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课本走向历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余三四个看热闹的太守府门人,没有想到突然间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站在那愣了一下之后,口中喝骂着:“好贼胆!”“找死!”之类的话,对着王庆就冲了过来。

    王庆站在那里没有动,似乎并没有见到几个冲过的人。

    “住手!”

    一声断喝陡然从府门内响起,一个官员打扮的人从里面快步走了过来。

    事实上,也就是因为看到了他,王庆才会对着门子肆无忌惮的出手的。

第6章 王谢桓庾() 
时间往回推一些,地点还是太守府,如果我们的目光可以从太守府门前转入到太守府内部的话,就可以见到这样的一幕。

    武陵太守刘光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满面的愁容,郡里面的主簿捋着颌下的山羊胡不停的在房间里踱步,同样也是一副眉头紧锁,苦思计策的模样。

    “大人!有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主簿猛然停下脚步,一脸的惊喜之色,陡然喊出声来,将自己的山羊胡子扯掉了几根也没有发觉。

    “啪嗒!”

    一声清脆的声响,也随之响起,装满茶水的茶盏掉落在地摔得粉碎,就连太守身上也被撒不少,好在茶水已经倒了好一会儿,早就凉了,不然太守刘光可就倒霉了。

    刘光长出了一口气,这才算是从刚才的惊吓中回过神来,一边伸手擦拭身上的水渍,一边看向面色有些尴尬的主簿道:“无妨,倒是子善你赶紧说说,到底想起了什么妙招!”

    主簿笑着道:“大人你想啊,这次前秦蠢蠢欲动,车骑将军荆州刺史桓冲桓大人为了避免襄阳惨事再度发生,这才下令下辖各个州县进行征兵。

    只是我们武陵郡山多水多田地少,人口也少,之前已经接连征了三次兵了,这次着实找不到一千青壮前去应召。

    这一段时间下官多方运作,也不过勉强凑够了七百之数,剩下的三百实在拿不出,只能用老弱之人充数了。”

    太守刘光把手中布帛当下,微微皱眉,道:“这办法不行,桓公为人最是耿直,军法也严,之前下过明确的命令,说过不得如此行事,如今我们这样做了,只怕会触霉头。”

    主簿笑道:“这点下官同样知道,不过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同样的事情我们去做不行,但是换个人去做就不会有多少事。”

    脸上出现神秘之色。

    太守刘光想了一会儿思索道:“你是说找桓氏子弟前去活动一番?这确实有极大的可能。”

    说道这里又摇头苦笑一声道:“只是你我这些外姓人,并不能给桓家之人搭上关系啊,此法还是不行。”

    主簿却笑着摇手道:“大人自外地而来,对有些事情了解的并不清楚,我武陵郡治下确实有桓氏之人!”

    “此话当真?”太守刘光一个激动,声音不由提高几分,随后又变得疑惑起来:“真的如此那子善何不早早告与我知晓,往日里也好走动一番,不至于如此失礼。”

    太守刘光还有些话没有说,如今的桓冲就是桓氏的家主,而且还坐镇荆州,自己的武陵郡就归荆州统辖,可以说这大片的区域都是桓家的地盘了。

    如果自己治下真的有桓氏之人存在,早早的交好于他,说不得会带来并不少的好处,即便是升迁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下从主簿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心中不由懊恼,对主簿也有些许微词。

    这边的主簿也是一个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人,那里会猜不到此时刘光在想些什么,遂苦笑道:

    “大人不必如此,这个桓氏族人情况比较特殊,是桓氏的一个旁支,而且家道也已经中落,如今以打鱼为生。

    不过此人性情也有些古怪,如今桓公就在荆州,如果他去求见不论如何都能谋个一官半职,但他却没有这方面的意愿,依旧是打鱼为生,如果下官不是本地人,也不会知道他的过往。

    有鉴于此,下官这才没有告诉大人,实非有意隐瞒。”

    “这性情着实有些奇怪,不过他们世家之人,跟我们接触到的人物都不一样,性格怪异一些倒也说的过去,但在打交道上面只怕”

