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历史的风陵渡口-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1963年开始,一场“阶级教育”运动在全国平地掀起,“阶级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开展“三史教育”(家史、村史、厂史或厂史、社史、街道史),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新社会的热爱,此即所谓“忆苦思甜”。在“阶级教育”运动中,对“雷锋精神”提出了指导性的解释,这就是:“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像严冬般残酷无情。”这个概念其实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谢觉哉在1939年3月给中央党校学员作报告时即提出,共产党员“对敌人应无情”,“对敌人饶恕即是对革命的摧残。同志间热哄哄,对敌人冷冰冰” ' '。为了配合“阶级教育”,从1963年 5月起,全国各省、市、地、县普遍举办阶级斗争展览,烘托出资本主义复辟的恐怖气氛,其中最典型的是四川大邑县的“收租院展览”。在这些展览馆中,一般都收有地主残害农民的刑具和地富收藏的“变天账”。以后这类陈列大多改为永久性的展览馆,以提醒人们世世代代“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从1963至1965年,宣传媒介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各阶层人民密集灌输阶级斗争的观念,不断推出一个个面目狰狞,时刻梦想复辟资本主义的“阶级敌人”形象。在林林总总的新老反革命图谱中,既有老反革命、老地主和地主婆,也有被敌人腐蚀拉拢、蜕化变质的“新生反革命份子”,更有形形色色的资本家和小业主。所有这些“敌人”都有下列的共同特点:1、时刻准备复辟资本主义,向工农革命干部进行阶级报复;2、时刻与革命力量争夺下一代。60年代初中期推出的电影:《千万不要忘记》、《夺印》、《青年一代》、《箭杆河边》等,都具有上述类型化的特点,当时,这些电影在全国城乡被反复上映。为调动普通群众的阶级斗争意识,还兴起了“大讲革命故事、大唱革命歌曲、大演革命现代戏”的热潮,其目的都是为了教育群众“站稳阶级立场”,“提高阶级觉悟”,“激发阶级仇恨”,使得“阶级出身论”的意识几乎燃到沸点。
1964年“四清运动”全面开展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各级党组织向包括黑色部类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宣讲了几个有关社教的中央文件(《前+条》、《后十条》、《二十三条》),其宣讲范围甚至扩大到初中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根据阶级斗各的观念,为了体现“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的原则,对於黑色部类也划了不同的杠杠,做了详细的区分:
1、将被杀、关、管家属与一般五类份子家属区别开来,对前者实行更严厉的监督与防范。
2、将戴“帽”的敌人与不戴“帽”的嫌疑人群划分开来,对于不戴“帽”的内控对象和摘帽右派,采取相对温和的态度,使他们获得某种优越感,从而更严厉地震撼戴“帽”份子。
3、将反革命份子与坏份子、地主与富农再区别开来,重点打击反革命份子和地主份子。
而落实这些精神的具体途径;就是通过开展“新旧社会对比”的“忆苦思甜”的运动。一年后,各省又纷纷召开 “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各级“贫下中农协会”,出席贫协会议的代表在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大作“忆苦思甜”的报告,以帮助人们“狠挖修正主义根子”。
在推行“阶级教育”的持久运动中,1964年冬,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报告,布署在全国中小学开展“阶级斗争教育”,加速“培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而成为接班人的首要条件就是“成份好”、“出身好”' '。《中国青年报》宣称,中小学的资产阶级知识份子正在与党争夺接班人,工农、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子弟在学校遭受歧视' ',使“阶级出身论”空气迅速弥漫於各类学校。至此在各级学校内正式又划出了两类群体:“根正苗红”的工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子弟(“自来红”),和身上烙有反动阶级烙印的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子弟(“自来黑”)。伴随着红色血统崇拜的不断升温,高干子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已显现于各类学校。
60年代的“高干子弟”概念,是从50年代的“干部子弟”概念而来的,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照顾在前线的军队领导同志,使之摆脱后顾之忧,专门设立了干部子弟学校。建国初,这个传统延续了下来,各地都办有不同的干部子弟学校。1956年,有读者投书《人民日报》(未发表),批评“首长子弟学校”的特殊化问题,信中说:“这些学校和托儿所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超过了一般人民生活条件,如原来的八一小学,学生可个个着呢服……首长子弟托儿所到了例假日,小汽车成队地来回接送”' '。干部子弟的“特殊化”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以后干部子弟学校陆续被撤消。但在某些地区,直至60年代初中期,一些中学仍设有“干部子第班”' '。在一些大城市,某些重点中学事实上具有“干部子弟学校”的性质,例如:北京市的男四中,101中学等,就集中了一大批中央和军队领导的子弟。50—60年代初,“干部子弟”的分层尚未明显,革命军人、高级干部、上级干部子弟统属“干部子弟”的范畴。然而到了1963年后,随着对革命血统纯正性的不断强调,中央领导干部的子弟和军队领导干部的子弟迅速从一般干部子弟中脱颖而出。在这些高干子弟中,中央一级领导干部的子弟和军队领导干部子弟的地位最为显赫,因为他们父母所担任的职务足以证明他们在血统上和思想上更为纯正。这类青年一般都被视为是“革命接班人”,较早被吸收入党,在学校担任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会主席等职务。
