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别骑马了,多累啊!快上来歇息歇息吧!”
“来奴婢这里,过来嘛!”
“你个贱婢,竟然敢和我抢老爷?”
李太平一个小妾开口后,其余人纷纷争风吃醋起来,甚而转为怒骂,几乎要动起手来了。
见到这十几名妻妾,李太平头大如斗。女人多了也是麻烦,平日里享受时犹如温柔乡一般,可是如今李太平却感受到仿若地狱一样。这都什么时候了,竟然还能这样?
可是李太平也不能呵斥这些人,毕竟都是自己心爱的女人,还是疼着点吧。英雄迟暮,壮志消磨,这就是李太平如今的模样。
虽然李太平如今才三十余,可是在酒色面前,他被消磨再也没有斗志了。闯王第二,天下太平,更是如今李太平不再考虑的事情。这几年来,他做的最多想的最多的就是活下去,带着家人带着弟兄们活下去。
就在李太平准备离开自家的妻妾要去鼓舞战士们士气的时候,一名探马飞速向他跑来。探马来到李太平的面前,娴熟的勒马、下马、单膝跪地,体现了他很娴熟的骑兵功底。
“报告营长,后方十里发现鞑子的追兵,大约三千人左右,步骑混编,打着王字旗号!”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战之前(七)
打着王字旗号,并且还能在破城后忍住劫掠太原的诱惑并率军追来,一定是一支纪律严格的军队。于是,李太平一瞬间就想到了王进宝以及张勇二人。
鞑子绿营甘肃总兵张勇以及其麾下的游击王进宝。
想到是这两人,李太平恨得咬牙切齿,这两人他太熟悉了,因为不知道有多少英勇的团丁都是丧失在两人的指挥下的。听到张勇和王进宝追来,李太平虽然十分恼怒但是也不得不布下兵马防御他们的追击。
“命五纵队纵队长阚沛率军抵御鞑子追兵,一定要保证大部队的安全!”李太平对身边的一名传令兵命令道。
就在传令兵要离开时,李太平又嘱咐一句说:“告诉阚沛,就算他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能放鞑子过来!”
看着探马和传令兵都离开了,李太平心中沉甸甸的,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对于张勇和王进宝的能力,李太平十分清楚。
其实,在仇天行前世的历史上这两人都大大有名,同列河西四汉将之一。
张勇早年在前明担任副将,后来鞑子南下时在九江投降了鞑子,并招降总兵以下七百余人,被授予游击,后来隶属于陕西总督孟乔芳麾下。
在陕西时张勇与任珍等人联手屡屡击败李自成麾下的贺珍李明义等人。
这也是让人无比尴尬的事情,当任珍投降李太平后,他竟然和贺珍成了同僚。同时因为阵营不同,任珍和张勇刀兵相向,攻伐不休。可是当任珍伤重被俘后,他又重新归顺了鞑子,和张勇成了同僚,并开始与贺珍交战,让人觉得十分晕乎。真可谓是敌是友只在一念间。
华兴五年,米喇印和丁国栋在兰州起义,张勇与陈万略率军前往兰州平叛,大败义军后与孟乔芳会师斩杀米喇印又追至肃州,并围城七个月,终与马宁攻破肃州,斩杀丁国栋。在扑灭米喇印和丁国栋起义中,张勇可谓是战功赫赫。当然,也正是因为陕西主力军队陷在了甘肃,这才让李太平捡了空子在陕中立下足来。
王进宝乃是甘肃靖远人,投军时就直接在张勇麾下。在平定米喇印和丁国栋的起义中,王进宝屡立战功,被升为守备。后来李太平扛起了山西抗鞑大旗,鞑子的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统兵攻打李太平,张勇便被调到了阿济格麾下,同时王进宝也随之归于阿济格部。
数年来阿济格的部队与李太平攻战不休,其中王进宝也是屡立战功,这才由正五品的守备升为了从三品的游击。若是按照原有的历史,他在吴三桂反正时还将大展神威,辅助图海定平凉、逼降王辅臣,稳定了西线的战局。
不过,如今的王进宝也仅仅只是一员年轻的战将而已,为了功勋为了荣华富贵,他可以豁出一切。所以当张勇率军追击李太平时,王进宝就自请为先锋。
“驾!弟兄们!抓到匪首李太平,人人赏银百两官升三级啊!”王进宝在马上大声的吼道。
听到王进宝的话,原本因为没有劫掠太原而造成的士气低落顿时提升了起来。赏银百两官升三级,哪一项都是厚赏啊!于是,这挥动马鞭的次数频繁了起来,而马儿也奔跑的快了起来。
“追!追!”