    太守刘光摸摸颌下短须,有些发愁的说道。

    主簿微微点点头道:“确实有点,不过大人却也不必有太多的担忧,以前在下倒是买过几次他的鱼,虽然怪诞了一些,人情还是通的,现在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走走他的门路试试看了。”

    两人又商议一番,主簿先走一步,出去准备找渔人先将此事透漏一些,探探口风,然后太守再亲自前往,准备礼贤下士。

    主簿心中想着事情,却听到大门处一阵的喧闹,正想着哪个胆大妄为的人敢在此地撒野,准备出言一二将对方喝住,却认出那人正是自己跟太守讨论了半天的渔人桓穆之。

    当下收住先前的心思,心中一喜,暗道契机来了。

    他把面色一沉,陡然喝出声来:“住手!”

    他身为主簿,是武陵郡的二把手,又跟太守来往密切,怒不可遏的门子在发现来人是他之后,也就住了手,不过却并没有太多的恐惧之类的心思。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太守府门子的他们平日里只有难为别人的份,何曾被别人撩拨虎须?

    不占理时候尚且不饶人,更不说现如今自己还被人打了,动手的还是一个下三滥的渔夫。

    “大人!”

    被打的门子趁着这个时间手忙脚乱的把套在身上的鱼篓取下丢在在一边,一眼看到主簿,稍微一想,就捂着肚子异常凄凉可怜的对着主簿喊了一声,准备开始告状。

    他们虽然是只是门子,但太守家的门子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样,遇到这种情况,受到偏袒的自然是他们。

    门子心里已经打定了这次彻底要将这个该死的渔夫弄死的主意,却不成想往日里还算给面子的主簿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反而是快步朝着那个卑贱的渔人迎了上去。

    “穆之兄。你缘何到的此处?门子无礼,险些让兄折辱于奴隶人之手,弟之过也!”

    他伸手拉住王庆的手,真挚而又关切的说道。

    王庆心中也有些奇怪,因为根据之前渔夫的记忆,主簿之前对他可没有如今这般的殷切,只是平常待之而已。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突然对你好的人更是如此,要么想骗你,要么是想要利用你,再或者是有求于你。

    发现了这一事情王庆,心中不由一笑,自己之前出手殴打门子,就是想要引起对方的注意,现在看来事情似乎要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办的多啊。

    他掸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面色依旧不好看:“闲来无事,想要找见见太守大人,却不成想被这些走狗百般刁难,心中着实气闷,既然如此,在下告辞!”

    他说着捡起鱼篓,在几位门子错愕的目光里转身就走,一旁的主簿倒是知道渔夫的性子,连忙去拦,好一番口舌之后才将王庆劝得回心转意,临进门的时候还不忘在一个门子屁股上狠狠的踹上一脚,骂道:“还不快去禀报大人说有贵人拜访?”

    虽然不明白一个打鱼的是什么贵人,但见到主簿的这番动作之后,这些人也知道事情似乎跟他们想的不一想,当下也不在考虑挨打一事了,连忙爬起来飞快的跑向府里去。

第7章 隐藏任务,淝水之战() 
自从见到太守大人整理衣冠亲自前来迎接那个该死的渔人,并且笑脸相陪,迎向通常只有接待高级人物才去的房间之后,门子就知道自己的打算是白挨了。

    现在事情又变了,不在是他考虑着要不要报复的问题,而是开始为自己的性命开始担忧了。

    从之前的种种,他可以清楚的感知到,如果那个渔人稍微的歪歪嘴,自己绝对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揉揉隐隐发疼的肚子,门子垂头丧气心中忐忑的往回走。

    而在迎客室内,几人寒暄一阵开始落座,王庆此时脸上也有了笑容。

    之前耍些脾气是为了让对方不敢轻视自己,但是这个度必须掌握好,一旦过了,就会起到反效果。

    “在下不过一打鱼人而已,如何能够得到两位大人如此错爱,但不知大人有何事情,还请开口,让在下知道一二。”