60年代前期,不断强化的阶级斗争的攻势,是由毛泽东和刘少奇共同领导和部署的。从1962年下半年始,毛泽东频频发出有关加强阶级斗争的大量指示,对刘少奇等施加极大的精神影响,迫使他们接受、贯彻自己的各项指示,而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等,对于毛的有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并无真正的抵触,他们唯一希望的仅是将阶级斗争的野火阻隔于党的高层领导圈之外,而不反对在党的中下层和社会上大搞阶级斗争。刘少奇等也不反对在干部人事领域突出军人,贬抑知识份子,尽管他们不是军人出身,但历史上都曾长期在根据地担负党政军领导工作,因而,“军人至上”不会对他们及其家属构成危胁。刘少奇等实际上是组织领域内 “纯化政策”的具体实施者。1964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转全国的《一个大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即《桃园经验》),是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在河北省农村“蹲点”的经验总结,该文经刘少奇多次修改,体现了刘少奇的基本思想,全篇渗透着对阶级出身问题的强调,充满浓厚的“纯化”精神。刘少奇、王光美的观点在中央领导层有广泛的代表性,负责中央宣传、教育工作的陆定一也有类似“纯化”的观点。60年代后,农村中的地富子弟入中学已较为困难,但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却先虚构出一个地富子弟“翘尾巴”的假问题,陆指示可以用“半工半读,半农半读这个方式来改造地富子弟”,其前提是,地富子弟应在政治上表现积极,“如果他们的尾巴翘得老高,贫下中农说我就不吸收你,你要请求,我才收,那也可以”' '。
当空气中已四处弥漫阶级斗争的火药味,一根火柴就可燃起冲天的烈焰,就在陆定一说出那些话后不久,“四清运动”尚未结束之际,一场更大规模的,追求“纯化”更高境界的政治运动,——以揪斗“地富反坏右”,“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国民党残渣余孽”为先导的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已经到来,刘少奇,陆定一等未曾想到,自发很快也成为“阶级敌人”,甚至是千夫所指的全国最大的“阶级敌人”,其家属子女也遭到株连和残酷的迫害。
结论
“阶级出身论”在新中国的兴起与发展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它的思想背景是马列的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但是“阶级出身论”并不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甚至不符合原典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它更接近于中国历史上的“父债子还”、“株连九族”的传统。原典马克思主义认为,应根据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即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寡来考察阶级关系,家庭出身和思想状况不能成为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原典马克思主义也不主张根据人们的阶级出身来有差别地给予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正因为原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中“阶级出身论”现象存在着矛盾,从瑞金——延安时代起,中共的意识形态从未正面论述过“阶级出身论”的合理性问题,它只是依存在阶级斗争理论的范畴下被宣传和普及。在争取中国共产革命胜利的阶段,它是一种动员手段,其目的是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和社会基础。革命成功后,执政党又以此意识和原则对敌对阶级进行政治清算,改造和重建社会。但在和平建设时期,继续沿用甚至强化“革命”时期的这套意识与原则,迟迟未能建立起体现人道、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的现代法律框架,这就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和广大民众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毛泽东之所以长期坚持这套原则和意识,除了它曾经是一种行必有效的革命新传统,而且也与他的“纯化观”有关,因为推行这套原则及意识,可使党内和社会保持长期紧张,有助于建成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国家结构,而这种结构就是毛泽东所理想的实现了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新社会。
“阶级出身论”与苏共的关系也需具体分析,早期中共虽受到苏共“唯工农阶级至上”的影响,但中国国内的因素更为关键,1928年毛泽东在江西井岗山就开始了“洗党”,当时苏共经验还未传来,在选用苏共经验时,毛泽东一切以实用为前提。1953年后苏联开始“解冻”,毛泽东反而加紧阶级斗争,因为阶级出身,政治分层有利于维护专政秩序。但毛泽东始终没有走到柬埔寨红色高棉极端主义的地步,在他那里,所有的理论和政策都以利害关系为出发点,一旦可能危及他的政治上的战略部署,毛泽东就会修改和调整政策。
毛泽东的“纯化观”与斯大林的“肃反”有着明显的差异,斯大林对其认为的反对力量或潜在的反对力量全部或大多施以肉体消灭;毛泽东则主张镇压一批,而用“阶级出身论”动员群众,分化敌人,将敌对阶级份子分散于群众之中,以分而治之,并通过对他们出不断打击,把他们“作为反面教员”来“锻炼教育人民”。斯大林“清洗”的借口简单(“叛国”、“间谍”、“反动富农”),毛泽东则有较丰富的理论,在阶级出身的基础上又发展到“立场”、“思想正确”、“过关”(革命关、土改关、社会主义关、文化大革命关等等)等一系列概念,即使血统纯正,但思想不纯正,也仍然会成为被斗争和镇压的对象。