当王进宝看见一支殿后部队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
“终于抓住团匪的尾巴了,看样子匪首距离此地不远了!”王进宝心中想到。
“杀啊!弟兄们,冲破团匪殿后部队,去抓匪首李太平啊!”
在王进宝的带动下,麾下的将士们都哇哇叫了起来,齐齐的向着殿后的阚沛部冲了过去。
因为是逃亡,所以阚沛部并没有携带盾牌弩机,就是火铳也因为防御时损坏颇多,如今已经几乎连一个小队都凑不出来了。最后仅仅只能排下一个单薄的长枪阵而已。再加上时间有限,壕沟鹿角更是来不及布置,这场战对于五纵队来说十分的仓促。
当王进宝冲入阚沛部时,四营的将士们将陷入苦战之中,或许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的终点。
有了五纵队的缓冲后,李太平急忙考虑接下来四营的去向。这一刻李太平变得清醒了许多,他似乎回到了当初千里跃进陕西之时。
一旁匆匆赶来的训导官梅仁信再次发表自己的观点道:“营长,这晋南去不得了,四周都是鞑子,去了也就是缓死的下场。属下认为必须向西,去陕北和王永强汇合,这样还可以支撑下去!”
这时,李太平眼中闪现睿智的目光,他仿佛重回了当初老虎沟时团长授课的时光,他想起了仇天行当初介绍世界的那番话,天下太大了,中原仅仅只是一偶之地而已。
“不,不去陕北,我们要去宁夏,去甘肃,去更西更远的地方,那里才是我们的家园!”
“啊?”听到李太平这话后,梅仁信突然愣住了,他似乎不能理解这些。不过,听到能不去南边送死后,梅仁信还是高兴了起来。去南方就是死路一条,只是这向西也西的太远了吧!
“呵呵,仁信,你没有听过团长授课,不理解天下到底有多大。西方的财富不逊于东方,东方的土地也不比西方更肥沃,我们还有一万多人马,一路向西裹挟民众,那时我们就会有十万将士征西,十万大军天下何处去不得?”
“去西方吧!去西方建设我们的新家园!”仇天行对着梅仁信大声的说道。
其实这时李太平心中没有自信的表现,他实在不敢在中原之地待着了,中原太危险了,鞑子他打不过,团部他又回不去了,待在中原他是死路一条,与其这样还不如一路向西吧!去西方建立自己的国家!
想到这里,李太平环视左右,虽然离开太原携带的家当已经不多了,但是依旧还是阻碍行军速度。如今老天仅仅是下了一场雪而已,
这几年气温开始回转了,再也没有华兴七年之前那样的冷了。其实这是小冰河时期开始要过去了,这也是天意灭明吧!因为天气没以前冷了,所以这雪下得也不厚了,不是太影响出行。
虽然抛弃了家当后会有许多人因为冷冻受伤,会有许多人承受原本不会也不应该有的伤亡。但是鞑子追兵已经来了,单靠五纵是无法击败鞑子的追兵的。为了四营的延续,为了李家在西方的立国,李太平必须要做出抉择。
“命令部队抛弃一切杂货,只携带十日的口粮和必要的武器!其余都全部丢弃!大军停止向南,转头向西!”李太平大声的命令道。
随着李太平的这道命令发出,四营真正的成为了李家军,李家军一路向西一路征战,为着李太平的化家为国而努力着,同时也将汉人的足迹在时隔近千年后再临西域,并且走的更远。当然,终其一生,李太平也未曾踏入中原半步。
李太平的残部向西一路星夜疾驰,而殿后的五纵拼死抵抗不退半步,终于将王进宝的追兵拦住了。当然,此战过后,五纵无一幸存,纵队长阚沛更是身中数刀而死。
损伤严重,士气已坠的王进宝部无力追击,而随后赶来的张勇部人人骇然更是不想去追击,只想回太原享福。
兵无战意将无战心,无奈之下张勇只能退兵回太原了。
华兴十二年正月,李太平逃离太原、弃守晋南,率军万余西进陕北、宁夏,并一路向西,和总部音讯中断。
这一刻,鞑子的腹心之地只有徐州和沂州这两个钉子了!
