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兴七年二月,尚可喜耿继茂两路大军抵达了广州,开始了围城。



  而定南王孔有德一路连战连捷,于华兴七年正月攻克了残明天子所在的桂林。永历逃亡梧州后又逃到南宁,而拥立永历帝的督师瞿式耜和张居正曾孙张同敞总督在桂林被抓,于关押十月后双双被杀。



  此时残明局势岌岌可危,大片领土丢失,帝国存亡危在旦夕。



  而同时,大西军余部的势力却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在攻下了贵州、云南后,原本的四将军自立为王。其中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四将军统帅大西军余部在云南实行了恢复生产有利于民的政策,彝、白、壮、傣等各族人民纷纷参军,大西军扩大到二十余万人,而且还增加了新武装——象队。仅李定国部就有五万多人。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当年就出现了大丰收,军民和平相处的景象。



  在对待残明上,大西军主要将领孙可望和李定国意见不合。孙可望想要自立,而李定国却想要拥立永历,奉残明为正朔。矛盾激烈时,李定国甚至不惜以死相争,最终赢得了大部的支持。只是内斗的种子就此种下,为今后孙可望叛逃降鞑埋下了伏笔。



  当保安团在北方搅动风云的消息传入云南时,安西王李定国正待在府中,看着前方送来的情报,李定国不禁拍腿大呼道。



  “这北方的保安团难不成和川中的保安团六营是一支部队?”



  随着势力的巩固,大西军也渐渐向川中发展势力,自然也了解到六营的势力和旗号。如今六营虽然与摇黄十三家相斗,但是实力依旧稳固发展,已经扩张到了夔州府、绥定府、太平厅和忠州。这样的一股势力是大西军所不能忽视的。



  原本光是六营的战绩就让李定国为之侧目的了,叶苏打出的旗号是保安团六营,李定国平日里也在猜想这其余几个营是怎样的实力。却没想到,这保安团势力发展如斯!竟然横跨了六个省份!



  一时间,李定国心中骇然,不停的抽着冷气。
第二百一十五章 出山(一)
  方今抗鞑势力虽多,但是力量强大者却主要有五方人马。



  其一为残明正统的永历政权,虽然嫡系实力不强但是却拥有正朔的名号,有着李闯余部的支持,乃是天下抗鞑力量的领袖。



  其二是大西军余部,坐拥黔滇两省之地,拥兵二十余万。



  其三是盘踞在闽粤刚奉永历为正朔的朱成功,华兴七年中秋,朱成功趁着郑彩离开厦门的时机,杀郑联迫郑彩,接受了两人大部分的部队,从而一举控制了厦门、金门两地,拥兵数万。



  其四就是拥护鲁王朱以海的张名振和张煌言,两人驻扎舟山率水师袭扰浙江海岸,频繁侵入长江,声势威慑江南省。



  其五就是保安团势力了,虽然总部依旧隐居深山,但是其一营、二营、四营和六营在外战功赫赫,势力横跨六省之多。尤其是四营更是打下了省城太原,威震北方数省。这四个营的兵马就几近二十万了。



  而原本领导北方抗鞑大业的姜瓖此时却坐困孤城,在鞑子持续不断的攻击下大同城摇摇欲坠。虽然李太平派遣偏师北上救援但是却被鞑子的优势兵力阻挡在宁武府和代州一带。可见,姜瓖的覆灭将至。此时,姜瓖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正因为有了他的反正才给了李太平纵横陕晋的机会,才让孙治和陈晨两人能趁势而起。



  仇天行带着团部隐居深山快两年了,天下更加的纷乱了。每一天都有城池被攻破,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死去。田野荒芜、城池破败、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遍地遗弃。



  甲申之变后也有七个年头了,如今天下仍然没有雄主能定鼎江山一统寰宇。战争的伤害实在太大了,人口大面积的锐减,生产力停滞不前。满目苍夷,家家白幡。



  虽然天下百姓苦苦挣扎,但是抗鞑大业却是一片大好。越是此时,人命就越是低廉,只要你有一个馒头就有一个精壮男子为你卖命。当然前提是你要比他强大,否则馒头就会被抢走的。