以红色恐怖形式出现的阶级岐视,在文革初期发展到登峰造极,完全取消了“革命对象”的基本权利,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压迫,“阶级出身论”至此完成了向“阶级血统论” 的转换。“阶级出身论”和“阶级血统”论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只是“阶级血统论”更具暴力性和命定论的色彩。尽管如此,“阶级出身论”和“阶级血统论”与种性制度仍有所区别,这不仅表现为,在长达数十年间,主流意识形态始终未对此意识和原则作出正面肯定的论述,也在于每当“阶级出身论”和“阶级血统论”趋于沸点时,毛泽东都会予以一定的降温,在不断追求 “纯化”的大前题下,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力量为积极力量”,每隔若干年,都会小幅舒缓一下由极端强调阶级出身问题而造成的社会紧张,从而避免走向完全的极端主义。1966年 9月后,红卫兵在“红八月”下旬针对“黑五类” 的乱打乱杀的现象在北京市得到遏制,随着运动方向的转移,北京市中学高干子弟组成的红卫兵组织“联动”和“西纠”对“中央文革”执行的毛泽东“批判党内走资派”路线产生抵触,由此,江青、陈伯达等对“联动”、“西纠”和“血统论”提出了温和的批评,在此背景下,才有出身不好者组成的群众组识的产生。1972年后“阶级血统论”趋于缓和,毛泽东提出“可教育好的子女”的概念,其重点是改善在“文革”由受冲击的干部子女的境遇,在此政策下,一批老干部的子女进入部队、大学,对非革命血统家庭的子女,虽在就业、升学、升迁等问题上继续歧视,但比“九一三”事件前有所缓和。
70年代中后期“阶级出身论”——“阶级血统论”己走到尽头,由于“文革”中阶级斗争的打击面不断扩大,国人很少不被直接或间接打击,尤其是原先血统和思想都纯正的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子女,在暗涛汹涌的 “文革”中也整体沉没,在瞬间成为了新的“阶级敌人”遭遇到和过去的地主反革命一样的凌辱、歧视,至此,“阶级出身论”和“阶级血统论”的荒谬性已充分暴露。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宣布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四化”、经济建设已成为动员和组织原则,“阶级出身论”遭到全民的厌恶,与阶级斗争相随相依的“阶级出身论”最终走向终结。
注释
19。高华:在历史中求真实
//weilaiwansui。blog。hexun。/28827259_d。html
最近,外交部档案馆对外开放了一批建国初的外交档案,总数达1万余件,这是我国在信息公开化方面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学界的充分肯定和欢迎。其实,早在1987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从1988年1月1日起,开放1949年以后的三类档案:清代档案、民国档案和中共档案。同时规定,1949年以后的档案从形成之日起,满30年分期分批开放。在这之后,有关部门整理、出版了一些党和国家历史的档案资料集和专题文献集,这些公布的历史资料都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档案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最为宝贵和重要。在强调档案重要性的时候,也要对其作具体分析。因为有关当代史档案的背景较为特殊,前30年不间断的政治运动对档案的形成、档案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许多档案中的干部的交代、反省,并非完全出自自愿。《顾准自述》一书是根据类似于档案的原始文件而编辑出版的,均为顾准在文革期间的交代材料,许多为自诬之词,如果以此来判断顾准在文革中的思想状况,可能就会有较大的出入甚至偏谬。所以,应该重视档案,同时也应对档案进行鉴别和分析,因为任何资料,都离不开研究者的消化和分析,如果档案一切皆可信,只需把档案资料排例一下就可以了,但那不是历史学,充其量只是历史资料汇编。所以,档案是极其重要的,但鉴别、分析更为重要。我觉得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的一段话,对如何鉴别、运用档案也是有用的,这就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正确的思维和研究方法。

    新近出版的《一纸苍凉:杜高档案原始文本》则是另一类档案资料,该书由历史原件、整理者的说明及与当事人的对谈等组成,因此它已不是简单的资料排序,而是一部带有研究性质的档案资料。和一般档案集有所不同的是,它所反映的不是某一领导人或某一领域某一地区领导层的决策过程,而是一部特殊的个人档案集。该书通过杜高这个被莫须有扣上“小家族分子”的交代、反省、思想汇报和围绕他和别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有关部门对论、处理决定等展现了极左肆虐的年代知识分子艰难生存的复杂图像。费尔巴哈说过: “经常受到世界史浪潮冲击的往往是那些最普通的人,”杜高是原中国剧协的一个普通创作人员,他不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杜高档案》一书只能称作是杜高个人几十年的政治生活史,但是从中折射的又是带有普遍性的那个时代众多知识分子的精神和生存状态。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人者,自然包括英雄豪杰和平民百姓,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那些引领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身上无疑是正确的,同样,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经验感受也是不容忽略的,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生存状态,应永远在我们研究者的关怀的视野之内,因为他们构成了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他们所处的地位、环境更能反映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多重面相,《杜高档案》及类似的民间档案资料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们在运用中国的档案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