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袭!”



  原地的鞑子纷纷惊呼起来,这让冲锋的鞑子们放慢了脚步纷纷回头望去,而此时四营的独立大队也开弓射箭招呼起这些数典忘祖的东西。一时间,只听见弓箭发出的嗖嗖声。
第一百八十五章 陕晋风云(五)
  被人突袭后,鞑子纷纷骚乱起来,原本还算严整的阵列也松散开来。



  “列阵!列阵!盾牌手顶上!”总兵任珍大喊道。



  只是弓箭连绵不绝,这让任珍无法掌握手中的部队。好在此时大部队都是禁止在原地,否则要是都冲锋了,那恐怕早就乱开了。



  一盏茶时间后,弓箭稀拉了下来,任珍总算松了口气,将部队整合起来。其实虽然弓箭连绵不断,但是一来数量少,二来力道弱,三来士卒们也在躲避,所以被弓箭杀死的没多少,只有二十来号人,但是受伤的却相对多了。



  不过,任珍刚刚松口气后,便突然发现自己的左右以及后方被反贼包围了。一杆杆长枪直指自己,枪尖磨得亮堂堂的,似乎能闪出光来。



  见到自己被包围了,刚才已经士气有些低落的鞑子如今更是士气大落了。



  “中了埋伏了!”任珍心中狂震不已。



  他心里快速的盘算着,自己前后左右都有反贼,前方反贼力量最弱,可是那里是山上,往山上跑也是死路一条。后方与两侧都被堵得严严实实的了,不论反贼战力如何,单单这如今的势态外加反贼数量远超自己,自己也打不过反贼了。无论自己往哪里冲锋,都要面对四个方向的敌人,自己的后背和侧翼都将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这是有败无胜的结局。



  “怎么办?是战还是降?”任珍眼中的目光闪烁不定。



  战就是给朝廷尽忠了,降或许还能保留一命。任珍迟疑不定,连带着他的手下们也是犹豫不已。



  见鞑子迟迟没有冲锋,李太平突然神色一动,或许自己可以招降了。于是,一名宣讲员拿着铁皮喇叭喊道。



  “诸位兄弟,我们都是一族之人,何必给异族做牛做马?山西的兄弟们已经起来反抗鞑子了,如今就轮到我们陕西了!”



  只是这名宣讲员浓厚的河南腔让许多人听不懂,最后只能让一名何亮的手下翻译了一遍,这才让被包围的鞑子们听懂了。



  见到手下们似乎不愿意白白送死了,而且转换阵营在这个时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甚至能来来回回的转个好几次。又想到自己去年消灭米国珍、李国轩、李世英等反贼时朝廷竟然没有封赏,这让任珍越想越是来气。



  “降了。”任珍终于做出了决定。



  在任珍的命令后,他的部下们都松了口气,纷纷丢下了手中的兵器。于是,剩下的一千四百多鞑子便做了俘虏。



  当得知任珍的身份后,李太平大吃了一惊。他原本是想引出洵阳县城的鞑子,却不成想竟然将府城的总兵引了出来。



  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蕴含了一定的风险。羊山距离府城安康一百多里地,而距离洵阳县城不到五十里。如果自己按照原定计划去攻打洵阳县城的话或许会失去攻打安康城的机会。而攻打了安康城可能风险太大,最后耗尽兵力也打不下来。



  如何抉择?李太平一时间有些迟疑起来。



  但是,当他想到前几天对梅仁信说过的话后,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自己要走的是捷道,捷道意味着就要兵出险招了。



  正月初四,当安康城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时,一只兵马迎着风雪正往安康城而来。



  这些兵马是兴安镇总兵任珍的人马,准确的说只有前面十几人才是任珍的人。而且这十几人都被排斥的远远地,靠的最近的都是四营的团丁。



  见到这幅架势,任珍知道自己也不能起什么小心思了。他清楚的看见,有两人手中拿着弓弩,只要自己一有异动就会被射死的。况且,这一千五百人中几乎都是反贼,自己又能怎样呢?