  “是时候出山了!”对着简陋的地图,仇天行喃喃自语的说道。



  看着地图上标示着的各方势力,仇天行念叨着。



  “鞑子虽然还是最强大的,但是地盘却被我保安团分割的支离破碎。陕西山西那里四营已经有了半个省的地盘了,而且还拿下了一个省会太原。山东河南的孙治那里势力进入了济宁州、兖州府、泰安府和河南的归德府。和榆园军、教军联手搅乱了鲁西南。”



  “一营的陈晨率领兵马连战连捷,攻下了颍州府、凤阳府,还挥兵进入了徐州府。和孙治联手,数败鞑军,在鲁苏交界威名赫赫。”



  看完了北方后,仇天行又将目光扫向了西南方。



  “四川,鞑子、李闯余部、大西军、还有六营,势力错综复杂。但是就是这样,叶苏从湖北迁徙人口开拓四川。稳扎稳打的连克州府,直逼重庆,声势颇为浩大。”



  “四个营威名如斯!总部如今却名不副实了。”



  “该出山了!”



  仇天行反复的念叨着。然后他走出房门,对着门外的团办人员喊道。



  “去将在总部的所有委员请来,我要主持会议。”



  一刻钟后,除了外出的委员,其余的都来到了会议室。



  两年了,会议室也陈旧了许多。墙壁的木板没有上漆,在风吹雨打下,呈现了一副破败之色。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要讨论我们团部出山的事情。”



  刚开始,仇天行便语惊四座,震得人头晕眼花的。在开始时候的惊诧后,所有人都是狂喜,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终于要出去了,这个该死的地方都待了两年了。



  每次接到外面各营的战报,他们这些待在总部的委员们就是痛并快乐着一次。一方面对保安团大业欣欣向荣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待在深山之中碌碌无为而痛惜。他们隐隐还有些担心,主弱仆强、弱干强枝,团部的地位可是岌岌可危的啊!他们早想出去了,只是仇天行一直压着,说要苦练内功,积蓄实力。



  却不成想,今日团长终于松口了,真是天幸啊!



  “周部长,如今我们总部有多少村子,多少人口,多少丁壮,多少粮食?”



  等委员们心情平复下来后,仇天行对着自己的老丈人周震问道。



  见仇天行问自己,周震连忙说道:“如今我总部直辖的有一百三十七个大大小小的村子,总人口突破十万,其中精壮更是有五万之多。粮食方面在信息处的同志们大力配合下,如今有了近五万石的存粮。”



  点了点头,仇天行面向刘进财说道。



  “你们政宣部如今发展怎么样了?”



  见轮到自己了,刘进财带着自信的说道。



  “我们政宣部的干部如今扩大到了一千人,除了将全部的团丁都发展团员外,还在山外的六安州、安庆府发展了上百个村庄根据地,建立了农会、农卫队等组织。只要团长下令,政宣部可以集中上万人的兵力。”



  点了点头,仇天行又面向了在场的两个营长。



  三营营长张连生说道:“我三营如今已经有兵员一千一百余,皆在军校中受过培训,至少也是小队长的水准,只要有充足的兵员,队伍至少扩充十倍!”



  五营营长张承武也不甘示弱的说道:“我五营有团丁九百余,不仅都是小队长的水准,其中更有许多有着中队长大队长的水平。若是能扩军的话,至少也是两个纵队的编制。”



  近卫营营长周朝忠和七营营长倪战不在总部,所以近卫营和七营的状况只能等到两人回来后单独向仇天行禀报了。



  不过,两营大抵和三营五营相当,也就是说如今总部有四千左右的军官,而且都是小队长以上水准的。为了培养团丁的指挥能力,这两年可是轮流将部队派出和政宣部的同志一起开辟根据地的。