    被连着劝着了三碗酒之后,王庆止住了准备再次倒酒的侍女,对坐在上位的太守拱拱手道。

    太守示意侍女再次将酒满上,一边笑着道:“以前未曾拜访穆之兄,实在是光的过错,如今事到临头再来修好实在令人汗颜,但事情出在了这里,也只能如此,些许颜面”

    在听了太守说出一番缘由之后,会客室里安静了下来,王庆面无表情,太守微带疑惑的拿眼看看一旁的主簿,主簿一时间也拿捏不准王庆是个什么样的想法。

    除了心中疑惑这渔人怎么比之前还要难缠之外,也就只好给太守使个眼色,让他不要着急。

    又等了一会儿,他准备开口询问一二,王庆的声音却率先响起。

    王庆的心情是愉悦的,尤其是在知道了太守他们的请求和难题之后,更是压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这他娘的果然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随后一想也对,系统也不是一个变态,不可能出一些根本就完不成的任务。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王庆强压住心中的喜悦,面露思索为难之态道:“大人所言,穆之自然不敢推辞,只是如今前秦一扫北面各国,阻住南下的王猛又已去世,秦国蠢蠢欲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我晋国本就势弱,此时乃危急存亡之秋也,身为大晋臣民我等自然要报效国家,为国出力。

    征兵乃是为了保家卫国,如何敢在这上面打折扣?

    桓某虽是一介渔夫,又是桓家旁支,但为桓家计,为天下计也断然不敢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王庆的这一番话说的义正言辞,这倒不是他本人真的对东晋有太多的感情和归属感,而是因为在不久的刚才太守跟他说起征兵事宜的时候,系统突然间有了新的动静——

    ‘滴!1001号轮回者触动隐藏任务:淝水之战。

    任务要求:参与淝水之战,并改变桓冲命运!任务奖励,一百积分和神秘礼包。’

    明明是桃花源记,鬼才知道怎么会跟淝水之战扯上关系!

    脑子懵圈的王庆直到在心里默念了一边原文之后,才终于知道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就是第一句!‘晋太元中’。

    晋太元就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从376年到396年,中就是中期,也就是383年左右。

    淝水之战就是在383年彻底爆发的,而武陵郡归属荆州,桓家集团镇守长江中游,荆州就是大本营!

    时间地点都对得上,而太守之所以会寻找自己,也是为了征兵这个事情,如此想来会触发淝水之战这个隐藏任务,也算是合情合理。

    同时王庆心中也有了些许的明悟,怪不得原文中的渔人诣太守,说如此,太守会随即遣人随其往,这样的干脆,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份干系在里面!

    这是个机会,一个让他解决桃花源困境和有足够力量去参与淝水之战改变桓冲命运的机会。

    一旦运作的好了,支线任务想要完成就容易的多!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计较,他才会说出这样一番义正言辞的话来。

    太守和主簿二人面色讪讪,随即露出苦笑之色,准备开口,却听得王庆再次开口道:

    “大人不必如此,郡内困境在下也都知道,明白二位大人难处所在,穆之虽然游荡于山水间时间久了,却也多少知道一些人情理法。”

    两人的面色这才好看了一些,不过心中却变得更加疑惑了,不知道他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倒是太守的脑子转的快,试探的问道:“莫非穆之另有良策?”

    王庆笑笑道:“大人明鉴,确实如此。

    在下前几日外出打鱼,迷路之后无意间来到一个奇妙的所在,那里生活着一批秦时遗民,为避秦时战乱而躲进山中,如今已然已经有了一千多口人。

    如今大人征兵已经有了七百之数,剩余三百何不用这些人补上?如此一来”

    “穆之此言当真?若真的有此去处,则此次困境荡然无存矣!”

    王庆话还没有说完,太守已经陡然站起身来,快步离开席位,一边急切的询问。

    一旁主簿瞪大的眼睛里也充满了惊喜之色,如果真的像王庆说的那样,他们所面对的困境确实已经不算是困境了。

    “自然如此,在下也知道轻重缓急,怎敢在此事上乱说。”王庆正色道。

    “穆之兄今日前来莫非就是为了此事?”主簿像是想起了什么,出言问道。

    见到王庆点头,太守咬牙骂道:“该死下人,险些误了大事!等下就让他们好看!”