这一刻,鞑子的大势极好!
楔子
华兴四十年,天下已经渐渐平定。放眼望去,鞑子退居关外之地,并在华军的逼迫下不断向北迁徙。而南方的豪雄后人们也退到了南亚大陆,在缅甸暹罗等国家和当地土族争抢地盘。朱成功建立的郑国干脆直接远渡南洋,由朱成功之子郑经在南洋建立新郑。
在仇天行原本的时空中,这个时候正是明郑覆灭,鞑子一统天下后的第二年。可是如今,因为有了仇天行,有了保安团,天下已经被改变的面目全非了。
华兴十一年,第一次对抗保安团的南方同盟成立,随之而来的是第二年的大战。此战持续了两年余,最后保安团力克对手,只是因为北方鞑子的牵制,这才没有扩大战果。战后仇天行舍弃保安团名号,改成为华。
其后数年,南方各势力纷纷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号。一时间竟然林林总总有了十余国,不过这十余国中大多还是奉永历为正朔,以藩属国自居的。
又过了数年,第二次抵抗华国的同盟成立,这一次鞑子也加入其中,华国所受压力极大。当击败敌人后,华国元气大伤,天下豪雄也偃旗息鼓,纷纷舔舐伤口。至此天下格局渐定。鞑子北居京师、直隶、河南、山东、陕西、山西以及关外等地。论国土面积依旧是天下最盛。
而实力最强的华国则地处江南、浙江、湖北、江西以及湘北和闽北一部分,虽然国土面积逊色与鞑子,但是坐拥天下膏腴之地,实力乃是最强。除此外,以华国藩属国自居的李太平的太平国盘踞在甘肃、宁夏、西域一带,势力更是深入到中亚。不过,因为李太平的势力呈狭窄的长条形,东西横跨区域极大,所以对鞑子并不构成威胁。
叶苏建立的叶国则坐拥整个青藏高原,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叶苏这些年来杀戮极盛。当初南方豪雄第一次联合抵抗保安团时,虽然保安团最后胜利了,建立了华国。但是叶苏却丢掉了四川这块地盘,迫于无奈,他只得像李太平一样,带着自己剩余的军队一直向西。最后四川被大西军攻克,再后大西军分裂,李定国据四川,孙可望据贵州云南。而湘南的地盘被无家可归的吴三桂占据。
当第二次抵抗华军的同盟与华军大战后,仇天行设立的北方防线终于被破,孙治陈晨两人丢失了全部地盘,当总部派军收回这些城池后,总部终于全据了江南全省。孙治和陈晨两人则黯然的回到了金陵,过着被监视的生活,十余年后郁郁而终。虽然两人的作为在有些人眼中是一种背叛,但是有感于旧日的情谊,仇天行还是在南洋划出了两个小侯国,将两人的嫡子封到了侯国之中,做了一国之主。
华兴二十年后,仇天行人到中年自感时日无多,前些年的压抑终于爆发出来。于是,他开始大建宫殿、广选秀女,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渐渐地,华国中王储之争愈加激烈。
华兴二十五年,天下诸多国度渐渐开始兼并,许多小国被吞。新顺残部在鄂西北被华军吞并,耿继茂被朱成功攻灭,不过随之又被华军击败,朱成功阵亡,其子郑经率领郑国开始了南渡。尚可喜政权被残明统帅马宝覆灭,残明永历政权一统两广,而鲁王早在第一次同盟对抗保安团失败、金砺战死后便率朝臣远赴广西,归顺永历了。
因为天下势力在重组,所以华军得到了一段安定的时间,于是这内斗愈发激烈起来。拥护大王子仇地宁的一派和拥护二王子仇地祥的一派几乎斗得你死我活。
当周震和厉元宝先后逝世后,两派的新生代又成长起来,彼此继续开始了争斗。这一切,仇天行几乎充耳不闻,只在深宫之中尽情的享乐,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所以还得及时享乐。
就这样,一年年的过去了,仇天行在可劲的糟蹋身体,于是他的身体也垮了。纵然有无数珍品名贵药物,也难以延续他的生命了。
当时间来到华兴三十九年时,仇天行环顾左右,愕然发现自己的妻子周秀、厉霞芳早已先自己而去了,后纳的小兰、小丽也将步入老年,美貌不再。而朝中自己的老兄弟章壮成、刘进财,还有倪战、张连生、张承武等人也是或死或退了。如今的朝中都是青年一代了。好在仇天行创建的体制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牵制,这才没有出啥乱子。可是,如今也是有许多人都在眼巴巴的等待着仇天行大行,这样好让自己效忠的对象上位。