  有军官,有兵员,有粮食,还有战机,可以出山了。



  “征调五万精壮,将各营恢复到纵队级别,整军备武,一个月后我们出山!”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出山(二)
  在仇天行下达了命令后,整个总部都急速运作了起来。民政部从各个村子里征集了五万精壮。在政宣部的同志们配合下,在农会农卫队的同志们的带领下,这五万精壮以一千七百人为单位统一安置在三十个地方。



  如今近卫营、三营、五营和七营大约有四千团丁。除了近卫营的一千兵力外,其余三个营的三千人全部打散参入这三十个大队,这些老丁将成为这些大队的军官。接下来的一个月训练将淘汰一批人后,然后这些大队就算是成军了。



  队伍全部扩编战斗力削弱太大了,所以为防万一,仇天行还是留下了近卫营没有扩编。三十个大队可以整编成五个纵队了,三个营一个营一个纵队,剩下来的大队编入预备营。



  军事上安排妥当后,信息处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仇天行制定的计划是兵出六安州,所以信息处的外事科必须安排众多的人手监视六安州鞑子的一举一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大军还在深山之中时,粮草就要在山外准备好了,否则大军出山后会陷入缺粮之中。



  大股军队行军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不仅要整队、规划行军路径还要大量的粮食鞋袜帐篷以及修桥铺路的工具。除此之外,身为战士更要携带武器以及攻城前打造攻城器械的工具。日出时大军拔营,日落后大军扎寨,这一走一停就是十分麻烦的事情。可是这还不能不做,若是不扎营的话不说可能会遭受敌人的攻击,就是这天气渐冷,冻伤冻死的人也绝不少,产生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好在经过两年的埋头发展,如今总部有数千名精干之士。他们或是武职在各级部队担任军官,或是文职在各部门统筹规划。他们将是总部复兴壮大的基石。



  一日的烦劳过去了,天黑前仇天行回到了家中。此时妻子周秀已经做好了晚饭,正呼喊着儿子仇地宁回家吃饭。



  看见蹲在楼下玩耍的儿子,仇天行心中满是欢喜。转眼间儿子都两周岁了,在这深山之中也待了两年了,是该出去了。



  虽然看见儿子很是高兴,但是仇天行想起了周秀的嘱咐,只能板起了脸做起了严父。



  见到自己的父亲一脸严肃的回家了,仇地宁站了起来,怯怯的喊了一声。



  “爹爹!”



  “嗯,回家吃饭!”虽然听见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很是喜欢,但是仇天行还是严肃的说道。



  听到仇天行的话后,一旁看着仇地宁的吴家大婶赶忙将仇地宁抱着上楼了。



  吃饭时周秀神色犹豫几次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这次团部是不是真的要出山了?”



  听见周秀这么一说,仇天行索性放下了碗筷,咽下了口中的食物后说道。



  “不错,这次真的要出去了。外面诸营和鞑子战斗的如火如荼,而团部却躲在深山里,再不出去也说不过去了。”



  对于周秀,仇天行这样说道。其实真正原因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外面诸营发展的越好团部地位就越尴尬,只是虽然大家都清楚,但这却不能说出口的。



  “是该出去了,宁儿都要两岁了,可是还没看过山外的景色呢!”周秀也叹息一声,似乎回忆起当初在山外的日子。虽说大山中景色很美,但是再美的景色也有看腻的时候。真正舒适的生活还是在山外。



  “到时候我带着部队先出山,等打下的根据地稳固后再接你们娘儿出去。”说完后,仇天行便闭口不言了,他端起了饭碗继续吃了起来。



  这两年,别的不说单说这养气功夫仇天行练得就很不错,很有一点不怒自威的感觉。



  “嗯。”周秀应答道。虽然她还有一些事情想要问,但是却知道不方面问了。自从那次周秀劝诫仇天行后,两人的关系就再也没有恢复到从前了。渐渐地仇天行将工作时的态度带入了家中,让家庭生活也严肃了许多,再也没有了曾经的那种轻松感了。不过周秀并不后悔,她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夫为妻纲,仇天行这样的态度反而才是正常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华兴七年九月了,天气渐渐冷了下来,再不出山恐怕就要大雪封山了。