    说罢回头看着王庆,语气放缓,脸上带着笑道:“穆之兄胸怀宽广,不计小人之过,为天下黎民担忧,实在令我等敬佩,还望穆之兄告知此地,我等也好尽快将兵丁给桓大人送去”

    王庆却苦笑着摇头。

    “莫非穆之兄不肯?还是心中有芥蒂?

    在下虽然只是一郡太守,却也有些许资财”太守一时间拿捏不准王庆的想法,连忙出声说道。

    王庆苦笑着摆摆手道:“不是这样,而是那里道路复杂,在下出来之后也寻路不得,不能复进。

    而且那里人对在下也有恩情,一时间将这样的事情加在他们头上,心中只觉的亏欠他们,等寻到之后,还请大人善待之!”

    王庆拱手肃容说道。

第8章 太守遣人随其往() 
春日的暖阳挂在天空,照着地面暖烘烘,枯草丛里带着绿意,远处有鸟雀欢快的歌唱,声音婉转轻扬,淙淙的溪水流淌,冲刷着岸边发白的芦苇根。

    一行六七个人,在这样的景色里前行,似是在寻找着什么。

    王庆和太守府里的管事一起驾着渔舟,沿溪而上,剩余的几人则手中拿着镰刀长枪之类的东西,在溪流两岸的枯草丛里,拨草前行。

    大前天告知了太守此事之后,正在为征兵事宜愁得头发都要发白的太守立刻就做出了应对。

    如果不是自身职责所在,还要处理其余事务,恐怕此时加入寻找桃花源队伍的,还要再多出一个人来。

    寻人的人出动了将近百十个,顺流而上到了岔路之后,就分散开来。

    但因为沅水上游的支流实在太多,所以到的现在,王庆身边也就剩下了这几个人了。

    “穆之先生,这里也有人寻过了”

    眼看着视野前方岸边显眼处出现了一根三尺多长头上染着红色的树棍,跟王庆一个舟上的太守府管事提醒道。

    言语之中颇多尊敬,丝毫没有轻视之心。

    自从那个冒犯了王庆的门子吃了一顿棍棒又被太守大人下令充军之后,此次前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在没有一个敢在王庆面前造次。

    王庆搜寻着记忆,想要极力的回想起那日发现桃花源的道路,结果并不好,因为这一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物,看的久了发现所有的溪流都像是走过的,但是仔细的回想又会觉得没有走过。

    此时听到身边的太守府管事说话,就随便应答了两句,撑着船往那根用来做标记的木棍处去。

    本来王庆只是下意识的过来看看,但随后无意间发现的事情,却让他目光凝了一凝,心中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那是两三个留在木棍附近的脚印。

    “穆之先生可是有所发现?”

    一旁的太守府管事发现了王庆的不对劲,顺着目光看了一会儿,没有看出来一个所以然,就有些疑惑的出声。

    “如果没有料错的话,我们现在距离桃花源应该不会太远了!”

    王庆再次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那三个通往草丛的脚印,直起身子笑着拍拍手,有些轻松的说道。

    那管事先是一喜随后又有些疑惑道:“穆之先生从何得知?莫非就是这地上的几个脚印?在下愚钝,没有从中发现什么不妥之处,还请穆之先生解惑。”

    王庆笑道:“刘先生没有在桃花源里面住过,自然不会发现这脚印的不同之处,那里面的人都是先秦遗民,习俗不与今同,穿着打扮也是如此。

    你且仔细观看,这脚印前方是不是有些大?而且在脚掌的最中间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凹坑?脚跟处同样也有一个,不过比脚掌处的更为模糊。

    这种脚印,就是他们里面特有的木屐印出来的!”

    因为之前没少跟黑夫家媳妇以及老族长家孙媳妇深入交流,所以王庆对桃花源人的穿着有着一个深切的了解。

    这种木屐印出的脚印和外面这些晋朝人的很是相似,如果不仔细观看或者是对此不是很熟悉的话,是发现不了其中的差别所。

    果然啊!自己带着人弄出了这样的大动静,桃花源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