  当任珍靠近安康城时,城里明显的紧张了一下,甚至还将城门关闭了起来。不过当见到来的是自己队伍,带队的是总兵任珍时,城门便打开了。守门小官不仅没有询问什么,还屁颠屁颠的跑来奉承了。



  见到城门竟然如此轻易打开了,任珍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反贼算是坐定了。虽然不是打心底里拥护鞑子,但是目前这个主子势力最大不是?抱大腿还是要紧着粗的抱啊。



  不过既然当了反贼了,那也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迟疑了一下,守门小官疑惑的看着任珍,而身旁的几名团丁也开始跃跃欲试。



  在这里打起来自己小命或许就不保了,想到这里任珍还惊出了一身冷汗。



  打发了守门的小官后,任珍带着人鱼贯进入安康城。



  只是这时守门小官发现不对了,怎么这些人自己都不认识?而且一个个都是低头垂目,仿佛生怕引起别人注视一般。



  瞬间,守门小官脑海里划过一个念头,或许任总兵剿匪不力叛变了。



  就在守门小官想要大喊一声时,一支利箭射穿了他的脖子,将他声音堵在了喉咙里。最后,守门小官只能无力的抓着箭枝倒了下去,双腿抽搐了几番后便不动了。



  情况有变,伪装成鞑子绿营兵的团丁们纷纷拔刀出鞘,抢占城门来。后方的一个大队也快速向城门冲来,至于独立大队此时还在后面慢悠悠的押送着兴安镇的千余俘虏呢。这些俘虏的兵器甲具都已经被解除了,被一个大队的团丁换上了带着任珍去偷城了。



  因为还是过年时间,所以安康城防御不严,加上总部任珍已经去剿匪了,大家都认为这肯定是手到擒来。前年底米国珍等匪逆起事,任总兵都能一战而平,此次自然不在话下。只是他们没想到,任总兵竟然会投降了。



  很快的,城门的几十号人被杀散了,四营的大队人马一拥而入。这时,任珍的十来号人起作用了,他们起到了带路党的作用。在他们的带路下,四营先将城中拥有武力的地方扫清了,然后分兵以中队为作战单位,将重要场地全部控制。



  李太平给了这些中队长独立指挥权,在情况允许时可以再度分兵。总之要快狠准的将城中所有大户抄家,坚决不给这些人逃散转移资产的机会。



  华兴六年正月初四,李太平遣降将任珍冒雪偷城,一举拿下兴安府的府城安康。李太平关闭城门三日,将城中财富一扫而空。又将被抓的数十名鞑子官员以及大户人家给新降的绿营兵人人纳份投名状,绝了这些人再度叛逃的念头。



  三日里,李太平一边抄家一边整编队伍。最后又得到了千余降兵,加上任珍的人马共有三千。连同自己的三千本部兵马以及何亮独立大队的三百多兵力,如今李太平拥兵六千三百多。面对抄掠来的海量财富,李太平将其中的三成赏赐给了麾下的兵马,瞬间无论是本部人马还是新降军都沸腾了。他们兴奋的眼睛都红通通了起来,直期盼着抄家之事再来一次。



  没让他们失望,三日后安康城抄完了,李太平便分兵四方,由梅仁信、姚怀圣、李九生和何亮各带一千混编后的人马前往四周的洵阳县、平利县、紫阳县和汉阴厅。



  在兴安府的假公文以及混编人马中的新降军配合下,这些城池的大门纷纷被诈开。



  正月十日,除最远的石泉县外,兴安府全境已落入四营的掌控之中。得到充足的财力以及人力后,李太平迅速扩军,将麾下之众扩充到了一万。并且,这一数目每时每刻还在增多。



  当兴安府的消息传开后,陕西震动。李太平的这一行动间接地刺击了陕西的汉羌镇总兵龙可望。原本历史上龙可望是在二月里起兵抗鞑,结果事泄被捕杀。而李太平在兴安府的攻略让龙可望提前起事,结果竟然在汉中府一举成功。



  于是,陕南的鞑子势力陷入了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第一百八十六章 陕晋风云(六)
  在李太平攻占兴安府,竖起抗鞑大旗后,周边的抗鞑势力纷纷来投,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贺珍。