  仇天行在安排出征后谁来留守大营,毕竟除去出征的五万多将士外,大营附近还有数万人,所以在大军离开后必须有人坐守营寨。考虑了几次后,仇天行决定让治安部部长章壮成留守大营。一方面治安部有数百人的武装,乃是除去四个营外最强大的力量了。二来对于章壮成,仇天行还是比较信任的,毕竟双方已经认识六年了。三来仇天行还将内事科的科长吴根也留了下来,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一切只为杀鞑夺城。



  出山的行动开始了,在早已探明了出山的道路上,工兵将山路扩宽了许多。一支支的部队鱼贯而出,走出了大山重回了这个乱世。为了出山,民政部还准备了数量庞大的防蚊驱虫的草药,只是即使准备充分,一路上还是不断减员。不过在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最终还是绝大部分团丁都走出了深山。



  望着山外的天空,仇天行深深地吸了口气。



  “终于出来了!”仇天行心中感叹道。这一入山虽然不到两年,但是却仿若隔了一世一般。



  先头部队在出山后便迅速的控制了方圆十余里的地方,一切遇到的人都抓了起来,确保保安团出山的消息不被鞑子所知道。



  保安团出山后来到了六安州霍山县。在霍山县,政宣部也开拓了几十个村子的根据地,这些村子都是靠近大别山的村子。于是,在这些村子的掩护下,总部大军暂时落下脚来。只是仇天行知道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能瞒过一时而已,所以当务之急还是休整一番,然后迅速拿下六安州。



  如今一营就在六安州北部的颍州府,若是能拿下六安州就可以与一营连成一片,那么背靠一营,总部的进攻也会方便许多。



  于是仇天行命令道:“各营抓紧时间休息,明日兵发霍山县城!”
第二百一十七章 出山(三)
  第二日,仇天行兵分四路进攻霍山。在各个营长的带领下,五万多团丁仿若涓涓细流一般从各个村子里涌了出来,汇聚成了大部队后齐齐驶向霍山县。



  当霍山县中的鞑子望见四面八方如浪潮一般涌来的团丁时,他们已经被包围了。



  人过一万无边无际,过了五万那给被包围者的感觉简直彷如置身于人潮之中一样。此刻,数万大军带给城中鞑子的恐惧感就像他们是一叶扁舟在人潮中起伏,随时都有可能舟覆人亡一样。小小的霍山县铁定是扛不住五万人的围攻的。



  为了防御盘踞在颍州府凤阳府的一营陈晨部队,两江总督府派出了上万人的兵马沿着滁州到庐州府六安州一带布下防线。虽然但是在六安州鞑子也有部分兵力防御,但主要兵力都在六安州的州城,霍山县城中也仅仅只有数百兵丁。



  紧闭了城门,霍山知县站在城头望着来袭的团匪大军。心中不停的感叹着这一年来团匪盘踞在颍州府和凤阳府,并且日渐强大。总督大人征发大军却屡剿不灭,反而是这团匪更有兵进江宁之势,看样子团匪似乎真的成了气候了。



  霍山知县曾是前明举人,深受明末动乱之苦,也经历过闯王大旗所向坚城望风而降的状况。



  “或许朝廷不是天命所归,恐怕又是一个前明罢了。”霍山知县喃喃自语的说道。这一刻,霍山知县对于鞑子的忠诚动摇了。



  此刻他望着团匪数万人在排列阵势准备攻城,感受着冲天的杀气扑面而来,心中的某个想法更加坚定了。



  最终,霍山知县选择了开门投降。



  于是,霍山县便被仇天行拿下了,准确的说是被如今保安团在这片地方的威势拿下。



  孙子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谋这一点鞑子就用的非常厉害。早在辽东时鞑子就自吹“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说。这种说法甚至潜移默化的削弱了前明辽东前线将士的战力,纷纷得了恐鞑症。遇到鞑子的大股兵力甚至都不敢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