品味不够,反正一年下来并没有收获什么让人终生难忘的佳作。总而言之,从那段岁月起,我便与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看完上面一段话,容易产生“这孩子语文还挺不错嘛”的印象。事实上,二年级的我虽然读书成瘾,堪称同龄人中的榜样,但在语文最精髓的表达能力方面却存在着致命缺陷。作文也就罢了,虽然偶尔思路混乱,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还差强人意。我真正的问题是在口头表达上面。
  之前提到我小时候讲笑话能把自己讲哭,还真不是夸大其词。试想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读到*笑话一则,珍藏许久后终于鼓起勇气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然而张嘴之后,却发现只描述背景就花了很长时间,接着还没抖出包袱自己就先笑了起来,随后眼睁睁看着周围人的注意力在冗长的陈述中一点点涣散,最后随着别处一声巨响或一阵怪叫,所有听众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争先恐后地逃之夭夭。这种事情发生上百次后,对那位天真少年的纯洁心灵造成了多么沉重而残酷的打击,就真不是一般同龄人所能够体会得到了。
  在这最危险的时刻,母亲站了出来。一次又一次,当我在流失一个个的听众,开始惴惴不安地东张西望时,母亲总会如期出现在我的视线里,面带微笑,全神贯注地看着我。她脸上的表情不是怜悯或无奈,而是令人信服的好奇。一看到这些,我又会重新燃起说话的勇气,从而把剩余的部分一气呵成,也将自卑和失落一概抛诸脑后。母亲从来没有教过我话该如何说,更没有泼过一次哪怕是略低于常温的水。而与此同时,我从未觉得自己只有在母亲的“帮助”下才能把想法顺利付诸口头,因此也从未有过被人“施舍”的伤感。母亲的政策能达到这样的完美效果虽然与我自身的天真和迟钝有关,不过至少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母亲拿捏“鼓励”的分寸有多么恰当。就这样,我慢慢能做到在没有母亲的场合也同样能神色镇定、娓娓道来了。当真正开口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之前看了那么多《儿童文学》果真不是浪费时间。很多精彩的想法、传神的语句总会在最恰当的地方伸出援手,让我在侃侃而谈之间居然偶尔也能妙语连珠。等到三年级开始的时候,李孟元能说会道的本事已逐渐在班里传开了。每逢课间休息,总能看到十几个人围在我的座位周围,满脸期待地等着我给他们讲故事。从刘宝瑞的相声到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从黑猫警长的剧情到蓝皮鼠大脸猫的主题歌内容,只要是需要上下嘴唇一碰来表达的事物,我几乎能在那十分钟的闲暇里讲述一遍。一些同学听我说书听得如醉如痴,甚至开始有些厌恶听到上课的铃声。而每当我看到他们脸上写满了“意犹未尽”的字样,在铃声中悻悻离去的景象时,我稚嫩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直至此刻,我才相信自己已经走出了“张口结舌”的阴影。

突飞猛进(2)
在实验小学的四年里,我在很多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明显的要数这样几条:体重、脸的尺寸和数学。
  抛去前两条不说,不妨来看看数学。
  提到我的小学数学,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小博士、500 港币、华校。
  授予“小博士”活动听着好像有些滑稽,却是另一项极富实验小学特色的活动。每年十二月前后,实验小学都会在各个年级举办一场大型奥数考试,而各年级的前几名都会被授予“小博士”的称号并奖励丰厚奖品。奖品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那顶庄严的博士帽。想象着,博士帽戴在头上,一缕金黄色的流苏从耳边垂下。手中的奖状在颁奖舞台的聚光灯下格外耀眼。再看台下一群面带崇拜眼神的同龄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
  可惜事与愿违。所谓颁奖,就是把考进前十名的一帮孩子集中到一起,往每个人头上扣一只红纸壳一样的锅盖状物件,再往每个人手里塞一打色彩缤纷的本子,合张影然后拍屁股走人。这种待遇,我在实验小学享受了四次之多。
  二年级初来乍到,一头雾水,结果首次参加“考博”不出意外地一败涂地。还好根基在,实力在,一番努力之后,那些“幻方”、“鸡兔同笼”等还没上学就开始钻研的知识立即就派上了用场。三年级的那个冬天,我成功跻身前十,拿到了第一顶博士帽。
  不过就在同一年里,我斩获了一件与纸糊的博士帽相比,分量不可同日而语的荣誉:一块金牌。
  那次竞赛被称为“四国国际学术评估”,光听名字就像香港那边传来的东西,事后证明果然不假。赛事具体背景现在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依稀记得是一次同时在中国大陆、新加坡、中国香港和英国展开的小学生水平测试。试卷分英语、数学等不同科目,而我报考的是数学。拿到试卷才发现,该考试虽然名头唬人,但难度却不高,与同年级的“小博士”测试相比还要逊上一筹。然而考过试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越简单的考试越难从人群中拔尖。近几年来,这一点在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从初中开始,我就常常在全班重大的考试中屡屡冒头,却在各种天真无邪的基础测验里落马,实在像极了金庸小说里的“独孤九剑”,当真是敌强我强,敌弱我弱。还好,九岁时的我尚未具有以上的不足,于是在填写“评估”时成功迈过了无数陷阱,看穿了试题中的骗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最后以满分的成绩摘得桂冠,也成为该考试历史上唯一一位数学满分的三年级学生。与“小博士”奖的几个笔记本相比,“评估”委员会真可以算得上慷慨,从香港空运而来的奖品包括一只鹅蛋大小的金牌和五百元港币。金牌固然手感好,固然美丽,但与现金相比就少了那种魅力四射的气质。发来的信封里装着一张500 港币的钞票,这是我短短九年人生当中的头一笔收入啊。我拿在手里一动不动地欣赏着,生怕稍有不慎一切就会突然消失,空留闹钟的巨响在耳边轰鸣。凝视中,只见港币上,一只威风的雄狮面带微笑望向远方,仿佛在对我低语:我是第一个,不是最后一个……那一刻的我,想必眼神中会流露出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贪婪……
  事实上,在这次带来巨大收益的考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