直到这时,仇天行才愕然发现自己缓称皇,竟然缓了十几年了。于是,匆匆之间,仇天行登基称帝,立长子仇地宁为皇太子,可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即使仇地宁为皇太子也无法强压仇地祥一头了。
老皇帝的身体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了,大家都知道其时日无多,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直到此时,仇天行也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什么了,儿子们都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势力,再也无法是自己所左右了。
于是,接下来一年中,仇天行也在用最后的生命开始实现自己未曾完成的理想。似乎当大限来临时,他又重新振作了起来,重新回到了当初。分封制终于大张旗鼓的开展起来,封国从王国到公国、侯国和伯国不等。宗主国华国和藩国们合成华盟,华盟议会也建立了起来。帝国集结巨力开始向新大陆(澳大利亚)开始开拓,仇天行一口气在新大陆分封了近百个藩国,大航海时代渐入高潮。不过敌人也越来越多,除了倭人外,西洋人也是大华帝国主要的敌人。
此外,在操劳政务之余,仇天行开始对孙辈们感兴趣了。他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体验着含饴弄孙的乐趣了。此刻,仇天行的孙辈已经超过百人了,大的有近二十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
数日前,仇天行一时兴起搞了一个家宴。期间,仇天行让孙辈们每人作诗一首。这几日,他有事耽搁了,直到今日这才有空翻阅。
这时,他翻到了一个孙辈做的一首小诗。
一只蝴蝶振翅飞,
忽上忽下被风吹,
风停雨消彩虹现,
朵朵鲜花眼前堆。
创业的艰辛,成果的甜蜜,风雨之后才见彩虹,苦难之后始得甜蜜。恍然间,仇天行只觉得时光在倒流。一直倒着倒着,直到那遥远的穿越之初。那时他还是一名平凡的工人,一名败坏大学生名头的无用之人,一名被很多人瞧不起的人,一名只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人,一名吃着粗糙的食物、住着简陋的房屋、干着危险的工作、挥霍廉价的生命的人。可是那时自己却没有心理负担,日子虽然苦却也快乐,房子婆子遥不可及却也不用多想,有电视啤酒陪着也很是满足。
“那时真是快乐啊!”白发苍苍的仇天行叹息了一句道。从始至终,仇天行只想做一个普通的人,做一个没有压力平平淡淡的人。只是事与愿违,历史将他推到了如今的地步。
当仇天行感觉到自己一阵天旋地转,身体慢慢的从椅子上滑下来时,在周围侍者惊恐万分的大呼声中,仇天行仿若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简单又幸福的岁月,回到了那个穿越之初的时光。那是自己幸福的终点,也是苦难的开始。
PS:这是楔子,可也算将大结局交代了。这下压力小了很多,以后可以慢慢写了。想看结局的书友可以看,不想看的可以跳过。时间仓促,工作很忙,文字十分粗陋,就不要批评了,其实批评了也没多少时间看的。
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战之前(八)
三月的小雨淅淅沥沥的落下,完成春耕的农人们仰首望天,心中想道或许今年会是一个好年景。只是,天灾未来,兵祸却至。
安庆府,数名军情员将情报传递至府城,接着,这道情报从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