  贺珍本是前明官员,后来投降了李自成,成为大顺军驻守汉中的守将。华兴二年初,鞑子进攻陕西,贺珍又投靠了鞑子,成为汉中总兵。



  华兴二年十二月,贺珍反正,举起义旗抗鞑,自认奉天倡义大将军。然后率领劲兵两万出连云栈,一举攻占凤翔。当地驻军武大定、石国玺与宝鸡驻军高汝砺都举兵反正响应贺珍。贺珍攻下陇州、固原等地,杀清总兵何世元。随即静宁、灵台、关中各地义军群起响应



  华兴三年一月,贺珍部攻破郿县。数月后贺珍、孙守法与大顺军刘体纯部在陕南会师,攻占兴安府安康城及其属县,并建立抗鞑政权,但不久在鞑子围攻下失败。



  华兴四年,鞑子进攻五郎山,孙守法遇难,贺珍退到了川东继续坚持抗鞑斗争。



  可以说,贺珍这人和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先是效忠前明,然后又归顺闯王,接着再投降鞑子,最后幡然悔过又开始了抗鞑斗争。或许在许多正统人士眼里,他们都是两面三刀的人。但是,那些坚持到最后誓死不降将抗鞑进行到底的人中许多就是贺珍这样的人。贺珍后来也是著名的夔东十三家的一员。只是这些人悔悟的太晚了,因为他们先前的作为已经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太重的伤害。



  残明的历史也是一部汉奸与汉奸反正者互相厮杀的历史。



  重回兴安府,对于贺珍来说也算是故地重游了。就算李太平没有前来兴安,贺珍也有打算来此一趟了。



  只是贺珍没想到自己惦记着的兴安府竟然会被一个叫保安团的势力占据了,而且自己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势力,这让贺珍十分好奇。而且如今兴安府被抗鞑力量攻占后,汉中府在龙可望反正后也是乱纷纷的,陕南地界的抗鞑大势一片大好。这也是贺珍前来投靠李太平的原因,他看好陕南的斗争。



  对于贺珍的大名,李太平可没有听过。他在加入保安团前只是一名猎户,加入保安团后也是在河南湖北边境发展,不清楚陕西这里的事情。虽然李太平不知道,但是梅仁信却了解贺珍。入陕后,梅仁信便开始收集当地一些抗鞑势力的资料,他自然清楚贺珍在陕西的名气。



  听过了梅仁信的介绍,李太平这才知道贺珍在陕西抗鞑势力中的地位。



  得知贺珍带着千余部众前来投奔时,李太平连忙迎了出来。



  “听闻贺将军前来兴安,李某觉得蓬荜生辉啊。久仰久仰。”李太平文绉绉的说道。经过几年的夜校教育,李太平也能说一些成语了。



  “贺某见过李将军。先前听闻李将军壮举时,额还以为李将军是一中年人呢。却不成想李将军如此年轻,真是年少有为啊!”



  一番含蓄后,贺珍偷眼望去,只见李太平身后都是精壮之士。再想到安康城的街道上不时走过的巡逻队,四营在贺珍的眼里实力越发的强大起来。再回想自己这几年的艰难度日,贺珍心中就有了想法。



  进屋奉茶后,李太平简单的将保安团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听到保安团竟然只在四年里就做的好大一番事业后,贺珍心中感叹不已。自己从军十几年。势力最大时也曾拥兵数万,攻占了凤翔府,搅动了陕西局势。只是如今三年过去了,只混的如此凄惨下场,无奈之下只能带兵来投。



  不过,因为李太平的吹嘘,贺珍对于加入保安团这个势力更加期待了。



  终于在贺珍的几次试探后,李太平暗示了一下,然后将入伙儿问题点了出来。



  “不知贺兄有无去处,若无的话不如加入四营,我给贺将军一个独立二大队大队长的职位。且独立二大队兵员上不封顶,只要贺大队长能招多少独立二大队兵员就能有多少。”



  听到这话后贺珍便顺势答应了下来,自己的疲惫之师也需要补给,伤病员增多,粮草紧缺,若非有人接济不然就有可能垮了。只是贺珍答应的太快了,却忘了问粮饷问题了。只是保安团是不发饷银的,要饷银的话就得自理了。



  加入了保安团后就是一家人了,贺珍说话也敞开来了。



  “营长,虽然我们二营在兴安府形势大好,只是陕西鞑子兵力雄厚。尤其是去年四月鞑子将驻守锦州的大汉奸吴三桂调入陕西,驻守汉中。这可是一把捅着我们后背的刀子啊!”



  见李太平听到自己的话眉头紧锁,显然在考虑自己的话,贺珍继续说道。



  “吴三桂这个大汉奸实力很强,他手下的关宁铁骑也很厉害。本来营长拿下兴安府可能就已经惊动了他,万幸的是汉中府的龙可望也反正了,这让他措手不及。牵扯住了他的精力,也大大缓解了我们的压力。”



  “所以此地虽好,但还是距离汉中太近了。”



  “不知贺兄有何指教?”李太平虚心的问道。



  “哪里,既然属下已经是四营的独立二大队的大队长了,还请营长称呼属下的职衔。”贺珍赶忙说道。



  “属下和陕北的王永强有过联系。王永强部一直在陕北的延安活动,听闻山西大同姜瓖反正后也有在延安起事的想法。王永强派人找到额,相约共同起事,所以额来了兴安府,准备在兴安府起事呼应延安府。却不想,营长已经攻下了兴安府。”



  说到这里,贺珍笑了笑,然后又说道。



  “额觉得还是带兵北上,和延安府的王永强联手,这样才能抵御鞑子的强大压力。”



  贺珍告别后,李太平招来了梅仁信相商。



  梅仁信的意思和贺珍一样,集合兴安府的人力物力迅速扩军,然后带着所有的钱粮和兵力北上,将根据地设立在陕西与山西之间。如今四营在鞑子眼里就如一滴水,只有融入山西这股抗鞑洪流中才能生存和壮大。



  点了点头,李太平同意了梅仁信的建议。



  “仁信,如今四营发展迅速,我的精力不够,训导官的工作也没时间去做了。我会向组织上建议任命你为四营的训导官,你先当代训导官吧。等我们和组织上联系上后再将你转为正式的。”



  听到这话,梅仁信心中大喜。终于自己熬出头了,自己这个曾经的俘虏在几年后终于熬成了训导官。这在四营里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啊!



  梅仁信想的越来越激动,竟然身体颤抖起来。他哆嗦着嘴皮子说道。



  “属,属下谢过营长的栽培,属下发,发誓终身忠心与营长!”
第一百八十七章 陕晋风云(七)
  正月末,经过十余日的作战后,吴三桂将汉中府的龙可望剿灭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太平知道自己得要加快速度了。在他的命令下,四营的各个部队快速的行动起来。如今四营已经拥兵达到一万五了,其中本部人马的五个大队已经满编了。而两个独立大队每个也已经扩编到了两千人。只是人扩编了,武器却难以跟上,许多大队都是只有一杆木棍而已。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李太平保留没有扩编的一个大队。



  接到命令后,各个县城的部队飞快的将城中的物资装运,然后向羊山方向集合。



  当保安团的团丁们离开后,城里的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有用的东西都被抢走了。城里只剩下空荡荡的仓库以及被抄掠的干干净净的大户之家。空荡荡的城头上悬挂着上千颗反抗者和被抄家者的人头,在随风飘荡中告诉世人,这是一个惨无人道的乱世。



  等到吴三桂率兵前来兴安府平乱时,只看见一个个几乎被抄掠的干干净净的城池。城中空荡荡的几无一人。因为李太平几乎将所有的东西都带走了,见到保安团走了,畏惧鞑子抢不到东西后会屠城报复的人们便纷纷散入乡间了。



  见到这样的场景,吴三桂怒火攻心。这个乱世,兵就是命根子,而养兵靠什么,靠的就是钱粮!



  这次进入兴安府平叛,吴三桂已经将全府的钱物看成是自己的东西了。如今进入兴安府后竟然得到的是一座座空城,这让自己怎么安抚手下的一帮丘八?



  一连追过了汉阴、紫阳、安康,又去了一趟洵阳和平利,吴三桂都没有看见一个反贼。但是在探马探来的消息和分析大队人马路过的痕迹后,吴三桂得知反贼是向北逃了。



  “追!这群反贼一个都不能放过!”吴三桂咬牙切齿的说道。



  得知原本属于自己的财货都被反贼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